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脾益气法治疗失眠的Meta分析

2022-10-04 13:45许小泰陈殿豫
巴楚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益气西药健脾

许小泰 陈殿豫

(1. 广东工业大学医院 中医科, 广东 广州 510006; 2. 汕头市中医医院 重症医学科, 广东 汕头 515031)

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全球有20%~40%的成人曾经患有失眠[1]。《2018中国睡眠质量调查报告》表明,在近10万例调研数据中,16%的人群夜间睡眠不足6 h[2]。失眠会引起人体多个系统功能紊乱,诱发多种疾病[3]。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降低、情绪波动及其他心理方面的问题[4]。除了焦虑、抑郁合并失眠,高血压、心脏病、卒中、肝炎及肿瘤等疾病都可能引发失眠[5]。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失眠人群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一直以来,对失眠的中医药治疗也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中医健脾益气法广泛用于失眠的治疗,但目前仍缺乏健脾益气法治疗失眠的系统评价,对于补气中药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是否会加重失眠仍存在争议。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倡导把最佳的外部证据与恰当的临床经验相结合,将最正确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用于每位患者[6]。本研究拟对中医健脾益气法治疗失眠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全面检索国内外医学文献,检索范围包括:①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②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③万方资源数据库;④Pubmed数据库;⑤Embase数据库;⑥Cochrane图书馆。检索的时间均从建库至2021年6月。中文检索词:失眠,不寐,睡眠障碍,睡眠困难,健脾,补脾,中医,中医药,中药,补气,益气。英文检索词包括:insomnia,lose sleep,wakefulness,agrypnia,ahypnosis,somnipathy,dyssomnia,sleep disorder,difficulty sleeping,strengthening the spleen,replenishing qi,reinforce the spleen to replenish qi,strengthen the spleen and replenish qi,jianpiyiqi,Chinese medicine。

文献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失眠,诊断标准依据《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7]:入睡困难(30 min不能入睡),睡眠难以维持,日间疲倦,工作、学习等能力下降,症状≥3次/周,持续3个月以上;②中药健脾益气法为主治疗失眠的原创性文献,治疗组的中药组方按照中医方剂学君臣佐使的理论,君药都为健脾益气中药,辅以西药,对照组均为西药;③有明确的结局判定指标:疗效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量表评分;④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排除标准:①综述;②重复报告;③干预措施中不是以健脾益气中药为主,即治疗组的中药君药不是健脾益气中药;④个案报道;⑤结果判定标准不明确或无终点判断指标。

1.2 文献的筛选和数据提取

由两名研究者以互盲的形式独立阅读,并进行交叉核对。通过讨论解决分歧,必要时由第三者仲裁。①初筛:根据检索出的题目和摘要,剔除明显不合格的文献。②二次筛选:阅读全文,根据上述文献纳入标准,排除不合格文献。提取研究中的数据,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治疗措施、失访报道及结果指标(疗效和PSQI评分)。疗效判断标准:睡眠时间较前延长为有效,睡眠时间无变化或缩短为无效[8]。PSQI量表根据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共7项内容进行计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8]。

1.3 文献的质量评价

在Review Manager 5.2软件中绘制偏倚风险百分比图和总结图。主要从选择偏倚、实施偏倚、测量偏倚、失访偏倚和报告偏倚5方面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9]。

1.4 统计分析

Meta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作为疗效分析的统计量,并以95%CI表示;PSQI评分则采用加权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及其95%CI表示。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当P>0.10或I2<50%时,说明各研究的结果一致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如P<0.10或I2≥50%时,则说明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若资料仍然具有临床意义,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采用漏斗图分析研究是否存在发表性偏倚。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概况

共检索到185篇关于中医健脾益气法治疗失眠的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对题目和摘要筛选出78篇文献,通过阅读全文,最后纳入22项中医健脾益气法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筛选文献的流程见图1。

图1 筛选文献的流程图

纳入的22项研究全部来自中国,研究样本量最少46例,最多256例。治疗组有5项研究是健脾益气中成药加西药,17项研究是健脾益气中药汤剂加中药;对照组均为西药。其中有19项研究报告了有效率,13项研究报告了PSQI总分。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纳入研究质量偏倚风险评价见图2。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注:A:偏倚风险百分图; B:偏倚风险总结图

2.2 Meta分析

2.2.1 疗效比较

将19项报告了有效率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P<0.05,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3。结果显示中医健脾益气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合并RR值为1.25,95%CI为(1.13,1.37)。

图3 疗效分析森林图

2.2.2 PSQI总分比较

将13项报告了PSQI总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P<0.05,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见图4。结果显示,中医健脾益气组在改善患者的PSQI评分上优于西医对照组,合并MD值为-2.13,95%CI为(-2.72, -1.54)。

图4 PSQI分析森林图

2.3 发表偏倚

制作漏斗图以检验本次meta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见图5。疗效和PSQI评分的漏斗图显示,纳入文献分布基本对称,表明发表偏倚较小。

注:A:疗效分析漏斗图;B:PSQI分析漏斗图

3 讨论

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何改善睡眠、减少患者对镇静催眠药的依赖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本研究发现,中医健脾益气法联合镇静催眠西药治疗可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

西医治疗失眠主要有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镇静催眠药和非镇静催眠药等,这些药物能使失眠症状快速减轻,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耐药性、依赖性等问题[31]。而实施认知行为疗法通常有很多不可避免的障碍。如每次的治疗时间和总疗程较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另外,认知行为疗法所需的费用较药物治疗高,使很多患者放弃治疗。中医治疗失眠虽然起效慢,但效果持久、副作用少,突然停药不会产生戒断症状[32]。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健脾益气法联合镇静催眠西药比单纯西药的治疗效果更好,PSQI评分下降更为明显。中医学认为失眠属于“不寐”的范畴。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中曾有失眠的相关记载:不得眠、目不眠、不得卧。历代不少医家认为失眠与脾气虚相关。“脾胃者,中央土以灌四傍”,脾胃同居中土,化生气血养五脏;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维机体平衡。所以调和脾胃在治疗失眠中尤为重要[33]。现代研究也表明,心脾两虚证为失眠最常见的虚证,心主神明,脾胃虚弱则水谷精微生化不足,心失所养,遂导致夜寐不安[34]。对于失眠,高荣林教授认为:脾胃亏损容易引发失眠。脾胃不和引起气机运行不畅,浊气不排,扰乱心神而发失眠[35]。有医者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失眠的中医治法,发现健脾益气法在临床治疗失眠中应用得最多[36]。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补气健脾中药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改善失眠症状[37]。

从本研究的纳入文献来看,全部来自国内,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更多的失眠治疗文献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以后需进一步纳入国外研究以减少偏倚。另外,在中药的药理方面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明确中药的作用机制,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中医健脾益气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但其研究结论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益气西药健脾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