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歌曲演唱风格的演绎

2022-09-27 14:23鲁凌云
黄河之声 2022年11期
关键词:引子歌剧旋律

鲁凌云

一、古诗词歌曲演唱风格的演绎

“古诗词歌曲”严格来说,属于“艺术歌曲”的一种。我国的“古诗词歌曲”,是以中国古代(或近代)的诗歌作为歌曲的歌词,作曲家在原有诗词的基础上进行谱曲。我国的“古诗词歌曲”相较于“歌剧咏叹调”而言,没有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音。也就是说,在音高上不会有大的跳跃。单从谱面来说,旋律相对较为平稳、流畅。从演唱方面来说,要更多的注意理解和把握歌词(即诗词)的意思和内涵。在下面的文章中,笔者将以一首经典的“古诗词歌曲”《春晓》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歌曲《春晓》的创作背景及音乐思想

1、《春晓》的创作背景

《春晓》作为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有感而发创作的诗词,也属于“艺术歌曲”。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在这首古诗中作者通过对春鸟、春雨、春花的描写,从春日清晨的联想出发,用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动态的美好图卷,生动形象地将无尽美好的春光展现在读者面前,成为传颂千年的绝句,并在千年后触动了作曲家黎英海的心灵,黎英海将《春晓》中“春花啼鸟”、“无声爱春”的思想为歌曲创作核心,谱写出了一首动人心灵、引人入胜的歌曲,也就是本文研究的对象——艺术歌曲《春晓》。

2、《春晓》的音乐思想

《春晓》这首诗中蕴含的是作者对于春天无尽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怜惜,不但通过寥寥几笔就将春日清晨的真趣味描绘出来,而且通过几个意象的描写将自然意趣跃然纸上。千百年来,国人从来没有中断过对《春晓》的欣赏。本诗的第一、二句并没有对眼前看到的春景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听觉侧面描写的方式,介绍了春日清晨的啾啾鸟鸣,让读者仿佛身处在春景之中。后两句又通过借景抒情的叹息,来抒发自己的郁闷心情,半生飘零,人生不得志,隐居在此无数忧思深深地压抑在心里。本诗通过借景抒情的方法,将心中的郁闷倾吐而出,诗词引人入胜,回味悠长。其风格质朴淡雅,配以清新优美的旋律,塑造了古雅、隽永的意境。

(二)《春晓》的曲式结构分析

这首为带有引子和尾声的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的为降D宫调、降B羽调第二乐段为降D羽调。2/2拍,广板。

引子 A 连接部 B 尾声1-8 9-16 17-21 21-28 29-36

本首歌曲的引子部分共分为八个小节,乐曲开始(见谱例1),在旋律高音区,通过连续下行的八分音符,充分地展现出了春天的意趣,通过旋律的变换,使听众仿佛置身于美妙的春景之中,听着清晨小鸟的啼鸣。在中声部在通过琵琶乐音的穿插点缀,营造出了春雨连绵的情景,春雨沙沙的声音十分引人入胜。可以说引子部分营造了春日清晨清新柔和的意境,并为整首歌曲的意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谱例1

A乐段(谱例2)是四句唱词,12小节后作者采用了离调的手法,由降b小调变为f小调,第二乐句(12-16)是第一乐句的五度上行模进,并且歌词中“晓”和“声”对应地加入了变化的七级音。

谱例2

紧接着是连接部的四小节(谱例3),人声吟唱虚词“哦”。伴奏织体运用流动音型,使得乐曲更加连贯,由之前的三层减为两层,并与旋律相融合,突出了人声的音响色彩,乐句最后至于F音。

谱例3

B乐段由三乐句组合而成,运用了A段的开始的音乐材料并不断的模进,第二乐句的重复是第一乐句的下行五度模进,采用了宣叙调式的手法好似在自说自话,喃喃自语,一直保持p的力度,后减弱为pp,音区逐渐下行到整取的低音部分。

