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光,付志豪,白 刚,周西华,韩明旭,王学鹏,杨洪涛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5;2.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阳泉 045000;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 葫芦岛 125105)
瓦斯赋存“高储低渗”是我国煤层普遍存在的特征,研究表明煤体吸附CO2的能力大于吸附CH4的能力,煤体对CO2气体的吸附量为CH4气体的2~3倍,因此,利用CO2气体置换驱替煤层内部瓦斯对提高煤矿瓦斯抽采率,提高煤层中气体渗流速度,降低煤层中瓦斯分压,促进煤层中CH4解吸,起到促排瓦斯和消突的作用[1-4]。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注气驱替CH4增产机理做了研究,不断优化注气置换驱替技术[5-7]。在抽采煤层甲烷的过程中,向CH4压力较低的煤层注入CO2,可以增加煤层CH4的产出率[8-9]。同时,由于煤体中CO2的吸附性强于CH4,向煤层中注入CO2可以置换吸附CH4,不仅有利于煤层CH4的产出,还能够在地质上封存CO2,降低温室效应[10-12]。杨宏民等[13-14]通过对不同注源气体驱替CH4和高压注入条件下CO2对煤中CH4置换效应实验研究,得出结果表明注源气体吸附性越强,突破时间越长,高压注气置换条件下,气体间的竞争吸附是煤中CH4大量解吸的主要因素,多元气体吸附造成CH4解吸占次要地位;唐书恒等[15]通过对二元气体等温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O2在煤中的竞争吸附能力大于CH4;杨天鸿等[16]认为注CO2促抽CH4的机理主要为置换效应向驱替效应转变的过程。
现阶段对于注CO2驱替煤体CH4过程中煤层温度变化等参数同时监测研究较少。基于此,使用自主研发的驱替实验系统,进行不同注气压力下的CO2驱替CH4实验研究。准确记录CO2驱替CH4过程中CH4解吸量、气体浓度和煤层温度变化等参数,以便于实验后计算研究CO2驱替CH4实验驱替效果和为现场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等。
实验煤样采自山西晋煤集团赵庄煤矿13122巷道新暴露的煤块,煤阶属贫煤,瓦斯含量在14~18 m3/t,原始瓦斯压力瓦斯抽采效率低,煤层埋深690 m。采样的样品用保鲜膜包裹送至实验室,防止运送过程中煤样氧化,利用煤粉碎机将其粉碎,筛选粒径为60~80目(0.18~0.25 mm)的煤粉进行实验。对实验煤样进行工业分析,其结果见表1。
表1 工业分析结果Table 1 Industrial analysis results %
CO2驱替CH4实验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注气系统:CH4气体钢瓶、CO2气体钢瓶、减压阀、减压罐、供气管路;2)抽真空系统:真空泵、真空橡胶管、负压表、防堵过滤瓶;3)置换驱替系统:煤样吸附罐、安全阀等组成;4)温度控制系统:加热带、恒温控制器、加热控制器;5)数据采集系统:CH4传感器、CO2传感器、质量流量计、无纸记录仪;6)气体吸收系统:吸收罐、NaOH溶液等,示意如图1所示。
图1 CO2驱替CH4实验测试原理Fig.1 Experimental test schematic diagram of CO2 displacement for CH4
具体的实验过程为:
1)称取煤样,均匀放入注气实验罐中压实,检查装置气密性,利用真空泵抽气10 h进行脱气。
2)将CH4高压气瓶与注气管路连接,直至吸附罐内煤样吸附CH4气体饱和。
3)打开CO2高压气瓶减压阀,注CO2置换驱替CH4,并使用NaOH溶液吸收CO2。
4)记录实验所需数据,当出口处的质量流量计显示流量很小时,默认该组实验结束。
5)改变实验条件,重复操作实验步骤1)~4)。实验条件见表2。
表2 实验条件Table 2 Experimental condition
设置注CO2压力分别为0.6,0.8,1.0 MPa,进行不同注气压力下的置换驱替实验,得到CH4解吸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并记录置换驱替过程中各参数及指标见表3。
图2 不同注气压力对煤体置换驱替CH4解吸量变化趋势Fig.2 Variationtrend of CH4 desorption by coal displacement under different gas injection pressure
表3 不同注气压力对煤体置换驱替实验结果Table 3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displacement of coal with different gas injection pressures
