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昕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指挥艺术主要通过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这里的肢体就广义而言,主要指躯干与四肢,也包含面部表情。掌握指挥图示、给予明确速度指示是指挥成功进行的重要基础。然而,仅传达“何时唱”这一层面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合唱指挥身兼多职,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就是通过自我的音乐表达启发合唱团与演奏员一同进行表演,达到音乐意图上的一致性。在本文中,音乐表达即指挥通过外在的肢体语言传达内心的音乐意图与情感,在“如何唱”的层面启发歌者与乐手。“如何唱”在这里包含如何咬字,用什么样的音色、音量与情绪进行演唱或演奏等。
完形心理学家认为表达性行为与肢体语言是与内在意图紧密相连的外在动作,其所包含的意图能被接受者直接感知(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无意识的方式被感知)。这一概念在指挥这一学科中颇有体现,当指挥的手势表达能够恰到好处地与音乐相契合时,演唱与演奏者将自然而然地受到启发与鼓舞,进而全身心投入到演出中,乐团的默契度与艺术表现力也将大大增加。然而,当指挥手势与内心意图相悖、与排练时口头提出的音乐表情要求不契合,或是缺乏表达性信息时,要达到打动人心的音乐表演效果往往比较困难。因而,为了更好地达成表演的艺术目标,合唱指挥需要达到外在动作与内在意图相辅相成的境界,这就要求指挥不仅要建立肢体语言与内心意图的紧密连结,还要拥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储备。
在指挥习得并自如使用多种肢体语言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唤醒自身的动觉意识,也就是认识自己的肢体运动。指挥对新的肢体动作具备充分的认识,能区分与描述其特点,并且可以在需要时自如而准确地重复该动作时,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长此以往,指挥便能建立起丰富又精准的肢体语言“资料库”。引用美国指挥家、合唱教育家詹姆斯·乔丹的话:“能够自如地使用肢体是学习指挥的先决条件。尽可能多地储备动作语言是成功进行指挥的关键。”笔者认为,在指挥教学的初期阶段引入身体动觉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索外在动作的内在表达性,将为其指挥肢体语言的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便于日后潜力的挖掘;此外,合唱指挥在排练与演出中如果能有意识地将肢体动作的表达最大化,将事半功倍。
自19 世纪初以来,随着音乐作品逐渐复杂化,指挥的角色定位也发生变化。因为更多速度与织体变化在作品中出现,也因为乐团编制的扩大,指挥开始重新定位自己作为乐团引领者的角色,探索指挥的基本原理与艺术理念。人们熟知的19 世纪大师门德尔松、李斯特与彪罗开始在排练与演出过程中通过指挥要求乐团进行更个性化的演奏;瓦格纳与柏辽兹则撰文探讨指挥艺术。20 世纪下半叶,许多指挥教育者基于过去的指挥艺术理念,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法的观念,为这一学科奠定基础。自21 世纪初,指挥的教学范式开始改变,越来越多的指挥教育家开始注重指挥教学中的肢体语言音乐性、感性、主观性与个体差异性,并倡导更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其中有一部分指挥教育者开始在指挥教学法中强调情感表达教学的重要性,倡导通过想象力与动觉感受的唤醒,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肢体语言传递情感。
