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华
( 阜新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 辽宁 阜新 123000 )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指的是患者的骨小梁断裂,但是普通X线相关检查是阴性骨创伤相关类型,患者多出现膝关节局部相关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1]。膝关节隐匿骨折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致使皮质破裂,且患者的疼痛加剧,严重发生骨缺损及退行骨关节病等疾病,影响工作与生活,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膝关节隐匿骨折疾病疗效及预后改善最佳方式[2]。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具有显像清晰、分辨率高等优势,将其用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查中,能提高检查准确率,为医生确诊提供有效依据[3]。本文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诊治的110例疑似膝关节隐匿骨折疾病临床资料,以进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诊治的110例疑似膝关节隐匿骨折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随机分2组,对照组55例患者,男女比例34:21;年龄30-68岁,平均为(45.19±5.49)岁。观察组40例患者,男女比例36:19,年龄28-70岁,平均为(46.39±5.37)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给予多层螺旋CT诊断:扫描患者的病变部位,参数是110mA和120Kv,厚度为5mm,通过多平面的重建和容积再现,分析骨折部位显示清晰的图像。观察组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T1W1的参数设置为20ms的回波时间,600ms的重复时间;T2W1的参数设置:100ms的回波时间,4000ms的重复时间;STIR参数设置为90ms的回波时间,200ms的重复时间。通过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进行扫描,参数为0.3cm的间距,0.5cm的层厚,矩阵为256。
3 观察指标:(1)观察2组检查结果。膝关节骨折非膝关节骨折情况;(2)比较2组诊断符合率,病情分型标准。Ⅲ型是隐匿软骨骨折,Ⅱ型是隐匿骨皮质相关骨折,Ⅰ型是隐匿骨皮质下相关骨折。(3)比较2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
5 结果
5.1 2组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91%,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2组检查结果对比(n,%)
5.2 2组诊断的符合率情况对比: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比对照组高,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2。
表2 2组诊断符合率对比
5.3 2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比较:观察组灵敏度为92.73%、准确度为90.91%和特异度为87.27%,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2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对比(n,%,n=55)
普通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骨组织存在的优势是安全经济、对比度高,在骨折诊断检查中得到普遍应用,但是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属于不完全性骨折,患者的骨小梁断裂不显著,且骨皮质完好,普通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会出现漏诊、误诊情况,需要依赖其他手段提高膝关节隐匿骨折早期诊断率[4]。多层螺旋CT检查不但能实现薄层扫描,扫描速度快,单次检查范围广,能从任意层面和多角度扫描成像,空间分辨率高,膝关节隐匿骨折的检查具有绝对优势[5]。但是磁共振成像相比多层螺旋的CT检查,其更具优势,在图像清晰度与对比度方面更高,将其用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查,能提高确诊率[6]。为分析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情况,本研究主要对本院疑似膝关节隐匿骨折1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91%,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灵敏度为92.73%、准确度为90.91%和特异度为87.27%,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表明MRI诊断膝关节隐匿骨折价值比较高,其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较高,且在膝关节隐匿骨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等检测方面优于多层螺旋CT检查,能帮助确诊[7]。究其原因考虑是,MRI诊断膝关节隐匿骨折检查具有绝对优势,其采用原子核于强磁场共振信号产生以其重建图像,不会产生伪影,图像清晰,能分辨骨骼、骨软组织等,且同一组织的不同结构、同样密度的不同组织分辨率比较高,在软骨、骨髓水肿和韧带损伤等方面的检出率极高[8-9]。同时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不存在电离辐射,安全性较高,且能多次、反复检测,对膝关节隐匿骨折检测方面优势显著,成为患者首选检查方式[10-11]。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隐匿骨折疾病具有极高的价值,其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较高,且对膝关节隐匿骨折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等检测方面优于多层螺旋CT检查,能帮助确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