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昱宇 韩白璐(通讯作者)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21 )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具有一定的死亡率,此外,由于老年患者体质更差,患者在治疗后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更容易出现术后谵妄等并发症[1]。近端髓内钉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但对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并无显著优势。神经阻滞麻醉方式能够准确的阻滞局部神经,满足患者手术麻醉需求的同时也可降低患者手术中应激状态以及毒性反应,间接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2]。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近端髓内钉治疗期间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治疗,旨在分析其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5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67-86岁,平均为(74.6±2.6)岁。对照组患者25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64-87岁,平均为(74.5±2.3)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所有患者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同时采取常规麻醉药物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H20002374,20mg×12片)进行治疗,治疗方式为:分次静脉注射0.03mg/kg用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静脉注射用药,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麻醉用药,治疗方式为: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后选择性阻断股外侧皮神经以及股神经。
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Harris评分、MMSE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谵妄、感染以及肺炎发生率。
5 结果
5.1 2组患者SF-36评分、Harris评分、MMSE评分对比: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Harris评分、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SF-36评分、Harris评分、MMSE评分对比分)
5.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据临床相关调查显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概率约在20%-70%之间,主要与患者手术方式、时间长短以及麻醉用药有关[3]。临床认为,该类患者术后谵妄发生主要是由于麻醉时产生的毒性反应以及手术应激状态有关,需采取积极有效的麻醉方式以减少术后谵妄发生[4]。近端髓内钉治疗时由于患处较为特殊,手术可对患者外侧皮神经以及股神经造成影响,将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应用治疗可准确对该区域进行神经阻滞,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顽固头痛,安全性更高。此外,由于神经阻滞麻醉的准确性,因此,在手术中可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最大程度降低了全身麻醉毒作用,以降低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的影响,进而减少谵妄的发生[5]。临床研究表明,谵妄可能与神经元损伤有着直接的关系,且麻醉以及应激叠加,从而使患者肌肉处于亢奋的状态,在手术后可能出现急性认知障碍,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有效避免全身麻醉后对患者颞叶以及海马回路的影响,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并降低代谢产物作用,从而降低应激反应,以此提高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6]。由此可见,相较于常规麻醉用药方式,神经阻滞麻醉用药将更有利于保证患者神经功能,术后并发症更低,患者术后痛苦越小,术后更容易恢复[7]。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近端髓内钉治疗期间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治疗,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Harris评分、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可见,相较于常规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更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神经评分,减轻缓则术后疼痛;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可见,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治疗更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后谵妄发生,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近端髓内钉治疗中,对患者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