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税收竞争与地方政府回应性
——来自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2022-10-09 08:13张家楠
财经问题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辖区竞争税收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治理”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领域的主客体活动。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国家治理能力的评价逐步由关注公共部门的规模和干预范围转变为强调政府在满足社会成员需求方面的负责性和有效性。在经济社会转型和社会成员需求愈加多元的情况下,夏志强

认为,只有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确立和构筑权利本位的制度和运作逻辑,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一方面,现代国家赋予作为公民的社会成员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决策的权利,通过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关注并监督政府行为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对社会成员负责的政府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对社会成员的需求作出回应,并且具有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偏好的公共服务能力。换言之,回应性是政府责任的传导机制,各级政府以良好的回应性为载体实现提供公共服务和满足公共需要的目标,因而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长期有效的回应机制是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重构后对应的网络结构如图8所示。求得最优解断开的支路为:7-8,9-10,14-15,32-33,25-29,此时网络结构的网损为129.830 9 kW。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并将财政定位于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论断标志着对现代国家治理下财政职能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传统财政理论认为,财政收支是政府调节经济运行、贯彻公共政策意图的重要手段,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传统财政理论的研究范式,高培勇

指出,从国家治理角度看,政府财政活动不局限于经济范畴,而是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以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机制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政府对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作出回应,以体现政府的负责性并保证公共服务提供的有效性。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回应性是决定辖区居民偏好满足程度的关键要素,也是提高辖区居民对政府信任程度的重要保障。因而考察财政体制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强调“治理效能”的现代国家治理中,Robert和Kim

将政府回应性定义为政府行为和决策符合社会成员意愿和偏好的程度。实践中,政府回应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Su和Meng

认为,地方政府对本地居民的需求比非本地居民的需求回应性更高;集体需求比个体需求得到回应的可能性更高;与经济增长相关的需求得到回应的可能性显著增加。此外,面临晋升激励和社会压力的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领域表现出较强的回应性,但在其他公共支出层面回应性不足。王军洋和胡洁人

认为,省份和年度差异等时空因素、诉求主体和议题复杂度等议题属性以及诉求表达方式的差异是影响地方政府回应性的重要因素。尹恒和杨龙见

指出,本地民营经济所占份额、个人所得税在地方政府收入中的比重、市场集中度等要素都会对地方政府的回应性产生影响,市场化有助于地方政府回应性的提高。唐啸等

研究发现,北京地区民众的意见更容易传递至中央政府,通过影响中央政府的政策对其他辖区政府的回应性施加影响,从而使特定地区的政府回应性产生外溢效应。可见,政府回应性对于现代国家治理的意义已被理论界充分认识并备受关注。但是对于地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因素,既有研究从不同视角分别展开,并未形成相对一致的研究结论和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尤其是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其制度安排对地方政府回应性具有何种影响,如何完善既有的财政体制以提高地方政府的回应性,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值得进一步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资源的流动障碍逐步减少,具有较低税负水平和良好公共服务的地区对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显著增加。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基于事权与财权结合的原则,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使地方政府在经济利益上的独立性得以强化。在面临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绩效指标的晋升压力下,地方政府通常将税收竞争作为吸引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重要手段,以实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以沈坤荣和付文林

为代表,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通常被定义为辖区政府为争得流动性资源而实施的策略性税收行为。1994年中国推行的分税制改革用基于税种划分的财政体制替代了以合同为基础的中央与地方收入分享办法,并将税收立法权、税基和税率的决定权收归中央。在无权直接降低辖区法定税率的情况下,范子英和田彬彬

指出,地方政府主要采用税收减免、先征后返、放松税收审计和税收督查力度等方式降低生产要素的实际税率,以期在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从成因上看,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商品和要素的跨地区流动为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提供了外部环境。马恩涛等

也认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央地事权与支出责任调整以及收入划分方式改革使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更加独立。尹恒和杨龙见

指出,以经济绩效为核心的政治晋升压力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辖区经济的积极性,促使地方政府围绕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展开策略性税收竞争。因此,只要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保留税收分成的收入划分方式,地方政府展开横向税收竞争的可能性就会始终存在。

