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庆,姜建军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 盐城 224100)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类型,在我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现已位于女性肿瘤发病率首位,相关研究显示,依据乳腺影像学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可以对探查到的乳腺结节加以分类,该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超声检查的精准度[1]。实践检测中发现,由于不同医师诊断经验具有一定差异,因此临床常见对同一结节实施不同种分类的情况,为避免因误诊导致过多良性病变接受病理检查的情况,本次研究分析鉴别BI-RADS 4类病变良、恶性的可量化指标[2-3]。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属于一种起源于剪切波的弹性成像技术,采用该技术对病灶加以检测,可以获取组织弹性定量特征,为良恶性乳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提供参考依据。传统声脉冲辐射力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为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另一为声触诊组织定量(VTQ)[4]。以往临床运用VTQ技术仅能进行单点测量,取样范围较大,而剪切波的速度范围则相对较小,随着结合了定性和定量功能的VTⅠQ技术运用以来,进一步提高了超声在乳腺癌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VⅠTQ技术由VTQ改良而来,优势包括取样框小、可多点精细测量,有速度模式和质量模式等,有效改进了以往VTQ技术的缺陷。本次研究评估了手术前超声图像,以VTQ、VTⅠQ技术检测评价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运用价值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BI-RADS 4类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2~81岁,平均(48.64±4.37)岁;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进行VTQ、VTⅠQ测量,分析影像资料可知结节的直径为6~73 mm,平均(16.24±4.36)mm;共切除乳腺肿块病灶186个,其中良性病灶102个,其余84个为恶性病灶。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采取常规超声检查均被评价为BI-RADS 4类,即非囊性结节。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②行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患者;③乳腺病灶邻近瘢痕者。
采用Simens Acuson Oxana 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线阵探头,设置(4~9)MHz频率,同时配备具有VTQ、VTⅠQ功能的软件。指导患者取仰卧体位躺在检查床上,举起双臂,以暴露胸部。首先采用二维超声扫查乳腺与腋窝部位,在发现病灶后记录病灶大小、形状、边界、内部回声、是否伴钙化、周围血供等,依据BI-RADS评价标准对患者结节加以分类。切换至E模式,将图像大小调整至适宜,择取最大病灶切面,观察病灶区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定位病灶的最大切面,其后激活VTQ模式,定位病灶内部为感兴趣区域,大小为5 mm×5 mm,探头轻触皮肤,尽量不施加压力,指导患者屏气,其后获取SWV值,取5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即SWVvtq。相同切面及操作要点下,触发VTⅠQ模式,以显示质量与速度模式图,其中VTⅠQ质量模式能够获取图像不同的弹性分布质量,绿色为最高质量,黄色次之,红色质量最低,在质量模式图为绿色图像时转换至速度模式图,获取SWV值,红色为最高,其次为黄色,再次为绿色,最低为蓝色,将SWV调整至标尺范围,即病灶内部为红色或黄色,浅绿色或蓝色的周围组织背景,在该速度模式图中需要将钙化及液化坏死部分避开,并放置5~7组感兴趣区,大小为1 mm×1 mm,记录单位为m/s的SWV值,以平均值作为结果,记录为剪切波速度的最大值即SWVmax及该值与同深度周围腺体SWV的比值,即SWVratio。检查均由一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超声医师完成。以上本次共切除乳腺肿块病灶186个,依据肿块最大直径的不同分为3组,其中最大直径<10 mm的纳入甲组,最大直径10~20 mm的纳入乙组,>20 mm的均纳入丙组。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73例患者共切除乳腺肿块病灶186个,其中良性病灶102个(54.84%),其余84个(45.16%)为恶性病灶,不同组别病理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组别乳腺肿块病理分布情况分析 单位:个
甲组最大直径<10 mm乳腺肿块中恶性病灶的SWVvtq为(4.04±1.07)m/s,SWVmax为(3.98±0.91)m/s,SWVratio为(2.87±0.68),均显著高于良性SWV水平(P<0.05),见表2。
表2 甲组良性、恶性肿块SWV水平比较(±s)
表2 甲组良性、恶性肿块SWV水平比较(±s)
肿块类型SWVvtq/(m·s-1)SWVmax/(m·s-1)SWVratio恶性(n=27) 4.04±1.07 3.98±0.91 2.87±0.68良性(n=37) 2.34±0.83 2.25±0.55 1.75±0.43 t 7.159 9.452 8.062 P 0.000 0.000 0.000
