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吉权 刘晓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保障。我国高职教育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发展要求,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一些学者对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了深入研究。钟秉林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的实践,深入研究了高水平师范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1]。李志义建议,研究型大学要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使之能够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提出要大力推进以一个目标(培养目标)、三个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为核心的综合改革[2]。刘焕阳认为,人才培养体系是指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育人的整体功能性、活动的序化性以及设计性和调控性,同时又具有人财物的供应与消耗共存等属性[3]。汪明义提出,地方高校应从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学制度、培养模式、教学评价等五个维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4]。综上可见,目前对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特点、功能的研究尚不清晰。鉴于此,本文依据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就构建高水平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价值意蕴、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水平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涉及到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遵循。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高度重视,更加强调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更加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加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根本目的,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不断增强学校办学的适应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当今,由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区块链、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生物空间三者的融合,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会加速新旧职业的更替,一些程序化、低技能职业将消失,同时新产业、新技术也会催生一些新职业,更多的工业生产环节将由智能化机器人和智能化生产装备来承担,一些技术含量较低、重复性较高的职业面临消失风险;同时,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持续涌现,将产生显著的就业创造性破坏效应[5]。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社会凸显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特征,职业岗位也出现交叉融合趋势[6]。第四次工业革命对职业教育的角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手段、评价体系、教学管理体系等方面都提出了严峻挑战,高职院校必须面向未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和层次定位,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以跟上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步伐。
生源多元化、学习个性化、需求多样化,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因材施教,提升教育质量。高职教育越来越呈现生源多元化的特点,除秋季高考招收应届高中生外,还有春季高考、五年一贯制、3+2考试等多种招生渠道;此外,随着百万扩招的深入推进,退伍军人、下岗工人、农民工等各类生源群体也会进入高职学校学习。不同生源群体的学习基础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性格禀赋不同,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生源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因材施教,分类分层实施个性化教学。高职院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全力提升学生的在校体验质量,强调教育体验带来的价值增值,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在校生满意度;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提供发展空间,提升教职工满意度;提高毕业生的职场适应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系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四个功能子系统之一[7],是指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指向人才培养目标,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8]。如果将人才培养体系看作一个系统,其包含驱动系统(目标体系)、预设系统(课程体系)、执行系统(教学体系)、反馈系统(监控、评价体系)和控制系统(管理体系)五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具有人才培养功能的有机整体,见图1。
图1 基于系统论的人才培养体系
贝塔朗菲认为,系统即整体,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因此,整体性是系统最本质、最鲜明的特性,是系统论思想的灵魂[9]。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必须把握整体性特征,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等要素具有各自的属性和功能,但五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功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机制是:根据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核心能力),根据毕业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并开发课程,依据课程体系开展教学,监测评价毕业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用人单位需求,根据需求符合度和目标达成度进行持续改进[10]。管理体系作为控制系统,为人才培养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人才培养目标事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要素和根本动力,它决定着培养模式的选择、课程体系的搭建、教学体系的实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展型即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教育方针。只有为每个人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实现人的个性化发展,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公平。学校虽然不能为每个人制定一个培养目标,但要为每个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和渠道。注重核心素养培养,特别是学会学习、沟通交流、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职业岗位对劳动者技术技能的要求越来越复杂,单一知识和技能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培养“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当今国家把创新驱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紧紧围绕高职学生技术技能创新,强化创新创业学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学校、专业群、专业三个层级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目标设定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关注学生基础素养与核心素养,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关注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关注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为了使课程体系能够与人才培养目标衔接,需要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人才培养规格(也称毕业要求或核心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素养三个维度。人才培养目标应避免过于宏观空泛,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和学校办学特色,关键是要做好调研,广泛征求行业企业、在校生与毕业生、教职员工和职教专家的意见建议。
课程体系是一组相互关联的课程所组成的整体,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子系统;课程体系结构是指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11]。课程体系的功能是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最终指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当前高职院校一般按通识课程、平台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构建基于专业群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结构需要做好课程规划,正确处理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同时大力推进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强化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创新创业教育、参与科技研发等拓展课程的作用。
课程是课程体系的关键要素,它是对学习的系统化预设[12],课程产品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材)。高职课程标准开发,需要系统分析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相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之间的逻辑关系,突出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强化、补充和拓展作用,基于岗位能力矩阵构建柔性化、模块化课程体系,遵循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开发模块化课程,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职场、面向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根据模块化课程设计和项目化教学组织需求,升级原有教材形式和内容,基于职业能力清单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等新型教材。