如果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不断加剧,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加大优惠力度,就会导致地方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能力减少,财政可持续性无法保证,可用于满足辖区居民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规模下降,从而削弱地方政府的回应性。同时,按照税收遵从理论,税收征管强度下降还会导致企业逃避税行为的增加,引发地方财政收入的进一步减少,地方政府的回应性随之下降。当然,也有学者持相反的观点——作为一种趋优竞争,税收竞争通过拉动地方经济的迅速增长,拓宽税基,使用于满足辖区居民需要的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不仅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同时也会促进地方政府回应性的提高。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有待检验的互斥假设:

②多信道:配置了亚洲4号、3G(电信、联通)、亚洲 5 号(预留)等多种通信信道,实现多信道互备,提高了应急通信的可靠性。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以Hobolt和Klemmensen

为代表的传统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的回应源于选举压力——作为选民的辖区居民可以通过投票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偏好。Vries等

进一步指出,对选民诉求的回应是政治家为了在选举中取得优势而采取的被动措施。相比之下,孟天广等

的研究发现,中国地方政府的回应性是政治晋升激励和辖区民意压力双重作用的结果,且二者在不同环境下的力度也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中央与地方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责任转移机制强调保持中央政府的公众形象以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并通过考核激励的压力传导促使地方政府提高对辖区居民诉求的回应性。作为代理人的地方政府会对辖区居民的需求加以回应,以避免后者对其渎职或贪腐行为的不满被上级政府察觉。可见,中央与地方关系对于地方政府回应机制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作为公共权力代理人,政府职能的执行者除了关注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外,也是具有个人利益的行为主体,能够基于自身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作出反应和决策。当面临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绩效指标的晋升压力时,税收竞争就成为吸引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手段,用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实践表明,地方政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展开横向税收竞争:一种是直接竞争,即采用税收减免、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措施,通过直接降低实际税率的方式得以实现。另一种是间接竞争,主要采用降低税收征管强度的方式实现。由于中国的税收立法权具有高度集权和统一的特征,地方政府几乎不具有调整法定税率的权利。此外,税收减免和可扣除项目也由中央统一管理,因而地方政府更多采用降低税收征管强度的方式达到为企业减税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实践中地方政府在税收优惠的制定上不具有主导权,但仍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实现对税收返还的承诺,从而达到税收竞争的目的。

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使政府间财政关系更为规范,按照税种划分收入的模式不仅契合了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目标,而且在更大程度上突出了地方政府利益的独立性。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有关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使资源流动面临的约束得以松缓,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也更为有效。除了收益率以外,具有良好公共服务和较低税负的地区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显著增加。上述两个方面为地方政府争夺生产要素创造了客观的外部环境。作为流动性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辖区居民十分关注自身的福利状况,也更倾向于留在自身诉求能够获得更高满足程度的地区。因此,为保证自身在竞争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地方政府会不断提高满足辖区居民诉求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作为公共权力行使者的地方政府官员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主体,相较于满足辖区居民诉求而言,其更关注自身的晋升机会。换言之,在追求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制度环境下,将税收作为竞争手段的地方政府会将提高辖区经济的增长速度置于比满足辖区居民诉求更为优先的位置。可见,地方政府与辖区居民的最终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因此,税收竞争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取决于政府官员决策和辖区居民行为之间的互动结果。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有待检验的互斥假设:

民宿民俗旅游要想在市场中独树一帜必须要重视环境的设计。乡村旅游景观建筑空间的重要特性决定民俗民宿旅游要体现地域性的因素。乡村旅游地域文化与民俗环境设计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共生。地域文化可以为民宿民俗旅游的环境提供文化基础以及背景,而民宿景观则承载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展示了当地特色的风貌民俗的景观设计。如果脱离了当地的地域特色,那么整个设计就会失去个性,产生同质化的倾向,对于民宿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民宿也就缺乏吸引力,整体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民宿环境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入当地的文化,体现当地的特色。

: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地方政府始终面临提高辖区居民诉求回应性以确保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的激励。

颅内动脉瘤主要是指发生在人体颅内动脉管壁上的膨出情况,为导致人体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在临床脑血管意外中,其发病率仅仅低于高血压脑出血和脑血栓,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常见的发病人群为40岁~60岁的中老年女性,而导致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在临床尚未明确,部分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是由于人体颅内动脉管壁局部腔内压力和先天性缺陷而引起的,血管炎、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均和动脉瘤的发展和发生相关。早期对该疾病进行诊断十分重要,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治疗,降低我国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疾病早期康复。