20 世纪末与21 世纪初,拉班运动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出现在许多的指挥法或教学法的学术论文、著作与教材中。首部将拉班运动理论与指挥教学法相结合的学术专著为尼尔·巴蒂在1977 年发表的 《拉班身体运动理论要素在指挥理论教学中的运用与发展》。在该专著中,巴蒂研究了拉班的理论,将其作为提高肢体语言的途径运用到管弦乐指挥当中。他在研究中着重讨论了管弦乐指挥是如何将自己对作品的见解传达给演奏员,如何通过苏珊妮·兰格的“色调动作”理论与拉班的“力效”“形态”分析帮助管弦乐指挥达成这一艺术表达的传递。史蒂芬·米勒在1988 年的著作《学生指挥在音乐演绎肢体表达中拉班运动理论之力效的使用》 中记录并探讨了本科指挥学生在接受拉班运动理论训练一学期后特定肢体语言表达能力的转变。米勒一共评估了60 名第一次上指挥课的本科生,主要考察他们通过指挥肢体语言传达力度、演奏法与速度意向能力。M.M.霍特《在合唱指挥法与排练法里使用拉班力效与形态对合唱演出风格的影响》一著中将74 所高中的合唱团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三周实验,其中一组由受过拉班训练的、以表达性肢体语言为主的指挥教授,另一组则由未受过拉班训练、以口头语言为主的指挥授课。实验周期结束后,霍特通过评估,得出使用拉班动作语言可以使合唱排练与演出更加高效。T.J.本奇在1996 年发表《论指挥在激发表现力与音乐性时使用的肢体运动》一作,文中本奇使用拉班动作分析法为指挥的表达性肢体语言构建了一个框架,通过这一框架具体探讨指挥是如何使用非口头语言进行交流、如何用肢体与指挥棒的动作激发表演者的音乐才能,并为指挥的表达性意识提升提出了具有实用性的方法奠基。拉班动作理论直接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出现在詹姆斯·乔丹1996 年所著的 《合唱指挥教程唤醒声音——合唱指挥与排练基础》之中。乔丹介绍了拉班理论的研究背景及理念基础,将拉班的“力效动作”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并鼓励学习者建立个人的联系与感性认知。《基于鲁道夫·拉班运动理论的合唱指挥肢体语言之发展》是L.A.伯令翰于2001 年出版的专著。伯令翰在与跟随拉班专家学习后发明了一系列基于拉班理论进行动作表达性教学的肢体语言,此后她在音乐会上使用这一系列语言,并让合唱团员对表达效果进行评估。同年,扬茨召集91 名本科的指挥学生,将他们分为两组进行五周实验,最后评估接受拉班运动理论训练的指挥学生与对照组的指挥学生最终的肢体语言表现力是否有显著差别,并写下发表《拉班运动要素与先前音乐训练对初学本科生指挥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耐德林根在其2003 年著作《拉班力效与形态指导对年轻指挥关于跨学科艺术表现接受度的影响》 中对54 名本科指挥学生进行试验,评估接受拉板“力效”的教学后学生对不同形式艺术中的表现力、感受力是否发生变化。查尔斯·甘贝塔2005 年著成的 《突破常规——基于拉班运动理论要素的创新指挥肢体语言》着重研究了接受过拉班动作理论训练的指挥们在音乐表达方面能力的变化,研究共有四位指挥参与。玛修·奥宾2010 年的著作《论以拉班运动理论为基础的不同指挥表达法教学顺序在本科生指挥课中的影响》研究对象为本科指挥课上的初学者,两组学生都接受拉班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法,但其中一组先学拉班理论后学指挥图示,另一组则同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异,即在传统图示教学前或过程中进行拉班运动理论教学带来的效果不相上下。
拉班全名为鲁道夫·冯·拉班,是出生于匈牙利的一名颇有影响力的舞蹈家与编舞家,而他最为杰出的成就是在运动理论方面的研究。1928 年,拉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图形运动符号,以及可通过用书面来描述运动状态的符号系统,被称为“拉班舞谱。他认为在认识与分析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时间和空间是最需要被记录下来的元素。拉班认为一切动作都源于人的内在,动作本身与人的内在表达不应相互割裂。对他来说,舞谱并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舞蹈的文本而存在,而是一种能够激发舞者的运动方法。在实践中,拉班提供的书面动作分析与记录方式可以用来判断动作的有效性。因此,拉班舞谱最先为舞蹈学提供了比当时历史上其他舞谱更可靠的传承与研究依据。
基于拉班的杰出成就,拉班运动分析法(简称LMA)被提出用于描述人类丰富的运动表达,这一分析法就是被广泛用于合唱指挥教程的拉班运动理论基础。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包含四个大类:身体、空间、形状与力效。四个方面最常为指挥法与教学法中所探讨的是“力效”这一大类。“力效”即运动效果,拉班运动分析法对其的探讨旨在回答运动是如何微妙地展现人的不同意图——例如,平击拳与伸手取物的区别。“力效”又被分为四个“力效元素”进行分析:时间,空间,重量与流畅度。这四个元素是描述运动效果的四个变量,每一个变量通过其属性来描述运动某个维度的质感。这四个“力效元素”也可以理解为控制运动效果四个变量,每个变量各自有两个极端的表现属性:时间可以是持续或短暂的,空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重量可以是轻盈或沉重的,而流畅度可以是自如的或受限的。
