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哲
(山西同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3)
在当前的工程承包模式中,总承包模式的应用非常普遍,而且在我国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我国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中对工程总承包做出了这样的规定,承包单位要与业主签订关于设计、采购、施工等一系列的承包合同,并且负责工程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进度、造价等多项管理工作。而在各项管理工作当中,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但工程总承包的质量管理涉及采购、施工等诸多方面,和多方主体具有密切联系,需要管理的内容非常多。因此,必须经过综合分析并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方案,以此才能获得良好效果。这要求相关企业必须在充分了解工程总承包的质量管理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开展管理工作。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对工程项目的总体承包,建立在承包单位和业主签订合同基础上,所有和工程项目有关的内容都要由承包单位负责,比如进度、施工质量等。这种模式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中你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企业在承包工程后可以对工程进行分割,然后将分割部分分包给其他单位,从而由多个分包单位共同对项目负责。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单位需要承担大部分风险,虽然可以通过分包的方式转移风险,但由于涉及主体比较多,而且整个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整体质量,极大提升了资源管理难度。这表示虽然总承包单位可以将其他单位分包,但由于需要承担大部分风险,但对质量管理必须提高重视。
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是周期长、涉及环节和主体比较多,而且内容非常复杂,对质量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难。在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单位需要协调各个分包单位,通过结合所有工程环节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因此总承包单位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质量管理难度。另外总承包模式下的质量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这表示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通过多方协调,严格依据合同制定方案。
开展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要完全依据合同条款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方案,核心是保证工程能够按期完成,而且满足合同条款要求。而由于总承包单位在承包工程项目后需要继续向外分包,因此需结合各分包单位针对整个项目制定一个整体性的质量目标,然后结合整体目标为每一个分包环节制定质量目标。一般来讲,总承包单位在签订完毕合同以后,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各个环节的质量目标进行合理设计,并且和各分包单位进行一次深入讨论,接下来由分包单位结合其负责的内容再次设计质量目标和管理方案,这样整体性目标就可得到充分保障。
整体的质量管理目标,以及各环节的质量管理目标设置完毕后,需要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比如对设计管理、施工管理、验收管理等,计划制定完毕以后需要严格实施,且在实施过程中开展不定期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质量问题必须依据合同条款及时调整。
本次针对工程总承包模式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分析以某地块工程为例,该工程的总占地面积为61841.68m,总建筑面积为213400m,总承包单位负责建筑项目安装的总承包任务,分包项目有现场临建、土石方、地质勘探、图纸设计、人防图设计、基坑支护等40项内容,分别采用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的方式。该项目整体的管理难度比较高,为确保质量管理成效,应采用以下方式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结合总承包模式下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需求以及工程实际情况,应采用以下方式对组织机构加以完善,在组织结构中应设置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两个分层,在企业管理中设置业主单位、总承包单位总部和分包单位总部,在项目管理层中应设置监理方项目总监,并划分出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商务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部门。其中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部门对接总承包单位总部的施工管理、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商务管理对接总承包单位总部的物资和法务,财务管理对接总承包单位的财务部,接下来由总承包单位分别对接分包单位总部的施工、安全、技术、材料、合约以及财务等各部门负责人。通过这一管理机构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可保证管理的有效性,进而为质量管理成效的提升打好基础。
第一,明确项目的总工期。该工程项目总工期为736d,包含法定节假日。第二,将项目分期明确,比如每一分期的建设内容、管理内容,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分期的管理计划。
为保证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工作,需结合工程总承包制度对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加以明确。制定总承包质量管理制时是必须严格参考合同内容,同时明确各环节的制度名称,比如工程进度、报表制度、进度计划、检查与奖罚制度、夜间施工管理制度、施工总平面管理制度、用水用电申请制度等,负责该项目的建筑施工企业结合合同要求制定了5个大项56个小项的管理制度,包含与该工程项目有关的一切内容,整体来看制度的制定十分全面,可为开展质量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为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开展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分别从材料、施工设计以及竣工验收等多个角度入手。
3.5.1 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施工材料类型和数量都非常多,比如钢筋、配制混凝土的各种原料、木材等,每一种材料都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成本。对此,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必须提高对材料管理的重视。材料管理分为采购、储存、现场使用等多个环节,关于材料采购,应结合本次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合同中的质量要求采购各类材料。以钢筋材料为例,总承包单位应和相应的分包单位明确钢筋采购要求,然后选择供应商,供应商的选择应以就近原则为基础,尽量减少在运输上的成本投入,并针总承包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直接对接分包单位的负责人。采购完毕后将钢筋运至施工现场,然后立即开展质量检测工作,重点针对钢筋的出厂日期、规格等内容,通过多种检查手段判断当前的钢筋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应立即将钢筋退回,并重新判断该供应商的资质。另外,为避免材料采购负责人谋取私利的情况,应在材料采购中设置相应的监督岗位,如果发现一个批次的钢筋合格率严重不足,那么要详细调查相关负责人以及供应商之间的资金流动情况,如果相关负责人在材料采购中牟取私利应进行严肃处理。关于材料的使用和储存,应严格遵守相关使用标准和要求,仍然以钢筋为例,应结合钢筋施工的实际情况明确用量,以及各类型钢筋的适用范围,同时对钢筋使用进行现场监督,钢筋的储存同样可以采用这种办法。
