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爱琳
(惠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双导师制”是以本科师范教育专业学生为教育、服务与管理对象,由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教师(校内导师)与基础教育教师(校外导师)共同培养师范教育专业人才的协同育人机制。其中校内导师的工作职责是:负责指导师范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基础知识、职业素养培育、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毕业论文、教育实习等。校外导师的工作职责是:指导师范生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升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促进师范生角色转换和专业发展。“双导师制”实施目的在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论文旨在探讨基于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双导师制”运行实效,构建“双导师制”师范生培养的新模式。
师范生教育长期存在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活动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满足培养目标需求,课程体系没有凸显师范专业特色,教育实践环节未能完全落到实处,指导力量不强,管理评价机制单一和组织保障相对薄弱,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的岗位需要等问题。师范生培养囿于一隅的传统培养模式已然不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必须谋求发展与变革。
为打破资源壁垒,整合多方力量,助力师范生成长,2007年教育部就部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培养推出“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改革,201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对师范院校实施“双导师制”做出明确要求,即“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兼职教师,占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不少于20%。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实行双导师制”[1]。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要求中小学全程参与师范生培养,积极利用高校智力支持和优质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2]。
为增强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应当全面推行“双导师制”。该意见就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提出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全面推行教育实践“双导师制”、丰富创新教育实践形式、组织开展规范化的教育实习、完善多方参与的教育实践考核评价体系等九个方面的规范建设来促进师范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3]。2017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对“双导师制”在遴选、培训、评价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同时对双导师的数量、水平、稳定性等方面也提出了不同等级的标准[4]。自此,“双导师制”在师范生教育中全面实施。
“双导师制”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的建立为“双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惠州学院以创建广东省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加强与中小学的联动机制,宣传与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构建多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项目类型有选择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下称文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与基础教育合作探究、校内校外联动”的培养方式,为达成“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了“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导师制”协同育人保障机制。
1.成立语文教师联盟,构建高素质的外聘师资队伍。惠州市语文教师教育联盟是惠州学院与惠州市教育局共同创建的国家教师教育实验区协同育人平台,推行U-G-S教育模式,即政府、高校、中小学三方联动,构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创新机制。目前惠州市语文教师联盟共有成员30多人。双方互发聘书,联合举办活动。自成立以来,语文教师联盟举办写作教学研讨会、中小学古诗文吟诵教学实训论坛、名师成长调研等教学科研活动20多场。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师范生深入了解基础教育课堂、掌握语文教学基本规律、从名师成长中汲取经验,快速成长。
2.成立双导师制工作组,促进校内外导师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双导师制”运行通畅。工作组定期召开交流会,听取合作单位的需求,协调双方的合作意愿。文传学院给校外导师颁发聘书,邀请校外导师参与学院的各项活动,听取他们对学院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增强校外导师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文传学院聘请校外导师对师范生开展嵌入式教学,就如何对应课标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给予示范,有效地指导师范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课堂教学。
3.增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沟通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文传学院邀请校外导师和师范生共同参与制定师范生成长计划、师德养成教育措施、职业生涯规划,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师范生实践教育目标、具体的指导安排以及培养质量评价。文传学院教师赴中小学等基础教育机构开展讲座,就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申报与研究等问题给予指导。
4.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定期召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目前文传学院已与惠州市第五中学、南山学校、惠南学校等32所中小学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以满足师范生教育实践培养的现实需求。文传学院定期召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座谈会,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开展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讨论,打造适合新时代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
1.精心设置师范专业课程及实践活动
课程模块围绕师范生职业能力发展进行设置。对照教育实习要求,将师范生职业能力分解为“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个核心要素,具体细分出“教师职业素养”“汉字规范书写”“教师教育教学语言”“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教育教学研究”“班主任工作”“求职与职业发展”八大专业能力支撑模块。
一是践行师德。除开设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及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等课程之外,在课程思政主导思想的引领下,文传学院已有《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概论》等课程率先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和探索。此外,文传学院还为师范生遴选校内外导师,开设“中(小)学名师进课堂”系列讲座,邀请行业卓越人才尤其是优秀校友与师范生面对面座谈,分享校园生活及成长经历,解答师范生的成长困惑。这些举措贴近师范生的情感,激励师范生树立职业目标,培育教育情怀,完善职业道德。
二是学会教学。除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相关课程外,针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升,文传学院为师范生开设教师语言艺术、教师书写技能、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微格教学、基础写作、创意写作、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以提升学生在语言表达、汉字书写、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写作、学术研究等教育教学综合能力。通过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从说课、教学设计、讲课、板书、答辩、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各个环节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