:相对于满足辖区居民诉求而言,晋升压力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地方政府官员将保证地区经济增长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

作为生肖的老虎,深得中国人欢心。虎年春节请一批虎娃上台虎虎生风地蹦跳,就是一个好节目。但我更倾向于将这些“老虎”形象认定为大猫,因为人们经常是通过猫去想象虎的。真实的老虎无法表现得如此欢乐,它们严肃的表情、稳重的步伐,已经表明它们对待这个世界的基本态度。

既有研究表明,理论界对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含义、手段和成因的看法较为一致。相比之下,有关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经济效应的研究则更为多样,主要围绕税收竞争对财政收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环境治理以及企业行为的影响等层面展开。从政府收入和经济增长的视角看,范子英和田彬彬

认为,地方税务机关的征管强度是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最惯常使用的手段,征管强度的降低将导致实际税率的下降,从而引发更大范围的企业逃避税。侯明等

指出,这种情况还会造成企业与政府之间就税收负担进行“讨价还价”,不仅使税法的权威性受到挑战,还会导致流动要素税收收入锐减,从而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使辖区内居民福利水平面临下降的风险。孙正

则持有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一方面,税收竞争通过吸引流动性要素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由此而扩大的税基提高了地方财政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以税收减免、先征后返和放松税收征管强度为主要手段的税收竞争也降低了所在地区的实际税率,进而导致税收收入减少,因而税收竞争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最终取决于两方面作用力的强弱对比。魏志华和卢沛

认为,地方政府横向税收竞争降低了企业税负粘性,不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和促进经济增长。洪源等

指出,横向税收竞争会导致政府债务规模扩大和增速提高,不利于保持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

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引致的结果,横向税收竞争是否会对地方政府的回应性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如何?既有研究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以2010—2018年中国282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本文主要的边际贡献在于:首先,本文将横向税收竞争与地方政府回应性纳入同一研究体系,考察政府财政行为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影响,从而深化了有关现代国家治理背景下财政职能的研究。其次,从地方政府回应性的视角考察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的效应,不仅为规范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开辟了新的视角,也为完善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本文揭示了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路径,为提高地方政府回应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最后,本文按所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地级市进行重新分类,其异质性分析结果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由于地方政府预算编制通常采用 “基期+增长”的模式,这种弹性的预算编制方法很容易导致本期的支出结构受到上期的影响,进而影响地方政府本期的回应性。为了控制这种效应产生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构建了如下动态面板模型:

:税收竞争引致更多生产要素流入地方政府辖区,税基的扩大使可用于满足居民需求的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地方政府回应性随之提升。

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往往通过形成税收洼地吸引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入,一旦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地方政府发现辖区内资本和劳动力净流出,也会试图采取相应措施扭转自身在竞争中的不利处境,以避免与其他地区形成经济发展差距。因此,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可能存在外溢性。换言之,处于竞争弱势方的地方政府会被迫加入竞争行列,以求避免辖区内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出,从而达到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的目的。针对这种可能性,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进行空间计量分析,选用地理邻接、地理距离以及经济距离三种常用的权重矩阵检验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是否具有外溢性,以及一旦外溢性产生会对地方政府回应性造成何种影响,构建模型如下:

:税收竞争带来的地方经济发展成果并没有被充分用于满足辖区居民的需求,从而削弱了地方政府的回应性。

:税收竞争使辖区内的劳动力要素流入增加,用于满足辖区居民需要的财政支出也相应增加,地方政府回应性提高。

三、样本选取及实证设计

(一)关键变量测算

1.被解释变量:地方政府回应性(RES)

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测量是检验政府间横向税收效应的前提,也是考察地方政府回应性影响因素的核心要素。已有文献对于地方政府回应性的测度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地方政府行政效率的直接测度方式。例如,Su和Meng

通过政府官员对辖区留言板上居民反映问题的回复率来测算。尽管这种方式可以较为直观地体现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但回复留言并不意味着居民的诉求能够真正得以解决。因此,将这一指标用于刻画地方政府回应性可能有欠客观。另一种是将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履行情况作为回应性的替代性测度指标。例如,唐啸等

