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分布研究

2022-10-03 05:37许秀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17期
关键词:山东省高质量农业

杨 瑞,许秀梅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提高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发展设施农业,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推动形成协调发展、城乡互补的工农城乡关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具体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问题,韩长斌[1]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要素包含“六高”,即实现产品质量、产业效益、生产效率、经营者素质、国际竞争力和农民收入六要素高。钟钰[2]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包括高标准的农业产品、高效益的农业产业、高效完备的农业经营体系和高品质的国际竞争力。孙江超[3]指出,农业高质量发展应该满足三个主要条件:农业供给应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农业经营应当具有较高的效益,农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特点。王永超等[4]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就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指导,能够较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学者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内涵界定、提升路径、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研究范围多为全国领域内,对于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较少,缺乏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省域层次的时间维度和区域维度的测度与比较,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也没有进一步探讨。鉴于此,本研究以山东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指导,构建了5个维度、7项要素指标、11项基本指标的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同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比2016—2020年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从宏观视角总结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行评价分析。

1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基于新发展理念下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的理论框架

1.1.1 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一般为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资源禀赋,如土地、劳动力;第二阶段发展动力来源于现代化的生产要素投入,如农药化肥、农业机械设施;第三阶段发展动力来源于技术创新[5]。中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动能向现代动能进行转换的关键阶段,农产品质量、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农业制度等的变革、完善与创新密切相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进步的首要驱动力,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日益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标志[6]。

1.1.2 协调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点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从产出不足转变为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失衡。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的农业产业结构性协调,不仅是农业内部产业的结构需要增强协调度,还包括农业多元化多功能结构协调发展。农业作为中国产业链条中的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协调契合度低,农业产业部门结构及产业机构不合理,导致农业产业出现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市场竞争力差、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农业多元化多功能结构协调发展是指农业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转换中不断发展,有着本身所具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如为人类社会提供农副产品的经济功能,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村稳定的政治功能,维护生态环境平稳的生态功能,沟通教育、农耕文化、旅游休闲等方面的文化功能。

1.1.3 绿色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要求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加强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农膜科学使用回收。经济高速发展历程中农业为实现农副产品总量供给不足问题,走以增产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模式,导致农业出现了化肥农药使用过度、农膜污染、超采地下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不可持续的问题。因此农业必须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1.4 开放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工作会议中曾强调,为了减轻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弥补部分国内农产品供求缺口,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是必要的。通过“引进来”,将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优质农产品、高素质人才、农业技术、种质资源等引进国内,丰富国内的农产品种类,推动中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走出去”,促进中国农业优势产业和技术转移,利用农产品出口的增值提效作用激发现代农业产业强大的潜能,带动各地区农业产业增收提质以及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激发国内从事农业科技、销售、种植、培育等相关方向农业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从而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1.5 共享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趋向在城乡二元体制并未完全打破的时代背景下,检验共享发展成效的关键在于农村[7]。共享要求下,农村阶层分化、农民脱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解决取得了重大进展。农业高质量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民脱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根本上提升农民的幸福感。推动中国农民共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归宿和本质要求[8]。共享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所在,也是根本目标[9]。

1.2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

基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定义及理论框架分析,遵循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全面性、数据可操作性原则,充分考虑山东省各地级市数据的可得性、准确性及连续性[10],参考辛岭等[10]、黎新伍等[5]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构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主要维度、11项二级指标的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表1)。各维度及指标的内涵解释如下。①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农业创新水平衡量环节设置的主要要素指标是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用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规模化程度2个基础指标来衡量。②协调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农业协调水平衡量中设置的主要要素指标是农业产业结构协调和农业投资消费结构协调,分别用农业产业结构占比和财政支农力度2个基础指标来衡量。③绿色是贯穿农业高质量发展始终的必然要求[11],农业绿色水平衡量环节中设置的主要要素指标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个基础指标衡量,环境污染用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和单位面积农膜使用量3个基础指标来衡量。④开放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开放水平衡量环节设置的主要要素指标是农业市场化程度,用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来衡量。⑤共享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农业共享水平衡量环节设置的主要要素指标是城乡差距。城乡差距用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农民收入水平2个基础指标来衡量[12-15]。

表1 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2 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范围为2016—2020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以及27个县级市,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选取的指标采用比率值,数据保留至小数点后3位,以避免各地区农业经济体量差异可能对指标体系带来的影响,确保测度结果相对准确。

2.2 测度方法

2.2.1 熵值法以山东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测度2016—2020年山东省各地级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主要步骤:①由于评价体系中各评价指数量纲与数量级不一致,为消除量纲差异和数量级差异带来的影响,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②运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确定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③利用熵权法计算出成分权重,加权得到山东省各地级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

先用极值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采用极值法对评价体系中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

对于正向指标使用如下公式标准化:

