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岛的60年:以青春之力焕“青春之岛”

2022-09-24 09:06张肇祺张天宇
时代邮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陈岛

● 张肇祺 张天宇

浙江台州,椒江口东南52公里,由上、下大陈等数十个岛屿和海礁组成的大陈岛,如一串明珠落在浩瀚东海之上。60多年前,岛上密布战争的阴云,1.8万名居民迁至台湾,背井离乡的酸楚至今仍是萦绕在台海的一抹乡愁;而今,这里又被称为“青春之岛”,数百名年轻人在满目疮痍中扛起了建设大旗,以热血和汗水换来了这片岛屿的新生。

小小的大陈岛,集聚了太多历史的悲欢离合,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雨沧桑。

“垦荒精神”凝丰碑

大陈岛北通苏沪,南望台海,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处战略要地。在激荡不绝的历史波涛中,大陈岛见证了一段段海疆传奇,但其最为瞩目的篇章,书写于最近的60多年时光中。

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对盘踞在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军队发起登陆打击。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胜利,改变了东南沿海的斗争形势。

史料记载,国民党当局在败退前,下令将大陈岛的1.8万名居民迁至台湾。同时实行“焦土战略”,对岛上各类坑道、掩体实施爆破,并大量烧毁民房、设施,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大陈撤退”。

经历了那场浩劫的大陈岛,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几乎都是安安静静的。直到一群热血青年的出现,让这里重新热闹了起来。

1955年底,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耀邦听闻大陈岛“人去岛空”的现状后,提议组织一支青年垦荒队,在大陈岛解放一周年之际登岛建设。当时大陈岛由温州管辖,当地青年积极响应,一支200多人的志愿垦荒队伍很快组建了起来。

“敌人破坏,我们建设。”大家刚开始满怀信心,决定要让这里重获新生。按垦荒队员设想,这里将是“花果满山、树木葱郁、羊叫、猪叫、牛叫、鸡叫,一个热热闹闹的海上明珠”。然而,岛上艰苦的条件却让垦荒队员始料未及。大陈岛孤悬海外,淡水补给受限,还面临台风的袭扰,更危险的是岛上密布地雷。危机四伏的环境让很多人胆战心惊。

甚至年轻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挑战。垦荒队长王宗楣回忆,当时垦荒队员平均年龄只有18岁,还有很多人从小生长在城市,不熟悉农牧业生产,初来岛上时发生了不少糗事。据垦荒队员回忆,他们有些人把刚长出来的禾苗当野草除掉,养殖的兔子也死了大半。后来,垦荒队员虚心向大陈岛上的移民学习经验,开辟菜园,种植果树,还建起养牛厂、养兔厂,逐渐在大陈岛站稳了脚跟。

每天面朝大海的垦荒队员意识到,大陈岛要复苏,离不开渔业生产。他们成立了渔业队,修好了被国民党军队破坏的几十条小船,又攒下工资集资建造了机帆船。风浪咆哮,船身摇晃,浓烈的鱼腥味和机油味……很多人刚出海时,被折腾得“连肚子里的蛔虫都吐了出来”。但这些无畏的年轻人最终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在广阔海洋里乘风破浪。“我以前没捕过鱼,第一次上手,又有浪又有鱼,特别兴奋。”垦荒队员张其元回忆道。

战天斗海,以岛为家。1956年到1960年,温州、台州两地总计有467名青年上岛支援建设。在他们的努力下,曾经满目疮痍的“死亡之岛”变成了充满希望的“青春之岛”。

2000年,巍峨庄严的大陈岛垦荒纪念碑落成。垦荒纪念碑的碑名由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前线总指挥张爱萍将军题写,碑的另一面镌刻着胡耀邦同志的手迹“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形成的大陈岛垦荒精神,真正凝结成了一座丰碑。

两岸乡情在这里交汇

下大陈岛东海岸,陡峭的岩壁旁有一石亭,名为“思归亭”。亭柱上有一副楹联——“望海觅岩云曾听波涛澎湃,飘蓬归故里来寻根本枝蔓。”

颜阿嬷居住的花莲大陈一村,村口有面巨大的彩绘墙壁。从早年在大陈岛时的赶海捕鱼、祭祀神明,到抵达台湾后的勤恳谋生、因袭旧俗……一幅幅壁画生动勾勒出大陈人几十年来的生活图景。

当年,大陈岛居民迁徙至台湾后,被安置在台北、宜兰、花莲等12个县市的35个“大陈新村”。如今,大多数大陈人已经搬出了早期的聚落,他们曾经住过的阴暗潮湿的铁皮屋相继被拆除,从新建起的高层公寓中难觅过去的印迹。但仍有一些线索揭示着这里与大陆的亲缘关系,比如附近生意兴隆的浙江年糕店——那是大陈人无法割舍的家乡味道。

“这几十年来,我们过得也很辛苦。”颜阿嬷说,她年轻时靠给人做杂活勉强维持生计,男人们则出海捕鱼。然而台湾周边海域的鱼类与大陈岛并不相同,光靠捕鱼难以为生。后来很多人去当了船员,她的丈夫就是其中之一。

据统计,上世纪60年代,有3000多名大陈台胞担任船员,约占当时全台船员总数的十分之一。而伴随着海员的“跳船潮”,也有很多大陈人后来选择到国外打拼,在更广阔的世界留下了足迹。

