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子生物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教学思考与实践

2022-09-22 07:46巩月红王建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35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药学思政

巩月红,王 捷,王建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药学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0年,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学、药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其根本使命是培养医药学学生具有技术家的巧慧、科学家的精神、哲学家的思想、艺术家的情怀,最终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医药工作者,为国家的健康中国战略储备人才。

二次函数专题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这一内容是一类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问题。但学生在学习研究时,往往很难真正掌握,即使偶尔能解决一些问题,也只是照猫画虎,并不明白真正的道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很困难。所以我采取的就是循序渐进的思想,逐渐渗透,化繁为简的完成任务。

“药物分子生物学”是专门针对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课程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疾病和药物出发,启发学生利用分子生物学思维探索不同个体对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应答方式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为药物研究和临床用药打下良好的基础。“药物分子生物学”课程虽然学时不多,但在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层面上,依然秉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教书育人理念,将“药物分子生物学”中求真务实、科学思辨及规范有序等理论内涵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带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爱国自信、政治认同,以及有爱有温度、积极进取、严谨治学的科学素养,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因此,本文结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临床医学院临床药学专业的“药物分子生物学”课程进行探索实践,在此作如下探讨。

一、加强临床药学专业课程协同育人方向

临床药学是一门以患者为对象,以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为目的,以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为核心进行临床合理用药研究和实践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药物分子生物学”是临床药学专业教学中将药物和药物作用机制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阶段。该阶段需要强基础、重实践,着重培养学生如何应用药物效应机制提升临床患者合理安全用药的意识。因此,本课程积极调控教学活动,适时恰当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问题导向,潜移默化地进行相关人文素养和法治观念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心中,发挥好科学育人的功能,激发学生在强烈的认同感中吸收思想政治内容,增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的培养,实现师生素养共提升,克服高校专业课程思想政治工作短板,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师在开展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时,有效利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能够优化教学结构,将枯燥僵硬的课堂氛围进行灵活的转变,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具体化,突破学习的难点,构建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合理使用数字化的资源还能锻炼学生思维、观察、想象、记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素质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药物分子生物学”课程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主题

“药物分子生物学”课程是生命科学的领先学科,自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引入医药领域,生物技术也成为药学的先导技术,并在药学科学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药物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性强、理论性高、呈系统性体系,又涉及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国内外分子生物学领域较为成熟的新成果,以及生物学派生的基因工程等。但目前的情况是,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意识较为淡薄,忽略了全局和战略高度的导向作用。在课程设置安排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初级阶段,教学中存在专业课程理论性强、思想政治教育不足或质量不高、理论知识与课程思政各尽其责等问题。因此,专业课程应加强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引导教育者先受教育,促使理论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二)高校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因素

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科学精神,在教学中夯实“药物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索态度和科学的辩证思维,同时精准、有效地融入课程思政,即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因此,教研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制定了思想导向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南,将高难度的课堂知识与轻松的思想政治案例串联起来,互融共生,形成具有引领性的知识脉络,在不断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明确每个公民肩负的民族希望、国家义务、社会责任,以及提升崇尚法制权威、维护法律尊严的觉悟。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药物分子生物学”同向同行

现今的大学生大多数生活优渥,没有经过苦难与艰辛磨难,生活阅历相对单纯,思想观念极易受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影响,逐名趋利的欲望强烈,在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容易对尚不具备明确分辨力的大学生造成思想上的冲击,影响其并不完善的价值理念,对今后步入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摒弃隐匿于思想深处的负面因素,积极向学生传递思想的正能量。

