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
滕州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 277599
肺栓塞是十分严重的一种急性肺部疾病,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主要为机体内部出现血栓且伴随血液循环移动到肺部而使得肺动脉受阻,引发肺部出现循环局部障碍〔1〕。临床研究指出,肺栓塞在临床中的好发群体主要为中老年群体,且大部分的老年肺栓塞患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病情急且死亡风险高等,特别是肺栓塞在疾病早期缺乏具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十分容易发生误诊及漏诊〔2〕。最近几年,在我国临床当中肺栓塞的发病比率开始不断升高,开始逐渐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及重视〔3〕。临床中对于符合抗凝溶栓指征的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方式〔4〕,但是因为老年肺栓塞患者病情变化十分快,因此怎样在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过程当中使用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辅助患者得到更好的临床效果等相关问题依旧值得探讨〔5〕。责任制护理在临床当中十分常见,在患者发生异常情况时,其可以促使医护人员在最快地时间内确认,进而通过有效及时的干预措施来进行处理〔6〕。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肺栓塞患者102例,分别在抗凝治疗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及责任制护理,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肺栓塞患者102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对肺栓塞的诊断标准〔7〕。②年龄>60岁。③未合并溶栓抗凝禁忌证者。④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者。 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者。②对本次研究药物既往存在过敏史者。③合并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及不全者。④合并精神异常者。⑤不能正常沟通交流者。 对照组51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1.1±2.2)岁,其中男26例,女25例,原发疾病类型:静脉栓塞10例,心脏病(肺源性)16例,心脏病(风湿性)20例,脉管炎(血栓闭塞性)5例。研究组51例,年龄60~80岁,平均(71.2±2.4)岁,其中男25例,女26例,原发疾病类型:静脉栓塞11例,心脏病(肺源性)17例,心脏病(风湿性)19例,脉管炎(血栓闭塞性)4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获取伦理委员会核准及许可。
两组均接受抗凝治疗,方法如下: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肌内注射,1次/d,5 000 U/次;用药2 d之后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基础上使用利伐沙班:口服,1次/d,10 mg/次;连续用药7 d之后停止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利伐沙班继续服用约3个月。
1.2.1对照组 应用常规护理。
1.2.2研究组 应用责任制护理。主要方法为:第一,成立责任制护理干预小组。责任组长:2名,对责任组长的要求为操作护理技术掌握扎实、全面,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且学历高,责任心强,交际沟通能力较强者。全面培训责任组长,严格的遵循相关责任制护理的要求,然后根据小组内成员的不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工作年限、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及学历水平等,划分护理层次。主要层次从低到高包括:护理学员、辅助护士及责任护士。第二,对不同层次的岗位职责进行具体划分。①小组的责任组长负责管理责任制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排班、实施临床优质护理等。小组责任组长对责任制小组要全面的贯彻及落实,对上班时间进行规范,针对危症及急症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处理干预。排班方面制定连续排班模式(APN)分组弹性排班,最大程度地降低临床护士交接班的次数。同时,小组责任组长每天都需要对病房进行巡视,记录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根据护理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临床护理工作的内容及模式。②责任护士的工作内容主要为负责本组患者的护理、治疗及抢救等工作。辅助护士的工作内容主要为输液及药物配制等工作,并且在责任组长和责任护士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抢救。护理学员的工作内容主要为本组患者提供包括生活护理在内的基本护理。
1.3.1针对两组相关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长进行比较及观察。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绀、胸痛及呼吸困难。
1.3.2针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相关的凝血指标进行比较及观察。在治疗前、治疗后抽取两组的样本血液约3 ml,使用全自动血液检测分析仪进行检测〔8〕。
1.3.3针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相关的动脉血气指标进行比较及观察。在治疗前、治疗后使用血气分析仪进行检测〔9〕。
研究组所有临床症状持续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时长
研究组治疗后相关凝血指标:APTT、TT及P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相关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的比较
肺栓塞是因为不同原因导致体内的栓子发生脱落,对肺动脉产生阻塞的肺循环障碍〔10〕。其在临床当中的发病比率十分高,仅次于高血压及冠心病,且患者的病死风险较高〔11〕。相关研究指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而临床当中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及保守治疗〔12〕。而在所有的治疗方法当中,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是十分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13〕。本次研究当中使用的抗凝药物为低分子肝素钙及利伐沙班。利伐沙班可以有效地对凝血途径产生阻断作用,属于凝血因子Xa直接抑制剂类药物,其临床使用优势为生物利用度高、选择性高等〔14〕。除此之外,利伐沙班在合理的用药范围当中不会在患者的体内发生累积,安全性高〔15〕。低分子肝素钙能够跟抗凝血酶Ⅲ发生结合,是普通肝素通过化学或者酶聚集而产生的一种片段,能够较强的抑制已经发生活化的凝血因子,溶解纤维蛋白〔16〕。
伴随人们精神文明及物质文明水平的持续提高,临床患者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升高,导致患者在关注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过程中针对自身健康状况方面的需求及要求也显著升高〔17〕。这就使得对临床医护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既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操作技术能力,还需要提高自身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能力〔18〕。因为老年肺栓塞的病情紧急,且老年患者在各项身体机能方面都相对年轻人更差,所以对临床护理及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
优质护理是目前临床诊疗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护理干预模式,而其中一项重要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内容就是责任制护理〔20〕。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所有临床症状持续时长均短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责任制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责任制护理的核心内容为以患者为中心,其更加强调责任护士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及机能为患者提供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及身体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健康问题及实际困难进行重要的关注解决〔21〕。应用的护理程序让临床护理人员从工作方法及思维方法方面都出现了创造性、主动性及科学性的转变。责任制护理模式让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得到显著提高,更加主动、积极地面对并解决自身所负责患者的问题〔22〕。
肺栓塞患者机体凝血的过程当中凝血途径会发生改变,导致患者的凝血指标APTT、PT及TT发生改变。研究指出,通过观察肺栓塞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23〕。发生肺栓塞之后,栓塞的部分会出现无灌注但有通气的现象,从而成为死腔通气,使得有效正常的气体交换不能进行,使得患者肺部灌注及通气的比例发生严重失衡,出现低氧血症。研究指出,肺栓塞发生之后会导致机体发生肺血管平滑肌收缩、支气管反射性痉挛、内分泌调节紊乱等,使得缺氧情况进一步加重〔24〕。而血气分析是临床中反应肺栓塞患者呼吸功能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25〕。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治疗后相关凝血指标:APTT、TT及P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相关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充分提示,应用责任制护理可以更加显著的改善老年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患者的预后。分析原因主要为:第一,责任制护理使得医护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实施责任制护理之后,在科室当中的护理安全氛围十分高,更加有效地消除了在科室当中存在的各种隐患。第二,责任制护理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更加主动积极。第三,责任制护理充分的顺应了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及潮流。和谐社会的基本及首要要求就是以人为本,实施责任制护理,顺应发展潮流,实施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肺栓塞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的过程当中使用责任制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APTT、PaO2及PaCO2水平。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