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应用于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2-10-08 11:18:18陈先忠邹光兰张艳慧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切片案例学科

冯 玲,陈先忠,邹光兰,张艳慧,胡 赟

(1.贵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研室,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4)

1 材料和方法

病理报告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病理学则是培养优秀临床医生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但其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诸多学科知识,且较抽象,对于疾病的横向联系缺少必要的拓展性思考和理解[1],导致许多学生对课程提不起兴趣。传统教学方式单一,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拓展和挖掘其他教学方式,灵活结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课堂多元化[2],才能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病理医师。现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运用于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产生学习能动性,达到更轻松、更自主、更有效的学习目的[3],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1 硬件和软件

课程具体实施所需的硬件设施主要包括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局域网,数字切片制作所需的组织取材台、脱水机、包埋机、染色机、显微镜以及数字切片扫描仪等。其他软件主要包括雨课堂App。所有案例资料均来自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病理科。

1.2 案例的选择

根据本科教学大纲要求,紧贴临床工作实际,筛选病史资料完整、临床病理特征典型、难易度适中、能够进行延伸、对学生有启迪作用[4]的临床案例。例如在讲解牙源性肿瘤时,选择成釉细胞瘤作为切入点,原因是:①病例常见,典型的临床病理资料易收集;②病理学分型较多,但内容不复杂,便于建立各型联系及鉴别,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③知识点与其他章节联系紧密,如牙的发育和颌面部囊肿,便于发散思维,更好地掌握疾病的来龙去脉;④生物学行为特殊,虽为良性肿瘤,但生长呈局部侵袭性,可转移至淋巴结,通过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表现,引导学生作为一名医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看待疾病本身,养成良好的执业素养,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取贵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15级本科生为对照班级,2018级本科生为实验班级,两个班级在入学考试中的总体水平相当,入学考试平均分、优分率和及格率均无显著差异。对2016级和2017级本科生进行授课时,由于多元化教学手段尚未完善,故未纳入本次的研究范围。2015级本科生理论课与实验课均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2018级本科生采用雨课堂进行理论课授课,实验课采用基于显微数码互动的系统的数字切片案例分析课堂,以小组分组讨论模式为主,教师引导和总结为辅。实验班级授课前,课题组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制作临床案例相对应的玻璃切片,通过数字切片扫描仪将对应的组织学切片扫描成数字切片,并制作成数字切片案例集。

具体执行时,课题组课前把精心准备的案例及数字切片通过雨课堂传输到学生手机端,并分层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如在临床资料传输完后,提出第一个问题,该疾病的可能诊断有哪些?诊断依据有哪些?你参考了哪些文献?接着发布大体所见和镜下所见,提出第二个问题,大体所见是什么?镜下的组织学表现是什么?再进入到第三个问题,最终的病理诊断是什么?鉴别诊断是什么?进一步的处理是什么?学生根据分组情况,合理安排小组成员间的工作任务,课堂中,教师随机抽取一个小组主讲,其他组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当课堂接近尾声时,教师再提出问题:通过本案例,你的感悟是什么?除了课本知识,你是否有别的感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对课堂进一步进行升华,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4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

教学效果评价主要包括期末综合成绩和课堂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期末考试由平时成绩×0.4+期末考试×0.6构成。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对教师授课手段、课堂氛围及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所有期末考试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共同构成。从平均分、及格率及优秀率来说,实验班级的期末综合成绩均优于对照班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实验班级与对照班级期末考试成绩对比

学期课程结束后,分别在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进行了对授课满意度的调查,其中2015级发放问卷88份,收回88份,2018级发放问卷171份,共收回171分。通过调查问卷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对授课手段、课堂氛围还是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上,实验班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班级(见表2)。

表2 课堂满意度调查表

3 讨论

口腔组织病理学作为口腔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学科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鲜明特点,是培养合格口腔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课程内容多、任务重、知识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概念多、难理解、缺乏兴趣等是授课教师最常面临的老“难题”[5]。如何精准地把握课程特点和学科特色,创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做到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形态与功能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桥梁作用,是教师们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