乙组最大直径10~20 mm乳腺肿块中恶性病灶的SWVvtq为(6.23±1.34)m/s,SWVmax为(5.23±1.05)m/s,SWVratio为(3.27±0.76),均显著高于良性SWV水平(P<0.05),见表3。
表3 乙组良性、恶性肿块SWV水平比较(±s)
表3 乙组良性、恶性肿块SWV水平比较(±s)
肿块类型 SWVvtq/(m·s-1)SWVmax/(m·s-1)SWVratio恶性(n=30) 6.23±1.34 5.23±1.05 3.27±0.76良性(n=31) 3.61±0.82 3.07±0.93 1.82±0.39 t 9.174 8.495 9.327 P 0.000 0.000 0.000
丙组最大直径>20 mm乳腺肿块中恶性病灶的SWVvtq为(7.65±1.41)m/s,SWVmax为(7.17±1.27)m/s,SWVratio为(3.28±0.62),均高于良性SWV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丙组良性、恶性肿块SWV水平比较(±s)
表4 丙组良性、恶性肿块SWV水平比较(±s)
肿块类型SWVvtq/(m·s-1)SWVmax/(m·s-1)SWVratio恶性(n=27) 7.65±1.41 7.17±1.27 3.28±0.62良性(n=34) 3.84±0.69 4.05±0.96 2.14±0.35 t 12.856 10.582 8.527 P 0.000 0.000 0.000
乙组、丙组在SWVvtq、SWVmax、SWVratio三项指标的诊断效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SWVmax、SWVratio两项指标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组SWVvtq诊断效能与与SWVmax、SWVratio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5。
表5 三组SWV不同指标诊断效能比较
乳腺属于受性激素影响较大的靶器官,腺体的成分也可随着年龄、密度、月经周期的不同产生一定的变化。超声是检查乳腺结构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检查中发现,超声征象复杂多样,单纯通过超声指标检测评估乳腺结节的良恶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不满意[5-6]。随着BI-RADS乳腺分类技术的普遍推广,为乳腺良恶性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BI-RADS 4类恶性程度介于3%~94%,需要采取活检或手术治疗[7-8]。临床不断研究采取无创操作就可以获取较高诊断效能的检测方法,以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性,尤其是恶性可能性较高的BI-RADS 4类病灶,减少非必要的活检及手术[9-10]。
在实践超声检查工作中发现,组织硬度与内部病理结构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是评估病灶良恶性的重要指标,临床常用的乳腺触诊也是利用该原理进行检查。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通过发射脉冲激励波对组织施压,计算形变后的SWV,得出组织弹性量化值,SWV值随着组织硬度的增大而升高[11]。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包括VTⅠQ与VTQ两种,均可以获得感兴趣区的SWV数据,进而评估组织硬度。VTⅠQ属于起源于VTQ的新型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与VTQ比较,VTⅠQ具有质量模式,能够获取更可靠的SWV值,其取样框更小,并能够对感兴趣区的多个点加以测量。为探究VTⅠQ与VTQ两种技术对于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本次研究分析了肿块不同最大直径良性与恶性病灶SWVvtq、SWVmax、SWVratio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显示:甲、乙、丙组乳腺肿块中恶性病灶的SWVvtq、SWVmax、SWVratio均显著高于良性SWV水平,且SWVvtq、SWVmax、SWVratio指标水平随肿块直径增大而增大(P<0.05),提示无论何种最大直径,与良性乳腺肿块比较,恶性乳腺病灶的SWVvtq、SWVmax、SWVratio水平均更高,分析其原因:肿块的硬度与胶原纤维合成、细胞构成、血管形成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肿物的增大胶原纤维合成增多,且细胞间水肿也更为明显,因此肿物越大,水肿程度越明显,肿物硬度也更高,同时体积大的肿块免疫组化显示孕、雌激素受体多为阴性表达,Ki-67多为高表达,肿块组织学级别也明显提高,由于微血管形成与高增殖状态,导致肿块硬度较高。进一步分析乙组、丙组在SWVvtq、SWVmax、SWVratio三项指标的诊断效能方面及甲组SWVmax、SWVratio两项指标的诊断效能方面差异均不显著,但甲组SWVmax、SWVratio诊断效能优于SWVvtq,分析其原因,VTQ检测技术的取样框为5 mm×5 mm大小,有时无法避开体积较小肿块内部的钙化灶和囊性区域,导致检测结果有偏差,另外体积较小的恶性肿块早期纤维化程度较低,周围浸润程度也有限,因此单纯依靠VTQ辨别较为困难,VTⅠQ取样框仅为1 mm×1 mm大小,在速度模式指引下更容易获取颜色较深区域的硬度值,能够准确反映肿块的硬度情况。
综上所述,VTⅠQ与VTQ在诊断最大直径≥10 mm的乳腺肿块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诊断效能相当,而在诊断最大直径<10 mm的乳腺肿块方面,VTⅠQ对于鉴别良恶性病灶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