三是学会育人。文传学院为师范生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沟通与管理以及语文名师进课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等专业实践类课程,邀请省市中小学优秀校长、省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以讲座、座谈、嵌入式教学等形式积极参与师范生培养,组织学生前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观摩学习,提升师范生职前综合育人能力。
四是学会发展。为达成学生具有终生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培养目标,除开设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聘模拟专题训练、课外自主实践等课程外,文传学院鼓励师范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寒暑期实践、支教等课外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师范生参与一年一度的省级师资培训研修项目,以促成师范生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提升师范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实践教学举措
(1)“请进来”和“走出去”
“请进来”是指将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请进校园,以开讲座、示范课或嵌入式教学等方式参与师范生培养。“中小学名师进课堂”等系列讲座以校外导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历为基础,或为师范生讲述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成长感悟,或聚焦教学热点问题示范解惑。目前已有来自惠州一中、惠州市南山学校、惠州市第十一小学等一线教学名师走进大学校园,为师范生开设讲座,反响良好。嵌入式教学则是校外导师真正走进大学课堂,为师范生传授教学技能。“走出去”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高校教师走进基础教育的一线课堂挂职锻炼,服务于基础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一是指师范生进入一线中小学课堂,以见习者的身份观摩真实的中小学课堂,揣摩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前者可以让高校教师熟悉基础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基本策略,在指导师范生时更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师范生的课内演习更有仿真度、更见实效。后者让师范生得以在真实的中小学课堂中细心揣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师范生快速成长。
(2)“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
“四习”一体指的是基于师范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四个训练阶段:演习、见习、实习、研习。四阶段紧密围绕教育教学实践,按照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分段设定目标,确保实践成效。演习、见习属于实践前,实习(包括顶岗实习)属于实践中,研习属于实践后。具体来说,演习是一种演练性的学习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演习阶段实际就是尽力营造仿真课堂,让师范生针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模拟训练。这一阶段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每一个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让学生了解一堂课应当包含的要素以及每一个环节的训练重点。
见习是一种观摩性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历教学现场观察基础教育教学课堂真实情况,认识真正的学校教育。师范生以观摩者的身份,仔细观察授课老师如何实施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认真体会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节奏、教学语言等方面的具体处理技巧。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让师范生更清晰地把握各个教学元素,了解真实的课堂是什么模样,有利于师范生更好地将大学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
实习是一种学习者亲自参与教学的实践活动,促成学生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由职前转入职后的重要环节,在师范生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以全员集中实习的形式展开。与以往的教育实习相比,在时间上,由原先的八周延长至整个学期;在指导方式上,由原来的教师不定期到校指导改为教师不定期指导与驻校指导相结合;在实习资料的记录和整理上,采用校友邦实习软件。该软件支持学生完成周志、月志、听课记录、实习报告等一系列实习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其作用在于,一方面指导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有细致的了解,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及时记录实习生活的点滴感想和收获,便于学生对实习生活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
研习是一种反思实践的研究活动,促使学生的教育实践走向教育自觉,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研习实际上是反思意识在教育教学上的反映。实际上,师范生在演习、见习和实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自觉反思、研读,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的研究能力。研习过程重在反思教学现象和教学行为,将经验性的教学感受和心得上升为理论。只有持续不断的研习,才能不断磨砺教学能力,拥有独具一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研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师范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发展态势,提升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师范生走向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研习活动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讲座心得,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与教师合作或单独发表论文等,形式多样。
(3)扎实推进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
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是对师范生职前职业能力水平的一次综合测试。为扎实推进师范生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院已有序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师范生技能比赛选拔及指导老师遴选工作。经过班赛、院赛、校赛三重选拔,择优确定国家级(省级)师范生技能大赛参赛选手;二是做好师范生参赛实训工作。模拟训练依循观摩—集训—反思的思路展开:由校内外导师亲自示范或者组织选手观摩中小学名师一线课堂,熟悉一堂课的基本环节和技巧,学生及时记录听课心得并参加座谈讨论;指导学生写好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设置模拟课堂情境反复训练,揣摩真实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使模拟课堂尽可能地接近真实课堂;校内外导师共同参与听课评课。校外导师的意见有助于师范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课程标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置以及重点、难点的把握,使教学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需要特别重视;选手依据导师们的意见形成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继而进入新一轮的训练。三是做好赛后的总结和推广工作。赛后的总结和经验分享一方面有助于反思存在的问题,利于师生双方的改进;另一方面比赛经验的分享也吸引了大批学生的关注,有助于师范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师范生技能比赛对个人职业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使比赛处于良性发展态势。
1.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profile)最初在艺术家群体中使用,用以展示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和创作成就。档案袋既便于艺术家对自身艺术探索历程的自我反思,也利于同行学习交流及评价。伴随西方教育评价改革运动的展开,档案袋逐渐被用于教学评价领域,被称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方式,它记录了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整个过程,能有效地呈现学生学习的动态过程及成长轨迹,真实呈现培养实效,以实践和产出为导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的提升。