通过对环境保护相关投资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来衡量政府对居民环境不满意程度的回应性。更为一般地,尹恒和杨龙见

通过研究证明,政府回应性越强,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中福利性支出占比越高。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从政府的行为结果上观测到居民诉求得以满足的程度。迄今为止,刘成奎和徐啸

将福利性支出占比作为地方政府回应性代理变量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国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决策环境下的政府回应性研究。本文采用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支出三项之和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来衡量地方政府回应性,既反映了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投入,也最能体现地方政府对居民基本公共需求的回应。

在登月探索中和在爱情中一样,时机是关键。理论上来说,如今对于iSpace公司来说是个证明技术能让“月球谷”成真的好时机。最近,该公司的登月航天器设计图通过了初步设计审查,接受26位专家组成的小组的详细检查。该公司计划在2019年夏天开始组装硬件。他们的月球车设计图正在接受升级和更新,而且是基于iSpace公司为了X奖早已研发和建造起的架构。

2.解释变量:横向税收竞争(LTC)

本文对横向税收竞争的测算与以蒲艳萍和成肖

通过地区实际税率(地区税收收入或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衡量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的传统方法存在显著差别,原因有二:一方面,传统方法将适用低税率或者零税率的第一产业也纳入测算范围,但现实中第一产业极少涉及税收竞争;另一方面,由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契税、印花税、车船税等税种并非或者并非全部由企业直接进行缴纳,唐飞鹏和叶柳儿

认为,剔除这些税种对于度量地方政府围绕企业竞逐而展开的税收竞争会更加准确。基于此,本文计算的实际税率(TAX)是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城市建设维护税(剔除消费税带动增加部分)在内的四个税种之和占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总和的比重。全国实际税率的平均水平与地区实际税率的差值(LTC)体现了地方政府在税收竞争中的处境,正值表示地方政府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反之亦然。

作品《野草孤舟》(图7)存疑。此画无款,在左、右下角各钤红色朱文楷书印:冯敏庄。是作者印鉴?还是收藏印?目前尚未查到。故此画作者暂时存疑。

3.控制变量

本文所选用的地市级控制变量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程度(ED),用地级市人均GDP取自然对数衡量。金融发展水平(FD),用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比重衡量。公路密度(HD),用公路里程除以建筑用地面积衡量。中小学数(NPS),用地级市中小学总数取自然对数衡量。医院病床数(NB),用地级市病床总数取自然对数衡量。就业率(RE),用在岗人数除以人口总数衡量。产业结构(IS),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衡量。以上数据均来源于CEIC数据库和EPS全球统计数据。在样本采集过程中,本文在充分考虑了数据可得性以及获取渠道的有限性等一系列问题后,对数据缺失严重的地级市进行了删除,对数据缺失较少的地级市采用插值法补齐,以求尽可能将各个省份所辖地级市的数据纳入样本中,减轻或者避免因样本选择性偏误对本文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同时,为确保单个样本之间具有可比性,删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数据。经过上述处理后,整理得到2010—2018年282个地级市共2 538个样本数据。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W为所选取的空间权重矩阵,反映不同地级市之间在空间上存在的交互关系。其他变量均与前文变量含义相同。

(二)计量模型构建

为检验上文提出的假设,构建如下固定效应模型:

RES

LTC

+θX

(1)

其中,RES

表示地方政府i在年度t的回应程度,用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三项支出之和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衡量,这一指标的可获得性和连续性使其可以较好地反映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需求的回应程度。LTC

表示地方政府i在年度t的税收竞争中的处境,正值表示地方政府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负值则表明地方政府在竞争中处于劣势。X

表示影响地方政府回应性的所有控制变量,δ

表示地区固定效应,ρ

表示时间固定效应,ε

为随机误差项。

虽然上述回归可以证实横向税收竞争对地方政府回应性具有影响,但仍存在选取不同计量方法和指标测度方式得到的结论与上述回归结果相矛盾的可能性。针对这个问题,在稳健性检验中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采用全面FGLS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回归检验,其优势在于不仅考虑了组内自相关,同时也考虑了组间异方差和同期相关,以达到验证回归结果不受计量方法选取影响的目的。二是采用替代变量测度方式对模型进行回归,将按照传统方法(地区税收收入/GDP)计算的全国平均实际税率水平与地区实际税率的差值作为LTC的替代指标(LTC1),同时,考虑到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以及资源禀赋的差异可能导致实际测度的横向税收竞争水平存在差异,本文参照储德银等