对于负向指标使用如下公式标准化:

式中,Yij为标准化以后的数值,Xij为第i个地级市第j项指标的原始数据,Xi,max和Xi,min分别对应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再用熵值法确定权重。

1)计算指标比重。

Pij为第i个地级市第j项指标的比重,m为样本数,本研究对象是山东省16个地级市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所以样本数m=16。

2)计算指标熵值。

Ej为第j项指标的熵值,且0≤Ej≤1。

3)计算差异系数。

Hj为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Hj差异性越小,则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越小,该指标所占权重也越小。

4)计算权重。

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

最后计算各城市各年份的得分。

2.2.2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自相关是指某些变量在特定观测区间内观测数据之间存在的潜在依赖性,通过衡量某种属性值在整个研究区域内的平均空间关联程度,主要通过计算全局莫兰指数(Moran)来分析。

1)全局自相关性。本研究选用全局Moran’sI进行分析。公式如下:

采用邻接权重矩阵法,I>0表示空间正相关,此值越大,空间相关越明显;I<0表示空间负相关,此值越小表示空间负相关越明显;I=0则表示空间之间不相关。

2)局部自相关性。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整体空间上存在相关性,但省域层面的具体相关聚集模式需要进一步研究,局部自相关用来检验局部地区与相邻地区之间的相关性,用以下关系式定义:Moran’sIi指代局部莫兰指数I,Ii为第i个地区的局部莫兰指数。Ii位于-1~1,当Ii>0,表示某个区域与周围邻近区域特征相似,存在着高-高(H-H)聚集或低-低(L-L)聚集;Ii<0表示某个区域空间和周围区域相异,存在高-低(H-L)聚集或低-高(L-H)聚集的情况。整体上直观的区域分布模式需要进一步通过局部莫兰指数散点图来检验,用来衡量整个空间的聚集特征。

3 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测度

山东省各地级市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见表2。从整体来看,山东省16个地级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有待提升。从城市排名来看,济南、济宁、聊城、淄博市5年排名均较低,且2016—2020年得分呈波动下降趋势;菏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呈递减趋势,由2016年的0.076降为2020年的0.026,说明菏泽市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山东省居后,亟待提升。烟台市和威海市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居山东省前列,2020年再创新高,均达0.100以上。日照、临沂、潍坊等市5年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波动较小,相对稳定。

表2 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2016年、2020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一级指标综合得分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2020年较2016年,多数地级市协调指标表现良好,整体呈上升趋势。创新指标方面,潍坊、济宁、聊城、德州表现出较大幅度增长,济南、淄博创新得分下降,说明济南、淄博2020年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下滑。协调指标方面,烟台、威海、滨州得分下降,说明这3个地级市财政支农力度或农业产业占比降低,其余13个地级市协调得分均稳步提升。绿色指标包含单位农药使用量、单位化肥施用量、单位农膜使用量3个负向指标,2020年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5个地级市绿色指标得分较2016年提高,表明2020年这5个地级市在绿色农业方面表现不佳,其余地级市得分均下降,表明2020年多数地级市在绿色农业方面表现良好。开放指标下,枣庄、潍坊、泰安、日照、临沂、聊城6个地级市得分上升,说明2020年这6个地级市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较2016年增加。共享指标下,2020年各地级市得分均高于2016年,说明各地级市在城乡收入差距减小,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表3 2016年、2020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一级指标综合得分

4 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分布

4.1 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

4.1.1 全局自相关性利用Moran指数测度了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见表4。2016—2020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Moran’sI均大于0,表明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山东省各地级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集聚效应。由表4还可以看出,5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性虽有波动,但随着时间变化,空间正相关性呈增强趋势,I由2016年的0.003上升至2018年的0.584,经历了2019年的较小波动后,又由2019年的0.304上升至2020年的0.579,可以看出,山东省各地级市相邻区域之间的空间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表4 2016—2020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Moran指数

4.1.2 局部自相关性由图1、图2可以看出,2016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局部莫兰指数散点图呈较为发散的状态,2020年散点图有了明显的集聚性。从局部相关的角度来看,集聚主要集中于第三象限,即低-低型聚集,表示经济上发展水平较低的地级市在空间上更易聚集。从差异的角度来看,说明空间差异越来越小。

图1 2016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局部莫兰指数散点图

图2 2020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局部莫兰指数散点图

4.2 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布

为了直观显示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时空格局的演化,运用GIS 10.2软件对山东省各地级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同时,依据ArcGIS软件中的自然断点法,对山东省16个地级市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划分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差5个等级。

由图3可知,2016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倒三角分布格局,第一梯队有临沂、滨州、聊城、德州4个地级市,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西北部及南部,中部地区和中东部地区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为差和较差城市集中分布区,等级为差的城市有济南、淄博、枣庄3个地级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较好及中等的地级市数量较少。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特征。结合2016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散点图(图1),可以看出2016年的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自相关性显著性较低。

