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禄与晚清政局

2022-09-20 03:46
新传奇 2022年33期
关键词:光绪帝甲午战争清廷

荣禄是中国近代史上发挥过显著作用的清朝重臣。从甲午战争后到庚子事变(义和团运动)前后,他主导编练新军,统带武卫军,以大学士管理部务,位居首席军机大臣,权倾一时。他参与了戊戌政变等晚清重大政治事件,在清朝统治集团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荣禄的一生,他与晚清政局的变迁和走向密切相关。

荣禄

甲午战争后,荣禄将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

荣禄在晚清的崛起首先得益于其家世背景。他所隶属的满洲正白旗在八旗中属于“上三旗”,地位较高。他的祖父统帅军队,之后战死疆场,伯父和父亲作为总兵在同太平军作战时双双战死,受到朝廷的追封嘉奖。荣禄正是借着这种祖荫进入官场,并一直得到皇帝赏识。

荣禄受到清廷重用的初期,主要投身神机营练,基本上服务于宫廷事务,长期扮演着内务府大臣等内廷近臣的角色。

1894 年,甲午战争爆发,改变了甲申易枢(1884 年4 月8日,慈禧太后突然发布懿旨,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部罢免)后的政局:孙毓汶、徐用仪等人退出军机处,直隶总督李鸿章回京入阁办事;甲申易枢时受挫的奕訢、翁同龢、李鸿藻重返枢垣;满族官员刚毅后来居上,荣禄入枢成为新贵。此时的荣禄虽未入军机处,但慈禧对其信任程度毫不逊于枢臣。甲午战争时期设立的督办军务处,在战后并未裁撤。身为督办大臣的荣禄对战后营勇裁减、新军建立、铁路修建等新政事务拥有充分的发言权,威望几乎与军机大臣比肩。这也扭转了自咸丰末年湘系、淮系兴起后地方督抚控制军权的局面。

甲午战争后,清廷以自强为名,直接掌握练兵大权,乘机将长期被李鸿章等汉族督抚把控的军权收归中央,这是由荣禄逐步谋划完成的。从支持袁世凯小站练兵到出任直隶总督、统领北洋各军,再到创建武卫军,自始至终,荣禄都将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这是清朝罕见的现象,显示出满洲贵族加强集权的意图。

传统说法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正是甲午战败的强烈刺激,激发了清朝朝野上下变革图强的精神。甲午战争后,原来只有少数大臣、督抚倡导兴办的洋务新政从地方事务变为清廷自上而下的全局性决策,以练兵、开矿、修路、兴办学堂为核心的实政改革也得以较大规模铺开。荣禄编练新军则属于清廷实政改革的首要内容。

在晚清国势衰颓之际,其个人政治地位达到顶峰

1898 年9 月,荣禄策动慈禧训政,达到中止光绪帝推行激进改革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谋之一。然而,戊戌政变后,荣禄积极调和两宫,极力保护光绪帝,避免事态恶化。他还庇护新政官员,并继续维护和推动一些新政,这在当时得到很多积极的评价。

从戊戌政变到义和团运动爆发,荣禄与刚毅的矛盾和权力冲突,尤其值得关注。

戊戌政变后,荣禄从直隶总督任上回京入枢,主持大局,并开始以北洋各军为基础编练武卫军,执掌军权。刚毅等人则密结端亲王载漪,积极推动守旧官员李秉衡复出,试图取代刘坤一为两江总督。围绕山东巡抚的更换,刚毅也与荣禄暗中较量。在处理两宫关系上,刚毅借用康党(曾经参加和赞成康有为等发动变法的人)之案,迎合载漪,排除异己。

戊戌政变后,完全控制朝廷的慈禧对西方反对她废黜光绪帝感到十分不满。随着义和团兴起,1900 年1 月,慈禧发布了维护的诏令。同年6 月,义和团运动在京畿蔓延后,慈禧授意荣禄的武卫军和义和团围攻外国使馆。

同年5 月,西方列强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由英国、俄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派遣的军队组成的侵华联军陆续增兵北京和天津。载漪密告慈禧称,八国联军要夺其权力,扶持光绪帝。慈禧大怒,遂与八国联军开战。然而,在八国联军的攻击下,驻守京城的武卫军惨败,战局急转直下。之后,慈禧挟光绪帝西逃至西安,诏命荣禄留京办事。京城陷落后,随扈西行的载漪、刚毅等人极力排挤荣禄,百端阻止其前往西安,力图继续掌控朝政。几经周折,最终在东南督抚的策划下,荣禄才得以抵达西安。荣禄重掌枢垣,但他一切秉承慈禧之意,引起李鸿章等督抚的不满。《辛丑条约》的谈判就是在这种权力格局中逐步完成的。之后,随着刚毅、李鸿章等人病死,主战贵族被圈禁,荣禄在晚清国势衰颓之际达到了个人政治地位的顶峰。

荣禄病逝及其后的政局

1901 年,清廷宣布进行新政,荣禄对此有推动之功。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清朝已经面临末日,新政始终没有多大进展。各省财政枯竭,行政拖沓,诸事毫无起色。同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中央与地方关系日趋紧张,各地抗捐抗税活动此起彼伏,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很难从中看到荣禄为扭转局面做出的努力。相反,朝野对他的非议此起彼伏,或牵连庚子旧事,或与当时人事纠葛相关。

1902 年,荣禄随扈自西安还京。为了缓和围攻使馆造成的紧张局面,荣禄加强了与外国使节的联络。

然而,经过庚子事变、武卫军惨败,荣禄遭受了不小的精神打击。他办事拖沓、因循依旧、任人唯亲、政以贿成,受到朝野的批评。这也是后来其历史形象不佳的原因之一。他虽然主持朝政,但因病情日益加重,时常请假。

1903 年,荣禄病逝。在他死后,社会对其功过评价较多。与清廷的褒扬不同,南方舆论对其多持批评讥讽,这与当时革命思潮兴起的背景有直接关系。

8 年后,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终告倾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也宣告结束。袁世凯——这个在荣禄庇护下得以发展起来的一代枭雄,凭借北洋军阀的雄厚势力,成为影响民初政局的关键人物。

猜你喜欢
光绪帝甲午战争清廷
张之洞怒斩“光绪帝”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
浅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光绪帝驾崩
美国在甲午战争中偏袒日本的经济原因
光绪幽禁做点心
从论政到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