通过测度地区税收能力

与实际税负之间的差异作为LTC的另一替代指标(LTC2)。同时,利用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及社会保障支出三项支出之和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作为RES的替代指标(RES1)分别进行回归,以保证回归结果不受指标选取及测算方式的影响。

:以税收优惠和放松税收征管强度等方式展开的税收竞争导致地方财政收入下降,辖区政府能够用于满足居民需求的财政资金减少,地方政府回应性随之降低。

干预结束时,麻醉解剖,主动脉采血,取肾脏组织。空腹血糖(GLU)、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指标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Hitachi Boehringer Mannheim, 德国)上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ELISA试剂盒购自美国Crystal Chem公司。血清游离脂肪酸(FFA)采用的非酯化脂肪酸C检验法试剂盒购自日本Wako Pure Chemical公司。大鼠白细胞介素-1(IL-1)ELISA试剂盒购自北京百奥莱博科技有限公司。大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的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广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RES

=αRES

LTC

+θX

(2)

本文采用系统GMM的方法进行回归。其中,RES

用以衡量上一年度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的回应程度,其他变量定义如前文所述。另外,本文的被解释及解释变量(中小学数以及医院病床数除外)都选取相对数指标,尹恒和杨龙见

指出,采用相对数指标的选取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内生性的影响。

税收竞争会影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和空间分布格局。从劳动力要素看,当某一地区因辖区政府的策略性行为优先形成税收洼地之后,就会对周围邻近地区的生产要素形成虹吸效应。具体而言,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贸易自由度的不断提高,当迁移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劳动力要素向税收洼地流动的迹象。同时,竞争引发的制造业企业的集聚现象也会重塑劳动力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如果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旨在吸引要素流入进而提高辖区经济增速,则需提高对流入要素所有者诉求的回应性,以避免辖区内既有或流入的生产要素流出。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本地居民而言,地方政府对于外来居民诉求的回应动力不足。受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如果流入某地区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不具备当地户籍,则有可能拉低整个地区的回应性水平。此外,面临晋升激励,地方政府的财政决策表现出扭曲支出结构的行为偏向。那么,劳动力要素的流入会提高还是抑制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的回应性?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有待检验的互斥假设:

RES

=γW×LTC

+βLTC

+θX

(3)

玉米秸秆低温高效降解菌GF-20的应用效果研究…………………………………………… 胡万吉,孙继颖,青格尔,胡树平(64)

为探寻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作用机制,本文设计模型检验LTC通过何种路径影响RES。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的逐步因果回归法设计回归方程如下:

RES

LTC

+θX

(4)

Y

LTC

+θX

(5)

RES

LTC

Y

+θX

(6)

其中,Y

表示引入的中介变量在相应地区和年度的值。本文在前文假设的基础上分别引入财政收入获取能力以及地方人口居住密度作为中介变量。其中,财政收入获取能力(AFR)用地方财政收入除以GDP来衡量。地方人口居住密度(RDP)用地方人口数除以建筑用地面积衡量。

阿里现在就叫巴里。阿东比阿里小五岁,他学地理后对自己的名字很反感,曾经向他父亲抗议说:“凭什么给哥哥用一个国家级名字,给我却只用一个县级的名字。”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本文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横向税收竞争对地方政府回应性影响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列(1)是基于式(1)进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基准回归结果,列(2)是使用更全面FLGS估计法的回归结果,列(3)是使用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的替代变量(LTC1)的回归结果,列(4)是使用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的另一替代变量(LTC2)的回归结果,列(5)是使用地方政府回应性的替代变量(RES1)的回归结果,列(6)是为解决本文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采用系统GMM估计的回归结果。由表2可知,列(1)结果显示,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会显著抑制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需求的回应程度,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每加剧1%,地方政府对当地居民的民生需求回应性减少0.4295%。换言之,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强度越高,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的回应性越弱,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地方政府会削减福利性支出而倾向于增加生产型支出,以求在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进而拒绝了上文提出的假设1a,验证了假设1b。由于计量方法和指标测度方式可能对回归结果的稳健性产生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变换回归方法以及替换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方法对模型稳健性进行检验,以证明回归结果不受计量方法以及变量测度的限制。列(2)—列(5)的回归结果显示,无论是采用效率更高的全面FLGS回归,还是调整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测算方式,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都会对地方政府回应性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由于地方政府的预算编制往往采用“基期+增长”的编制方法,因此,基础回归模型可能存在因预算编制而产生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动态面板回归,列(6)的回归结果显示,本期的支出结构会受到上期支出结果的影响。换言之,地方政府基期对于辖区居民的回应性会受到上期影响。同时,核心解释变量依旧显著,且符号并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以说明,基准回归的结果相对稳健。

