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技术推进互联网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新媒体蓬勃发展,人们转而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传递信息。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催生了新的舆论生态,这使得网络成为舆论产生的主要渠道,网络舆论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和爆炸式上升趋势。因此把握好网络舆论生态,是及时应对突发舆情、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生态的内涵及特征,发现网络舆论生态存在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消解威胁、部分网民媒介素养不高、网络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指出提升政府舆论治理能力、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增强媒体责任意识、提升网民媒介素养四个治理途径,为新媒体时代更好地治理网络舆论生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舆论生态;舆论生态特征;治理问题;治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2.63;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4-0108-03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人们走向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空间。以微博、微信、抖音、移动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发展成民众便捷接收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平台。新媒体具有内容多样化、媒介多元化、信息传播快速化等优势,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泛媒体化、可视化、多样化趋势融合在一起,使得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更加复杂,舆论引导的难度较大。
(一)网络舆论生态的内涵
“生态”一词原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根据《新闻传播学大辞典》的解释,舆论生态是指各种舆论形成的人际环境和促进舆论有序发展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状态[1]。引申到互聯网领域,网络舆论生态是指由舆论主体、舆论客体、舆论本体、舆论载体、舆论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在网络平台上,由新闻传媒、网络用户、“意见领袖”等作为舆论主体,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作为舆论客体,对事件的评价和意见作为舆论本体,媒介传播平台作为舆论载体,各个要素共同构成了舆论环境。
(二)网络舆论生态的特征
1.信息处理更为自主[2]
从内容处理的角度来看,网络舆情内容由单一的文字表现形式发展为文字、图像、音频、视频、VR和H5的多元融合形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方式在网络空间随意表达意见、交流观点,网络平台充当用户观点的集合器,这也对平台监测和防控舆情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传播媒体的角度来看,各式各样的新媒体不断涌现,网民能表达自身想法和观点的媒体越来越多,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网民的言论表达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使得在网络上监测民意愈加困难。从信息交互的角度来看,网络舆论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大量网民共同参与并推动网络舆论传播,政府、媒体与网民之间的互动频率逐渐提升。因此,网民关注的焦点成为热点事件后,信息的规模将呈现指数级增长。
2.终端呈现更为多元
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舆情终端的呈现更为多元。其中,可视化的跨屏技术在网络舆情终端的呈现中起到主要作用,舆情的发酵过程也形成了集群化、极端化和碎片化的特征。从视觉传达的维度进行分析,在新兴媒介主导的网络时代,图片、音频和视频的表现形式优于单纯的文字描述方式,这也体现了新媒体时代网民对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的认可。在回应网络舆情热点的过程中,政府机构充当传播主体,灵活运用在活动现场记录的图片、音频和视频,针对社会热门话题,设计和制作了大量附有插图的回应文章来还原事实真相,这有助于迅速平息公共事件。从信息跨屏传播的维度进行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丰富了互联网的信息源,信息源能通过二维码等新技术在不同的信息终端间交互传播,这意味着一个新媒体的信息内容能够在各个媒体之间跨屏传播,突破了原有媒体的物理限制,但同时也增加了政府部门管理网络舆情的难度。
3.传播指向更为精准
网络舆情发展基本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利益选择。由于社会利益与公民利益的日益细化与分化,人们更容易接受和传播互联网络上符合自身价值观、贴合自身利益的信息,并对不符合自身价值观和利益的网络舆情选择“冷处理”,这使网络舆情的发展更加扑朔迷离。二是聚集与分化并存。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颠覆了原有的传播秩序,每个用户都是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多个传播主体形成网状结构,以多样性的复合传播模式,导致网络议程设置的功能弱化,增加了不可控性。网络热点在传播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反复的筛选、过滤,可能会生成新的舆情热点话题和事件。此外,热点事件还可以作为一种群体性行为或全国性事件,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与社会秩序产生冲击。另外,还需要警惕泛娱乐化思潮对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
4.组织动员更为高效
网民关心的社会热点事件或话题,经聚焦迅速、成本低的网络组织的传播,一方面促进了网络群体的产生以及线下群体的扩大,并逐渐形成线上线下同步的现状,最终迅速发展成网络舆情。而另一方面,网民们借助线上交流、分析观点、表达情绪等方式,通过转载、评论、跟帖等行为,辅以线下行动,聚集了庞大的舆情能量,并产生了趋同的、近乎一致的舆情走向。但是,网民个人对特定热点或议题看似独立的互联网活动,如果引起了网民的一致关心、从众参与等行为,信息将呈现裂变式传播,非理性的声音很有可能会形成“沉默的螺旋”,由小众话题变成社会焦点,如果政府没有及时回应,将极易失去公信力,最终陷入塔西佗陷阱。
当前网络舆情生态存在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消解威胁、部分网民媒介素养不高、网络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舆论生态的混乱现状仍然存在[3]。
(一)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消解威胁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西方文化和思想在我国网络空间盛行,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消解的威胁。比如,一方面,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西方政客抹黑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给中国贴上负面标签,认为中国应该和他们一样“躺平”,并不断编造中国抗疫不力的假新闻,诋毁中国的动态清零抗疫方针。另一方面,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鼓吹自己的制度优势、意识形态,试图影响网民。西方对网络话语权的垄断优势,造成我国一些网民思想混乱,使得网络舆情管理更加艰难。
(二)部分网民媒介素养不高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取、分析、评估、传播和分辨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新媒体时代,移动设备的支持使所有网民都能够简单、随意地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和设定议程,并获得一个虚拟身份,但这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影响。
