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2-09-27 08:54杨君琰
山西农经 2022年17期
关键词:邓州市面源生态农业

□杨君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灵活的管理方法,汲取传统农业多年发展累积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符合农业体系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农业,运用科学、绿色的发展理念,能够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实施适合新发展理念的农业种植方式,不断创新相关技术,制定合理政策,因地制宜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农业概念界定

生态农业是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以土地资源、自然环境资源为基础,使种植、养殖模式相衔接,利用循环转化的技术,把农作物种植和养殖相结合,产气和产肥、种植和养殖同时进行的生态种植工程。生态农业可以充分利用相关资源,是促进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有效途径。

生态农业模式利用太阳能和各类能源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效益的综合提高。生态农业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将传统农业的优点和现代农业的优势相结合,结合各种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科学运用水、肥、气,从而提高农业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与传统农业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生态效益相比,生态农业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 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采用SWOT 分析法,对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邓州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政策机遇和环境破坏造成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2.1 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

2.1.1 自然资源充足

邓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总面积2 370 km,文化源远流长,农副产品丰富。邓州市作为南水北调工程所在地,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渠首和水源重点保护地。南水北调工程每年为邓州市分配6 亿m的农业用水,为邓州市农业种植提供充足优质的水资源。近年来,邓州市渠系覆盖面积逐步增加,发挥了巨大的水源优势。优质水源条件为邓州市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种植条件。

2.1.2 生产基础稳固

邓州市是全国农业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和核心区域,粮食产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于粮食产量不断增加,邓州市被评为了粮食生产先进县。邓州市主要农作物产量十分突出,其中小麦作物种植面积大、生产潜力大。近年来,邓州市入选了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农业总产值高于所在地平均水平。当地农民接受素质培训的规模明显扩大,人才比例明显提高。入选先进县为邓州市带来了主体培育、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机遇。

2.2 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2.2.1 农业专业人员缺乏

目前,邓州市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弱化现象日益严重、人才流失严重,队伍实力薄弱。现有技术人员年龄较大,且大多数仅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缺乏系统的再教育培训。一些农业技术人员感到前途暗淡,工作被动。

一部分镇农业技术站已经瘫痪和半瘫痪,基层农业技术人才弱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无法开展科学研究,难以提高生态农业发展质量。同时,大多数农村居民受传统观念影响,为了走出农村而提高知识水平,很少有人愿意在接受高等教育后继续回到农村发展。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农村人才引进困难。

此外,近年来许多地方取消了一些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激励措施。在基层机构,农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资和福利水平较低,发展空间不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繁重、待遇低,长年风吹日晒,农业技术人员工资收入严重失衡,导致邓州市农业科技人才流失,士气低落,招聘困难。

2.2.2 资金投入不足

从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来看,生态农业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另外,从信贷资金的角度来看,由于信贷资金还款的特点以及农村金融部门支持农村商品生产、实现供应者和出借者双方经济利益的目标,生态农业信贷供给长期失灵,导致融资困难。

目前,邓州市农村金融部门逐年增加农民化肥、农药方面的贷款额度,而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增幅不大。在国家财政支持生态农业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逐年减少。

2.2.3 面源污染严重

邓州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种植面积比较大。为了实现增产,大多数农民会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农业生产要素,导致每年使用这些生产要素的总量较多。截至2022 年,全市农业种植人员使用有机化肥的人群仍然是少数。由于这方面的政策监管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导致土地面源的污染问题更加严峻。当前,邓州市施行的畜牧业政策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但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加重了农业面源污染。此外,农业面源污染点比较多,农民对面源污染的危害认识比较少,且政府在面源污染的治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邓州市当前的面源污染问题更加严重,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2.3 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机遇

2.3.1 宏观政策机遇

近年来,邓州市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抓好学科培育和科技支撑,推动生态农业发展。邓州市发展生态农业,培育了一批生态管理主体,扩大了一批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布局,加强农业绿色发展基础研究,建立环境治理等联盟,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绿色环保技术。为了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邓州市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适合而且能够促进邓州市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不断加以完善。

