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焮
(闽南师范大学 科研处,福建 漳州 36300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经历了毛羽未丰到初露锋芒的阶段,目前正朝向科学化的科研评价体系发展。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是否科学有效、能否激发学术生产力,始终成为包括高校教师等群体在内的关注热点。本研究将从三个维度分析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研究成果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一,主要在研究什么——研究对象内容分析;其二,发文概况分析——论文发表的基本情况分析;第三,未来研究应该如何优化发展——研究成果产出的展望分析。
研究对象内容分析主要解决我国高校教师近20年来主要研究什么的问题,它涉及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内容是什么。截至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个:其一,“本源性”研究,旨在探究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性质、作用以及基本要素,从而厘清科研评价在高校治理中的角色与定位问题;其二,“现实性”研究,立足当前国内高校科研评价的治理成效,在肯定高校科研评价取得成绩的同时,客观分析其在评价主体、内容、指标、过程和分类等环节中的问题及其归因;其三,“可能性”研究,针对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的现实掣肘因素,提出健全科研评价体系与分类评价制度等建议。具体而言,所谓“本源性”,是着眼于高校科研评价的内在属性;所谓“现实性”,是侧重描述高校科研评价的当前困境;所谓“可能性”,是在“本源性”与“现实性”的基础上提出健全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路径建议。由此可见,三者之间虽有趋向性差异,但在针对高校科研评价这一核心问题时,呈现出一种较为明确的、由此及彼的逻辑结构,绘制成一幅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最基本的学术图景。基于三种不同的研究对象,我国高校教师对科研评价进行了多样化的内容研究。
“本源”意指事物发生的根源、缘由,“本源性”则可用于描述事物形成机理的根本性问题。高校科研评价的本源性研究在于探讨性质定位、作用意义以及构建因素等问题,然而在已有研究成果中,鲜见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本源性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性质。性质是事物存在的根本特征,在开展科研评价时,要做到针对不同的学科特征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与方法。有研究认为,高校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来制定评价内容,比如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应该要比其它学科更加错综复杂,其评价体系也相应更加多样化[1-2]。
2.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作用。从时间维度看,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不仅关乎我国科研人才的培育和高校高质量学术产出[3],而且关系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从空间维度看,高校科研评价不仅关涉微观层面教师个人切实利益与学术成就的社会认同,也影响到中观层面高校的科研质量,更体现为宏观层面学术创新的高等教育使命,在高校管理与教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4]。
3.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要素。在一定意义上,高校科研评价的基本要素回答了高校科研评价“是什么”的问题,是对高校科研评价性质与作用等内在规律性的外在呈现与表达,其要素构建是否齐全决定着高校科研评价的目标能否实现。已有研究成果较为一致地表明,应从评价过程角度建构科研评价要素[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制度、政策不断完善,激发了高校教师的学术生产热情,间接推动了高校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但是有些地区高校在落实科研评价相关政策时,常常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限制了高校科研评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产生了高校教师与高校之间的不和谐关系。揭示其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1.科研评价主体定位错乱。高校科研评价主体指向“由谁来评”的问题。已有研究对具体应该由哪些人组成高校科研评价主体的议题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主体要件是高校科研评价的首要条件,单纯以高校行政管理者为主导的评价方式潜藏着行政化导向,而同行评价囿于学科界限的知识排斥与惯习依赖,难以形成科研成果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6]。因此,有学者强调包括高校行政管理者、高校教师和学术同行等在内的学术共同体[1],将是未来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主体要件。
2.科研评价要素单一。“评价什么”是科研评价内容需回答的问题,当前高校科研评价以论文为主要载体的评价内容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高校科研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多样化的成果形式,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有研究认为,论文、著作、网络推文和项目申报立项等都应该纳入高校科研评价内容,要看科研成果内容本身是否促进了学科发展与社会进步[7]。