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药物分子生物学”教学的具体方法

“药物分子生物学”绪论章节中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很多,遵循“确认目标+适时融入+点名主旨”的模式原则,选择绪论中提到的“分子生物学在药物靶标发现和发病机制中应用”的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利用2分钟的时间向学生讲述药物小檗碱(黄连素):小檗碱是治疗细菌性腹泻的药物,由于其安全性好、药效可靠、价格便宜等特点,一直是我国百姓常备的家庭用药之一。2004年,蒋建东院士带领其研究团队与其他团队合作,在近20年的长期研究中发现小檗碱可以通过新机制产生降脂、降糖、降血压等效果,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好,使我国原创药物通过开展系统性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后续研究中阐述的小檗碱在体内纠正能量代谢的多靶点机理研究结果也被国内外许多研究组和临床单位所证实,自此小檗碱开始被人们重新定位,并且可能会像他汀类药物或二甲双胍一样成为重要的一线药物,服务人类健康。通过案例表明,做事应该不断求新探索,老药的新用途也会被逐渐发现,秉承持之以恒的追求精神,与他人团结协作就一定会收获成果,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依此明确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临床药学工作者,应始终心系人民的健康,其第一职责就是为解除患者病痛折磨、安全用药提供服务,将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为百姓的健康服务,并造福人类。在绪论章节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明确了学习专业知识的责任,拥有了学生对药学事业发展的期望,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五、在“药物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在“基因及基因组”这章内容的基因理论概念学习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怀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在基本概念讲解结束后提问:“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知晓基因一词的?”由此引入基因论创始人摩尔根的门生,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奠基人——卢惠霖教授的贡献。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卢惠霖教授抱病归国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经历,再让学生了解他所做出的贡献:首次将西方遗传学著作《基因论》带回国内翻译出版。于1976年合作发表了中国第一张人类染色体核型模式图,为此后产前诊断和遗传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他主编的《人类生殖与生殖工程》一书中,首次对人类生殖工程的未来发展作出了规划。此时及时总结:正因为他,我辈国人才第一次听说了“基因”这个名字;正因为他,我们才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人的染色体;正因为他,我们才开始有了成体系的产前诊断技术和遗传咨询,优生优育开始普及;也正是因为他的一句“不看到中国的试管婴儿诞生,我死不瞑目”,千千万万的不孕不育家庭才有了拥有自己孩子的希望。由此自然而然地点明,正是因为有了前人伟大的贡献和心系大众的家国情怀,以及他们的坚毅努力,我们才能享受今天的生活,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此,在本章节中以爱国人士为国家发展奋力拼搏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学生树立报效国家的志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

(一)绪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药物分子生物学”是将分子生物学理论、技术等应用于药学的各个领域,如药物学、药理学、毒理学、临床药学等,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是在不影响课堂授课进度的情况下选取恰当案例和适当授课方法,轻松、愉悦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在教研室集体备课时结合课程的特点和优势,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宗旨,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确认目标+适时融入+点名主旨”的模式,结合教学内容提炼理论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设置恰当的素质教育目标,挖掘内容多元化的思想政治素材,找准思想政治映射点与融入点进行宣教,最终点明思想政治主旨,让学生清晰透彻地加以领悟。鼓励学生在课本相关章节的空白处随手写下自己的感悟。思想政治案例的融入缓解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压力,激发了学生的听课兴趣,促使学生清晰学习知识的目标,有助于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最终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思想精神熏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第一章“基因及基因组”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课程的具体内容选定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以浸润的方式使思想政治蕴含的理念在学生心中生根。

(三)第七章药学分子生物学应用中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

本章内容以基因组编辑技术融入法治观念的思想政治素材进行讲解。首先,举例分析基因编辑在目前的应用,如植物科学家Zachary Lippman与研究人员使用CRISPR来编辑南美红菇娘的基因,增大了水果的体型,增加了果实的数量,使其成为经济农业作物,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带入基因编辑的反面素材,讲述发生在我国的一例基因编辑恶性案例,并阐释事件的危害。明确当事人为追名逐利,故意违反国家有关科研和医疗管理的规定,逾越科研和医学伦理道德的底线,扰乱医疗管理秩序,危害社会。最后利用3分钟的时间针对“关系到人类健康和长远福祉该如何审慎使用该新兴技术”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在本章思想政治内容中灌输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敬畏生命的学术思想,为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应用科技奠定了基础。

(四)在“药物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专业知识讲授的全过程,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思想得到升华。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见表1。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3个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2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制成含姜黄素310.5 μg/mL、去甲氧基姜黄素102.3 μg/mL、双去甲氧基姜黄素103.6 μ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储备液。

在水利工程中存在农田面积大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使得很多地区的水资源不能更好的满足于农田灌溉的自身需求。

表1 课程思政与“药物分子生物学”互融共生

六、反思与展望

思想政治课程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而专业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载者,通过以专业课程为主体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法,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去探索新知识,并学会正确分析、解决问题,将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求知。与此同时,使学生深入悟透知识内容背后蕴含的价值理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培养创新精神和责任感,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贡献。“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第八》),作为教育者如何保证思政元素的启迪性和时效性,如何保证有趣味且不致学生反感,如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教”与“育”的有机统一,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药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