谱例4

(三)《春晓》的演唱难点

1、音色的处理

《春晓》所表示的是具有怜惜、忧伤的意境,因此在高声区应用弱音的处理方式,歌唱音量不要过大,来展现出这首歌雅致的韵味。第一句“春眠不觉晓”起音要采用半声、头腔共鸣,抒情的节奏和旋律要柔美舒展的音色来演唱。第一、二句是一个难点,要靠气息平稳的支撑和控制,来掌握其中大跳之后的下行音阶之间的转换。高音的演唱由弱到强,避免音量的大起大落,要强而有力地控制气息,共鸣位置要高,刚柔并济来展现《春晓》这首歌表达的含义。连接部虚词的演唱要注意采用混声,用连贯、绵延的气息来展现。第四乐句是“夜来风雨声”的重复,重复的手法是一种情感的强调,充分强调了这首歌尾声中体现的哀伤之情。最后的八度大跳,力度出现了对比,对演唱者声音的控制要求较高。

2、咬字的处理

中国古诗词讲求抑扬顿挫的格律,而中国民歌的咬字讲究字正腔圆,两者结合高低起伏具有十足的韵味。包括诗词当中的声调、节拍、气口等。比如“春”字的发音字头咬正,“un”的韵母收声要正确。“声”字的归韵“eng”韵尾在鼻腔中,但时值不能过长,舌头放平不能随意乱动,并有意识的打开鼻腔和口腔,以使其畅通。在诗词的尾字“晓、鸟、声、少”中均是“iao”的复韵母,其中“i”的时值不能太长,也不可太响。“a”和“o”是主要的发音因素,开口音要发的饱满,时值要足够,不能变形。

二、歌剧咏叹调歌曲演唱风格的演绎

我国的“歌剧咏叹调”在演唱时,演唱者首先要了解整首歌剧的故事背景、内容,这首咏叹调在歌剧中所处的位置、作用,故事人物在该首“咏叹调”时所处的处境、心理变化。在下面的文章中,笔者将以一首经典的“歌剧咏叹调”《万里春色满家园》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歌剧的创作题材以及创作背景

歌剧《党的女儿》是由秦鲁峰、杨洪基、孙丽英、彭丽媛等著名歌唱家领衔主演,由王祖皆佳偶作词闫肃老师作曲共同编写的。他从创作题材上,选取了共产党人不怕艰难和牺牲、坚贞不屈的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优秀新歌剧。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本剧以戏曲板腔体与民族素材相结合开场布置,情节设置以及整体的舞台演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全方位地体现了本歌剧的民族韵味深重,凸显了歌剧的民族性。

(二)歌剧内容分析

1、歌剧故事分析

该歌剧讲述了19世纪上半叶在赣州杜鹃坡老革命根据地,因为马家辉书记的叛变,党组织受到严重毁坏,大多革命工作者被杀害,革命工作者田玉梅因老支书的掩护逃过此劫。在党组织受到严重创伤之后田玉梅牢记党的教导和一个党员身份,誓死与敌人拼一拼,在七叔公的帮助下很快发现区委书记马家辉就是叛徒。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田同志、桂英、七叔公自行建立战斗队伍,战斗队伍回村为组织筹盐,此时发现马书记已叛变,在铲除马书记的过程中桂英为了让玉梅生存下来而现身。玉梅为了保护小程将盐顺利送回游击队,不幸落入敌人手中,为了拖住敌人她不怕牺牲勇于与敌人抗战到底,心怀革命必胜的决心,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

全剧分为六场:

第一场 杜鹃坡村外

第二场 马家辉家

第三场 红松岗 七叔公草寮前

第四场 马家辉家

第五场 青竹坳 游击队旧营地

第六场 杜鹃岭

2、《万里春色满家园》音乐分析

(1)曲式分析

这部唱段为带有引子和尾声的并列单三部曲式,结构曲式:引子+A+B+C+尾声。

引子(1-39)此乐段为加清角的d商调式,从前奏开始,持续使用几个强的和弦变化加上气势雄伟的配景音乐,来塑造玉梅已经把存亡置之度外,是充满正气的一段,从高音也能体会到玉梅愿意为党的事业献身的精神。

A段(40-86),此乐段为加清角的d商调式,整个曲调开始转入婉转悠扬的状态,结构上采用节奏模仿,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用五个告别来表示田玉梅对故乡及亲人的眷恋之情。

B段(87-120),此部分为清角的d商调式,采取句头模仿和节奏模仿,来叙说主人公田玉梅对本身以往生活的各种回忆。

C段(121-200)此部分为带清角的d商调式,歌曲节奏变为小快板,表达了母亲向孩子的诉说明天的美好,对明天充满希望和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尾声(201-241),开始是引用的引子部分,持续使用几个上行和弦作为陪衬,情绪越发高涨,与开始形成首尾呼应,同时体现了主人公大无畏的精神和不怕牺牲的行为,坚信明天的美好时光将会铺满神州大地。

