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2022-09-20 14:14郭永巫瑞梁申颖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2年9期
关键词:区位金融业中原

郭永,巫瑞,梁申颖

(1.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42;2.中国人民银行开封市中心支行,河南 开封 475000;3.西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一、引言

金融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又促使金融资源和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范围扩大,开始出现金融集聚现象,形成了大的金融中心,如上海、北京、深圳等。金融中心城市凭借其金融人才和金融资源优势,必然会带动自身及周边城市经济发展。我国将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以核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各城市合理分工、协调互助、共同进步成为一种趋势;以城市群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也有利于金融机构积蓄力量进而发展壮大,金融集聚的深化促使该地区金融业进步。金融集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推动效果是否明显,经济效益的增加如何反作用于金融集聚等,是很多学者热衷研究的问题。

以上海为核心发展区的长三角城市群,包括杭州等新一线城市,拥有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成为我国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上海也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实践地区。而作为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主体——中原城市群,在地域上连接东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与金融市场上关键的空间枢纽,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程中越来越重要,对其研究有较好意义。例如:2019年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1]。而中原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域之一,这也说明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金融业具有调节经济结构、推动资源配置优化等作用,政府也先后提出了一些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金融业也在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并且对金融集聚程度、金融市场活跃度、金融市场规模等进行研究,有利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经济基础尚不够扎实,金融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城市间联系尚不够紧密,综合实力较弱。但中原城市群具备优越的交通区位、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劳动力、影响较大的产业集群和优良的自然环境等优势,同时,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中心城市——郑州金融业发展势头不断增强,郑州期货交易所也坐落于此。可见,中原城市群具备支撑其经济金融发展的基础优势,且发展潜力较大。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内29个地级市2008—2019年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将中原城市群经济与金融业发展现状加以总结,试图为中原城市群建设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

国外学者对于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甚多。Law和Singh(2014)[2]从87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出发,通过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来研究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结果表明金融集聚程度在一定阈值以下才有利于经济增长。Sehrawat和Giri(2016)[3]研究了1994—2013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国家金融同经济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方向,发现南盟国家金融集聚与经济进步之间长期协调,共同促进;但从短期看,金融集聚与经济效益增加仅仅为单向因果关系。Smolo等(2021)[4]通过动态面板模型来研究伊斯兰合作组织(OIC)成员国的银行集中度和金融集聚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发现金融集聚降低了经济动荡,银行集中度对经济波动性的影响取决于伊斯兰合作组织国家内部金融集聚的水平。Ahmed等(2021)[5]为了说明2008—2018年南亚经济体绿色增长中金融集聚的角色,利用相关世界银行数据进行阐述,并以最小二乘(FMOLS)和动态普通最小二乘(DOLS)模型为根据来分析,研究表明金融集聚是南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有利因素之一。Saleem等(2021)[6]采用ARDL、ECM模型等,利用2005—2019年巴基斯坦季度数据来研究金融中介资产总量、金融集聚对经济的影响,发现金融集聚对于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增速尤为重要。

(二)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对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也较多。周海鹏等(2016)[7]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5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来分析,结论表明金融集聚正向助力经济增长规模和经济质量,但对二者的作用机制及效果有所差异,表现为对经济规模的助力效果要更加明显。张克雯(2018)[8]以北京、上海在内的10个金融中心城市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经济效益增加二者是相互佐助的关系,但二者的相互影响程度差异性较为明显。吴茂国和陈影(2018)[9]从金融业三大子行业集聚程度的视角分析,分别探索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指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即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金融集聚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有所差异;此外,某省(市)金融集聚推动周边省(市)经济增长的力度较大。严圣艳和徐小君(2019)[10]采用PVAR模型分析了金融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三者的动态联系,提出金融集聚、技术革新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经济发展,提出要深化金融体系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甘星和甘伟(2020)[11]采用静态及动态面板模型来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与经济效益的联系,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正向推动经济进步,但随着金融集聚的程度加深,其对经济的推动效果却有所削减,二者的关系可以用倒U形曲线呈现。郭华等(2021)[12]在我国30个省份1997—2017年金融业和经济发展数据基础上,分析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二者的动态关联,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升,从空间上来看由上海市向其他省(市)递延。