文传学院卓越班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袋,内容包括适应学生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培养计划、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学观摩活动记录、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教学反思、见习笔记、教学技能比赛参赛资料、实习资料、毕业论文资料,还有各类证书、奖状等等。档案袋内容丰富详尽,分类归档,清晰地呈现了师范生从入学到毕业每个阶段的成长轨迹。比如在师范生培养目标的达成上,档案袋详细记录了学生对“七个一”的落实情况:制定一个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参加一次教学观摩活动,认真撰写一个教学设计,精心实施一次教学公开课,完成一篇教育教研论文(调研报告),获得一项职业资格证书,参加一次师范生技能比赛(汉字书写比赛/教学技能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国学大赛/征文比赛等)。学生的这些职业技能的养成轨迹都在学生成长档案袋中得以清晰的呈现,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评价、及时纠正。
2.赛事评价
学科竞赛是培养师范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学科竞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学校真正成为东江地区人才输送的“大本营”。2020年度,惠州学院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五、广东第一。据统计,文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近五年来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技能大赛奖29项,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励1829项。例如,2018年全国第八届“华文杯”语文教学技能大赛,该专业学生共获奖1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2020年学生参加广东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共获奖4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①。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覆盖面广,历时长,影响大,且与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教师招聘工作形成良性互动效应,有效地促进了师范生职前职业能力的发展。
3.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是对师范生培养质量持续监测的必要手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不满意,是衡量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持续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文传学院重视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和结果反馈,形成了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
2020年2月至9月,文传学院与北京睿新中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进行第三方调查和评估。此次调查针对与文传学院有密切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展开调查,覆盖了各级普教系统、高教系统单位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共回收125份问卷。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结果显示,文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职后职业能力总体发展态势良好,毕业生综合素质获得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文传学院毕业生的工作整体表现突出,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表现优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工作表现持满意态度。师范毕业生能力素质结构与教育系统单位需求相契合,能胜任目前岗位要求。在教学能力、反思能力、班级指导能力和国际视野方面评价稍低。因此,用人单位建议学校多开设实践性课程,给予准毕业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干型人才。
表1 教育系统单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专业要求能力素养的满意度评价①
“双导师制”是大学课堂的补充和完善,是创新人才培养、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持。对地方高校而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师范生“双导师制”对巩固和强化其核心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双导师制”的实施使地方高校走出封闭式教育,把人才培养从高校单一主体转变为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依靠产学研联盟平台提升办学质量,增强师范生专业实践力和社会竞争力;对于基层教育单位而言,将基层教育骨干引入高校科研体制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有效提升基层教育骨干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把共同体看作是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旨在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5]。共同体内各成员之间具有基于共同发展的共同愿景及价值信念,人与人之间具有共同文化意识。高校与基础教育机构在确立学习共同体的目标理念的前提下,明确各自在师范生培养中的身份、角色以及在共同体中发挥的作用。高等师范教育着力于科学严谨的学术理论研究,致力于未来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机构则更聚焦实用、有效的人才养成策略。双方通过协商与对话,激活学习共同体的集体智慧,在发散、凝聚和创造过程中形成对问题更深层的理解和洞察,提出优化解决方案,最终达成共识。在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过程中,共同体成员形成共享意识,既有各自的专业智慧,又乐于彼此分享,共同成长。
首先,双方拥有各自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智慧,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高校教师走进中小学校能有效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让高等教育走出理论的象牙塔;中小学教师走进大学课堂,给师范生带来切实有效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生动的教学案例,促进师范生快速成长。第二,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一方面,中小学是师范生培养的实践基地,也是创新与发展的实验区,为高校的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提供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和教学数据。一方面,高校教师的学科视野和理论素养有助于中小学教师快速实现专业水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真正发挥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的引领作用。第三,从师范生就业的现实需求看,高校是中小学人才储备的资源库,中小学是师范生专业素养的检验场。做好毕业生岗位服务能力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评价和用人需求,稳定输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现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共融共生,是高校在师范生培养实践中必须达成的目标。
当前,师范专业认证正在高校紧锣密鼓地展开,这既对师范生职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师范生职前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惠州学院文传学院紧扣师范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围绕师范专业“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要求,构建师范生“双导师制”培养新模式。目前,“双导师制”的实施在实践中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相关经验和做法在校内多个师范专业中进行了经验介绍与成果推广,以构建“双导师制”为基础的惠州市语文教师教育联盟机构也在惠州教育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然,“双导师制”的实施成效也受到了地域、学校及专业的制约。如何调动基础教育导师的积极性,如何构建双赢机制,如何实行更有效的管理机制,仍是实行“双导师制”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需要高校和基础教育双方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
注释:
①以上数据皆引自《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第二级)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