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于雯雯
新媒体是以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基础而流行开来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普及对信息传播方式带来极大的改变,而其传播模式的改变以及受众群体的改变又促使传统的媒体人改变写作与创作方式,以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
目前新媒体主要是指以手机或者个人电脑为载体,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信息的平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区别在于其载体、受众以及传播模式。这些差异给新闻传播带来巨大的影响。
从新闻传播的载体来看,以手机或者个人电脑为载体意味着人们的阅读工具的改变,这需要我们思考通过手机或者智能电脑进行阅读与传统纸媒之间的阅读方式上的差别。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智能手机的屏幕与传统书籍或者报纸之间大小差异,这就要求新闻写作的句子长度以及整体篇幅长度符合智能手机操作的翻页频率。例如,在传统报纸上的新闻内容一般来说篇幅在1000字以内,这与我们一般的纸张长度较为一致,但是在智能手机中的新闻写作篇幅长度往往在300至500字数之间,因为这与智能手机的屏幕容量有关,一般通过智能手机阅读300字大概需要翻页3次左右,而这也是一般用户能够接受的范围。同时由于智能手机屏幕与传统纸质尺寸的差别,还需要注意分段、断句等细节。
从新闻的传播模式来看,新媒体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在智能手机中往往新闻客户端会有互动的平台,或者分享的方式,这些都能够让新闻得到更为快捷的传播。而传统纸媒则需要通过书籍、报纸等纸张的具体形式进行传播,受到的限制较多。因此,新媒体中新闻传播的即时性要求新闻写作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更加精炼,更加符合这种快速传播的模式。
从新闻的受众来看,传统媒体的新闻受众较为有限,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以及经济条件,受众从整体来说具有较高的素质,因此,新闻的语言相对来说是更加书面化,具有一定的模式。例如在过去的报纸杂志中,往往就有较为明显的报纸语言风格,为一定的受众所接受。而新媒体所面对的受众更为广泛,目前,我国智能手机的拥有率达到90%以上,这也意味着我们新闻的受众几乎涵盖所有年龄和所有文化层次的群众,因此,在进行新闻写作的时候,必须思考受众的接受能力,运用更为接地气的语言进行写作。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在新媒体中,受众的选择是非常多的,用户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感受切换更加感兴趣的内容,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新媒体中新闻的呈现方式更为多元,各种短视频、图片等能够让新闻以更加生动具体的方式呈现,给传统的新闻写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也成为目前新闻写作的趋势。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写作面对着极大的困境,但是同样我们也能够发现目前这样的环境也是新闻写作的巨大机遇。因此,当前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的特点,思考其具体存在的困境与矛盾,迎接挑战。
目前,在新媒体的新闻写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许多媒体人在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与新闻的真实性之间拿捏还不到位。我们可以看到在部分的新闻中,为了追求语言的生动以及“抓人眼球”,不顾新闻的事实故意夸大,甚至蹭热点或者捏造假新闻。例如在某网站的热搜中,出现一则新闻《上海一小区居民食用社区发放酱鸭之后集体腹泻》,事后这则新闻被证实为不实新闻。这样的假新闻就是典型的蹭上海疫情热度,恶意激化民众之间的矛盾。同样,这也是我们在追求新闻写作语言“生活化”的过程中非常容易犯的错误,在形容描述事件的时候,为了能够使用一些生动的词语让阅读感受更加直观,而忽视语句本身的事实含义,让新闻失真,或者是夸大,甚至会给当事人或者组织带来十分不良的影响。因为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人们总是选择性地相信那些耸人听闻的事情,在传播过程中,这一类“视觉化”的语言也极为容易得到传播。
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的根本是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事实,让阅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呈现画面,获得更加直观的体验。这与我们传统新闻写作语言的要求是相悖的。传统新闻写作语言要求是正式的、严肃的、严谨的,而“视觉化”的语言往往包含拟声词、象形字、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这样的写作手法类似小说的创作,会让人觉得不严肃。因此,新闻创作者们往往会觉得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与新闻严肃性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事实上,我们同样可以让严肃的新闻通过“视觉化”的语言呈现出来。例如,一则描写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的新闻用这样的标题:《汪文斌:人生还未过半,头发已经全白》,这则新闻用生活化的语言以及生动的描述,让我们在阅读新闻的时候脑海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为祖国鞠躬尽瘁,满头华发的画面。虽然语言“视觉化”,但是新闻仍然不失严肃性。但是我们在很多的新闻中也看到为了追求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而故意使用低俗语言和字眼抓人眼球,吸引流量,让新闻失去其应有的严谨性。例如目前许多网站中出现的弹窗新闻、热搜标题等,都已经呈现出这种新闻“娱乐化”的趋势,这值得我们警惕。
