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颂,王辉,郭清晓
(1.睢县中心医院 内科,河南 商丘 476900;2.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 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3.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 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可累及其他器官,引发心源性肝硬化、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相关数据显示其发病率约为3%,病死率可高达50%,预后极差,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属抗氧化应激核蛋白,可参与代谢紊乱、神经系统衰退、心血管疾病等相关病情发生、进展;可通过去乙酰化组蛋白调控基因表达、氧化应激反应等细胞通路,可能在心力衰竭早期阶段发挥缓解症状作用[2]。血管形成抑制素-2(vasostatin-2,VS-2)由嗜铬粒蛋白A经蛋白水解酶裂解产生,有报道指出慢性心力衰竭发生、进展过程涉及心肌细胞炎症损伤,VS-2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可能有利于缓解心肌细胞及血管炎性病变以保护心血管[3]。目前关于血清SIRT1、VS-2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析血清SIRT1、VS-2水平变化,探讨其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1.1 一般资料选取睢县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59例,Ⅲ级55例,Ⅳ级46例,并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研究组男96例,女64例;年龄59~78(67.83±4.26)岁;原发疾病冠心病57例(35.63%),心肌梗死26例(16.25%),肺心病19例(11.88%),高血压心脏病48例(30.00%),心肌病10例(6.25%);合并症糖尿病27例(16.88%),高脂血症36例(22.50%),高血压61例(38.13%);健康组男50例,女30例,年龄60~75(67.31±3.50)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4];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首次确诊并入院治疗;患者或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近3个月存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史;伴有急性心肌梗死;存在自身免疫缺陷、恶性肿瘤;存在语言、精神障碍;伴有严重感染性疾病;(6)随访期间失访或因非心血管原因死亡。
1.3 治疗方法研究组入院后接受强心、扩张血管、抗感染、利尿及调节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1.4 观察指标(1)研究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及健康组血清SIRT1、VS-2水平。(2)研究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及健康组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参数,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平均脉动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IRT1、VS-2水平与UCG参数的相关性。(4)不同预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IRT1、VS-2水平及UCG参数。(5)血清SIRT1、VS-2水平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价值。
1.5 随访出院后随访6个月,记录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随访结束复查血清SIRT1、VS-2水平及UCG,根据随访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
2.1 血清SIRT1、VS-2水平研究组血清SIRT1、VS-2水平均较健康组低(P<0.05),NYHA分级Ⅳ级者血清SIRT1、VS-2水平低于Ⅱ~Ⅲ级者,Ⅲ级者两指标水平低于Ⅱ级(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SIRT1、VS-2水平比较
2.2 UCG参数研究组LVEF较健康组低,LVEDD、MAP、LVESD均较健康组高(P<0.05);NYHA心功能Ⅳ级LVEF高于NYHA心功能Ⅲ级、Ⅱ级,LVEDD、MAP、LVESD低于NYHA心功能Ⅲ级、Ⅱ级(P<0.05)。见表2。
表2 两组UCG参数比较
2.3 血清SIRT1、VS-2水平与UCG参数的相关性血清SIRT1、VS-2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SD、MAP、LVEDD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血清SIRT1、VS-2水平与UCG参数的相关性
2.4 不同预后患者血清SIRT1、VS-2水平及UCG参数对比随访6个月,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良好者92例(57.50%),预后不良者68例(42.50%),预后良好者血清SIRT1、VS-2及LVEF较预后不良者高,LVEDD、MAP、LVESD较预后不良者低(P<0.05)。见表4。
表4 不同预后患者血清SIRT1、VS-2水平及 UCG参数对比
2.5 血清SIRT1、VS-2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良好的预测价值血清SIRT1、VS-2水平联合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良好的AUC值为0.913、灵敏度91.18%、特异度93.48%均较高。见表5。
表5 血清SIRT1、VS-2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预后良好的预测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发生、进展受氧化还原失衡、心脏负荷过重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心室发生重构;引发射血异常、心室充盈等心肌功能障碍[5]。SIRT1高表达于心脏组织,可发挥细胞自噬、分化、凋亡、细胞内钙离子调控、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生理作用,延缓疾病发展[6]。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健康组,研究组血清SIRT1水平下降,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越差SIRT1水平越低,与徐娟娟等[7]观点一致,提示血清SIRT1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进一步分析显示,血清SIRT1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SD、MAP、LVEDD呈负相关,提示血清SIRT1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联系密切。
嗜铬粒蛋白A为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内广泛分布的一种可溶性酸性蛋白,机体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水平改变,外周血中嗜铬粒蛋白A含量异常升高。VS-2是嗜铬粒蛋白A在特异性组织蛋白酶水解作用下产生的多肽衍生物,具有调节心血管系统作用[8]。本研究显示,随NYHA分级增加,血清VS-2水平呈降低趋势,LVEDD、MAP、LVESD逐渐升高,LVEF值则呈下降趋势。可见,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进展,其心腔扩大,心功能减低,VS-2水平下降可能与其抗炎抑制作用、负性肌力作用相关。慢性心力衰竭进展过程中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可引发炎性反应,而VS-2可减轻炎症程度,改善患者相关症状[9]。血清VS-2水平可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VS-2可通过负性肌力作用,抑制β肾上腺素受体,调节心肌收缩力、舒张血管,达到冠脉血管扩张效果[10]。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IRT1、VS-2水平与UCG及疾病转归有关,检测血清SIRT1、VS-2水平可预测疾病转归情况,对于评估病情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