多元化教学工具的灵活结合,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多元化教学是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各异,但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热情,从多维度的方面进行授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6]。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灵活将多种教学方式巧妙结合,课堂教学形式不再单一,知识更加直观易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促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促进教学改革,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的牢固,为之后从医的道路打好坚实的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不难看出,尽管实验班级学生期末考试整体成绩的提高与对照班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无论从教学方式、课堂氛围还是教学效果来说,学生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尤其是非常满意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初见成效,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较轻松地掌握了课程的知识点,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多元化的混合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临床研究模块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7],能在学生中取得较高的满意度[8]。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改进。

3.1 结合学生实际,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

虽然多元化教学获得了大多数学生的好评,但通过调查问卷发现,仍有部分同学觉得课程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考虑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①其他相关学科基础知识不牢固,无法跟上课程教学进度;②课程内容紧凑,需要对部分教学内容压缩概括,很多知识点只能点到为止,故很多知识的讲授并不透彻,学生一头雾水,最终学习效果并不理想[9];③虽然在案例分析课堂,以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但是教师人数较少,无法进行点对面的实时答疑,学生间的讨论时常无法深入,直接影响了最终学习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师生配合,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选择的临床案例在精不在多,课堂上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可以适当融入正反案例[10],合理设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11],重拾学习的乐趣;优化学生的过程管理考核和期末考核,增加学生制定评分标准环节和组内组间互评环节,纳入期末综合评定成绩中,进一步改进期末考核评价标准,加大过程考核的占比,将学生的过程考核精细化和趣味化,学生制定评价标准,教师负责审核,培养学生的实践综合分析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理论应试水平,使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此外,组内和组间开展小组间竞赛,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对表现优异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提高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豪感。

3.2 以思政为引领,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要点,使课堂更有深度和温度

课堂上,尽管很多学生表示多元化教学方式能较好地帮助自身掌握知识点,但是在师生交流中却发现很多学生都是机械地把口腔组织病理学这门课程当作众多考试科目之一,对病理医师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对这门学科在临床工作中岗位职责缺乏清晰的认识,根本无法领会病理报告是诊断“金标准”对一个病理医师的要求和深刻含义,必然无法感受到作为一名病理人肩上的担子有重。由此可见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课题组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学生在授课期间到病理科见习的机会,了解病理科的工作流程,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广泛查阅资料和小组间配合,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病理科工作实践中来,完成取材-制片-诊断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及协调沟通能力,感受病理医师严谨的工作态度,从临床工作中切实领会病理医师的岗位职责,体会诊断报告对临床医师、对病人的意义所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加深对学科的理解与认知[12]。此外,在授课过程中,课题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思政能力,结合时下热点,创新教学设计,使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进一步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要点[13],可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培训、专家指导、观摩优秀示范课程等途径[14]提高教师素质,并将爱国主义精神、医学人文精神等融入课程的教学中,在教学的过程中,立德树人,让课堂变得有温度和深度。

3.3 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完善的课程学习园地

虽然通过雨课堂能发布课前预习内容、课堂上也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基于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数字切片案例分析课堂对教学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总体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课后可供巩固和提高的其他资源较少,主要来自是课上教师的PPT。尽管学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寻找资源对课上内容进行补充,但是这些资源五花八门,教师无法一一判定这些资料质量的好坏。教师教研室目前正在积极进行网络课程和题库建设,将课程相关学习资源、数字切片库和临床案例数字切片库分章节上传至网络资源平台,并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后线上复习资源,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线上答疑和邮箱答疑的方式,使师生间的沟通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线上布置课后作业和发布网上测试,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在平台提供师生间、生生间交流的版块,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保障;最终形成一套课前-课堂-课后全覆盖得更加丰富、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

3.4 多学科合作教学模式是多元化教学课堂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临床案例除了涉及本门学科专业知识外,还涉及诸多相关学科,如牙周黏膜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影像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受学科特点的影响,授课教师的授课方式往往花大量的时间讲授疾病的病理特点,即使对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术业有专攻,很难将患者组织学表现与临床资料生动的结合并延伸,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外,同时应该倡导多学科团队合作,通过课堂旁听、临床观摩等方式不断丰富自身知识面以求更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断与口腔颌面外科学、牙周黏膜病学、影像学等不同学科间教师相互交流学习,组成多学科合作教学团队,团队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尝试将某些章节如唾液腺疾病、颌骨疾病等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合并教学,学科教师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案,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和分析案例,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讲解和总结,学科间相互促进,最大程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形成真正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多学科合作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切片案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超学科”来啦
基于SDN与NFV的网络切片架构
电信科学(2016年11期)2016-11-23 05:07:58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