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明达 祝伊航 李雨西(北京)
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其中能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则是德艺双馨的优秀代表。而经毛泽东亲自批准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王大化,就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王大化,又名端木炎,1919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潍县东关(今潍坊市奎文区)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潍县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距离王大化家不远处的杨家埠是中国四大民间年画画市之一。每逢集市,到这里表演的民间艺人络绎不绝。王大化在这些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对作画、音乐、雕刻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8年,王大化跟随父母迁居济南,并先后就读于山东省立第一实验小学和育英中学。在校期间,王大化经常在课余时间重温潍县集市热闹繁盛的场景,效仿民间艺人,练习戏曲和书画。
在王大化的成长历程中,3位亲人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外祖父杜佐宸由于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主张兴办学校,发展近代教育,后来又接受了三民主义,毅然加入了同盟会,走上革命道路;其父王象五是当地有名的进步知识分子,协助杜佐宸创办了潍县第一公学,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其兄王大彤早年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北平学联的负责人之一,曾参与组织并领导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这样有着浓厚的教育氛围和革命传统家庭,促使王大化日后走上了艺术和革命的道路。
1935年秋,王大化进入北平艺文中学高中部学习,他的革命道路也从此开始。
王大化入学之际,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华北事变。而蒋介石却不顾国家与民族利益,继续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为了表达对国民政府妥协退让政策的不满,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发起和组织了一二·九运动,年仅16岁的王大化参与了这场运动。他参加了游行示威,高喊“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即使受到反动军警的围追堵截和肆意逮捕也毫不畏惧。在运动中,王大化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通过撰写革命文章、制作版画木刻等形式来宣传革命,唤起民众。
1936年1月,在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下,王大化加入了青年抗日救国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3月,曾参与学生运动的郭清遭受酷刑,不幸惨死狱中。广大学生闻讯后,群情激奋,不顾军警阻挠毅然走上街头抗议示威。王大化等人创作了巨幅木刻画《抬棺游行》,以此来告慰牺牲的战友,表达对反动政府的痛恨。不久,为了躲避反动派的追捕,王大化只得离开北平南下求学。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师从于知名剧作家曹禺等人。在校期间,他不仅在文艺理论和创作水平上得到了巨大提升,而且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话剧表演,开展抗日宣传。
是年7月,王大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前往重庆,参加了由周恩来、洪深领导的抗敌剧团,跟随剧团先后在武汉、重庆和成都等地进行巡演。1938年,他来到成都,组织了“十月歌咏队”,每周都抽出3个晚上教唱《义勇军进行曲》《五月的鲜花》《茫茫的西伯利亚》等救亡歌曲,进行抗日宣传。此外,他还教大家篆刻抗日题材的木刻画,并组织青年成立“成都市木刻界抗敌后援会”,举办“抗敌木刻展览会”。8月,王大化回到重庆,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前往复旦中学担任音乐教师。他以新的身份作为掩护,领导和开展党的各项工作。任教期间,他白天上课,夜晚到附近工厂教工人唱歌,宣传救国思想。
1939年秋,王大化受到国民党严密监视并被列为“危险分子”,被迫离开复旦中学,暂居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开始联系和准备去延安的相关事务。1939年10月,刚满20岁的王大化改名端木炎,经西安前往延安。同国统区相比,延安俨然是一个“新世界”,井然有序、生机勃勃的景象让王大化分外兴奋。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王大化于当年11月进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闲暇之时,他依然不忘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探讨文艺,排演话剧。
1940年10月初,为了迎接苏联十月革命节的到来,延安马列学院决定排演著名多幕话剧《马门教授》,院长张闻天亲自点名,由年仅21岁的王大化担任主演。
尽管在此之前王大化出演过很多小型戏剧,但出演多幕话剧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再加上这是一部外国话剧,无论是角色的外形还是人物内心的塑造,王大化都不熟悉,这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拿到剧本之后,王大化彻夜难眠,不知如何下手。张闻天对王大化寄予很大期望,多次鼓励他要满怀信心迎接挑战,相信他一定能出色完成此次编排任务。王大化夜以继日,琢磨每一句台词,揣摩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主角马门洛克的容貌,王大化特地找了一张苏联画报,对着镜子反复琢磨,不到满意誓不罢休。
1940年11月6日,《马 门 教授》在陕北公学大礼堂正式上演。当天,大礼堂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整场演出精彩纷呈,演出结束之后,观众都意犹未尽,舍不得离开礼堂。年仅21岁的王大化不负众望,凭借自己的天赋和无数日夜的辛劳,成功塑造了一个与自己反差极大的艺术形象。周恩来风趣地称王大化为“咱们的马门教授”。