2.3.2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机遇

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河南省委、省政府的会议精神,邓州市严格遵循绿色农业的发展原则,严格规范相关产业发展,严格控制污染源,加大对农业污染的监管力度,大力推广绿色有机化肥,减少农药、化肥和农用薄膜的施用量,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循环农业,提高了农业发展效益。该模式以发展沼气为核心,利用养猪等饲养业产生的肥料种植蔬菜,从而进行循环养殖,以生猪养殖为基础,综合利用废弃物、沼气和光伏发电新能源,生产有机肥,改良土壤,形成特色养殖。

随着近年来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邓州市已经发展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循环种植产业。当前,邓州市已完成沼气工程建设80 处,大型沼气工程不断增加,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实现了节能减排,改善了区域环境。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及监督力度,扩大检测覆盖面积,提升了农产品的安全性。邓州市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保障。厕所革命使邓州市的大多数厕所都得到了无害化处理,使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不断完善,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2.4 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4.1 土壤环境有待改善

土壤养分分布不均是土壤化学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等营养元素暴露于外界,土壤难以吸收。而一些温室农业长时间裸露土地,更容易恶化土壤,降低其稳定性,导致土壤孔隙增加,土壤性质发生变化。农作物容易引起病虫害,在农药防治过程中,施药不科学容易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土壤难以吸收养分,更难修复。

2.4.2 市场竞争压力大

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省内外优质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压力。邓州市生态农业创新能力不足,不能适应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缺乏优质技术,缺乏地方特色品种,资源消耗较大,无法应对市场竞争。当前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技术仍不完善,种植成本较高,很难具有价格优势,难以与其他绿色蔬菜竞争。缺乏品牌意识,部分生态农产品品牌效应不足,缺乏包装和广告宣传。大多数生态农业种植户只关注当前短期的经济效益,缺少长远发展规划,不注重打造品牌。邓州市生态农产品大多都没有品牌,缺乏特色,难以与市场其他产品竞争抗衡。

3 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高等院校人才的引进,为生态农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大对科技研究方面的经费投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相关产业应当提高员工的待遇,应该认识到人才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要把在职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挂钩,认真落实扶持政策,采取多种激励政策来吸引、留住人才,例如乡镇农林水等一线职工浮动工资政策、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农村津贴、农业有毒有害健康津贴、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等。要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荣誉表彰,优先提拔表现突出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确保合格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享受正常的职称晋升。长期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在同一职称任职若干年后,可以在不影响其他岗位指标的基础上,提升一级职称,直接享受职称晋升工资待遇。

3.2 建立科技创新示范平台

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是提高生态农业创新能力、增强生态农业科技综合实力的基础和保障。市政府要正确引导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把建立科技创新示范平台作为推进生态农业创新的主要途径,着力推进服务业建设,促进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发展。推动邓州市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建设,构建市场化、企业化模式以及基于政府平台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集聚发展。科技创新示范应本着农业和农村有优先发展的原则,结合邓州市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实际,以科技资源整合、开放、共享为目标,在突破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乡村振兴和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

3.3 实现科技资源有效配置

培育一批科技成果应用效益型企业,树立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观念、技术利用观念、改革推广理念和科技成果有效利用理念,深入研究邓州市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优化农业科技布局,整合串联地区科研力量,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内外部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农业科技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信息资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根据生态农业发展要求和农业技术结构发展方向,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对各环节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农业创新机制,打破界限,合理梳理资源,建立农业协调机制,开展产业集群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有效配置。

3.4 加强环境保护,治理面源污染

邓州市要坚持符合自然保护的原则,激发全市人民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倡导绿色旅游的自发行动,让邓州人民认识到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有效利用当地自然优势,推进绿色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体现尊重、适应和保护自然的理念,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应加强监督,确保绿色生产活动顺利进行。面源污染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面源污染危害的宣传力度,使农户认识到面源污染的危害。应科学使用化肥、农药,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针对养殖产生的污染,应采取生态种养模式,规范养殖环境,无害化利用家禽粪便,实行标准化饲养。加强沼气在农村的普及和运用,完善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避免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造成的面源污染。

4 结束语

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邓州市应依托本地的实际情况,借鉴当前农业发展的有益经验,探究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推动地区农业绿色发展。邓州市应总结当前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断改进,用生态、循环的思路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达到共赢。农业种植户和种植公司应以绿色发展为目标,施行种养结合的绿色循环农业,多措并举,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邓州市面源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非常时期,网上学习不停步
农业面源污染不可忽视
邓州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关于邓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瑜伽课程可行性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