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河北省奶业振兴规划纲要(2019-2025年)》,加快河北奶业振兴步伐,提升奶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制定本行动方案。
《河北省奶业振兴规划纲要(2019-2025年)》实施以来,河北奶业实现快速发展,扭转了前十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为奶业全面振兴奠定了基础。据国调队统计,2021年,全省奶牛存栏达到135.2万头,三年平均复合增长率8.5%,生鲜乳产量498.4万吨,三年平均复合增长率9%,乳制品产量397.6万吨,连续八年全国第一。全省百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率100%,奶牛平均单产8.8吨,生鲜乳主要指标均达到发达国家标准,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近400万农村中小学生免费饮用学生奶,数量居全国第一。君乐宝销售收入达到203亿元,比2018年翻了一番。但是,由于奶牛养殖成本高、产销衔接不紧密、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等原因,产业整体竞争力不足,对标世界一流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当前,我省奶业振兴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资源环境日益趋紧、投入品价格攀升等不利因素,需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强化完善支持政策,创新工作举措,补齐短板弱项,加快提升奶业竞争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让祖国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等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巩固提升奶业全产业链竞争力为核心,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加快形成奶牛养殖、饲料生产、乳品加工、市场销售、质量监管为一体的奶业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为国家奶业振兴贡献河北力量。
——坚持提质增效、做大做强。适应消费市场升级需求,发挥主产区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降成本、提质量、增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按照国际对标、国内示范要求,找准差距、明确定位、补齐短板、融合发展、实现赶超。
——坚持政府引导、主体发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科学规划和政策支持,激发主体活力,力求在智能管理、产品研发、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坚持区域联动、协同推进。把奶业振兴作为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要素优先保障、产业集聚发展、市场合力开拓,促进富民强省。
对标奶源基地世界一流、乳品加工世界一流、乳品品质世界一流、乳品品牌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持续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省奶牛存栏达到145万头,同比增长7.2%;生鲜乳产量达到540万吨,增长8.3%;乳制品产量达到400万吨,增长0.6%。到2025年,奶业振兴取得突破性成效,奶牛场智能化程度达到世界一流,奶牛单产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生鲜乳质量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乳制品加工技术达到世界一流。
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奶牛养殖向环境承载空间大、饲草丰富的优势区域集聚,打造坝上草原牧区、山前平原农牧结合区和黑龙港流域农草牧结合区三大奶牛养殖聚集区。加快行唐县、塞北区、察北区、张北县、滦南县、威县、定州市等7个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建设,引领构建国内领先的奶业集群。新建扩建一批奶牛养殖场,形成现代化万头牧场为龙头、标准化家庭牧场为骨干、规范化社会中小牧场跟进的发展格局。加强奶牛疫病防控,完善疫病防控设施,落实重大疫病强制免疫和净化。2022年,全省新建扩建奶牛养殖场132家,新增奶牛存栏10万头,三大奶牛养殖聚集区奶牛存栏和奶类产量占全省总量90%。2025年,争取达到92%。
坚持以养定种、以种促养,大力发展优质专用饲草产业,稳定提高优质饲草自给率。按照每头成年奶牛3亩地标准,建设坝上高端饲草、山前平原青贮玉米、黑龙港流域优质苜蓿三大饲草基地。优选专用饲草品种,提升饲草收储机械装备自动化、精密化水平,改进饲草青贮技术,持续提高饲草产量和质量。支持君乐宝建设坝上38万亩燕麦种植基地和加工存储中心,在奶牛养殖大县整县推进“粮改饲”。2022年,种植青贮玉米250万亩以上,发展坝上专用燕麦40万亩,苜蓿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优质饲草本地化率达到55%。到2025年,本地化率达到70%以上。
坚持自主培育为主,引进和繁育相结合,加快良种奶牛扩繁步伐。发挥“河北省荷斯坦奶牛种质创新科技联盟”作用,积极培育育繁推于一体的种业集团公司,推进产学研衔接,培育引进专业人才,开展基因编辑、胚胎切割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奶牛群体改良。以君乐宝品元公司、天泉良种奶牛公司、君乐宝奶业研发中心为依托,建设行唐、鹿泉、威县3个奶牛种业示范园区。2022年,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21万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对1万头奶牛开展A2基因组检测,推广自主生产优质胚胎1.1万枚、性控冻精28万支,培育5家平均单产15吨以上的奶牛核心育种场,奶牛平均单产达到9吨。到2025年,自产优质胚胎和性控冻精省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并向省外输出,全省奶牛平均单产突破9.8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品元公牛站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按照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提升奶牛养殖场规范化、智能化水平。持续开展智能奶牛场建设和家庭牧场升级改造,推动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智能统计分析软件终端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对饲喂、挤奶、保健、防疫、粪污处理等关键环节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支持奶牛场购置TMR机械。开展部级标准化示范场和省级标准化场创建。引导养殖场改变传统粗放养殖模式,提高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水平。2022年,全省奶牛养殖智能化率达到92%以上,规模化率保持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1%。到2025年,奶牛养殖智能化率达到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引领整个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加工先行,做强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区域龙头企业、做多新兴龙头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奶业20强,引进一批大型乳品加工项目。引导现有乳制品厂提档升级、增容扩能,提高加工层次。支持乳制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提高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水平。顺应乳制品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加快提升巴氏奶、低温酸奶、婴幼儿乳粉、奶酪、黄油等高端乳制品产能,提高乳清、蛋白浓缩物等奶酪副产品加工利用水平,构建中高端乳制品为主的产品体系。充分发挥君乐宝国家奶业研发中心作用,加快新品研发,满足消费者高端化、差异化消费需求。支持乳制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质量评比活动,提升河北品牌知名度。2022年,建设乳制品加工项目10个,新增日处理生鲜乳能力0.4万吨,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巴氏奶、奶酪、黄油等优势产能项目6个,乳制品产量达到400万吨。2025年,全省乳制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端品类不断涌现,知名品牌进一步聚集。
