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
磷酸铁锂电池,似乎需要加一点“锰”料。
日前,中创新航表示即将推出高锰铁锂电池,而宁德时代可能在2023年大规模量产磷酸锰铁锂电池。
作为磷酸铁锂的升级版,磷酸锰铁锂成为各路诸侯争先逐鹿的对象。
那么,磷酸铁锂电池,为何要突飞“锰”进?
锰是一种银白色脆性金属,主要应用于钢铁、化工、电子、 农业、医学等领域,其中钢铁是锰的第一大应用场景。
据国际锰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88%的锰矿石被制成锰合金,8.3%被制成金属锰,电解錳和硫酸锰产量占比均为1.7%,其中高纯硫酸锰(主要用于生产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占比仅有 0.3%。
以上可见,动力电池并非锰的主要应用场景。
事实上,磷酸锰铁锂并非新鲜事物,多年之前就被车企广泛研究,几乎都无疾而终,唯有日产探索出一条锰酸锂路线。
对此,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锰酸锂比磷酸铁锂成本低20%~30%。另外,锰酸锂电池的单体电压较高,达到3.9V,磷酸铁锂电池为3.4V,三元锂电池为3.8V。单体电压高意味着电池PACK可以使用较少的电芯。”
不过,锰酸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电池还低,最终没有成为市场的主流。
此背景下,磷酸锰铁锂再度受到市场的重视,又是何道理?
近一年来,磷酸铁锂电池站上“风口”,装机量反超了三元锂电池,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打破能量天花板,进一步满足车企的实际要求。
如此一来,磷酸锰铁锂就成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磷酸锰铁锂的优势是循环寿命长、热稳定性高、安全性强,兼顾了磷酸铁锂的高安全性与三元锂的高能量密度,整体性能介于两者之间。
更为重要的是,锰不是稀有金属,与钴、镍相比经济性较好,添加的成本不高。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已探明的锰矿储量约15亿吨(金属量),主要分布在南非、澳大利亚、巴西、乌克兰、中国、加纳等地;其中中国拥有0.54亿吨锰资源,位列全球第六,占比约4%。
尽管如此,磷酸锰铁锂的劣势也不能忽视,存在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倍率性能差、循环过程电压衰减等问题。
而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特斯拉会青睐“锰”,“用三分之二的镍和三分之一的锰做阴极是相对简单的,这将允许我们在同样数量的镍的情况下多产生 50% 以上的电池容量”。
中信证券表示,以单只锌锰电池含锰量5g计算,预计2025 年全球锌锰电池用锰量为 45.5万吨,2021年—2025年CAGR 为2.1%,市场整体保持低速增长。
这么来看,磷酸锰铁锂的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
磷酸锰铁锂起势,一些企业摩拳擦掌地布局。
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已连续5年占据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首,具备较为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29.7亿元同比增长156.3%,净利润为81.7亿元同比增长82.2%;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为66.8亿元同比增长163.9%,环比大幅增长347.1%;毛利率为18.7%同比下降8.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支出为57.7亿元费用率达5.1%。
宁德时代于2021年11月投资了力泰锂能,后者拥有2000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及2000吨高纯碳酸锂生产线,从而间接布局了磷酸锰铁锂。
此外,宁德时代也在打造M3P电池。
据公开资料显示,该电池基于新型材料体系,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于三元锂电池,预计在明年推向市场。
外界普遍认为,M3P电池就是走的磷酸锰铁锂路线,只不过掺杂了其他元素。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宁德时代、欣旺达及亿纬锂能的磷酸锰铁锂电池已在2022年上半年通过电池中试环节,正在送样品给车企测试。宁德时代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量产该产品。
容百科技是全球产能最大的高镍三元材料制造企业,高镍电池领域的话语权较大,然而三元锂没有之前那么“吃香”了,容百科技也有了未雨绸缪的心思。
其耗资3.89亿元收购天津斯科兰德,这家公司主打的正是纳米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拥有6200吨产能,掌握了磷酸锰铁锂的10项发明专利和 6项实用新型专利。
据公开资料显示,斯科兰德在两轮电动车市场已实现每月稳定出货逾百吨,在四轮电动车市场已实现每月百公斤至吨级的出货。
对此,华鑫证券表示:“综合来看,随镍、钴价格下行,三元短期性价比凸显,未来高镍化、高电压化大势所趋,公司深耕高镍三元赛道,并积极布局下一代技术路线,占领技术高地,优势凸显。”
湘潭电化的主营业务为电解二氧化锰,现有产能为12.2万吨/年,近年来发力高纯硫酸锰和锰酸锂电池材料:现有高纯硫酸锰产能1万吨/年,2020 年投资设立靖西立劲新材料有限公司,启动2万吨尖晶石型锰酸锂电池材料项目建设。
這么来看,湘潭电化也可以算是相关的概念股。
更为关键的是,湘潭电化拥有锰矿资源,算是磷酸锰铁锂的上游。
需要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容百科技与湘潭电化都是高人气股,短线进进出出的资金较多,且磷酸锰铁锂短时间只是概念,不能对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因而风险肉眼可见。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跟本报无关。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参考,实际盈亏自负。
@凡尔木:董师傅,帮忙看看晶澳科技,可以继续持有吗?
@董师傅:晶澳科技是光伏组件龙头之一,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下游,之前不少人担心钱都被上游赚走了,下游的日子难过,但实际来看还算不错。2022年上半年,晶澳科技的营业收入为284.69亿元同比增长75.81%,净利润为17.02亿元同比增长138.64%,而2021年全年的净利润也不过20.39亿元,盈利能力可见一斑。之所以如此,与晶澳科技在海外布局较早息息相关,目前其触角已伸至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上游涨价压力可以较为畅通地传导。不过,晶澳科技的隐忧也不能忽视,那就是存货余额为67.52亿元,较期初增长83%。整体来看,晶澳科技的基本面扎实,理论上继续持有并无不妥。
@墨尘石绿:董师傅,阳光电源净利润这么差,股价还不跌,网上说跟广发基金有关,那是不是可以不看阳光电源的基本面了?
@董师傅:阳光电源是光伏逆变器龙头股,一直处于强预期与弱业绩的博弈中,之前就出现过盈利不及预期的事情,2022年的中报不过再次加深了外界的疑虑。2022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的营业收入为122.81亿元同比增长49.58%,净利润9亿元同比增长18.95%,净利润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速。此背景下,投资者一片哗然,认为阳光电源的成长性不足,难以匹配千亿元的市值。复盘来看,广发基金旗下的产品不断介入阳光电源,而不少基金选择减持,对比颇为明显,这或许就可以解释为何阳光电源易涨难跌。长远来看,阳光电源的市值终究是需要业绩来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