3.5.2 设计施工管理
业主方应严格把控和管理技术交底过程,以此促进设计文件的不断完善,避免存在任何错漏,否则很容易引发质量下降和返工。进行技术交底过程中应协调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组织,保证各方的信息互通,以此促进项目的正常运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变更设计,应先提出设计变更申请,然后交由相关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再依据变更后的设计开展施工,期间严禁先施工后变更的情况。另外设计变更和多方主体有关,因此在提交设计变更申请时必须给出明确且详细的申请报告,然后由各方主体进行综合分析,任何一方不得独立提交。利用变更后的设计开始施工时要注意,应密切观察的施工过程,确保施工和变更后设计保持统一。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一方面要结合施工内容等合理安排工艺,另一方面要对施工进行严格监督,如果发现出现了施工质量问题,那么应立即查找原因并定位相关责任人,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返工,即使再小的质量问题都立即处理,禁止留存。针对各个环节施工要从细节入手,对此本文结合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做了简单阐述。
钢筋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连接和螺纹连接两种,在焊接连接中注意,电渣焊钢筋的轴心位移应控制在2mm以下,接头处不能出现大于4度的弯折角度,焊包的突出高度要大于4mm。在螺纹连接中要注意,应以垂直方式布置切口断面和钢筋轴线,拧紧后外露的丝扣应在两个完整丝扣以下。在模板施工当中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前画好模板的定位线,切保持与模板内侧重合。第二,底排螺杆和地面距离应控制在200mm以下,顶排螺杆和顶部距离应控制在300~350mm之间,阴角螺杆和阴角墙面的距离控制在200mm以下,阳角螺杆和阳角的距离控制在100mm以下。第三,木方的距离控制在250mm以下,垂直度的偏差不应超过3mm。第四,完全封堵墙柱根部缝隙。第五,柱箍的安装应保持水平,如果柱宽在600mm以上应设置对拉螺杆。第六,安装剪力墙的外墙和楼梯间模板过程中应将下层最上一个螺杆预留,并用海绵胶封闭,避免接层处浇筑过程中漏浆。在混凝土施工中。首先要结合施工要求配制混凝土,确保各种混凝土配置材料的比例在合理范围内,然后再进行浇筑。浇筑完成且混凝土达到凝结标准后处理施工缝,在施工缝的凿毛处理中注意,深度应大于5mm,间距在20~30mm之间,覆盖范围为边线以内的5mm(见图2、3、4)。
图2 钢筋施工
3.5.3 验收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验收阶段,应结合施工图纸合同要求开展验收工作,确保整个工程完全符合图纸以及合同要求。验收过程中要注意分步进行,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面了解设计方案和合同规定。第二,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质量检查。第三,结合业主监理对这个工程开展质量评估,出具完整的监理资料、质量评估结果。第四,检查质量评估报告,确定无误后由勘察、设计、等多方负责人进行签字。第五,整理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第六,整理建筑材料、技术方案、设备使用等一系列报告。第七,签订质量保修书。第八,详细检查是否存在需要整改的内容,如存在应立即进行整改。在验收过程中要注意,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应明确质量问题出现在哪一个环节,和哪些负责单位有关,然后要根据合同要求立即作出调整,严格禁止将质量问题留存。
图3 模板施工
图4 施工缝凿毛
在工程中承包下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各方负责人应提高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同时直接负责质量管理的相关企业,其管理水平是否能够满足要求也可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提升管理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机制。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以及业主要明确质量管理的要求,然后以总承包模式的质量管理为基础,对相应机制加以完善。过程中明确责任划分,以此为后续的质量管理工作打好基础。第二,明确质量风险。无论哪一种模式的建筑工程项目其质量风险都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内部风险,指的是技术、资金、人员等内容,实际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分别从这些方面入手。其次是外部风险。包括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比如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控制、粉尘控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气候的影响,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必须将这些内容完全考虑在内。第三,正确认识总承包模式。可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学习总承包模式的实施方式,同时培养高素质的质量管理人才,相关人才对总承包模式应具备深入了解,且其自身的专业水平能够完全满足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相关企业实际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对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如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满足要求可以进行培养或者考虑调离岗位。另外还要具备专业的管理工具,比如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关于整个工程的模型,然后在模型上明确所有环节、负责单位以及相应环节的施工进度、材料使用情况、成本控制情况、以及质量管理情况。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建筑量、建筑规模等相较于过去显著提升,一方面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也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开展建筑工程管理要采用更加先进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同时在工程项目模式不能创新的背景下,管理手段也要随之调整。在总承包模式下,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业主、总承包单位以及各分包单位都需要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因此开展关于总承包模式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必须要全面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以及总承包模式制定管理办法,以此达到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成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