互联网用户由于年龄、文化水平与职业不同,对信息的辨别能力、社会伦理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也不同,一些网民为了发泄情绪、表达自身诉求,在贴吧、微博等媒体上制造舆论。在虚拟身份的掩饰下,他们肆無忌惮地批评和质问公共事件,出现大量错误和不负责任的言行。
比如,在2022年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就有网民谎称上海万体馆附近空气检测到阳性,并通过微信群和微博等渠道传播。有不少网民都转发了错误消息,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误导人们认为室外空气有毒,造成了恶劣影响。这种非理性做法体现了部分网民的媒介素质不高、自我约束力不强、易受情绪支配等问题,容易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给互联网环境治理带来严峻的考验。
(三)网络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违法犯罪类型逐渐趋于多样化、科技化、智能化,“人肉搜索”、辱骂攻击、传播谣言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都体现了技术含量较高、对社会危害范围广、破坏较大的特点。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施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总体而言,网络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网络舆论缺乏专门的规范来约束,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管标准,执行中的操作性有待加强,监督机制亟须健全。应确保网络在法治的高速路上良性运转,为此要加大网络及网络舆论的立法力度,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针对当前网络舆论生态面临的管理难点问题,要清楚网络舆论生态的发展状况与舆论主体的行为紧密相关,为此需要探索网络舆情生态综合治理的新路径,努力营造天清气朗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4]。
(一)提升政府舆论治理能力
1.健全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机制
一是政府加强对网络信息内容的管理,尤其是强化对新媒体和网络直播等平台的监管,以切实遏制西方歪理邪说和有害信息的传播。二是助力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推动更多主体共同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构成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基本格局,提升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巩固政府的公信力。
2.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掌握舆论发展的规律
一方面,推动主流媒体充分发力,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阵地作用,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创新宣传内容与方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入驻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与网民在线交流,实现官民互动。
例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崇川在线”通过“你问我答”的方式,坚持每天回复网民的评论,解决网民提出的问题,并根据反馈进行整改。
(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人们的言行在网络平台上同样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因此,要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依法管网[5],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建立科学高效的网络监管体系,把握我国网络空间新特征,使网络空间各行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化。依法引入网络实名制,提高网络接入门槛,有效管理和规范用户的话语权,维持互联网秩序。加强对各种网络违规行为的整治,加大打击网络犯罪的力度。按照互联网思维做好管理和服务,建立网络警察队伍来监测违法行为,并加重刑罚,使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秉持“零容忍”的态度,对肇事者严惩不贷。此外,开展相关法律知识讲座,强化网民的网络法律意识,使其形成法治思维,遵纪守法,不随便转载、评论未经证实的消息,共同打造安全的网络空间。
(三)增强媒体责任意识
1.强化媒体的政治责任[6]
政治责任是媒体的首要责任。一是媒体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媒体要善用权利。坚持“内容为王”,选取鲜活新颖的素材,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党性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以实际行动强化政治责任。
2.加强媒体的道德责任
媒体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恪守网络信息宣传准则,充分发挥信息宣传的导向作用,将道德责任内化成自我追求目标,时刻注重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媒体要强化自己的道德责任,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选择性地报道负面消息,要将真实、客观的新闻内容传播给受众。任何时候都不能挑战道德底线,坚决抵制有偿报道、虚假新闻等严重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履行维护公众合法利益的社会责任,确保网络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促使网民加强新媒体道德建设、提升媒介素养、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是形成安全网络的最有效途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网络用户的媒介素养,需要夯实社会公众清廉守正的思想根基,培养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宣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
首先,网络平台要发挥技术优势,做好领头羊,创新方式方法,强化思想引领,如开展有关媒介素养的专家讲座、学术论坛等活动,向用户广泛传播有关媒介素养的知识,培养用户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
其次,要应互联网诚信价值观引导用户,把信用行为规范引入互联网行业,强化网民自觉参与意识,促使其积极投身于网络安全维护,积极参与网络管理工作,自觉抵制网络谣言,防止境外有害信息蛊惑,不炒作或蓄意制造舆论热点,不散布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不宣扬或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引导网民做网络文明的守护者、政策法律的执行者、自我监督的负责人。
网络空间不允许谣言等虚假信息随意传播,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优化当前网络舆情生态管理工作已是箭在弦上,为此需要提升政府舆论治理能力、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增强媒体责任意识、提升网民媒介素养,以助推建设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童兵,陈绚.新闻传播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196.
[2] 徐德刚,施翩.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问题探讨[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6):58-65.
[3] 张红彬,敖四江.网络舆论传播特征及其引导策略[J].中国编辑,2021(10):29-32.
[4] 曾萍.中国语境中网络舆论生态建设的挑战及其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2021(7):149-153.
[5] 张居永.全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9):81-84.
[6] 邹军.中国网络舆论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与运作[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6-126.
作者简介 熊浩然,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