从九十年代开始,考古学者在中山四路发掘出南越国弯月形水池及曲流石渠遗址,以及南越国遗址上堆叠的南汉国宫殿的遗迹,清理面积共约4000平方米,核心保护区面积5000平方米[3]。这些宫殿苑囿及池亭残存的发现证明了南越国存在的历史真实性,证明了广州作为千年古都的内涵,展示了南越国的宫苑园林艺术。在不远处的教育路并存有一处南汉国时期的千年遗址“药洲遗址”,它是南汉国以来各个朝代贵族名流的赏玩之地,留下“西湖”“九曜石”“仙湖”的美名[4]。无论南越国遗址还是南汉国药洲,均是广州王朝的历史遗迹,饱含着西南王朝不可磨灭的皇家园林艺术,是广州两千年历史文明的有力见证。

(二)空间计量分析

在人事和经济的双重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为维持辖区内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稳定,以保证自身的经济发展,可能会主动或被迫加入竞争的行列,因而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具有一定的外溢性。为排除这种外溢性对回归结果产生影响,本文运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进行计量分析:一是空间邻接矩阵。对于在空间上存在共同边界的两个地区,解释变量或被解释变量就会产生空间上的交互作用,进而对解释变量或解释变量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具体而言,如果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存在共同的边界,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二是地理距离矩阵。空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效果不仅取决于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是否相邻,还取决于两个地区之间的实际距离。本文利用经纬度计算出两个地区间的地表距离,并取其倒数,以此作为地理距离权重。三是经济距离矩阵。地区间空间效应的大小还可能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情况下,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竞争的强度越大,空间效应也就越显著。基于此,本文利用两个地区间人均GDP差值的倒数确定经济距离矩阵。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建立空间权重矩阵,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都会对地方政府回应性产生明显的削弱效果,与基准回归的结果吻合,也验证了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同时,还可以看出,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确实存在空间上的策略性互动行为。一方面,通过地理距离矩阵还可以发现,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存在明显的外溢性,这种外溢效果同样削弱了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的回应性。这也从侧面说明,地方政府会被迫加入竞争行列,相应的代价就是牺牲自身一部分用于回应辖区居民需求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地理邻接矩阵则对于地方政府回应性存在显著的提高效果,这从侧面说明地方政府间支出竞争行为是争夺生产要素的重要手段。另外,虽然经济距离矩阵的外溢效果不明显,但总体回归结果仍表明,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在保持地方财政收入的可持续性方面不只是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果,最终效应取决于两方面作用力度的强弱对比。

五、进一步分析

(一)中介效应分析

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会抑制其对辖区居民需求的回应。为进一步探讨横向税收竞争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机制,本文通过考察横向税收竞争影响地方政府回应性的两种可能的路径,验证互斥性假设2a,假设2b及假设3a和假设3b。表3中的列(1)—列(3)为加入财政收入获取能力这一中介变量的逐步回归结果。列(1)结果显示,横向税收竞争会显著抑制地方政府回应性,与前文结论相同,列(2)结果显示,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会削减地方政府获取财政收入能力,列(3)同时加入LTC和AFR两个变量,回归结果依然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明显减弱了地方政府回应性。由此可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获取能力是LTC作用于RES的中介变量,即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降低了可以用于满足地方居民需要的财政收入,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的回应性降低。这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2a。列(4)—列(5)为加入RDP这一中介变量的逐步回归结果。列(4)的结果显示,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并不会显著促进劳动要素向税收洼地流入,且人口流动与地方政府回应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这一结果虽然同时拒绝了本文的假设3a和假设3b,但也从侧面验证了Su和Meng

