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晓洋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江苏 常州 213100)
学习小学数学需要教师对教材准确解读然后教导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本文以苏教版对《元、角、分》单元教材解读为例,站在儿童视角对如何感悟数学思想,学会思维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拿到教材教师首先要有高观点意识,要能透过教材内容看到知识的本质,在有限空间内体现知识的无限,用“思想”认识知识。其次,要理一理教材的编排体系,前期学生学习了什么?今天呢?找到两次学习的关联处,找到知识的延伸点和生长点。比如《角的认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有,四年级上册也有,到了初中还有,网上关于角既有动态概念也有静态概念。因此对于教材,教师要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另外要进行多版本教材的对比、教材呈现方式的比较、学习过程的分析、评价练习设计的对比等等。
《认识人民币》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常见的量”。苏教版教材“常见的量”的编排体系如表1。
表1 苏教版教材“常见的量”的编排体系表
在《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突破了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民币的面值以及计算方式方法。目前主要教学活动均围绕着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通过经验的总结、提炼以及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民币的面值、作用,掌握人民币的使用方法,使得学生可以在完成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中,实现对人民币在实践中的灵活化、高效化应用。不仅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与思维上的提升。《元、角、分》单元分为思维框架和内容框架,包括丰富的素材、简单购物经验、人民币数量关系的精准把握,使得学生在人民币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更灵活思路与方式,实现对人民币价值的精准化把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人民币的相关要素,逐步明确元、角等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相关进率关系,实现人民币的有效换算,进而完成相应的人民币支付。这种知识的掌握以及积累,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实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具体表2 所示。
表2 元、角、分单元思维框架表
2011 版课标里有“体验”“理解”“应用”这三个词。试想没上这节课,如果提出这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要充分预想到学生思维的路径朝着哪个方向思考?会得出什么结果?教师在课堂中听了学生的回答要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个概念理解处于怎样的层次水平,对学生的发言做到“听、接、转、送”,学生说得对的就接回来,然后引导:“同学们,他是这样想的,他想的怎么样呢?你们也能像他这样完整地把思路整理一下再说一遍给自己听吗?”学生说得不对的,教师可这样引导:“同学们,他是这样想的,和你的想法一样吗?有什么问题呢?同桌之间先来议一议。”学生说得不完整的,教师可这样引导:“你说得有一些道理,但我觉得还不够完整,谁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呢?”学生说出一部分的,教师可这样引导:“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有不同想法的同学吗?谁把自己的想法也能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呢?”课堂中教师的作用就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下面笔者结合《人民币的认识》从三方面说一说学生。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能进行百以内数的简单计算。
经验基础:学生已有用小面值钱币购物的些许经验,也有等价交换的意识。
为什么会出现“钱”?“钱”有什么用?“钱”该怎么用?学生缺少自觉追问的意识。学生对钱币上相关要素的把握往往是交叉的、割裂的。而且学生对钱币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对于人民币的使用方法较熟练,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人民币的面值,有的学生只了解人民币的部分知识,有的学生认识中有错误。
一是,教师要抓住核心要素,整体认识人民币。二是,将商品的价格与人民币的面值进行全面设计规划,从而强化学生对于人民币面值计算、应用能力。三是,在变化的购物问题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购物问题。
根据教材编排,在以往的教学中,第一课时认识面值是1 元以及1 元以下的人民币时,教师往往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人民币之间的进率和关系上,而忽略学生对人民币中各元素的整体认识,导致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是点状与片面的。在换算的教学中,为了换算而换算,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提升。第二课时再重起炉灶,再次认识面值大于1 元的人民币,以及更复杂的单位换算。此外,第二课时中安排的练习难度高,变式多,一节课根本完不成。其实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都有认识人民币的内容,是否可以把两课时中认识人民币的部分整合在一节课内完成,第二课时专门研究人民币在生活中的运用呢?
如何既顺应儿童的起点又站在数学的角度强化学生对于人民币面值的认知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从实践角度出发,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调整,帮助学生在人民币面值计算的前提下形成对人民币的纵向、横向理论认知,为后续理论知识的应用、升华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纵向,以钱币要素的认识为主线;横向,以认识→进率→运用的教学过程一一展开,具体如表3 所示。
表3 “元、角、分”单元的递进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及其换算;付币、找币的策略;初步学会解决购物活动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难点:各种面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初步学会解决购物活动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师在课程教学环节,应当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在知识与学生之间形成稳定的交流媒介,帮助学生与知识点之间可以进行更好地互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场景,使得学生可以发散自身的学习思维,强化知识应用能力。
从实际角度来看,人民币中涵盖有多种要素,学生在实际教学环节,通过观察人民币的色彩、图案、水印等要素,对人民币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人民币的面值不同,对各种面值进行介绍,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考虑到课程的时间较有限,教师应当从人民币中的数值、单位等进行重点介绍,突出学习的重点。因此,教师可以“教结构、用结构”的长程两段策略展开教学。例如可以从100 元面值的人民币入手进行教学,教师详细介绍人民币的数值、单位、图案、水印等要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人民币特点的总结梳理,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自我知识认知水平进行提升,实现经验认知到规律认知的转变,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人民币的特点,实现应用人民币的能力。
表4 单元练习题编排表
在练习设计中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内容重组:(例如,第一二课时中的基础性练习)教材内容重组后,必然带来与之相匹配的练习也需要进行重组。为了体现练习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教师在第一二课时的基础练习中都进行了重组,让学生在重组后的练习集中认识已有人民币面值、进率。
2.资源开发:(例如,第二课时中的P67“想想做做”4)对教材已有内容的开发,让原有练习发挥更大的育人价值。如将P67“想想做做”4 的原有问题: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 元?改成1 元能买哪些商品?通过这样的改编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用1 元钱可以买价钱正好是1 元的商品,也可以买价钱小于1 元的商品;既可以买几件不同的商品,也可以买几件相同的商品。这样使习题更开放,答案因此会各不相同,更加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学生获得更多的分析机会,思维得到更宽阔的拓展。
3.题组对比:(例如,练习十6)在“人民币的运用”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购物情境,集中呈现购物中的三个基本量,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沟通中进一步感悟和明晰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三个量的存在和两种数量关系的聚类,帮助学生消除陌生感,建立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型。
4.综合运用:(例如,“小小商店”)综合地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为了保证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辨别能力,构建合理人民币知识架构,教师应当做好人民币的分类工作,在分类过程中,强调人民币不同面值的区分,根据面值的差异帮助学生开展人民币的区分。考虑到学生年龄较低,对于人民币的认识程度不高,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场景,布置教学任务,以教学任务作为驱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钱包里的钱很多,使用起来很是麻烦,按照标准开展钱币分类,是不是可以快速进行钱币的获取以及使用?”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教师围绕着“找钱币分类”这一主题,做好钱币的观察、梳理等工作。例如学生可以根据人民币的材质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面值进行分类。教师通过对学生分类结果的评价,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人民币的观察、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提升人民币的认知水平。
从一节课走向一个单元,从一册书走向一生的数学学习,教师们就这样践行着儿童视角。教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用数学的眼光策划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努力实现“关注每一个,成长你我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