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绍川
如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取代了曾经的应试教育,使教育越来越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创造能力。整个社会更是呼吁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界的主流观点,特别是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将目光一味地盯在考试成绩上,而是愿意鼓励孩子发展多元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爱好与特长。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唯分数论”在有些家长的思维中没有彻底消除,导致他们不是在这里“卷”,就是在那里“卷”。
应试教育盛行时,家长们“卷”孩子的学习成绩,现在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家长们又开始“卷”孩子的兴趣爱好:比谁家孩子的兴趣爱好更“高大上”、想着什么兴趣爱好可以成为招生时的加分项……凡此种种,让孩子本该轻松愉快的兴趣爱好成为了压在他们肩上的又一座“大山”。
培养兴趣爱好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但是选对兴趣爱好同样重要,家长需要放平心态,用理智的头脑和关爱孩子的心态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兴趣爱好。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是家长之间的“攀比游戏”,也不是盲从和一味跟风。自从“双减”政策出台之后,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开始对孩子进行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培养。然而,一部分家长无法摆正心态,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只是为了让孩子考级拿证,在各个方面不落后于人,这种想法与行为背离了“双减”政策实施的初衷,也漠视了兴趣爱好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
明明从三年级开始学小提琴,这并不是明明自己提出来的,而是明明的妈妈擅作主张帮他决定的。之所以突然让明明学小提琴,是因为邻居家的女孩红红也在学小提琴。红红在音乐方面有一定天赋,学起来又快又好,红红的妈妈非常自豪,总是向明明的妈妈夸耀自己的女儿。抱着“不能落后于人”的想法,明明的妈妈也为儿子报了小提琴兴趣班。谁知,在机缘巧合下,明明和红红竟然成为了同一个兴趣班的同学。由于明明从小没有音乐基础,对学习小提琴的兴趣不高,因此学得很慢,学习效果不佳。看着儿子“技不如人”,明明的妈妈开始焦虑,经常训斥不好好练琴的明明,最后甚至剥夺了明明周末踢球的时间,勒令他留在家里“好好练琴”。终于,明明爆发了,他咆哮着说:“妈妈,我不是您攀比的工具!我不喜欢小提琴!我恨小提琴!我从来没说过我喜欢小提琴!这一切都是您的一厢情愿!”看着歇斯底里的儿子,明明的妈妈吓了一跳,见儿子如此憎恨学琴,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学琴是为了孩子好,怎么到最后却成了压垮孩子的稻草……
兴趣爱好不应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又一座大山,强迫孩子上不喜欢的兴趣班,只会增强孩子的抵触情绪和压力。如此一来,“兴趣”便不能称为“兴趣”,“爱好”也不能称为“爱好”,而是孩子身上的沉重负担。
没有热爱何来进取?逼迫孩子学习一项他不感兴趣的爱好,会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与内驱力,甚至对这项爱好产生憎恨,一旦有了可以放弃的机会,孩子就会迫不及待地选择放弃,导致多年的付出付之东流。因此,家长一定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培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在感受中陶冶情操,从而让综合素质得到真正提升。
有些家长会说:“既然我们做家长选出来的兴趣班,孩子不喜欢,那么让孩子自己选总可以了吧?”也不尽然。很多年龄小的孩子并不能明确自己喜欢什么,常常是“三分钟热度”,还有一些孩子对自身能力没有清楚的认知,因此会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家长,应当听取孩子的意见,但不应当完全依照孩子的意见做决断。家长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察,从孩子的性格特点出发,帮助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爱好。
上二年级的金金很高兴,因为妈妈告诉他,他已经是个大孩子了,可以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可是,该选择一项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呢?金金犯了难。于是,他问了问同桌,同桌说:“我从幼儿园就开始学画画,画画好玩!”金金点点头,回到家跟妈妈说:“妈妈,我要学画画!”妈妈欣然答应,很快给金金报了绘画兴趣班,谁知刚上了三节课,金金就兴趣全无。原来,金金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画画需要长时间坐在座位上专注于绘画作品,金金坐不住,总是在画室里跑来跑去,一节课也画不了几笔。看着对画画已经丧失兴趣的孩子,金金的妈妈也不想勉强,于是赶紧选择退费。金金又发现邻居家的哥哥周末总在小区里踢足球,哥哥踢足球的样子真帅,于是金金去找妈妈说自己要学踢足球。但相同的情况再次发生了,金金上了三节课后又开始觉得踢足球没意思了,金金“三分钟热度”的行为让妈妈犯了难。这时,金金的爸爸说:“我发现金金平时喜欢跟着英语节目叽里呱啦地对话,他性格活泼,口才不错,不如给他报一个口语班试一试?”金金的妈妈半信半疑地给金金报了口语班,没想到这一次金金竟然坚持下来了,外教老师反馈说:金金是班里最活泼的小朋友,能不住嘴地说上半节课。这一次,金金的爸爸妈妈选对了。
兴趣爱好的选择不仅要听取孩子的意见、从孩子的性格特点出发,还要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做出综合性考量,切莫因为一时大意,给孩子选择了不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兴趣班。
很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报舞蹈课程,尤其是女孩的家长,觉得学习舞蹈可以帮助孩子调整体态、提升气质,促进孩子的成长,然而,并不是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适合学习舞蹈,年龄太小的孩子骨骼还没发育好,如果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不规范的压腿、下腰等危险动作训练,极有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在孩子年幼时家长不应当让孩子接触学习高难度、专业性强的舞蹈动作,而应让孩子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释放天性、调动兴趣,对舞蹈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不仅是舞蹈的学习,各类兴趣爱好的学习都应当如此,在孩子年幼时,家长不应一上来就带孩子学习专业知识、进行专业训练。而应让孩子多去体验、感受,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与特长,等到年龄稍长一些再进一步培养。
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爱好很重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爱好也同样重要。因此,家长既要鼓励孩子通过兴趣爱好更好地“飞翔”,又要帮助孩子对选择的“飞翔”项目进行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