提出的地方政府的回应具有选择性——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回应本地居民的需求,对于外来人口的需求回应性显著不足。

(二)异质性分析

中国地区间地理位置差异较大,地区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引发经济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可能存在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在横向税收竞争中对辖区居民回应性的强弱程度存在差异性。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区域划分办法,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四个区域重新进行分组回归,还将样本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进行回归分析,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中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均会对地方政府回应性起到明显抑制作用。虽然东北地区并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但是由于东北地区样本量较少,且从回归结果上看,地方政府回应性同样被削弱,可见,横向税收竞争引起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回应性减弱的现象具有普遍性,由地理位置造成的竞争差异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同时,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由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引发的对辖区居民回应性减弱的效应,同样不受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三)拓展分析

税制结构和税收征管体制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政府在横向税收竞争中的策略选择的不同。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例,回归结果显示,无论是增值税还是企业所得税的横向竞争,都会抑制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的回应性。对于企业所得税而言,2002年实施收入分享改革之前,地区存量企业的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管,地方政府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具有很强的干预性。相比之下,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增值税一直由国家税务总局征管,税收管辖权明确且集中,地方政府在增值税征收、稽查、退税等事务上干预空间相对较小。税收征管主体和干预能力的差异导致地方政府在竞争策略上更倾向于企业所得税。从这个意义上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削弱税种的属地化倾向,但是在实践中,地方政府依然不会轻易放弃通过税收竞争实现对资源的争夺。

通过中介效应分析,本文验证了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减少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从而削弱了地方政府回应性。因此,本文将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医疗卫生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LTC进行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拓展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通过压缩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两项民生支出弱化了地方政府回应性,但是在教育领域,并不存在明显的财政支出压缩行为,这可能与中央政府提出的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达到4%密切相关。可见,虽然地方政府作为回应居民需求的执行主体,但是其回应偏好以及回应程度都会受到回应主体——中央政府的政策影响。这也进一步说明,现阶段中国政府的回应行为主要由中央政府主导。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政府能够积极有效地回应社会成员的诉求是现代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现代财政制度的组成部分,税收是调节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本文构建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与现代国家治理相关联的作用模型,考察提高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诉求的回应性,以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2010—2018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以及空间计量等方法,考察了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明显削弱了地方政府回应性,并且这种抑制效应具有普遍性,不会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出现异质性。从税收征管体制上看,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前,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地方政府的干预权限较大,导致企业所得税竞争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削弱效应更加明显。从作用路径上来看,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通过降低辖区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导致地方政府的支出结构变化,从而弱化了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的回应性。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压缩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但是教育支出并未出现显著的压缩趋势。以上研究结论不仅为如何规范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提供了新的依据,也为作为回应主体的中央政府和回应执行主体的地方政府提高社会成员需求的回应性、加快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政策启示。

第一,增加地方财政自主性,保证地方政府具有对辖区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回应能力。作为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间税收收入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等方面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为确保地方政府的负责程度和回应性,政府间税收划分应当与其支出责任相匹配。地方财力是地方政府回应能力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减税降费的政策背景下,过大的财政压力很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回应性弱化,制约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不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保证地方政府的负责程度和对公共需求的回应性,不仅要加快健全地方税体系,还要完善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的范围和标准,使其能够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取得和配置用以满足公共支出需要的财政资金,从而确保地方政府有能力回应辖区居民需求,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有其特殊性,就是既要为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层次艺术人才,又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多反映现实生活,创作出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而艺术院校要推出更多的艺术精品,前提必须是培养并拥有一批艺术名家。

第二,规范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优化转移支付制度,使落后地区的财力能够得以保障。尽管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增长,但也导致了税收洼地的产生,侵蚀了税基,影响了资本和劳动的配置效率,降低了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的回应性。由于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的异质性不明显,因而由中央出台相应政策对竞争行为进行监管和规范,有助于避免恶性竞争和损害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问题的出现。另外,在不同的税收征管体制下,地方政府对税收征管行为的干扰程度不同,由此而导致的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的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未来应加强税收征管部门的独立性,弱化地方政府对税收征管行为的干预能力,进而达到弱化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的目的。同时,由于发展能力较弱的地区更需要通过竞争达到扭转自身劣势的目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财政能力较弱地区的资金拨付力度,在更大程度上缓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保证财政能力存在差异的地方政府都能够对辖区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予以有效回应。