(2)旋律分析

A段两个“我走”运用了上行模进的手法,一个比一个激烈,“不犹豫,不悲叹”使用了下行音阶表现了玉梅对死亡已经置之度外,毫不犹豫,“孩子啊”至“我们堂堂正正的还”旋律起伏大,比较舒缓,表现玉梅在面对死亡时那种对孩子依依不舍的感情,一切充满正能量。

B段用了五个“告别了”前四个形成四个并列的语句,旋律起伏较大,节奏比较缓慢抒情。最后一个“告别了”节奏较密集较快,旋律起伏大向高潮部分过渡。

C段旋律起伏较大,速度转为小快板,高潮部分使用戏剧板腔体与民族唱法相结合,更能体现玉梅对充满必胜的信心。

尾声使用A段的部分旋律与之形成呼应,旋律线呈上行趋势,旋律较高,缓慢抒情,体现玉梅对花开满神州充满希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3)演唱者舞台表现

本歌剧是以田玉梅这一主人公展开的,演唱者要塑造好田玉梅这一形象必须要吃透剧本,要了解该剧本的发展脉络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情感的表达以及舞台的表现能力,好的脚本给我们作曲家留下更大的创造空间。歌剧是一门概括性极强的舞台艺术,歌剧的演绎离不开舞台,演员要想演好这部歌剧必须具备杰出的品德修养以及舞台的综合表现能力,一部好的歌剧需要演员的服装和舞台道具以及一切准备都是精心准备的。

演唱技巧:唱歌至关重要的部分是演唱者自身的素养,无论唱什么歌曲应该要好好掌握作品的风格,根据自身的先天条件结合唱腔完成一部作品,表演者要有一定的功底,用气息控制情感,做到以声传情。尤其高音时不要过度用嗓子喊,一定要加上气息的支持,特别是在发声练习中多一些开口音的高音训练,这样就不容易扯到嗓子,能够更加完美的展示作品。

音乐语言:对于擅长民歌的歌唱者来说,可以在此基础上更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演唱水平,对于学习西洋唱法的演唱者来说,要更多一些地方性的特色,加强民族化的训练。该作品《党的女儿》采取了江西地方歌曲音乐语言的特点,短小而精炼,表现了当地浓厚的民族风情,体现了歌曲的戏剧性。玉梅的唱段是整部歌剧的主要唱段体现,巧妙地采用了戏剧板腔体结构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例如彭丽媛饰演剧中的田玉梅对这个团起到很大的作,整场戏下来每幕都有她的精彩表现,始终抓住人心。

肢体表达:歌剧舞台上的动作要求要自然大方。歌剧演员要多练习一些机基本功以及古典舞的那种韵味,使形体张弛有度、落落大方。要求演员在表演中要运用一些平常训练中所学的技能,比如(站、坐、走、跑、转身)及规律性手段(手、眼、身、法、步)要懂得造型美和韵味美。在本唱段中,主要以玉梅唱段为主,动作娴熟坚定,具有舞蹈性,一板一眼,井然有序,生动形象立体。饰演玉梅的演员确实是需要一个基本功底较强的演员。

人物心理:本唱段是玉梅同志英勇就义前的一段,玉梅的种种回忆以及对孩子的依依不舍之情,体现了玉梅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用红杜鹃隐喻革命胜利,对胜利充满必胜信心。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歌剧的演出是否成功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笔者认为在上台之前要多在台下练习,多走台,多于他人沟通交流,在整个的演出过程中多给自己一些暗示,放松心态。除此之外演员要多一些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舞台上往往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这就体现了一个歌剧演员临场发挥的能力,从而演员们在锻炼中升华自己,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结 语

“这一问题,是摆在我国广大声乐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十分困难但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只有使这一难题,进行更好地解决,才能使美声唱法真正地融入中国风格的歌曲中,进而达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目的。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紧紧围绕“如何更好地演绎中国风格的歌曲”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和具体的剖析和阐述。力求以此篇文章带给具有此类困惑、不解的读者一点启示和思考,同时笔者也希望以本篇文章为开端,努力学习和探索这一长久而艰难的话题,力求有朝一日在这一问题上能有新的认识和突破。■

猜你喜欢
引子歌剧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给你的信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7月,盛夏的旋律
浅谈《月儿高》的演奏技法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