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才 韩凛(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2年,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2.2亿人,人才资源规模、科技人力资源以及研发人员数量等指标居全球首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我国从2012年的第34位快速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国际化人才不仅包括来华工作的外籍专家人才和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回国就业的国际人才,也包括思维视野、专业水准、能力素质等达到国际水平的本土国际化人才。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提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全球创新发展、产业变革、人才流动新趋势,努力识别全球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变迁新特点,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快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国际化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无论是建党初期还是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时期,国际化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回国,苏联专家等各类国际人才投身新中国科技、文化、经济建设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对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知识体系的引进吸收,聘请大批国外专家来华工作,同时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快速提升,留学回国人数从2012年的27.29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58.03万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国际化人才成为我国重要创新资源要素和与全球加速互动的重要纽带。
第二,国际化人才是我国参与全球人才竞争的核心要素。国际化人才对重塑全球人才竞争格局至关重要,从世界发展经验看,无论是纽约曼哈顿、旧金山硅谷,还是东京湾、日内瓦、新加坡,这些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国际化人才比重均高于40%,显著提升了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和创新发展水平,也使得这些城市长期领跑全球城市人才竞争力排行榜。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等均已把吸引、集聚、使用国际科技人才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出入境、移民服务、科研条件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集聚全球优秀人才为本国服务。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格局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确定性增加的环境下,我们必须加大开放合作力度,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政策吸引、培育国际化人才。
第三,国际化人才是我国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局部局势变化、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全球价值链出现阶段性收缩。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既要接受全球化受阻和国际规则重构的挑战,又要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打造对外开放新门户,以更高的开放质量为我国畅通“双循环”提供持续的活力和动能。各领域国际化人才不但承担着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职责,更担负着“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的历史使命。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不但要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准,还要熟悉国际规则和谈判标准,更要有跨越文化的语言运用和思维思辨能力,在国际传播新形势下,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建设适应新形势、担当新使命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第四,全球科技革命需要培育与国际接轨的高端专业人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迭代发展,科技无国界,我国亟须抓住关键机遇期,抢占科技前沿领域制高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围绕“四个面向”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动力和潜能,推动我国在新一轮科技竞争大潮中奋起直追、创造优势。同时,我们也要客观认清我国在科技、管理、金融、基础研究等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很多方面不能“平地起高楼”,要勤于和善于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引入和借鉴国际先进知识体系和成熟经验,自主培育更多对接国际标准、具备国际水平的国际化高端专业人才。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规律,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快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国际化人才。
第一,要聚焦“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精准施策,确保国际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随着全球人才竞争的持续深化,我国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人才竞争战略谋划,积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持续完善人才引进、激励、融入等相关举措。不但要积极搭建更多世界一流的创新平台、产业集群平台、人才培养载体平台,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和快捷通道,更要推动产学研、内外资、政社企多主体协同创新创业发展,完善产学研用结合、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为国际化人才提供完善优质的干事创业舞台,确保国际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第二,要以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国际化为导向,加大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无论哪个国家,本土人才都是人才结构组成的主体部分,国际化人才培养要坚持以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和素质提升为导向,为国家发展做好充足的国际化人才储备。一是注重让本土人才“走出去”,积极了解国际学术最前沿信息,与专业领域世界一流大学、机构开展实质性交流学习,探索“内外兼修”的国际化培养模式,加强与国际组织深入合作,探索培养、访学、借调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加快推进国际化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国际化办学将国内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与国际接轨,促进本土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培养出立足本土、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队伍。三是发挥政府事业单位的引导作用,根据“四个面向”人才培养导向,引进先进、成熟、适用的国际先进知识体系及认证项目,通过国际认证考试方式快速培养具备国际专业水准和能力素质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第三,要建立完善多元化国际化人才评价体系,畅通职业资格互认绿色通道。综合考虑国际化视野、专业素质水平、实践创新水平、跨文化沟通能力等多维要素,推动建立国家统一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评价体系。促进国际化人才评价的差异化应用,在基础研究领域引入国际同行评价,将国际标准和水平作为衡量高层次人才成果的重要依据。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坚持市场发现、市场评价、市场认可原则,把人才享受的薪酬待遇、创造的市场价值、获得的创业投资等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从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按照业绩、能力、水平可直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其海外工作经历、学术和专业技术贡献作为参评依据。推进职业资格与职称制度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国际职业资格互认制度,推动与港澳台地区及国外职业资格证书互认,简化资格认证手续,在国内大力推广符合国家人才培养需求的高水平、专业化国际职业资格考试。
第四,要把握国际人才流动新趋势,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对国际人才交流带来深刻影响。数字化和共享化成为国际人才交流和流动的典型趋势,线上人才流动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zoom、腾讯会议等线上线下交流方式,促使国际人才交流方式从长期人才计划向短期人才交流、柔性引进和灵活交流方式转化。教育资源、学术资源、智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实现了共享,信息化手段为全球配置人才资源提供了更多选择。加强交流合作是推动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正视差距以理性态度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如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实施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研究设立面向全球青年科研人才的国际人才交流基金,聚焦“双碳”、疫情、人类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联合研发。
第五,要以更加开放的制度和氛围,营造适合国际化人才成长发展的环境。一方面是制度的开放,吸收融合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先进制度经验,通过制定适合国际化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潜在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如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实施项目工资、协议工资和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参考国际市场价位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实行科研成果转化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等。对重点引进培育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享受专有的住房保障、编制管理、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政策规定。另一方面是氛围的开放,着眼于国际化人才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友好型环境为核心,用宜居宜业、美好幸福、充满活力、持续发展的发展生态、文化软实力来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发展人才,同时提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企业等社会主体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事业的积极性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