对于大型体育赛事而言,观众是其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观众的消费特点是运作管理大型体育赛事的前提所在。通过对三省省会城市观赏型体育消费者的调查,到实地观看体育赛事的男性比例为78.2%,女性为21.8%.表明较女性而言,男性更容易接受竞争与对抗的体育赛事。在影响观众的负面消费因素中,竞赛水平欠佳、门票价格无法接受、运动员水平有限分别位于前三(如表2所示)。

第三,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提升地方官员对辖区居民需求的回应意识。对政府官员行为方式的考察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回应行为及回应偏好受中央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十分明显,这种竞争环境不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负责程度和充分、有效地回应辖区居民的公共需求。因此,未来的改革应加大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考核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地方政府对民生支出的重视程度,保证地方政府的回应性处于较高水平。逐步摒弃唯经济发展论的晋升模式,将辖区居民意愿以及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满意程度作为地方政府治理的重要考核标准,探索和建立“向下负责”的政绩考核机制,增加社会成员和政府之间的信任程度。除本地居民的需求外,地方政府还需关注辖区外来人员的需求差异并积极予以回应,使其同样能够获得在辖区内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多方位提高地方政府对辖区居民意愿和需求的回应水平。

[1] 夏志强.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2020(5):4-27.

[2] 高培勇. “基础和支柱说”:演化脉络与前行态势——兼论现代财税体制的理论源流[J]. 财贸经济,2021(4):5-19.

[3] ROBERT S A,KIM B Y. Policy responsiveness in post-communist Europe: public preferences and economic reforms[J].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11,41(4):819-839.

[4] SU Z,MENG T G. Selective responsiveness: online public demands and government responsiveness in authoritarian China[J].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16,59(9):52-67.

[5] 王军洋,胡洁人.当代中国政府回应性的逻辑: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J]. 社会科学,2017(12):30-39.

[6] 尹恒,杨龙见. 地方财政对本地居民偏好的回应性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14(5):96-115.

[7] 唐啸,周绍杰,赵鑫蕊,等. 回应性外溢与央地关系:基于中国民众环境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20(6):120-134.

[8] 沈坤荣,付文林. 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J]. 经济研究,2006(6):16-26.

[9] 范子英,田彬彬. 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与企业避税[J]. 经济研究,2013(9):99-111.

[10] 马恩涛,吕函枰,陈媛媛.横向和纵向税收外部性研究:一个综述[J]. 经济学(季刊),2018(1):129-154.

[11] 侯明,常歌,曲洋. 公共物品提供对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回应性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 经济经纬,2019(2):158-164.

[12] 孙正. 地方政府政绩诉求、税收竞争与财政可持续性[J]. 经济评论,2017(4):15-29.

[13] 魏志华,卢沛. 税收竞争、征税努力与企业税负粘性[J]. 经济学动态,2021(6):49-67.

[14] 洪源,陈丽,曹越. 地方竞争是否阻碍了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的提升?——理论框架及空间计量研究[J]. 金融研究,2020(4):70-90.

[15] HOBOLT S B,KLEMMENSEN R. Government responsiveness and political competi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2008,41(3):309-337.

[16] VRIES C,HAKHVERDIAN A,LANCEE B. The dynamics of voters’ left/right identification: the role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attitudes[J]. 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and methods,2013,1(2):223-238.

[17] 孟天广,杨平,苏政. 转型中国的公民意见与地方财政决策——基于对地方政府的调查实验[J]. 公共管理学报,2015,12(3):57-68+157.

[18] 刘成奎,徐啸. ICT发展是否增强地方政府财政回应性[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8):100-112.

[19] 蒲艳萍,成肖. 经济集聚、市场一体化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J]. 财贸经济,2017(10):37-50.

[20] 唐飞鹏,叶柳儿. 税收竞争、资本用脚投票与产业转型升级[J]. 财贸经济,2020(11):20-34.

[21] 储德银,邵娇,迟淑娴.财政体制失衡抑制了地方政府税收努力吗?[J]. 经济研究,2019(10):41-56.

猜你喜欢
辖区竞争税收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感谢竞争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税收伴我成长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