《马门教授》的成功上演将王大化的艺术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1941年春,中央组织部将王大化选派到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进修。后来,王大化又参与了《俄罗斯人》《工人之家》《维也纳工人的暴动》等戏剧的演出,也都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胜利召开,王大化有幸参加会议,倍感振奋。当时,陕甘宁边区的部分文艺界人士存在着“艺术脱离政治”“艺术高于政治”等背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思想风气,使艺术脱离了群众生活和实际需求。为了纠正这一错误观点,贯彻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中共中央召开了文艺座谈会以统一思想,100余名文艺工作者参加了座谈。毛泽东出席会议并数次发表讲话,在5月23日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他兴致高昂,一连讲了3个小时。他在讲话中从亲身感受出发,用浅显、接地气的语言将理论分析得透彻清晰,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围绕“为群众,如何为群众”这个中心阐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毛泽东的讲话在文艺界人士当中引起热烈反响,延安的文艺事业发展就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毛泽东的讲话使王大化很受触动。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他背起行囊,深入工农群众,奔赴革命一线,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和学习。他从全新的视角出发,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民间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民间戏剧、民间美术、民间文学的熏陶下,接连创作并参演《兄妹开荒》《白毛女》等广为流传的经典名剧。
1943年春,王大化与鲁艺学生李波共同创作和排演了《兄妹开荒》这部秧歌剧。这部剧是王大化和李波根据当地发生的一对父女开垦劳作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王大化在编剧的过程中把现实中的父女改为兄妹。在剧中,王大化饰演的哥哥是一个典型的陕北青年,他头裹白羊肚手巾,身穿白褂子搭配一条破旧的黑裤,腰系大裤带;饰演妹妹的李波也绑着头巾、穿着小棉袄,无论是从着装、形象还是神态、动作,二人都将憨厚、质朴的陕北农民形象演绎得活灵活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大化以高亢清亮的歌喉、婉转动人的曲调,唱出了陕北农民的质朴,演出了工农群众的精气神,展现了边区人民的生产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兄妹开荒》一经上演轰动陕甘宁边区,不仅受到广大边区干部群众的喜爱,也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在观看了演出后,毛泽东称赞道:“这才像个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嘛。”朱德评价说:“不错,今年的节目和往年大不同了!革命的文艺创作,就是要密切结合政治运动和生产斗争啊!”周恩来也兴奋地对王大化说:“‘马门教授’也开起荒来了,这可是一个很大变化啊!对传统秧歌要学习,要改造,去掉不健康的化妆和表演,充实新内容,与老百姓的新生活结合。”
《兄妹开荒》不仅在各抗日根据地深受喜爱,就是在国统区也广为流传。王大化的名气也因此越来越大,当时延安的很多生活用品,都用“王大化”作为品牌,比如“王大化肥皂”“王大化香烟”“王大化茶叶”等等。《兄妹开荒》成功开创了新秧歌剧的典范,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口口相传的经典巨作,此后一系列表现生产劳作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
1945年,为了探索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新歌剧,同时也为党的七大献上一份厚礼,王大化和鲁艺的同事们又投入《白毛女》的创作和编排。为了深入挖掘“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主题,写好剧本,作为执行导演的王大化与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对剧本的每一个词句都加以反复推敲和琢磨。在音乐创作方面,王大化与音乐家马克共同合作。他们对于每一个音符和韵律都要进行无数次的修改,只为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由于两家相隔很近,两人经常因为一个灵感的迸发或难题的困扰而半夜敲开对方家的大门,共同探讨新思路和新想法的可行性,通宵达旦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此外,王大化还经常抽出空余时间同舞台设计许珂探讨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制作出演员们所需要的道具、设备和服装等。鲁艺的演员们大多是出演话剧出身,对于歌剧的表演心里都没底。对演员的站位、舞台的设计、设备的调动,王大化事无巨细,十分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经过众人的不懈努力,新歌剧《白毛女》终于问世。
1945年4月,《白毛女》第一次演出地点就选在了新落成的杨家岭中央党校礼堂。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与出席党的七大代表约1500人共同观看了这场演出。演出大获成功,会场不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演出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亲切接见了王大化等全体演职人员,对他们出色的表演给予高度评价。此后,该剧引发广泛关注,在全国各地连续出演。《白毛女》享誉国内外,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新歌剧正式形成。
在经历了延安文艺整风运动之后,王大化从一名“普通的演员”成长为一名具有革命信念、勇于创新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派遣大批革命干部前往东北。王大化不顾孩子年幼,主动要求奔赴东北。
1945年11月2日,王大化跟随部队到达沈阳并先后担任东北文工团戏剧部部长、支部委员和组训部部长等职务。在文工团里,他的工作异常繁忙,负责剧本编写、舞台设计、演员调度等多项任务。除此以外,他冒着生命危险,带领演员们穿越国民党的层层封锁,辗转沈阳、长春、丹东、大连等地,一边开展文艺工作,一边宣传党的思想和精神,启迪广大人民群众。无论是在硝烟四起的城市街头还是偏僻荒凉的农村田间,总能看到王大化演出的身影。此后,他还根据东北实际情况,创作了《东北人民大翻身》《祖国的土地》等文艺作品。在短短的一年之间,王大化不仅参与话剧创作、改编秧歌剧、导演活报剧,而且还执笔撰写宣传文章。
1946年12月18日,王大化到达齐齐哈尔并出演了《兄妹开荒》,不料想,这次演出却成了绝唱。东北天气寒冷,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为了筹备新春的文艺表演,王大化带队前往讷河地区搜集素材和资料。在乘坐火车抵达宁年之后,由于交通不便,王大化等人只得乘坐一辆拉棉花包的私人汽车。车内空间非常拥挤,为了妥善安置老乡和战友,王大化让出自己的位置,爬到车顶硬撑。长期的肺病再加上多年劳累的透支,导致他的身体已然十分虚弱,而此时,刺骨的寒风更让他手脚麻木,不幸从车顶摔了下去。由于头部重重地磕在路面上,他立即陷入昏迷,同行人员赶忙将他送往讷河医院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救治无效,王大化年轻的生命被永远地定格在了27岁。
王大化穿梭于革命第一线,奋斗在文艺最前沿,他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方式将艺术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谱写出一曲曲气吞山河的青春赞歌。王大化殉职后,新华社向全国发表悼念文告。后经过毛泽东的批准,中共中央东北局授予王大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时任东北局宣传部部长的凯丰为他的墓碑亲笔题词“人民的艺术家王大化同志之墓”。王大化为人民艺术而生,也为人民艺术而死。“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是对他的最高褒奖。(题图为王大化在演出《兄妹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