由图2可知,CO2置换驱替后的CH4解吸量随注气压力的上升而增大。当注气压力一定时,解吸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大概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解吸量快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趋于平稳阶段;当CO2注入压力越大时,解吸速率越大。具体表现为CH4的解吸量由90.2 L增长到94.1 L再增长到97.8 L,分别提高了1.9%和3.4%。在压力较低区间内,置换驱替后的CH4随注入压力的上升而提高。
由表3可知,煤层吸附CO2的量均大于吸附CH4的量,CO2气体分子与吸附在煤样中的CH4气体分子的竞争吸附越充分,置换出的CH4量越多,相应的CO2吸附量越大。根据Langmuir方程可知:气体吸附量随绝对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且随注入CO2的压力增大,煤层中的CO2气体封存量增加。相较于CO2注入压力为0.6 MPa时的封存量,CO2注入压力为0.8和1.0 MPa的CO2封存量分别上涨0.9%和1.4%。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注气压力下CO2置换驱替CH4的效果,引入置换效率、驱替比和单位质量CO2封存量(见式(1)~(3))。比较不同注气压力下煤体的驱替效果。
(1)
(2)
(3)
根据公式计算得出不同注气压力下的置换效率、驱替比和煤中单位质量CO2封存量见表3,随CO2注入压力的升高,置换效率由76.9%增加到80.2%再到82.9%,分别上涨4.3%和3.4%;驱替比由3.28降低到3.17再到3.09;单位煤中的CO2气体封存量由19.73 mL/g增加到19.92 mL/g再到20.21 mL/g。在实验过程中存在高低压交替过程,导致煤体孔隙结构受压力影响,进一步地扩张或收缩,从而导致置换效率随注气压力升高而增大的趋势。多个指标分析表明在低压范围内提高CO2注入压力对CO2置换驱替煤层CH4效果更好。在0.6,0.8,1.0 MPa注气压力下注入CH4量相差较小,结果表明在低压范围内,随注气压力的增大,CO2置换驱替煤层中的CH4能力越强,所以增大CO2注气压力可提高CO2置换驱替煤层CH4的效果。
气体浓度与突破时间是评价CO2驱替性能的2个主要指标,CO2突破时间对衡量CO2注入时间,减少CO2使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研究不同CO2注入压力对突破时间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同时监测出口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3和表4所示。
图3 不同注CO2气体压力对煤体置换驱替CH4气体浓度变化规律Fig.3 Variation of CH4 gas concentration in coal displacement under different CO2 injection pressure
表4 不同注气压力下CO2突破时间与注气压力关系Table 4 Relationship between CO2 breakthrough time and gas injection pressure at different gas injection pressures
由图3和表4可知,CO2突破时间随注气压力的提高而提前,注气压力为0.6 MPa时,实验进行4 870 s后CH4浓度开始下降,CO2浓度开始上升,CO2开始突破。注气压力为0.8和1 MPa时,突破时间分别缩减到4 620和4 280 s,这表明CO2注入压力越大,CO2穿透整个煤层的时间越短。各注气压力下的出口CH4和CO2浓度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在突破时间之前,出口CH4和CO2浓度不变,在突破时间之后CH4浓度快速下降,CO2浓度快速上升,最终趋于稳定。根据气体浓度变化特征,整个注气期间可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出口检测不到CO2气体,即没有到达CO2突破时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随着注CO2的时间不断增加,而CH4浓度没有变化,原因是CO2注入煤体后,一部分被吸附在煤基质表面的空余吸附位,另一部分与孔隙中CH4发生置换解吸作用,促进CH4不断解吸。这一阶段表现为CO2置换效应起主导作用,促进CH4解吸。第2阶段,出口可以检测到CO2气体,并且CO2浓度快速增加,CH4浓度快速减小,原因是不断注入的CO2气体一部分吸附在煤体中置换出煤中的CH4,起到置换作用,另一部分随着气流排出,起到驱替作用,这一阶段是置换效应逐渐向驱替效应转化的过程。第3阶段,出口还能够检测到CO2气体,此时CO2与CH4浓度已趋于稳定,随着CO2注气时间的不断增加,煤对CO2的吸附量接近饱和,这表明注入的CO2携带置换出的CH4流出吸附罐体外,所以这一阶段是驱替效应起主导作用。
为进一步探究注气压力对置换驱替过程的影响,从煤层温度角度进一步分析。在不同注气压力下监测煤体的温度变化规律,分别设置3个测温点T1,T2,T3。T1温度监测点在吸附罐体底部,距离进气口最近;T2,T3温度监测点依次向上,分别位于罐体中间部位和顶部。本次以注气压力为0.8 MPa时和T1温度监测点的温度变化为例,分析煤层温度变化规律,温度变化如图4所示。
