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予
(贵州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芦笙被誉为苗族的文化象征之一,在苗族多个地区的音乐演奏中均有应用,体现出浓厚的民族和区域特色。郭沫若先生曾对芦笙作出如下评论;“据我看来,起源于苗民族,苗民间每家均备有芦笙”,国务院在2008年正式批准将芦笙音乐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芦笙在苗族地区的重要地位。芦笙音乐是贵州苗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地区多个场合中均有应用,已经成为苗族民众传递感情的重要载体,在苗族地区具有典型的符号学象征意义。据此,本文希望通过探究芦笙音乐的文化特征及重要作用,论证芦笙音乐存在的必要性,实现对芦笙音乐文化的保护性传承。
芦笙属于自由单簧鸣乐器,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变革和发展后,目前的芦笙形制比较多样,且音色类别丰富,不同地方的芦笙有不同的特色。本文以苗族雷山芦笙为例进行分析。
芦笙制作对时间、材料、质地有严格要求,吹口材料一般选用直而细的竹制材料,笙管处挑选生长时间较长的竹子,气斗和送气管处的材料则选用光滑平整的杉木或椿芽木。传统芦笙在演奏时声音优美柔和,极具层次。簧片是芦笙的重要组成部分,芦笙在吹奏的一呼一吸间均会用到簧片,可以说,簧片质量好坏关乎芦笙品质优劣,当然,是否能够分辨出簧片材料的优劣是芦笙制作师傅是否合格的重要评判标准,通常情况下,好的芦笙制作师傅会选用响铜作为芦笙簧片。
雷山苗族民风淳朴,其社会生活中保留着独特的民族风俗,对芦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也制定了详细而独特的标准。根据吹奏形式和表演手法的不同,芦笙可分为地筒、特大芦笙、大芦笙、中芦笙、小芦笙、最小芦笙六种。作为苗族的重要传承乐器,芦笙在制作上工艺考究、选材严格、分类精细。
芦笙演奏在指法、姿势与气息等方面均有不同的特征要求。
首先,在指法上。苗族人在吹奏芦笙时经常边吹边跳,所以,其对指法的要求相对较高,吹奏人需两手自然放松,将力量集中于指尖,这有利于表演出柔美的舞蹈,苗族芦笙演奏还涉及打音、倚音、颤音、磨音等演奏技巧,不同演奏技巧需要配合不同的指法增强表演效果。
其次,在气息上。同其他吹奏乐器一样,芦笙演奏也要考虑到呼吸问题,吹奏芦笙时要挺直胸部,用小腹吸气,呼气时嘴巴不能鼓起来,要慢慢地将气息调整成线状送入笙内,切记不要一次将气全部吹出,在呼吸过程中腹部应有意识地控制气息流动,腮部要始终保持自然状态,既不能完全放松,又不能太紧。
再次,在口内技巧上。吐音和花舌音在芦笙吹奏中均属于嘴上功夫。在练习吐音时,单吐音是用舌头顶住牙龈,使气息迅速外流,发出“吐”音,断断续续或者堵住都是不对的。双吐音不仅要发出“吐”音,还要在舌面的中间部分尝试发出“苦”音,两音交替;根据快慢不同,花舌音细分为快大花舌音、慢大花舌音、双舌音和小花舌音等,快慢花舌音的发音方法相似,均是将舌头卷起来,用气息朝舌头吹去,舌头振动并发出“噜”的声音,双舌音是“噜”音和“苦”音两音交替,小花舌音跟声乐上的花舌音一样,通过气流冲击顶在牙龈上面的舌头,不断重复此过程发出声音。
最后,在演奏和声上。芦笙本身音量很大,而在简单的音阶上面加上纯四度、八度可以让音色更加有层次,让演奏表现力大大增强。
据可考文献,芦笙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宫廷音乐演奏,当时称为“瓢笙”,后来,南宋时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载:“卢沙瑶人乐,状类箫,纵八管、横一管贯之。”到了清朝时期,芦笙文化发展得较为成熟,陆次云《峒溪纤志》云:“初则欲接还离,少则酣飞畅舞,交驰迅逐矣”,便是当时芦笙音乐最好的写照。
苗寨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芦笙的传说。很久以前,天帝有一个女儿叫勾素,她温柔善良、悲天悯人,由于不忍百姓受苦,她私自下凡传授百姓农耕劳作技艺,使百姓学会了各项生活技能,百姓生活富足、喜乐,直到有一天,两个分别叫“杉木”和“竹子”的百姓想要索取更多的好处,他们在路上被勾素拦下,勾素无奈之下将自己的六根手指和一条手臂砍下,做成了一只芦笙供两位百姓玩耍,天帝知晓此事后悲痛万分,告诫百姓要将自己小女儿化成的芦笙奉为至宝,认作母亲,大小事情都要经过“芦笙”的许可,自此以后,“芦笙”成为苗族百姓永远的母亲和高尚纯洁的神灵。所以说,芦笙不仅是一个演奏音乐的乐器,还是文化风俗中体现神灵教化作用的工具之一。