3.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不全。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指向“用什么评”的问题,表明高校科研评价的量化设计,主要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统,这一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有学者对传统科研评价只看论文数量的评价指标给予反思,提出建构系统性指标体系的可能性方式[8],试图推进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发展。
4.科研评价过程透明度低。一方面,有研究认为高校教师在科研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完全掌握或难以知悉具体的科研评价流程、时间和政策等,以至于只能在最后被动接受评价结果。另一方面,有量化研究表明,高校科研评价指标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缺乏公开性,仅有8.30%的学校通过全体教职工大会表决科研评价指标[8],评价指标的制定缺乏民主成分,同时公示程序也存在许多瑕疵。
5.科研评价方法以量为主。在高校科研评价方法的研究上,学术界取得较为认同的看法,即高校科研评价应该适用多元化的方法。刘梦星等人的研究表明,一般而言科研评价方法应包括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9]。但是张萌物等人进一步指出,高校目前依旧是采用以量为主的评价方法,容易造成“重量轻质”等问题,评价结果有失偏颇[10]。
在“本源性”与“现实性”探究的基础上,针对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健全路径建议,即“可能性”走向,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评价主体错位问题。应注重高校行政管理者、教师、同行评价专家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在高校科研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功能,由此建构高校科研评价的学术共同体角色。各种评价之间应博采众长,促进高校科研评价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地有序发展[4]。
2.评价内容单一问题。鉴于当前知识生产由传统的论文和著作,逐渐转型为论文、著作、网络推文、调研报告、资政报告和决策建议等事实,以及网络文章等认定已在国内部分高校得到较好推广的实际经验,高校科研评价应该破除“唯论文”壁垒,丰富评价内容载体与形式。
3.评价过程透明度不清晰问题。应强调科研评价全周期过程的公开性与公正性。过程公开意味着主体对全过程的参与权与知悉权,也表明了对科研评价过程的监督。高校科研评价过程的黑箱或不透明,始终让科研评价程序蒙上了一层灰色面纱,无法得到被评价者的客观认同。只有建立“阳光机制”[11],将评价过程公开化、可参与化,才能获取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与遵从。
4.评价方法“以量取胜”问题。应当将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的优点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从而使评价结果真正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层次分析法[12]、文献分析法及关键绩效指标(KPI)方法[13]、综合分析法[14]和模糊综合评价算法[15]等在高校科研评价过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方法将成为高校科研评价的发展方向。
发文概况分析侧重解决如下问题:发文总量多少、在哪些刊物与机构发表、发表机构影响如何。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已有文献进行分析,时间区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检索主题词为“高校科研评价”,共检索到1 487个,将按照发文总量的年度概况、刊发期刊的基本情况、发文机构总量的分布状况和发文机构影响的大小情况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可视化描述国内高校科研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特征[16]。
整理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研究2000—2020年相关文献,统计分析发现,这20年间除个别年份略有变化但相差无几,整体呈现与年俱进趋势。2000至2004年发文量约50篇;2005至2015年发文量约850篇;2016至2020年发文量约590篇,年均发文量为100篇左右(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上呈现与年俱进的趋势,2015年发文量突飞猛进主要与我国开展高校学科评估密切相关。学界对高校科研评价研究保持较高的关注度,相关研究成果健全了高校科研评价体系。
图1 国内高校科研评价研究发文总量的年度概况
在主题为“高校科研评价”的文献来源期刊的分析中,发文量排名前20的期刊发文量占此主题文章的21.79%,主要分布在科技管理、教育管理以及经济领域,高校科研评价与高校科研、绩效评价、高校科研经费等主题相联结。其中有4个经济领域相关的期刊源,分别是《教育财会研究》《会计之友》《财会月刊》《中国集体经济》,当“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大量出现在“高校科研评价”主题的文章中时,从侧面可以表现出经济与高校科研评价改革体制的相关性(表1)。
另外,排名第一的《科技管理研究》、排名第二的《中国高校科技》关于“高校科研评价”主题的发文量较多,两版期刊在这20年期间关于该主题的文章篇数达130篇,占所有此主题文献的8.74%,占该主题发文量排名前20的期刊发文量的40.12%,说明高校科研评价研究领域已经得到了学界较为广泛的关注,较同期的其他期刊关于该主题的发文量大幅度增长。《科技管理研究》《中国高校科技》是关于科技管理类的核心期刊,具有更高的认可度和传播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关于国内高校科研评价的研究。排名前5名的期刊类型均为核心期刊,在排名前20名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类型占比60.00%,说明国内高校科研评价研究领域已经有所建树,产出了一批高水平成果(表1)。