图4 煤层中温度变化规律Fig.4 Law of temperature change in coal seam
从图4可知,随着注气时间的增加,煤层温度整体升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注气过程中大量CO2气体不断注入吸附罐中,吸附罐中的气体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解吸能力越强,越不利于吸附。吸附CO2为放热过程,CH4解吸为吸热过程,煤体吸附CO2占主导地位,放热量大于吸热量,从而导致煤层整体放出热量,温度升高。煤层温度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低速升温阶段、高速升温阶段、趋于稳定阶段。
第1阶段,煤层温度低速增加。由图4(a)可知,在注气压力为0.8 MPa时,T1温度监测点温度经过230 s后增长速度开始加快,T2温度监测点温度经过1 675 s后增长速度开始加快,T3温度监测点温度经过3 115 s后增长速度开始加快。由图4(b)可知,在注气压力为0.6 MPa时,T1温度监测点温度经过255 s后增长速度开始加快,在注气压力为1.0 MPa时,T1温度监测点温度经过175 s后增长速度开始加快。
第2阶段,煤层温度高速增加。注气压力为0.8 MPa时,T1温度监测点经过6 175 s达到最高温度39.3 ℃,温度升高10.4 ℃;T2温度监测点经过6 895 s达到最高温度40.7 ℃,温度升高11.5 ℃;T3温度监测点经过7 975 s达到最高温度40.7 ℃,温度升高11.5 ℃。注气压力为0.6,1.0 MPa时,煤层温度最高变化量分别为9.4 ℃,12.7 ℃。
第3阶段,煤层温度略有下降,但大体上趋于平缓。
经以上分析可得出,随着注气压力的不断增大,每个阶段所持续的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每个监测点的温度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由图4(a)可知,相比于T1监测点,T2和T3监测点的低速升温时间更长,原因为T3监测点距离进气口最远,CO2气体到达T3监测点所需的时间最长,所以升温较慢,表明CO2气体在煤样罐由下向上“逐层驱替”煤层中CH4气体。
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反复的抽气-注气过程,会导致煤体的孔隙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煤体渗透率发生改变,式(4)为渗透率计算公式。
(4)
式中:K为渗透率,10~6 μm2;Q为流量,mm3·s-1;p0为大气压,0.1 MPa;μ为超临界CO2黏度,μPa·s;L为试件尺寸,mm;A为试件横截面积,mm2;p1为CO2进口绝对压力,MPa;p2为CO2出口绝对压力,MPa。
由图5可知,同一注气压力条件下,渗透率均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规律。实验初期,压力使CO2气体驱动煤层中的CH4气体渗流,由于注入的CO2气体流量很大,压力势差的作用迅速增加,有利于CH4气体的渗流,提高了渗透率。实验中期,置换吸附-解吸作用增强,CO2气体的吸附使煤基质膨胀,CH4气体解吸使煤基质收缩,随着吸附位上的CH4气体解吸,吸附作用逐渐强于解吸作用,使裂隙通路逐渐变窄,不利于渗流,渗透率呈现了减小的趋势。实验后期,CO2气体逐渐吸附平衡,孔隙内的CO2气体分子饱和,吸附罐内的煤样经过逐段升温之后,整体的温度提高,热应力抑制煤样内孔裂隙扩展,部分孔裂隙向内闭合,孔隙的形变也达到了弹性形变的极限,对渗流的影响不大,渗透率趋于稳定。
图5 不同压力下渗透率随时间变化规律Fig.5 Variation of permeability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1)CO2注入压力越大,CO2突破时间越短,CH4解吸量越大,突破时间分别为4 870,4 620,4 280 s,CH4解吸量分别为90.2,94.1,97.8 L。CO2封存量分别为296.0,298.8,303.1 L。
2)随着注气压力的增加,置换效率逐渐增大,驱替比逐渐减小。注气压力分别为0.6,0.8,1.0 MPa时,注气结束时置换效率为76.9%,80.2%和82.9%,驱替比为3.28,3.17和3.09。
3)注气期间煤层温度升高,注气温度为0.6,0.8,1.0 MPa时,监测到煤层温度最高变化量分别为9.4,11.5,12.7 ℃,煤层温度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低速升温、高速升温和趋于平缓阶段。
4)同一注气压力下,煤层渗透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可分为缓慢增长、急剧下降和趋于稳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