教学体系是由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通过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的一个整体,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子系统。教学体系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反馈等七个要素[13]。高水平教学体系构建必须正确处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作为学习者或受教者,在教学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学”为目的或本体,“教”为手段或条件,学习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素养、塑造人格、启迪智慧。教师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内容的选择者、教学方法的使用者、教学环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最关键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教学环境创设对于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至关重要,职业教育教学环境应围绕“四性”创设,即师生身心的愉悦性、信息交流的有效性、职场情境的真实性、教学评价的便捷性。一是学校要努力改善教室、实训室条件。二是实训环境要尽可能接近企业真实的职业情境,真实的车间(设计室、办公室)、真实的图纸、真实的工艺流程、真实的加工设备、真实的产品、真实的管理制度、真实的企业文化更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三是要大力建设智慧化教室,开发各类虚拟学习资源,以提升知识传递的有效性和反馈评价的便捷性。高职院校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参与式、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实施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新的教学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课堂活力、效率和效果。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反馈子系统,它对整个教育实践活动发挥着引导、激励和调控等重要职能[14],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新时代高职学校的教育评价,要紧盯“破五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实施学生评价“四化”改革,即评价理念生本化,以生为本,以人性为准绳来研究、策划和实施评价;评价内容全面化,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将知识、技能、素养评价统一起来;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校友、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组织、家长、社区等不同评价主体的作用;评价方式多样化,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课堂教学”四层级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通过调查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等群体,判断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课堂教学各层级目标的符合度和达成度,根据社会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不断调整优化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评价主体要更加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以促进教师对自身专业水平与能力的反思、建构与提升,评价客体要更加突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
教学管理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控制系统,包括管理理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管理方法)等要素。“教学管理不只是物质条件的调配,不只涉及师生具体的行为和相关制度,更包含了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和理论设计”[15]。随着高职教育普及化、生源多元化、需求个性化阶段的来临,要求教学管理理念必须进行深刻变革。高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看作知识的购买者和教育的消费者,全力提升学生的在校体验质量,强调教育体验带来的价值增值,教学管理理念由“控制”“问责”取向转变为“服务”“促进”取向[16],所有的教学管理都要以学生满意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因材施教,探索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基于完全学分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完全学分制改革要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弹性学制,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实施学业导师制,为学生配置导师,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排解各种学习困难。改革课程修读制度,扩大学生修读课程的选择范围,提高学生课程选择的自由度;改革考核制度,采用绩点制衡量学生学习质量。改革专业选择制度,实施专业二次调整制度;实施辅修制度,允许学生修读其他专业相关课程[17]。创新“1+X”和“X+1”旋转门机制,引导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来存储、积累学习成果,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试点。
发挥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性功能,需要强化其关键要素的衔接、融合与协同。包括四个关键环节:第一,明确专业对应哪些职业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具备哪些职业能力,即职业能力开发环节;第二,基于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清晰描述应具备哪些特定的知识、技能、素养,去支撑这些职业能力的达成,即课程标准开发环节;第三,明确学习内容、优化学习方法、开发学习载体、建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效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素养,并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18],从而形成特定的职业行动能力,即教材开发和教学环节;第四,以上三个环节都是由教师团队实施的,而不是教师个体能够完成的,因此打造高水平技能互补的教师团队至关重要。在实践层面,要想真正实现上述四个关键要素的衔接、融合与协同,还需要给出具体路径和技术手段,也就是将各要素进行解构,即能力清单化、课程模块化、教材活页化、团队结构化,使人才培养体系的各要素形成结构化矩阵,从而实现“四化”的协同与融合。
一是开发职业能力清单。职业能力即工作任务胜任力,可见职业能力开发是基于工作任务的,而职业能力清单是模块化课程、活页式教材、结构化团队构建的基础。开发职业能力清单,可参考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还必须基于深入的产业调研、职业调研和岗位调研,仔细分析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应用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开发职业能力清单。
二是开发模块化课程。基于职业能力清单开发模块化课程标准,清楚描述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以及实施建议,其中课程目标要基于职业能力清单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19];而课程结构则基于职业能力清单,采用课程矩阵开发模块化课程,一个模块对应一项职业能力,每个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便于各模块之间的柔性化组合。
三是开发活页式教材。基于职业能力清单和课程标准开发活页式教材,职业能力清单是实现职业教育教材活页化的唯一方式[20],因此活页式教材不只是外在形态的变化,其本质是教材内容组织模式的深刻变革[21]。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技术迭代速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正是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催生了活页式教材。依据职业能力清单开发的活页式教材,可以实现快速更新而不打乱教材的原有结构。虽然是以职业能力为纽带开发教材,但要让学生掌握这种能力,教材内容必须以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为载体,而这种任务或项目是根据职业能力系统设计的。
四是打造结构化团队。高职院校教师的核心任务是开发技术知识,并使学生掌握技术知识,而技术知识体系是极其复杂的。以机电产品生产为例,其技术知识的内容包括产品开发、制造、装配、使用维护等环节,其知识层级包含动作技能、技术格言、描述性定律、技术理论等,其知识载体包括物体、从业者、技术文件、应用技术学科[22]。可能一个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就涉及上述三个维度。要想完成上述技术知识的开发和传授,必须基于职业技能清单、模块化课程,发挥结构化团队各成员的协同优势,各取所长、技能互补,从而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开放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系统必须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不断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才能实现良好成长。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和产业关联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这决定了其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具有更高水平的开放性。
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开放性,重点在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关键举措是深化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然而,目前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无论是规模上还是作用发挥上均不甚理想。从规模上看,国家认证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目前只有63家,尽管一些地方也认证了部分产教融合型企业,但距“数以万计”相去甚远;从作用发挥上看,尽管建立了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但“校热企冷”的状态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没有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二是产教融合型企业只是冠名,没有后续的具体举措落地。建议对于经过国家和地方认证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真正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同时地方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在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培训中心设置专职管理人员,相对独立运营,与政府、相关职业学校签订多方协议,履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义务。
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开放性,关键举措是强化办学主体的开放性,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高职院校要大力引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与企业或其他社会力量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高标准遴选合作伙伴,明确法人属性,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合法合规合理确定收益分配,设置完善的准入退出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和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强力推进实质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和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建设,真正实现“资本混合、机构混合、师资混合、课程混合、设备混合、项目混合”,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社会培训,校企共建师资团队、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实施教学,创新“六混合、六共同”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
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具有系统的一般属性和运行机制,各高职院校应基于系统科学,遵循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把握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体系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同时,人才培养体系又是典型的人工系统,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校本性,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不同、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不同,具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千差万别。各高职院校应系统设计本校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其运行机制提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从而打造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