坚持质量安全大于天,严防各种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编制高于国家标准的奶牛养殖规范,制定高于奶业发达国家的生鲜乳团体标准。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善质量安全内控制度。强化源头治理,推进奶牛健康养殖,开展奶牛养殖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严格投入品使用。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检测和第三方全覆盖抽检,实时掌握全省生鲜乳质量状况。推动乳制品企业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推广乳品质量全程在线监控系统,综合运用飞行检查、日常检查等监管手段,有效防范各环节质量安全风险隐患。2022年,开展生鲜乳质量专项检测900批次,合格率保持100%。2025年,全省奶业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更加牢固,乳品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坚持营造公平有序的生鲜乳购销秩序,保障奶业健康持续发展。推动乳企与养殖场全部签订3年以上长期购销合同。每季度召开生鲜乳价格协调会,发布生鲜乳收购指导价和最低保护价。支持奶业大县、企业和有条件的奶农自建乳品检验检测体系,推动形成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生鲜乳收购价格体系。持续开展生鲜乳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高价抢奶、私收散奶、违反合同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监管,按期核发新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整治或取缔。2022年,对全省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实施第三方全覆盖抽检,实现100%达标。2025年,生鲜乳市场秩序全面规范,实现零投诉。
坚持种养加游一体化发展,密切利益联结,提升行业效益。支持乳制品企业自建、收购养殖场,提高自有奶源比例,并通过与奶农相互持股、二次分红、溢价收购、利润保障等方式,稳固奶源基础。鼓励有条件的奶农在确保质量安全的条件下,依靠自有奶源有序发展乳品加工,推动奶牛养殖向乳品加工和流通领域拓展,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低温发酵乳、奶酪和民族特色乳制品,通过直营、电商等渠道服务当地和周边社区居民,提高奶牛养殖效益,提升奶农市场地位。深入开展农业农村部休闲观光牧场建设,开放崇礼奥运生态牧场,发展察北、张北、塞北乳制品厂工业旅游。推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通道。2022年,乳企自有奶源比例提升到30%以上,支持5家有条件的奶农发展小型特色乳制品加工。2025年,乳企自有奶源比例达到50%,奶农开办小型特色乳制品加工厂达到100家。
坚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发力,采取媒体宣传、品牌推介、消费者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整体宣传效应,提振消费者信心,扩大消费市场。加大奶业公益宣传,普及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奶酪等乳制品营养知识,倡导科学饮奶,引导健康消费。瞄准京、津等高端市场,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持续提升高端乳制品市场占有率。深入实施“学生奶饮用计划”,探索发展城市中小学生自主征订。推广“认养一头牛”营销模式,开展线上、线下体验消费,拉近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组织乳制品企业参加农交会、D20峰会等活动,全方位宣传推介河北产品。办好全省奶农大会,讲好河北奶业故事。2022年,全省乳制品企业销售收入比2018年翻一番,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乳业集团达到3家。2025年,河北奶业影响力全面提升,乳制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坚持“建设一批、入库一批、筹划一批”,持续开展奶业大招商行动,保持项目建设力度稳增不减。2022年,以19个亿元以上奶业项目为牵引,抓大不放小,推动伊利沧州年产150万吨乳制品奶业项目6个万头牧场开工建设,协调“认养一头牛”日处理生鲜乳600吨乳制品加工项目落地衡水故城,指导蒙牛丰润三期日处理生鲜乳1000吨加工项目顺利建设,跟踪服务君乐宝18个家庭牧场建设,完成106亿元投资计划。积极培育奶业发展后劲,保持每年至少增加奶牛存栏10万头、生鲜乳日处理能力3000吨。
将推动奶业振兴、提高奶业竞争力提高到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高度,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提高政治站位和重视程度,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省奶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加强“双规划”管理,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完成。
相关部门在省奶业振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司其职、主动作为,强化协同配合,落实重要信息定期通报、重要事项督办落实、重大问题统一协调、重大活动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合力和工作效率,及时解决影响行业发展的难点、堵点,保障奶业振兴工作顺利推进。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稳定和加强奶业支持政策,充分展示我省奶业振兴的信心和诚意。出台关于持续加强奶业振兴政策支持的若干措施,明确将现有支持政策延长至2025年,增加对奶牛种业、粪污治理等方面的支持,保持奶业发展资金投入力度只增不减、支持乳品加工和奶牛养殖优惠政策只增不减、奶业招商力度只增不减。
发挥省奶业技术体系专家作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把奶业科技研发纳入全省科技支持计划的重点,协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利用全基因组检测、活体采卵、胚胎移植等技术,加快良种培育和群体改良步伐,促进奶业转型升级,提高奶牛养殖效益,提升产业竞争力。
要根据职责分工,细化任务目标,实化工作举措,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到人。将奶业竞争力提升工作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考核和重点工作大督查内容,定期开展协调调度,组织督导检查,年底进行考核评价,奖励先进、鞭策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