(三)文献述评

从以上的综述可以发现,多数学者已分别从全国性和地区性两个角度对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探究;更有学者从金融业细分行业入手,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来探析其与经济效益的联系。对于金融业发展程度的研究,多数学者以金融集聚为代表,还有学者从金融资产质量、金融包容性、金融资产总量等方面来探究金融业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和快速健康发展的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城市群集聚了我国绝大多数金融资源,金融机构众多,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也包括了我国的金融中心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是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的城市,拥有人才引进和落户政策,人才每年不断涌入。相对于东部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程度不高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导致了金融集聚的有限性和金融资源的匮乏性。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不均衡、不协调等问题亟须缓解。而地处东西南北衔接地的中原城市群,其已经成为我国深入开展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部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由东向西递进,中原城市群是促进西部向东部学习,不断缓解东西经济差异的重要地域之一。中原城市群包括人口大省河南在内,有着人力资源以及交通区位优势等。同时,中原城市群内含30个城市,区域内经济、金融、技术、人才等相互流通,可充分利用其产业分工协作、技术共享等优势。但区域内各城市经济和金融集聚步速、步伐尚不一致,经济上仍存在不协调、不同步等问题。金融业则体现为资金利用效率的参差不齐、金融资源配置合理程度的差异、金融机构类型多寡和规模不同等问题。因此,金融集聚程度如何,金融集聚作用于区域经济效益增减的效果如何,如何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值得我们探索。本文通过实证探索,针对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集聚在中原城市群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一问题,横向对比其他城市群发展历程,并吸取经验教训,力求在不同城市之间金融资源的配置、金融机构改善民生以及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中提供己见。

三、中原城市群金融集聚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一)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中原城市群是包括河南省(郑州、洛阳、开封、南阳、安阳、商丘、新乡、平顶山、许昌、焦作、周口、信阳、驻马店、鹤壁、濮阳、漯河、三门峡、济源)、山西省(长治、晋城、运城)、山东省(聊城、菏泽)、安徽省(宿州、淮北、阜阳、亳州、蚌埠)和河北省(邢台、邯郸)在内的跨越5省30个城市的经济联系紧密、人口十分密集、规模庞大的中部城市群。由于数据限制,本文的中原城市群主要研究除济源之外的29个城市。如图1所示,2019年中原城市群GDP达到78519.0亿元,GDP连年增加,增速相对稳定。

图1 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状况

(二)中原城市群金融业发展状况

随着中原城市群战略的深入,中原城市群经济稳定向上,金融业的进步也显而易见。但与其他城市群及全国相比较,其仍存在金融市场活跃度不够、金融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业总体竞争力尚待提高等问题①本文根据实证设计进行分析,结论供参考。。

1.中原城市群金融业总体发展状况

中原城市群经济增速、金融业增加值平稳增长,以河南省为例,如表1所示,金融业增加值从2008年的仅406.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773.2亿元,增加了大约5.8倍。容易看出,就河南省GDP的增加情况来看,金融业对其贡献力度连年增加,但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较小,不足10%。另外,在政策支持下,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郑州金融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是中原城市群重要的金融中心。郑州拥有中原证券、郑州商品交易所、各大银行分支机构等;近年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在郑州设立分所;“金融豫军”等工程的开展也助力郑州金融发展。同时,中原银行、郑州银行等商业银行相继上市也推动了郑州金融业的发展。郑州金融业的集聚发展也会对周边城市有所辐射,会带动中原城市群内周边城市金融业的发展。如表2所示,依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得知,2019年中原城市群有金融从业人员57.26万人,金融从业人数不断增加,相对于2008年的36.87万人,增速达55.3%,人员变动趋势见图2。

表2 中原城市群金融从业人员人数(单位:万人)

图2 中原城市群金融从业人员人数趋势

表1 河南省金融业发展状况

2.中原城市群金融业规模状况

金融集聚的开始往往与一定程度的金融业规模相关,而用来表示金融业规模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金融相关率。金融相关率常常用金融资产价值与经济活动总产值的比值来计算。因此,本文选取2008—2019年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总余额和中原城市群GDP的比值来计算金融相关率,以确定中原城市群金融业规模状况,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中原城市群金融行业规模状况

从表3可以看出,2008—2019年,中原城市群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占GDP比值逐年增加。2008—2013年,金融业规模增速较慢,2014年金融相关比率首次突破2,随后2015—2019年金融规模扩大的速度加快。这说明中原城市群金融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为形成金融集聚做好了准备。图3为更加直观的金融相关率趋势图。

图3 金融相关率

3.中原城市群金融集聚水平分析

金融集聚测度的方法包括区位熵系数分析法、指数体系法等。其中,使用区位熵系数分析法测量金融集聚水平,数据易于获得且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金融集聚水平。因此,本文选取2008—2019年中原城市群地级市金融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国金融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采取区位熵系数来衡量中原城市群内各市金融集聚水平。

区位熵系数(LQ)又名专业化率(quotient of location),是指某一地区的某一产业专业化程度即该产业在该地区的集中程度。计算公式如(1)所示:

在公式(1)中,Bxy表示城市x的金融业增加值,Bx表示城市x的GDP,Bzy表示全国金融业增加值,Bz表示全国的GDP。根据公式计算出中原城市群29个地级市金融集聚水平及区位熵系数,见表4。

