张 溪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儿童各方面的发育和机能都不完全,因此在反应能力和抵抗能力上较成人明显更弱,在发生意外时更容易受到损伤。在受到创伤后,很容易遗留下慢性伤口,需要较长的时间治疗和恢复,在这个过程中,伤口的疼痛往往会让他们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排斥换药过程,从而延缓伤口愈合的时间,同时对其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儿童下肢慢性伤口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如何对护理工作进行改善,帮助儿童减轻换药过程中的疼痛感,加快其伤口愈合,就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1]。鉴于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新型伤口敷料运用于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64例下肢慢性伤口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2组,各32例。所有患者监护人皆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0:12,患者年龄在1-11岁,平均年龄为(6.32±2.34)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9:13,患者年龄在2-13岁,平均年龄为(7.31±2.46)岁。2组上述基线资料的对比上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
2 方法:所有患儿都要先由护理人员进行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等在内的基本信息记录,同时对儿童的创伤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保留图片资料后,使用过氧化氢、生理盐水、聚维酮碘等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2]。(1)对照组儿童在伤口清洗工作结束后,使用无菌纱布浸润聚维酮碘后完成伤口包裹,如果存在窦道,可以使用生理盐水纱条完成填塞。换药次数根据伤口情况而定,每天1-2次即可。(2)观察组儿童在清洗工作完成后,对伤口按照其外观颜色进行细分,包括粉、红、黄、黑等时期,根据不同的伤口情况确定使用的敷料。透明敷料适用于伤口基底颜色较为红润的儿童;银离子敷料适用于伤口基底颜色较暗,渗出物存在异味的情况;藻酸盐类敷料适用于填塞窦道渗液较多的情况;对于黄色分泌物及渗液较多的情况,在选择外层敷料时宜用3张无菌纱布。换药次数根据患者伤情的不同,从1天1次-4天1次不等[3]。
3 观察指标:对比2组患儿在换药时的疼痛程度、愈合时间、换药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判定标准:根据患儿换药时的情绪、行为等表现,评估其对换药的依从性,分为依从、一般、不依从,依从性=依从/总例数×100%。使用调查问卷了解患儿及家属对换药工作的意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5 结果
5.1 2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愈合时间的对比:观察组患儿在换药时的疼痛程度及愈合所用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愈合时间的对比
5.2 2组患者换药依从性的对比:观察组患儿在换药时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换药依从性的对比(n,%)
5.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观察组患儿及家属非常满意+满意共31例,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共22例,满意度为68.75%。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x2=8.892,P=0.003)。
儿童由于年龄较小、机体发育不全等原因,在生活中更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由于意外导致的慢性伤口更是极为常见的。下肢慢性伤口是儿童创伤中多发的一种,在治疗和换药的过程中,伤口的疼痛常常加重他们的不良情绪,阻碍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儿童的康复和预后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加强换药护理工作的质量就成为了重中之重[3]。新型敷料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但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其应用和研究对象多是成年人,在儿童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还缺少足够的疗效验证。为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就对包括透明敷料、银离子敷料、藻酸盐敷料等在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4]。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32例下肢慢性伤口儿童应用了新型伤口敷料,开始阶段,有少部分家长对新型敷料的价格较高、应用效果、应用安全性等提出过疑问,在经过解释介绍后同意应用。经过多次换药后,儿童表示未感受到剧烈的疼痛,有时会伴有轻度的痛痒,也没有发生过敏等不良现象,有较高的安全性。儿童在使用新型敷料后,对于换药的排斥性明显降低,仅有2例患儿由于性格和年龄等原因依从性表现一般。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儿童伤口愈合的时间明显更短,说明使用新型敷料能够促进创伤的愈合,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明显的提高,对新型敷料的应用予以肯定[5]。
综上所述,使用新型伤口敷料为下肢慢性伤口儿童换药,能够让儿童受到的疼痛感有所减轻,提高他们对换药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伤口愈合需要的时间,满足患儿对早日康复的需求,让家长对护理工作有更高的满意度,减少换药工作的难度,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