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开
(安徽中联国信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合肥 230000)
财务管理是纳税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纳税企业日常经营状况,为纳税企业进行重大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营改增”政策实施对纳税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纳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只有充分了解“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背景及主要内容,严格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准则,才能有效发挥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减轻税负,合理避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
在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营改增”是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减轻纳税企业税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纳税企业发展等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改变了以纳税企业营业额为计税依据的征税方式,全面实行增值税征税,打通了各纳税企业之间的纳税链条,各产业之间的税制更加合理,有效解决了营业税重复征税难题,减轻了各纳税企业的税负,促进了纳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得不同产业之间进项税额的抵扣成为现实,纳税企业的税收负担大幅度减轻,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和制造产业快速发展,还有利于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降低了纳税企业的负担,也降低了纳税企业成本,有利于纳税企业各项资源的优化整合,对于纳税企业的创新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从税收方面有效激励了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使科技创新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科研创新中,更有利于科技创新企业研发能力的提高,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增值税抵扣链条的进一步打通,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更加紧密,为科技创新企业科研的进行提供了更多助力。另一方面,全面“营改增”政策要求纳税企业在各个环节都以增值税方式进行课税,此种纳税方式不仅能够使企业上下游之间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降低纳税企业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链供应模式,还有利于纳税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开展,使企业产品更具专业性,有利于企业产品质量和层次的提高以及企业良好品牌形象的树立。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出口退税有一定的影响,扩大了出口退税范围,推动了外贸企业发展,外贸出口形势更好,出口规模更大,增强了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营改增”后,外贸企业进项税额可以全额退还,为外贸企业出口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激发了外贸企业热情,促进了国际经济发展。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纳税企业管理更加规范,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一方面,“营改增”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使得纳税企业在供应商的管理上更加规范合理,以便增加进项税额,降低纳税企业税负。同时,规范的管理使得纳税企业的日常经营更加高效,产品质量更高,进而提高了纳税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营改增”后,纳税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避税方式提高企业利润,但这对纳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纳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财务管理技能,深刻理解“营改增”的内容,才能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由此可见,“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纳税企业财务管理团队的高素质发展。此外,“营改增”实施后,增值税涉税风险加大,纳税企业只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内部控制力度,才能有效防范增值税涉税风险。因此,“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纳税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营改增”实施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只有充分认识到“营改增”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全面掌握增值税税率、计税依据、缴纳流程、发票管理等内容,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出其最大价值,为纳税企业的健康发展而服务。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纳税企业财务核算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第一,在会计科目方面,需要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增设“增值税”,并设置明细科目对其进行分类核算。增值税以商品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所以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取得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此才能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目前,增值税的抵扣认证都依靠综合服务平台来完成,这无疑对纳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第二,“营改增”后,纳税企业的收入确认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增值税收入确认条件和税前扣除标准进行会计核算。第三,“营改增”后,纳税企业税率发生变化,不同行业、不同业务之间的增值税税率不同,因此,在增值税核算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对企业运营业务进行详细划分,采用不同税率进行会计核算。
“营改增”对纳税企业财务报表产生了很大影响。首先,对资产负债表来说,固定资产在购入时的增值税可以抵扣,其入账价值发生了变化,直接影响着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一栏的数值,无论是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还是应交税费,都与缴纳营业税时不同,影响着纳税企业的总体资产结构。除此之外,纳税企业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息息相关,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也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其次,对利润表来说,主营业务收入由含税收入变为不含税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中减少了营业税金额,都影响着纳税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最后,对现金流量表来说,其填报依赖于资产负债表,纳税企业资产负债表发生变化,导致现金流量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例如,由于增值税的可抵扣性,纳税企业固定资产增多,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其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出也会更多。
纳税企业增值税的征收需要以增值税发票为依据,因此,对增值税发票进行管理是纳税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首先,财务管理人员应熟悉增值税发票的申请、领用、使用等各方面内容,积极学习增值税报税知识,参加增值税课程培训,对增值税发票进行严格管理。其次,“营改增”后,税票开具过程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发票开具更加规范,要求更加严格,且逐渐向电子发票方向发展。纳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合理规范地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最后,纳税企业,尤其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其财务管理人员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增值税发票管理过程中认真负责,严格遵守会计道德准则,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值税发票开具要具有合法性,不虚开发票,确保纳税企业的增值税发票管理的高效性。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需要纳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从营业税征收向增值税征收过渡,而纳税企业不仅在过渡期间面临财务管理风险,在正式执行增值税征收后,其财务风险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首先,在“营改增”过程中存在核算风险,即在税种转变过程中,纳税企业由于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核算过程中出现错误,进而增加了税务处理流程风险。其次,增值税发票风险增加。纳税企业在增值税征收过程中,其增值税发票的取得需要合法,而由于多方面因素,有些纳税企业在增值税发票的取得上不符合相应规定,导致增值税进项税额无法抵扣,进而造成增值税发票税务风险。
针对“营改增”政策给纳税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纳税企业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现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数据依据。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纳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充分了解增值税相关知识内容,对增值税发票进行严格管理,合理使用增值税发票,才能充分发挥“营改增”政策效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首先,以制度的形式管理增值税发票。纳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对增值税发票开具流程进行完善。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具发票时应严格遵守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增值税发票开具格式进行,开票人和复核人应区分开,不可为同一人。其次,纳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重视增值税发票开具时间、使用期限和抵扣期限,及时对进项税发票进行认证,以免造成不予抵扣的情况。最后,要加大纳税企业增值税发票的监管力度,普及增值税发票法律法规知识,约束财务管理人员行为,避免虚开发票、修改发票信息等违法行为,以免给纳税企业带来不良影响。
税收筹划能够提高纳税企业财务管理效率,降低纳税企业税收风险,减轻纳税企业税收负担。首先,纳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税收筹划意识,重视纳税筹划,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从不同角度合理规划和避税,实现纳税企业价值最大化。其次,纳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政策变化,提高自身敏感度,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从政策方面合理避税,降低纳税企业税收风险。最后,纳税企业应加强上下游企业供应链管理,确保上下游企业具有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确保增值税发票合理、合法取得。
税收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纳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营改增”政策实施过程中,纳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更应该全面掌握最新政策内容,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以适应“营改增”政策实施。首先,在增值税税率方面,各行业之间的税率不同,纳税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范围,把握增值税税率变化,合理利用税率筹划进行避税。其次,纳税企业应加强与税务部门的联系,实时掌握本区域税收政策变化,根据税收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防控措施,同时借鉴其他企业经验,对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提高纳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使其更好地为纳税企业服务,促进纳税企业进一步发展。最后,纳税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有效识别税收风险,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合理控制。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纳税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纳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深刻认识到“营改增”对其的影响。加强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将财务管理工作与日常经营充分融合在一起,一方面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等的管理和监督,以高效的管理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促进纳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