表4 中原城市群29个地级市区位熵系数表

续表

一般来说,区位熵系数越大证明集聚效应越明显,区位熵系数大于1存在金融集聚现象;区位熵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地区的金融业发展情况处于劣势地位,金融集聚效应不明显。从表4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有部分城市如漯河、许昌、濮阳等在研究期间内区位熵系数一直小于0.5,且各城市区位熵系数相差较大,但多数城市从时间角度来看,2008—2019年间,区位熵系数有增大趋势,金融业有所发展。这说明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金融集聚程度参差不齐,差异较为明显,但中原城市群金融业在不断发展。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郑州市区位熵系数在研究期间内变化幅度较小,区位熵系数大于1,说明郑州市金融集聚效果良好。总之,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区位熵系数差异较大,且存在部分城市金融集聚水平较低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1.指标体系

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衡量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包括GDP、人均GDP、GNP、GDP增加值等,本文选取人均GDP(DG)作为衡量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指标即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为金融集聚程度Finance——区位熵(A)。

此外,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括教育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人口数、财政政策、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因此,以教育水平(JY)、资本投资水平(TZ)、劳动力人口数(LD)、财政政策(CZ)、科技水平(KJ)、医疗水平(YL)为控制变量。以上各变量指标选取如表5所示。

表5 变量指标选取

2.数据来源

本文为了深入了解中原城市群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效益增加的影响,选取2008—2019年中原城市群2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EPS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Wind数据库等整理的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部分缺失数据用插值法来补充。

(二)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

从表6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各变量数值差额较大,这说明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表6 描述性统计

2.空间相关性检验

选择建立OLS模型还是空间计量模型之前,首先要判断是否存在空间效应,即进行空间效应检验(空间统计分析),这里主要进行莫兰指数(Moran’s I)检验。由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金融集聚(Finance)与经济发展(DG)之间可能存在空间相关性,而未考虑空间效应的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OLS设定存在偏误。因此,在分析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时,应当先进行莫兰指数检验来分析中原城市群金融集聚(Finance)与经济发展(DG)的空间相关性。表7、表8为Stata软件分析结果。

莫兰指数绝对值越大,空间相关性越明显。从表7与表8莫兰指数可以看出:2008—2019年期间经济发展的莫兰指数正态统计量Z值都大于5%水平下的1.96。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金融集聚的空间相关性较弱,说明中原城市群城市间金融合作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此,可以判断: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应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分析。

表7 经济发展莫兰指数

表8 金融集聚莫兰指数

3.LM检验

常见的空间计量模型有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为了证明应该使用OLS还是空间计量模型,也为了进一步识别具体为哪一种形式,本文进行LM检验。

从表9 LM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应采用空间杜宾模型。

表9 LM检验

4.Husman检验

为了进一步判断本文研究应采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进行Husman检验。从表10的Husman检验结果可以发现P值为0.20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本文应选用固定效应模型。

表10 Husman检验

5.模型稳健性检验

为验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首先,本文参考任英华等(2019)的研究,分别建立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回归结果如表11所示,无论是采用SLM模型还是SEM模型,金融集聚系数均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另外,鉴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干扰,所以本文去除2008年数据,对基准回归模型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表11结果表明,各回归方程中的金融集聚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基本回归结果稳健可靠,中原城市群金融集聚可显著拉动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经济发展的结论并未发生改变。

表11 稳健性检验

续表

6.模型回归分析

通过比较SDM模型时间固定效应、个体固定效应和双固定效应的拟合优度,发现本文最适合使用时间固定的SDM模型,分析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空间杜宾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或间接效应包括三个方面:金融集聚效应、金融扩散效应与金融溢出效应。首先,外部规模经济的出现可以通过金融集聚来实现。由于金融集聚和金融中心的影响,该地区企业从其中得到投融资便利,不仅促使金融资源配置有效性增强,成本有所降低和资金的流动性加快,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区域经济效益增加。其次,金融集聚可以加快信息流动、技术共享与产品服务创新。金融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区域金融中心城市成长的后半部分,在初期主要表现为金融集聚效应,从周边地区集聚资金和吸引人才。区域金融中心是金融集聚现象出现的结果,然后通过资金流动、技术共享等方式向周边地区扩散,提高周边区域的金融资源利用效率,为周边地区企业提供投融资便利,进而帮助其经济发展。再次,出现技术溢出、人才溢出等金融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是因为金融信息敏感度较高,受空间地理位置影响较大,通过网络传递效率低,只有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密切业务往来时才能更加有效地交流各类信息。人才溢出则是金融从业人员根据自身发展规划选择区域内各类金融机构,形成金融人才流动。