芦笙技艺在传承中没有过多的纸面资料和系统的传授记录,一般都是在芦笙制作过程中便已经完成了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或者是家族血亲传承,苗族地区非常重视民族意识与技艺的传承,所以,传承过程极为神秘。整个芦笙传承过程从学唱、背唱芦笙歌开始,然后学习芦笙制作,了解芦笙本身的结构和特点,接着学习演奏技巧,最后参加苗族中的大小音乐表演和实践。当然,从制作过程到吹奏过程不仅是技艺学习的过程,更是文化传承与认同的过程。在漫长的实践中,芦笙背后的音乐文化、制作技艺及演奏技巧不断被赋予独特的文化价值,对任何芦笙传承者来说,其学习过程均是弥足珍贵的,尤其在当今快餐式消费文化中,这一传承过程更加可贵。
芦笙音乐文化是苗族居民长期与社会及自然抗争的历史见证,它来源于苗族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它的旋律和表演又高于生活,芦笙文化既是苗族所有人的“母亲”,又是苗族人宝贵的文化传承,代表了苗族人的意志。不同地区的芦笙吹奏方式不同,反映的人们内心活动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样不尽相同,雷山芦笙音乐在吹奏时需要昂着头,反映出当地人们乐观向上、积极抗争不服输的思想态度。
“苗家不吹笙,众人不安心”,芦笙在贵州苗族音乐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今,我们虽然进入了科技高度发展的网络时代,各种新鲜事物和音乐元素不断涌入人们的视野,然而,“芦笙音乐”在苗族地区的重要地位丝毫没有动摇。在苗族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节日活动中,“芦笙音乐”仍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换个角度来讲,苗族人的活动中如果没有“芦笙音乐”,便缺少了意义和灵魂。由此可以看出“芦笙”这一乐器对苗族人民的重要意义。它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芦笙音乐是鼓藏节必要的伴奏音乐。鼓藏节是苗族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汉族人的春节。在苗族,鼓藏节13 年才能过上一次,在节日里,人们除了纪念祖先之外,还会聆听芦笙音乐,而且,聆听芦笙音乐是节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鼓藏节的时间最长可达13 天,对苗家人民具有重大意义。资料显示,芦笙音乐自从出现的那天开始,便是我国苗家鼓藏节的“常客”,可以说是每年必到。这一现象很好地反映出“芦笙音乐”对苗族人民的重要性。
第二,芦笙音乐是每年“苗年”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主旋律”。在苗族的节日文化中,“苗年”相当于传统节日中的“小年”,苗年开始时人们跳芦笙,在这一过程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也即,在跳芦笙前,需要挑选未出嫁的姑娘先跳作为开场,然后大家一起加入,在最后快结束的一天,要放鞭炮、分发毛巾,晚上,众人一起热闹地吃完晚宴后结束这个喜庆的节日。在每年的“苗年”庆祝活动中,芦笙总是伴随始终。在晚上的晚宴活动中,“芦笙”更是必不可少的乐器。“芦笙音乐”也就随之成为“苗年”宴会上的主旋律。
第三,在一年一度的苗家春节——“客家节”中,同样少不了芦笙音乐的参与。客家节,也是我们知道的“春节”,具体指农历腊月三十晚上。它和我国传统意义上汉族节日中的除夕、春节一样,是一个家人团聚,庆祝冬去春来、新年伊始的喜庆节日。在这一天,苗族千家万户的老老少少不约而同地团聚在一起,庆贺新春的到来。在这样一个万家团圆、喜庆祥和的节日里,青年男女们聚在一起是必然要吹芦笙的。因为,在苗家人眼里,芦笙乐曲是最能表达自己内心喜悦和温暖的音乐。由此也可看出,芦笙音乐在苗家青年男女的心目中是多么无可替代的存在。