新闻写作语言要求精炼简洁。但是新闻创作者也会陷入这个误区,认为“视觉化”的语言与新闻语言的简洁性是相冲突的。陷入这样的误区也会使得我们在进行新闻创作的时候描述过于冗长,呈现的细节过多,失去吸引力。当前新媒体的环境下,对于新闻写作的简洁性要求更高。如同我们在上文中所阐述的,以智能手机为阅读载体的新闻一般要求在300字以内,用户需要在手机阅读的一到两次翻页之间就能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貌。同时智能手机软件之间切换的便利性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内容上更加简洁,更加有吸引力,而不能让新闻陷入冗长的家长里短的描述中,为了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而失去新闻的内容性。
如同我们在上文中所谈到的,目前新媒体环境下,要求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让用户有着更好的阅读体验,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但是同时追求在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过程中,我们也面对着其与新闻内容的严肃性、语言的简洁性以及真实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事实上,这些矛盾之间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绝对矛盾,在实际的新闻创作过程中,还是需要新闻创作者能够准确把握尺度,能够达到新闻真实性、严肃性、简洁性与新闻语言“视觉化”之间的平衡。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中的新闻,最为基本的原则是真实。因此,无论新闻平台如何变化,新闻语言如何调整,新闻创作都需要建立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之上。但是在新媒体的新闻写作中,要做到语言“视觉化”,仅仅依靠还原事实还不够,还需要新闻编辑深入了解事实,从最原始的新闻场景中发掘新闻事实的细节,发现新闻中最为本质的特征,思考运用合适的语言以及写作手法,反映出事实的本质。
例如,有一则关于上海暴雨的新闻《实拍上海暴雨:黑夜中巨大闪电击地》,在新闻中这样描写“黑夜中巨大闪电击地,落地炸雷发出耀眼光芒”。短短的语句中传达出声音、色彩、形状,将暴雨瞬间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身临其境。我们可以想象,身处于这种暴雨现场的心情。这样的新闻描写还原了事实,能够带领读者直接进入新闻现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新闻描写是从“闪电”“炸雷”这两个细节着手,直接抓住了暴雨中最为突出的特质。因此,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就能够直接在脑海中呈现出画面,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化”的特点。新闻编辑在新闻写作中应当参考这种形式的写法,用新闻事实中最为突出的特征构建画面感。在进行画面描述的时候,要采用内容性较强的实词,营造出的画面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样才能够吸引读者。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中文写作的手法也非常多样,在新闻写作中要达到“视觉化”的效果,要善于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化的写作手法。事实上,这也是传统新闻写作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在这一点上,传统新闻写作与新媒体写作之间是不冲突的,语言优美生动,是新闻写作一如既往的要求。
例如,叠词、拟声词、语气词、象声词的运用能够突出故事的场景,突出人物的个性,营造一种生活化的气息,让人如身临其境,具有强烈的视觉化效果。在《村民自发为疫情滞留的货车司机送上热腾腾的饭菜》这则新闻中,“热腾腾”这个叠词的使用让这则新闻有了烟火气,眼前一下子有了画面感。除了善于运用词语,修辞方式的合理运用也能够为新闻增加画面感。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一般都是采用纪实性的描写,我们在当前的一些传统报社的新媒体账号上也不难发现这种文风传承。但是对于新媒体的受众来说,这样的写作方式所表达出的新闻事实感情不丰富,没有画面感,冷冰冰、硬邦邦,让读者产生距离感。也不容易吸引读者的兴趣与注意力,在新媒体中的传播实效相对会打折扣。
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已经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新闻写作中也不能固守传统的模式,需要积极思考受众的变化,工具的变化,媒介的变化,寻求突破,在表达方式上进行创新,强化读者的印象,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达到新闻传播的效果。我们也注意到,当前新媒体的环境下,产生了“网络语言”“网络文化”。有一些在传统看来无法理解的词汇,因为接地气,符合青年人的用语习惯,经由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现象。我们在新闻编辑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这种文化类型,创造热词,突出新闻事实的特征,让新闻的语言更加接地气,更加具有“视觉化”的效果。例如最近爆火的“刘畊宏女孩”就是利用网络现象造词,因为对这个网络现象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所以读者会对这个词语有强烈的画面感。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创造出一些新的词语,新的表达方式,将火爆的网络现象呈现出来,营造强烈的画面感。
综上所述,新媒体给当前的新闻传播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要结合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特征,在新闻写作中朝着语言“视觉化”的方向发展,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然而目前在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解与矛盾,需要我们不断地挑战。在新媒体新闻写作中,语言“视觉化”需要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发挥创造性,凸显新闻事实的特点,为读者营造强烈的“画面感”,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