金融集聚变量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金融集聚区位熵系数为0.262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金融集聚是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W*Finance的系数估计结果在1%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金融集聚对相邻地区经济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学者李帅晓(2018)[13]、周安琪(2018)[14]等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

部分控制变量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本投资水平的系数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固定资产投资有助于中原城市群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支出与教育水平系数为正,分别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财政支出和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7.效应分解分析

在空间杜宾模型的回归分析中,同时包含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不利于准确表明中原城市群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使用偏微分方法对SDM模型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解,把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表示本市金融集聚对本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间接效应也称溢出效应,表示本市金融集聚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或邻近地区金融集聚对本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表13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金融集聚的直接效应为0.302,间接效应为0.837,说明该地区金融集聚程度每增加1%,该地区经济增长约0.302%,该地区周边地区经济将增长0.837%。在控制变量中值得一提的是劳动力人口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劳动力人口数的直接效应为0.084;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劳动力人口数的间接效应为0.344。

表13 空间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结果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对中原城市群29个地级市2008—2019年金融集聚区位熵及其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此外,考虑到空间效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建模,深入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区域内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总结为以下三点。

1.经济发展水平

中原城市群在研究期间的前几年经济增速较快,之后经济增速较为稳定。同时,在莫兰指数的观测中,发现中原城市群区域内经济发展情况呈现正的空间相关性,并且在研究期间内,莫兰指数有连年下降的趋势,说明空间依赖性在减弱。

2.金融集聚程度

金融集聚的出现往往始于一定的金融业规模。因此本文首先对中原城市群金融业规模用金融相关率来进行度量,发现中原城市群金融业规模呈现扩大的趋势;其次,以金融集聚程度的衡量指标之一——区位熵进行金融集聚现象的观测。从总体上看,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金融集聚程度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存在不均衡性。除郑州市金融集聚区位熵系数大于1,其他城市金融集聚区位熵系数基本上均小于1,这说明中原城市群金融集聚程度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3.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效益增加的作用

首先,本文SDM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金融集聚对于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经济效益增加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说明本地区金融集聚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溢出和辐射效应,金融集聚现象和区域金融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助推作用。其次,通过模型的分解效应观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金融集聚的直接效应(本市对本市)为0.302,间接效应(本市对相邻市)为0.837,表明该地区金融集聚程度每增加1%,该地区经济增长约0.302%,该地区相邻的周边地区经济将增长约0.837%,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可以在整体上助力中原城市群经济崛起。

(二)建议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对中原城市群金融集聚程度、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同时发现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以及金融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和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扩大金融业规模,发挥中原城市群的规模效应

由本文实证研究可知,金融集聚正向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而金融集聚的初期是以一定的金融业规模为前提。在上述分析中,本文也注意到中原城市群的金融业规模的重要性,用到了金融集中度这个指标。中原城市群可以凭借其衔接东西、承接南北的区位优势,通过支持中原城市群银行上市融资、引进大型银行、引进银行业从业人才等方式,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群银行业发展路径和方式以扩大银行业规模。同时,要重视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共同发展。通过加快推进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商业保险效用、增强保险资金合理直接投融资作用、创新金融保险产品、加强对保险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力度、加强保险业相关法制建设等途径,推动中原城市群保险业的发展;可以通过拓宽证券公司业务范围、鼓励产品创新、提高证券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程度等方式来扩大该区域内证券业的规模。

2.注重金融资源的空间配置有效性,促进中原城市群内部金融合作

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金融业水平和经济发展有所不同,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有所侧重地发挥其在金融业不同领域的作用,实现区域内金融合理分工协作,促进区域内金融资本自由流动,实现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提升。同时,要注重加强区域内各城市金融合作,促进金融资源和金融人才的流通,加大技术知识共享力度,发挥区域内金融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在考虑中原城市群内各市金融业发展的良好互动和协作共赢的同时,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要提高对区域内其他城市经济、金融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也是推动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

3.增强金融产品创新性与金融业服务质量高效性

与发达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群存在对外开放程度不高、金融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应加强与其他城市群的联系,学习其他城市群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结合中原城市群自身特点,重点扶持有河南品牌效应的中原银行、郑州银行等,提高河南省城市商业银行影响力;引进适合地区金融业和经济发展的金融企业,帮助中原城市群内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注重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提高金融业服务质量,重视培育金融人才。

4.充分利用中原城市群空间集聚的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

从本文模型的效应分解结果可以得出:金融集聚直接或间接促进了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要加强区域内各市的金融合作,根据不同地理位置、交通和城市规模等来进行城市金融定位,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发挥区域中心城市金融集聚的溢出及扩散效应,加强对金融业不发达城市的空间辐射,促进中原城市群各地市金融业协调发展,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最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区位金融业中原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沁园春·赞中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共绘新蓝图 中原更出彩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