第四,在“老年人的节日”——吃新节中,芦笙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在我国苗族的节日文化当中,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便是苗族的“大年”。如果说“小年”是年轻人的主场,那么,六月初六这一天的苗族大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年人的舞台。每年的这一天,当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表演活动。按照当地的习俗,在吃新节这一天,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走向族内专门用来演奏芦笙的场地。这时,年轻人们纷纷用芦笙吹起优美动听的乐曲,而老人们则开始唱跳,以此参与这场一年一度的节日盛会。除此以外,老人们还会在这一天参加跳芦笙等各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体性活动。
第五,除了上述的喜庆节日外,芦笙也会出现在一些日常的生产活动中。比如说,在“爬满天星山”这一节目中,人物出场时会进行芦笙演奏。春天劳作时,吹芦笙就是“延误生产”,所以,在禾苗发芽结穗的时候,当地人是不吹笙的。这样做也是表达人们想按时劳作、按时生产的美好心情和愿景。虽然说,在这一活动中,人们不希望芦笙出现,但是,这并不能否定芦笙音乐对这一活动的参与和重要作用。这也进一步体现出,芦笙对苗家人生产生活的深远影响。
第六,在一年一度的苗家情人节——踩鼓节中,芦笙音乐同样不可或缺。在踩鼓节当天,当地人会让苗族的青年男女们齐聚一地,挑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敲鼓开场,之后,他便可以通过穿新衣、唱古歌、跳舞等方式寻觅倾心的配偶。在这一系列求偶活动中,芦笙音乐贯穿始终。对苗家人来说,只有芦笙音乐参与其中,“踩鼓节”这一传统的情人节才会更加热闹、有趣、美满。
除此以外,可以体现苗族民族风情的节日还有很多,除了在雷山附近过的节日之外,还有其他的“花山节”“七月米花场”“看龙场”等其他地区的苗族节日,也体现出浓郁的苗族风情。
贵州音乐文化包含芦笙、歌曲、舞蹈等方面的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文所列举的雷山县境内的芦笙音乐对于贵州多元音乐文化而言仅仅是管窥见豹,在贵州这个山脉纵横、气候独特的高原省份中,除了有苗族这样古老独特的民族外,还存在着布依族、侗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魅力。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信息化的推动使以苗族为代表的“封闭”的贵州少数民族的神秘面纱慢慢被揭开,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对贵州少数民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在当今社会,现代化、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苗族芦笙文化既显得弥足珍贵,又显得格格不入,同时,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快捷的流水线制作,音乐的全面化、流行化发展,使传统古老的乐器制作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众多实地考察均发现芦笙音乐文化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芦笙是苗族的古老文化传承,它有着自己的传承方式和传承环境,当下的经济社会的冲击使老一辈师傅渐渐减少,而新一代的年轻人也不再甘心做这种“低效率又不能营生”的技艺的传承者,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当今社会不再认可这种高成本低回报的投入产出模式,总而言之,芦笙这种音乐文化面临着消亡,如果想让芦笙在当今社会继续生存和传扬,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必须有多方面的社会支持,在此,笔者也呼吁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共同守住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留住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将面临失传的传统技艺转换成理论和纸质材料永远地保存下去,同时,将这种神圣的音乐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新生代苗族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