图3 2016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布

由图4可知,2020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金字塔分层格局,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由东至西逐渐递减的整体特征,同时可以看出,相比于2016年的倒三角分布格局,2020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中等水平的地级市数量增多,2016年仅有东营、烟台2个,2020年有青岛、东营、滨州、淄博、泰安、聊城、济宁、枣庄8个城市;较差水平的地级市数量逐渐递减,由2016年济南、淄博、枣庄3个转变为2020年仅菏泽1个,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整体提升趋势。结合2020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散点图(图2)可以看出,2020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相关性显著提升,空间集聚性随之增强。

图4 2020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布

2016—2020年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情况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威海、烟台市除2016年排名在较好和中等水平,其余4年均属于好的水平,说明5年威海市和烟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山东省排名前列,且保持稳定趋势;德州市2016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为好,其余4年均排名较好层次,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潍坊市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趋势由2016年排名较差层次以及2017年、2018年排名较好层次,发展到2019、2020年排名好的层次,说明潍坊市5年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高。菏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由2016年的较好一路下跌,随后4年均属于差,说明菏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近几年不断下降,排名在山东省末尾位置,需要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加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整治力度。

表5 2016—2020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5 建议

5.1 农业高质量发展之创新维度

1)持续加大对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与科研基础性资金支持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无法支撑创新性技术研究的突破需要[12];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资金严重不足,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及质量、数量不能适应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2)壮大农业科研人才队伍。人才是创新的基石,要加强山东省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农业科研团队的建设,组建并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大力培育新型农民队伍,各地级市可根据本市实际情况扩大农业科研队伍规模,提升农业科研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3)加强技术创新与设备改造。支持对山东省内现存农产品加工设备及农业机械装备的大力改造和提升工作,建设山东省农产品加工研发及合成基地,推动农业产业重大创新型成果转化并推广应用。

5.2 农业高质量发展之协调维度

1)优化省内农业产业机构,以山东省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局部优化调整,紧跟农业市场需要,同时应充分发挥各地级市的农业资源禀赋,使已有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因地制宜、重点建设省域区域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基地,促使相邻区域农业产业实现高速集聚,提高山东省农业生产规模效益。

2)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山东省农产品冷链仓建设。加快建设规模化、组织化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加快特色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山东省初具规模的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业种植养殖基地、大型超市、餐饮企业等机构对接;在政府的主导下实施休闲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建设工程,初步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3)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文化建设,推进品牌强农,大力发展有机、绿色和地理标志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生产区域、品牌文化和企业品牌的认知;建立以特色农产品生产、培育和品牌建设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及奖励机制;促使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不断完善与发展。

5.3 农业高质量发展之绿色维度

1)加强农民思想建设。加强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树立绿色农业、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思想,转变传统农业耕作中的化肥、农药来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错误观念。

2)提倡发展省域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各地级市政府的主导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循环农业,如通过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在农村推广应用有机化肥,助力化肥使用减量增效;在各地级市的养殖大县推广“果-沼-畜”模式,在果园种植大县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肥”模式[13],促进区域内农业资源再利用。同时,区域内农村建设增加农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点,推动区域内病虫害预测预报智能化,减轻病虫害发生,同时提高节水灌溉比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推动绿色农业立法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实施,并面向农村大力普及。积极完善山东省农业资源保护政策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缓解因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大力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为当地农民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和法律协助,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5.4 农业高质量发展之开放维度

1)山东省农产品市场应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保质保量,提质增效,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出口的农产品打上地域性、文化性的特色标签。

2)建立健全开放创新型农业体系。着力稳定山东省内农业市场的产品生产,确保进出口与生产力相匹配,在提升农业自身生产力的同时,建立完善山东省创新型农业体系,统筹省内及国际进出口的生产布局。

5.5 农业高质量发展之共享维度

1)壮大农业经营主体。紧跟市场需求,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发展农业行业领军企业、上市龙头企业和大型供销社,鼓励扶持联户经营、农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同时提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组织化,提高其标准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2)加大省域农业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类大学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生产经营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化和常态化;探索建立和完善对新型农民及农学类人才的福利补贴办法。

3)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紧跟省域市场需求,深入剖析山东省不同地区农村不同的风俗习惯及文化价值,挖掘山东省各地级市农村的文化底蕴,如泰山文化、沂蒙山红色文化、崂山绿茶文化等,按照各地级市实际情况积极培育农村服务业的新业态,大力推进服务型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加强山东省农业农村劳动者及相关工作者实用农业技术、职业技能以及劳动力转岗培训[15],有效拓宽农民的就业增收渠道。

猜你喜欢
山东省高质量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