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管理工作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022-09-22 08:22郭红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临县农机化农机

郭红红

(临县安业乡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山西 临县 033200)

农业是农村的主要产业,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农业农村部张桃林副部长在答记者问时说:“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基层农机管理工作涵盖农机购置补贴、技术推广、农机安全、社会化服务等诸多方面。基层农机管理部门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其重要性和关键性不言而喻。提升基层农机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完成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至关重要。

1 “十三五”期间农机管理工作助推临县农业发展现实成果

“十三五”期间,临县农机管理部门多措并举,充分利用山西省农机购置补贴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户及专业合作社购置、更换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农机总动力保持稳步的态势增长;持续推进专业合作社土地集中经营、规模化生产,突破薄弱环节,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推广示范节本增效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有效减少了农业资源投入,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降低了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的依赖程度,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十三五”期间临县农机化事业的蓬勃开展有力地保障了临县地区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2015年—2020年间临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数据见表1,由表1可见,农机管理部门积极争取补贴资金,年平均使用资金473.89×104元,年平均补贴机具2 828台,对推动当地农业机械装备总量增长、结构类型升级换代有显著作用。

表2数据取自山西省统计年鉴,由表2可知,2017年—2020年临县农业机械总动力稳步增长,由2017年末的149 450 kW增长至2020年末的179 280 kW,年均复合增长率6.25%,对当地农业机械装备实力、解放农村劳动力、机械化作业效率有较大地提升。

表2 临县2017年—2020年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Tab.2 The year end ownership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Linxian County from 2017 to 2020

1.1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均收入

农机化是建设生活富裕乡村的重要基础之一。得益于基层农机管理部门的不懈努力,临县农机化水平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农机化水平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通过鼓励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业的规模化程度。由表3可知,全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67 869×104元增长至2020年的124 730×104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6.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4 446元增长至2020年的6 921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70%,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6.8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远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由2016年的3.64降至2020年的3.05,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村经济发展、产业振兴的成果惠及农业人口。这均得益于基层农机管理部门长期以来坚持鼓励和扶持专业农机合作社的政策,多措并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体,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提高了区域内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同时解放了部分劳动力,创造条件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地区转移,增加了转移劳动力的工资性收入。

表3 临县2016年—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概况Tab.3 The GDP and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f Linxian County from 2016 to 2020

1.2 减少农业资源投入,促进农村生态改善

农机化是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之一。由表4可知,临县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78 000 hm2左右,农用化肥施用量由2016年的18 828 t逐步降低至2020年的13 162 t,年均复合下降9.36%。临县基层农机管理部门通过推广秸秆还田离田、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整地、精量播种、精准施药、水肥一体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绿色高效农机装备与技术,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安全性能差以及难以修复的老旧机械,绿色生态农机化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减少了农业资源的投入,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促进了农村土壤、水源的持续改善。

表4 临县2016年—2020年主粮播种面积和农业生产条件概况Tab.4 The main grain sowing area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in Linxian County from 2016 to 2020

1.3 发展多种生产模式,推进农村社会治理

农机化是构建治理有效的善治乡村的重要推手之一。在推进当地农机化装备水平提高的同时,临县基层农机管理部门坚持鼓励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拓宽了当地农业人口的收入渠道,提高了当地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培育了一批装备先进、规模可观、技术实力较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实了当地农村集体经济实体的整体实力,村集体凝集力得到显著增强。受益于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与村集体资产的充实,激发了农民发展生产、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组织结构和功能得以优化,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农民组织化水平得以提高,乡村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广大乡村地区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4 广泛开展专业培训,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农机化是重塑乡风文明的文化乡村的必要条件之一。基层农机管理部门在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和服务过程中,也向广大农民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促进了农业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临县基层农机管理部门通过开展农机驾驶员培训、参加机手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持续推进农业人口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的提升,打造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了农业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的普及,使广大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驼背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共享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也彻底改变了农业从业人口的面貌,为塑造乡风文明的新时代农村打下了人员基础,也为农业人口向职业农民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

