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能利 孔 屏 郭玉锋 隋 赤 孟庆喜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有关领导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到了2021年的57.8%,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其综合素质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而在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中,心理健康素质尤为重要,不但关乎自身,也影响着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师承受着科研、教学和生活等诸多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研究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不仅能够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对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社会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山东省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健康现状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高校工会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与水平,从而更好地引导广大教职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提供借鉴。
本研究以山东省高校教师为抽样母体,通过“问卷星”网络问卷平台随机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63份。有效问卷中,被试的构成情况如表1。
表1 被试构成情况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本研究采用的是王征宇[1]的翻译本。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分为10个因子,反映10个不同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它们分别是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及其他(饮食和睡眠)。每一个项目均采用“没有”“很轻”“中度”“偏重”“严重”五级评分,能够准确反映被试自觉症状的严重程度。
本研究使用Excel2010以及SPSS23.0对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虽然1986年金华和吴文源[2]在1388名正常成人中的测试结果是各研究最常采用的比较标准,但在经历36年后很可能存在超出时效的问题。1999年,唐秋萍[3]等人综合了169篇文章中86组正常人群共47354名被试,发现正常人的各因子分明显高于1986年的常模。由于唐秋萍的合并常模较新且最具代表性,因此本研究以此作为全国常模,检验山东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正常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山东省高校教师SCL-90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M(SD))
由表2可知,高校教师在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和偏执3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余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全国一般人群。
1.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龄差异比较。由表3可知,在躯体化和敌对2个因子上,不同年龄组的被试间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表明,21—30岁组的躯体化因子分显著低于31—40岁组。
表3 不同年龄组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M(SD))
2.心理健康状况的婚姻状况差异比较。由表4可知,除恐怖因子外,不同婚姻状况的高校教师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事后比较表明,已婚的高校教师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与其他9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未婚高校教师。
表4 不同婚姻状况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M(SD))
3.心理健康状况的受教育程度差异比较。由表5可知,在敌对因子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高校教师间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表明,本科学历高校教师的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下学历的高校教师。但在其他因子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高校教师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5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M(SD))
4.心理健康状况的子女数量差异比较。由表6可知,在强迫因子上,不同子女数量的高校教师间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表明,有2个子女的高校教师的强迫因子分显著高于有1个子女的高校教师。但在其他因子上,不同子女数量的高校教师间差异不显著。
表6 不同子女数量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M(SD))
5.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出生地、岗位类别及职级差异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出生地、岗位类别及职级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近年来,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结果却不尽相同。陈丽辉[4]和喻红梅[5]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一般人群,但田玉荣[6]和范存欣[7]等人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且心理问题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这些结果差异与被试的“地区因素”有关,研究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差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因此应给予更大的关注[8]。本研究结果表明,与1999年的全国常模相比,山东省高校教师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因子上的得分无明显变化,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说明山东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全国一般人群。此结果与陈丽辉[4]和喻红梅[5]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能与高校教师的整体文化层次较高,工作相对稳定且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有关。
在10个因子分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强迫、抑郁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可见,虽然高校教师表现出了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在强迫、抑郁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方面,还需要加强心理保健工作。高校教师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需要承担教学、科研及社会工作等多项任务。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经常性地筛选、重组大量信息,是一种较为复杂和艰辛的创造性活动,而且这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长期性的活动。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再加上高校教师高标准严要求、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特点,导致其强迫和抑郁因子分相对高于其他因子分。另外,高校教师存在人际敏感问题,这与其职业特点有关。高校环境相对封闭,教师的工作方式又相对独立,因此人际交往便成为较为薄弱的环节。部分教师缺乏人际交往技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不自在感甚至自卑感,长此以往会影响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甚至导致其出现情绪和躯体方面的问题,因此应采用恰当方法改善这一弱势项目。
结果显示,躯体化因子分的最高值出现在31—40岁年龄段,这与许清鹏[9]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随着高校扩招和青年人才引进,高校教师梯队呈年轻化趋势,31—40岁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四成,成为教学、科研等诸多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同时,他们也是家庭的顶梁柱,承担照顾老人和养育孩子的重任。此外,勤恳工作在教学一线的青年高校教师,生活一直被“清贫”冠名,不高的经济收入与社会的过高期望形成强烈反差。因此,躯体化症状可能是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养老育儿的家庭重任、经济负担以及过高的社会期望产生的压力对身体造成的直接损害。研究表明,抑郁情绪多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10],可见躯体化反应是情绪症状的特有表达方式,因此31-40岁组的躯体化因子分高也可能是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变相表达。
许清鹏[9]等人的研究表明,已婚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未婚者。本研究结果却与之相左,发现除恐怖因子外,已婚高校教师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与其他9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未婚高校教师。这可能与已婚教师的婚姻状况有关,良好的婚姻状况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不良的夫妻关系会降低免疫力、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严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于婚姻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还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下学历的高校教师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最高,且与本科学历的高校教师差异显著。可见不同文化程度,其对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管理能力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学历越高,管理能力越强。
本研究发现,有2个及以上子女的高校教师强迫因子分明显升高,其中有2个子女的高校教师的强迫因子分显著高于有1个子女的高校教师。2017年的一项中国综合调查发现,子女数量与家庭幸福指数密切相关,在父母60岁以前,“一孩家庭”的幸福指数明显高于“二孩家庭”。同时研究还发现,独生子女的的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均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11]。综上可知,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经济状况较好、幸福感更高,因此其心理健康状况也相对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
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女教师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略差于男教师,且男女教师在不同因子上的表现有显著差异,女教师的抑郁因子分高于男教师,而男教师的敌对因子分高于女教师[5,8],这些与男女的性别角色以及承担的家庭和工作任务差异有关。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性别差异,这可能与高校女教师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有关。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可显著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高校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专业技术人员,每个级别的教师在每个聘期都有一定的考核标准,职称职务聘用不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每个聘期都保持高产出才可以完成考核,所以无论什么岗位类别、级别高低,都面临着同样的工作压力。
2016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12](以下简称《意见》)。以《意见》精神作为指导,笔者认为高校工会作为服务于教师的重要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2019年,赵升[13]在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研究中验证了健康教育干预的积极作用。作为成年人,高校教师的很多心理问题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因此首先需要教师自己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通过自我调整缓解某些心理不适,那么普及自我心理调节的方式方法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便显得非常有必要。高校工会可以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充分利用网络、书刊等方式,用教师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培育其良好的社会心态。另外,王海丽[14]等人的研究显示,有氧运动结合健康教育在调适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高校工会可以多组织一些教职工体育类活动,联合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双管齐下,为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大多数教师的心理问题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但对于部分心理问题突出或者确诊为心理疾病的教师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干预[15]。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个别教师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援助。因此,通过开设线上或者线下的心理咨询室,组建专兼职心理辅导专家队伍,建立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有针对性地、系统性地对有需要的教师进行团体疏导或者个体咨询,建立良好的心理他助系统,才能切实帮助高校教师全面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此外,可以联合社会上的专业心理辅导机构,定期来校开展培训或诊治工作,预防心理问题进一步演变为心理疾病,促进和谐生活,提升高校教师的幸福感。
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而在工作环境中,师生关系尤为重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李业亮[16]通过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不和谐会导致教师出现敌对、焦虑、躯体化等症状。因此,学校工会应该利用宣传工具,积极引导校园舆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校园风气,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职业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