“迁台的大陈人历经数代,已经深深融入台湾社会。但如今的台湾依然活跃着不少同乡会团体,这些大陈人的后代会定期组织活动,他们也是两岸交流的积极参与者。”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王玉国介绍。

两岸恢复交往后,不少大陈台胞都曾带着子女回到大陈岛上祭祖寻根。颜阿嬷和丈夫记得,两岸通航后,一家人从基隆坐船到了海门镇,又换乘船只直抵大陈岛,非常方便。他们口中的海门镇,就是如今的椒江区。颜阿嬷原来的家在下大陈岛的西咀头,村后的山峦与岸边的礁石依然是当年的模样,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大陈人接力建设家乡。

梅花湾是当年大陈人迁台时的主要登船点之一。如今,岸边的大陈岛台胞文史馆保存着详细记录这段特殊历史的史料。在这座地板已吱吱作响的三层小楼中,参观者可以了解大陈人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忆。

台胞文史馆旁侧,大陈百货超市的招牌十分瞩目。店主缪友春年近60岁,他的外公1959年从海门镇迁至大陈岛,到了他已经算是大陈第三代人了。他说,过去的大陈岛“走路高低不平、夜里电灯不明、急事电话不灵、遇风航船长停”,而这些年来,他和家人亲眼见到了岛上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都是大陈岛上的坚守者!”

“迁台时期的战火纷飞、满目疮痍,与垦荒时期的筚路蓝缕、日新月异,两岸的大陈人有着不同的集体记忆。”王玉国说,“以不同时代、不同世代对大陈岛的乡情为连接,对于我们理解这座岛屿或许会有新的启发。”

“东海明珠”踏上共同富裕路

“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经历一甲子风云积淀而成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已经熔铸于海岛的每一个角落。

大陈岛的周围海域是东海著名渔场。据岛上渔民介绍,过去每逢鱼汛,有数万渔民和六七千条渔船聚集在渔场捕捞作业,海面上热闹非凡。如今,大陈渔民开展规模化养殖,实现了从“吃海”到“养海”的转变。海面上不时可以看到成片的渔排,这是大陈岛在全国首创的大型铜围网养殖大黄鱼技术。目前大陈岛可养殖大黄鱼600万尾,年产量达3000吨,年产值3亿元左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渔民选择上岸定居,大陈岛也在尝试将渔业和旅游业结合发展。过去的地理劣势,成了亲近自然的独特优势,厚重沧桑的战争遗迹、壮阔绝美的海岛风光,让更多人关注大陈岛。

距思归亭不远处,有“东海第一大盆景”之称的甲午岩巍峨耸立。两块海蚀柱若神斧劈成的两块巨屏,屹立在东海的茫茫波涛之中。岸边的山崖上,透明玻璃栈道凌空而建,踏上去,耳边是呼啸的海风,脚下是咆哮的海浪,眼前是直插云霄的岩柱,令人心神摇荡。

浪通门,见证大陈岛的另一个传奇。1997年,大陈岛附近海面受强台风影响,掀起了高达36米的巨浪,将此处的堤坝拍成了碎石。为了纪念这次巨浪,一座银白色的浪花形雕塑被建在石滩旁,已然是又一处热门“打卡地”。

客运码头与景区附近的游客中心已经建成开放,环岛巴士的运行让更多游客有机会深入岛上的各个角落观光探秘。不少荒废的老屋被重新加固装修,成为颇受欢迎的精品民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来海岛打拼创业。在各种旅游攻略频频提到的“廿九海狸”餐厅,清蒸大陈黄鱼的招牌挂在显眼位置。80后老板钟威自豪地说:“我们的大陈黄鱼点单率最高,每一条都有我小臂这么长!”2017年,他花了8个月从一片破旧老房中整修出这个音乐餐厅,随着大陈岛红色旅游日益红火,餐厅生意也日渐兴隆。这几年,海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钟威还在餐厅旁开了家奶茶店,最近他一门心思扑在新产品的开发上。

缪友春说,近几年超市接待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2020年营业额达到十几万元。如今,他与老伴又把自家的临街仓库改造成了一家特色餐厅。对于大陈岛的明天,缪友春充满期待。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何惧表示,浙江是探索实现共同富裕道路的“探路者”,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富裕,也是精神生活上的富裕。尽管我们如今各方面条件要远优于当年,但毋庸置疑,“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仍然可以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夜幕下的大陈岛格外温柔。老街两旁,木窗、灰瓦、石头墙依旧保留着古拙的模样,见证了60多年间,一座岛屿如何从昔日的一片焦土,变成今日充满活力的“东海明珠”。

海风轻拂,灯火悠悠,沧桑世事赋予了大陈岛独特的气质。而人们有理由相信,这座海岛的传奇故事,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仍会继续。

猜你喜欢
陈岛
论大陈岛垦荒精神形象
“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一座精神灯塔
大陈岛,更与何人说
大陈岛,更与何人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大陈岛垦荒精神代代传
厉害了,家乡的大陈岛
我与大陈岛垦荒精神
习近平回信勉励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继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热爱祖国好好学习砥砺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 继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 热爱祖国好好学习砥砺品格
习近平回信勉励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