2 临县农业发展制约关键因素

临县位于吕梁山西侧,全县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县境东西相距约80 km、南北相距约85 km,全县国土面积为2 979 km2,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占吕梁市总面积的14%。山西省各县区中临县国土面积紧随兴县之后,名列第二,整体农业生产适宜性受地形、气候条件影响,适宜性水平较一般。临县下辖23个乡镇、472个行政村、32个社区,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394 713人,耕地面积10.27×104hm2,是全省劳务输出大县,还是首批国定贫困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20年2月27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临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脱贫“摘帽”,累计20.7×104贫困人口脱贫,447个贫困村退出。

2.1 自然条件限制明显

临县属黄士丘陵沟壑区,全县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高差达1 300 km。全县以大面积黄土丘陵沟壑为主,东北部主要为土石山区,西部沿黄河地区为丘陵基岩裸露区,土壤贫瘠、地形复杂、地块破碎,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集中,冬季干燥寒冷;东西地形的差异进一步造成临县气温东北冷、西南暖的格局,使得临县全县境内雨热条件时空分布十分不平衡,受气温和日照等因素影响,全年无霜期约160 d,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限制明显。全县平均年蒸发量2 149.8 mm,约为降水量的4倍,缺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2.2 资源整合能力不足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也离不开要素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虽然临县农机部门在引进、推广农业机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基层农村的农机资源仍相对分散,特别是专业农机合作社普遍规模较小、服务范围和能力有限。而普通农户购买的机具多以小型农用机械为主,这类农业机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但普遍为单个机具,集成配套能力欠缺,难以形成整体生产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资源在现代农业、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而其他农业要素资源的投入和使用,也未能很好地与农艺、农机相结合,造成资源要素投入与产出效益比仍较低的问题。

2.3 科技水平有待提升

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这已成为制约临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改进生产模式,科学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摆在农业部门和农业工作者案头的首要课题。受限于自然条件,临县农业的最佳发展路径必然是发挥独特的地理和自然资源优势,深耕特定领域,打造高附加值农产品,这一切都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只有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才能推动地域特性、作物特点、生态特征等多学科融合并运用机械化作业方式实现高效产出,从而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

2.4 农业人才缺口较大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打造一只懂农业、爱农村的农业人才队伍。当前,临县地区基层农业人才缺口巨大,缺少具备一定农业知识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人才,导致耕、种、管、收、烘、储以及加工等各个环节上存在专业性不足、精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主粮耕种收方面,限于专业人才的缺乏,距离做到“藏粮于技”还有一定差距。

3 “十四五”期间农机管理工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分析

3.1 攻坚农机薄弱环节,加快技术装备配套集成

农机管理部门应当在农业各领域、各环节上寻找薄弱环节和技术短板,持续推进临县地区主要农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力度,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降低农作物机收损失率。针对地形地貌影响,引进、推广适用机型,增加对丘陵地区、小地块作业机具的扶持补贴力度。推广、示范农业节水灌溉设备,有效降低临县地区缺水干旱问题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加快当地农机装备集成配套,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通过信贷等多种融资手段解决资金问题,在耕、种、管、收、烘、储以及加工全过程上实现装备集成配套,彻底实现“机器换人”。

3.2 沟通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新技术新装备的转化

农机管理部门应当强化自身公益属性,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农机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联合。积极联系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农机生产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将高校、科研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进企业,加速科研成果的上市进程,推动新技术新装备的转化。农机管理部门在发挥自身职能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发现和总结技术模式和技术标准中的问题,及时与高校、科研机构、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户等相关单位及个人沟通意见,改进工作方案,推动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3.3 加强科技创新步伐,推动专业示范园区建设

农机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所掌握的农机农艺专业知识及技术装备资源,推动当地现代农业专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临县农业现代化。农机管理部门应当以农机装备集成示范基地为中心,广泛选用新技术、新装备投入农业生产,让周边合作社、农户切身体会到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真正发挥示范园区的示范、推广作用,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有利条件。

3.4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懂两爱”农业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走科技兴农之路,必须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的农业人才队伍。因此,农机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发挥自身能动性,依托农机驾驶员培训、农机技术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效果,更好地将实用技术教授给一线农民。同时,注意引导和鼓励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深入田间地头,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促使他们扎根农村,将技术带到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临县农机化农机
智慧农机护航小辣椒种出新花样
王小虎:“土”专家与“新”农机的不解之缘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互联网技术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的实践和思考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深度贫困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临县野菜资源现状调查与开发建议
创新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的路径研究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临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