同时,空间、重量与时间三个“力效”要素的属性被分别组合起来,定义了八个种类的“力效动作”。例如“漂浮”这一力效动作由间接、轻盈而持续的构成。也就是说,一个在空间中曲线运动的、轻盈且持续的动作就达到了漂浮效果。
表1:拉班运动理论“力效”的四个要素
表2:拉班“力效元素”组合及其描述的“力效动作”
拉班的运动理论试图用一种理性、量化的方式来认识运动,从而丰富运动语言,并最终服务于他所主张的运动与人内在感受的一致性——动作始于情感表达的意图。拉班认为动作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一种高层次的表达,一种最贴近人类根本感受的表达。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拉班的运动理论可以巧妙地融入到合唱指挥的教学中。合唱指挥需要通过深入的认识与反复的训练来习得不同的指挥动作,从而丰富其肢体语言,并最终服务于音乐内在的表达,用肢体动作传递情感表达意图。
拉班通过提出个人空间这一概念,点明个体差异在认知运动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每个个体的身型相异,不加思考地生搬动作往往会带来不好的效果。指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体差异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与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个人独特空间的认知。例如,引导学生建立一些个人空间的静态基准点——比如肩膀的位置,腰线或肚脐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再强化动态的动作感知——如对比手臂向前伸直与肩膀齐平时身体感受与视觉效果,或者在只活动小臂与只活动手腕时分别注意身体感受与实际的视觉效果等。诸如此类的练习能帮助学生在动作的身体感受与动作的效果之间建立更加可靠的联系,从而为成功的肢体表达奠定基础。
相应地,教师在给予动作引导指令时也需注意措辞。比如,尽量避免用具体的绝对长度描述动作,而是给予学生可参照的动作引导指令。“移动到肚脐上方两指节位置”或“向上的动作不要高于肩膀”都是较为合适的引导。
在建立身体感受与实际动作效果之间关联的最初阶段,学生若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将事半功倍。观察回放的动作录影、对照镜子练习动作以及小组之间相互观察,并给予反馈都是可以参考的方式。
尼尔·巴蒂在他1977 年的著作中深入探讨了拉班运动理论在指挥教学法中的价值:通过对拉班运动理论的学习,指挥将提升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用恰当的肢体语言,通过不同质感的指挥动作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传达给乐团。史蒂芬·米勒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向本科生讲授指挥图示的同时引入拉班动作理论,可以提升学生通过肢体传递音乐表达能力。
在学生逐渐开始拥有较为稳定的个人空间感知并开始接触基本的指挥图示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开始引导学生把对“力效动作”的感性认知与音乐表达需求进行对应,尝试使用不同的“力效动作”类别来传递不同的音响效果。在这一个阶段,深入分析手头的音乐作品与熟练掌握各类“力效动作”同等重要,前者是后者所服务的内容。然而在完成音乐分析并明确了想要的音响效果后,将意识转换到肢体动作这一步并不容易。每个个体的学习习惯各不相同,每个学生肢体语言的学习与储备情况各异。有些学生对动作的微妙变化有更敏锐的观察力,而对有些学生来说,从意识到肢体是一个更抽象的过程,因而进展相对缓慢。对于教师来说,“一对多”的指挥课堂教学应该关照到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尤其是在最初始、最关键的动作习惯养成的阶段。因而,倘若教师在适当时机尽早将学生指挥动作认知中感性的一面调动起来,并给予建设性的练习方法指导,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指挥学习的早期有意识地开始探索指挥动作的质感,以及其与音乐的关系。