基于CNKI可视化分析数据,以国内高校科研评价为主题、发文量排名前40的高校机构发文共计456篇,约占该主题全部发文量的1/3,发文量达15篇及以上的机构依次是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图2)。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高校科研评价主要发文的高校机构中,“双一流”高校占比近80.00%。在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背景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成为高校推动科研发展的侧重点之一,高校机构关于科研评价的发文量与高校的科研背景密切相关。完善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对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2 国内高校科研评价发文机构及总量的分布状况
40所主要发文的高校机构共分布在15个地区,其中,江苏省的高校机构发文量较为突出,达到130多篇,湖北省次之,发文量为70多篇,紧随其后的北京市为40篇、上海市为35篇(表2)。主要发文机构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区域及东北部区域,深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对国内高校科研评价研究起的促进作用也不同;二是由于不同高校之间的联动产生的作用不同,高校科研评价研究在某一地区可能出现的“地区热”现象就会有差异,尤其是区内高校学术交流密切,产生“滚雪球效应”,有效激发了其对高校科研评价的研究。
表2 国内高校科研评价研究主要发文机构的地区分布情况
发文机构影响力主要分析哪些机构对科研评价研究的贡献较大、影响较大。基于知网文章的被引用数据,可以对相关文章的影响力进行分析,某文章被引用的频次数据与该文章的影响力呈正相关,文章的被引用频次越多,该文章的影响力也越大。发文机构的文章影响力越大,其发文机构的影响力也越大。笔者结合知网数据,对国内高校科研评价主题研究的主要发文机构排名前20进行其影响力的分析。
武汉大学所发文章的总被引频次最高,总次数已达520次以上,江苏科技大学所发文章的篇被引频次最高,已接近20次,北京科技大学发表的文章被引用超过5次的文章数占所有此主题文章的86.67%。从整体上看,排名前20的主要发文机构总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有17个高校机构,平均每篇被引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有15个高校机构,每篇发文都被引用的有6家高校机构。这20家发文机构在该主题方面的影响力普遍较大,其中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机构影响力较为突出(表3)。
表3 反映发文机构影响力的引用频次情况
研究展望主要基于研究历程和现状,结合科研评价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部需求,提出进一步发展的优化提升建议和对策。结合上述关于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研究的学术图景勾勒,学界从不同视角、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进行了多层面、宽领域的研究,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丰富了相关研究理论,形成了高校科研评价研究的本源性、现实性和可能性等研究旨趣,并针对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等方面存在的困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研究策略。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法,笔者发现学界关于高校科研评价研究成果的发文量总体上处于增长趋势,来源期刊、发文地区、发文机构以及社会影响力相对集中,初步形成了高校科研评价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未来在拓展研究领域、转变研究范式和挖掘研究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可以优化的空间。
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涉及高等教育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情报科学、统计和会计等多元学科,是一项整体的系统的工程。未来研究中,应打破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研究的学科壁垒,借力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优势协同攻关,综合运用高等教育学、公共管理学、情报科学和统计学等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争取实现高校科研评价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纵深推进。
已有研究中,鲜见基于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分析成果,侧重于理论推演,往后的研究应侧重于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多元研究范式,实现不同研究范式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力求对高校科研评价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指导力。
已有研究缺乏从哲学价值层面分析高校教师科研评价、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更鲜见对其管理哲学以及其中教师个体性诉求的分析。因此,今后可以在推进原有研究议题的基础上,侧重阐释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与高校内部治理的关系、高校科研评价的管理哲学研究、高校科研评价“经济人”与“社会人”的人性维度等,进而激发该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虽然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研究成果逐年增长,但是多数研究成果只由单个作者或单个研究机构完成,缺乏跨单位、多部门和多人员的聚合性研究群体。同时,多数期刊尚未设置专栏发表高校科研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人文社科类杂志,导致该领域研究成果发表渠道单一问题。因此,一方面要鼓励地区间的跨单位合作,形成发文主体的整合性研究;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论文发表工作坊、“期刊面对面”等沟通机制,实现发文作者与发文期刊之间的无缝对接,创建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不断增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