在指挥课堂中介绍拉班动作理论中动作 “力效”,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一套可参考的、有规律可循的肢体语言习得方法,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前面提到的四个“力效元素”将复杂动作拆解为多个单维度变量,“力效动作”的八个类别则将拆分开的多个维度重新组合,为动作学习者提供八种不同动作质感的获得方式。在拉班的动作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环是通过观察并分析他人、他物的动作来巩固对运动的认知——即拆解动作的环节。因其主张运动与人内在的主观感受具有不可割裂的特点,拉班也要求学习者将所学动作呈现的效果与生活中的场景、人的感受相联系。同样以前面说到的“漂浮”这一“力效动作”为例,教师可以请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间接、轻盈且持续的动作,并给予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如羽毛或落叶飘下的过程)作为提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鼓励他们建立自己与各个“力效动作”类别的感性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开始带领学生在肢体上感受每个“力效动作”的类别,体会不同的动作质感在指挥图示中的使用,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当学生基本领会这八个“力效动作”后,教师便能开始引导学生建立动作语言与音乐表达之间的关联。例如,提供音乐谱例,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后给不同乐句,甚至同一乐句的不同位置标注相应的“力效动作”名称,以达到他们想要获得的音响效果。这一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指挥时肢体语言变化的可能性与潜力,也鼓励学生做音乐分析与艺术表达的主人。
为音乐作品设计指挥肢体动作是没有 “固定答案”的。每位音乐演绎者见解不完全相同,这也是演奏艺术作为二次创作的魅力所在。因而,在指挥教学中,教师应该“授之以渔”,提供有规律可循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避免直接给出结论。以笔者个人的教学经验而言,有效方法之一是从理想音响效果的演唱(奏)需要入手。例如,当合唱团演唱连音时,歌者需要源源不断的气息支撑,那么力效的时间要素就自然具有“连续”的属性,做出持续连贯的指挥动作。若合唱团需要短促且有爆发力的效果,那么身体上与气息上歌者需要反复的弹跳动作与更多能量,这时就可以参考“短促”这一时间元素、“沉重”这一重量元素以及“直接”这一空间元素,以猛击这一类别的“力效动作”为参考,在练习猛击这一类的动作时,学生即可联想生活中类似的情景(如出拳的动作),以获得内在的感受,使动作更协调和自然。在咬字方面,指挥的动作手势也能给予提示。比如,干脆利落的咬字可参考“直接”这一空间元素,结合所需的音色和音量调整动作。再如,当碰到外文作品中句尾爆破的辅音,指挥手势也可以辅助给予提醒:若句尾为虽弱但轻巧的“t”,则可以用手模仿舌尖从上牙龈快速下降的动作做手势,并搭配“短促”“轻盈”与“直接”三个元素,获得类似“轻拍”的质感。
根据实际需要,教学与指挥中也可将“力效”元素的组合减少到两项或增为四项。例如,当一个乐句大部分时候都是柔美而欢快的,但演唱时要求在跳音与连音中切换;这时保持一致的是柔美与轻快的属性,即可参考“间接”与“轻盈”两个元素,并将指挥质感维持在这一方向,然后进行“短促”跳音与“持续”连音的切换。再如,当音乐表情术语中需要铿锵有力的鲜明效果时,在时间、空间与重量的基础上,流畅度就可以被一并考虑进来,增加顿挫、不自由的动作质感。
拉班动作理论与学习体系启示合唱指挥教学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运动、分析,并建立运动“力效”与个人内在感受的联系,最终能够描述并习得新的动作、丰富动作语言。拉班的“力效”四大元素将复杂动作拆解为时间、空间、重量与流畅度这四个维度,并组合其中三种元素的属性构成八大类别的“力效动作”,为认识与学习动作提供了方法,也为动作质感提供丰富的可能性,在指挥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实际在合唱指挥教学中运用拉班运动理论时,教师与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根据音乐的需求对更少或更多的“力效”元素进行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