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而造,因地制宜
——试论商代邑聚营建的环境适应性

2022-09-19 09:44张兴照
殷都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商城城墙考古

张兴照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古代史研究所,北京100101)

甲骨文有“……立邑墉商”(《殷缀》30+《合集》20324),“立邑”指攻位,即测定邑的方位坐标。(1)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0-51页。考古发现商代早期几座城址的主要方向均为东北—西南向,说明当时已可以进行方位测量并在建筑规划方面具有某种统一性。文献、甲骨文及考古发现均有商人建筑营造“正位”的材料,参见宋镇豪:《中国上古时代的建筑营造仪式》,《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可见,商代邑聚并非随意而建,在动工前需有一定的规划,包括选址、朝向、布局等。在立邑规划方面,要注意地形走势及微观地貌的选择,而在具体的建筑方面,则要更多地考虑当时当地的气候和水文环境,凡此种种,皆是其环境适应性的体现,我们用8个字概括其特点:因势而造,因地制宜。前辈学者曾对商代都城选址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过考察(2)李民:《殷墟的生态环境与盘庚迁殷》,《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亦有对商代都城建造的因地制宜性进行的探讨(3)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2页。,但尚未见到学界综论商代聚落营建的环境适应性,本文将就此从商代邑聚的选址布局及房屋建筑两个方面予以讨论。

一、选址布局因势而造

因势而造,指的是聚落营建充分考虑到地势因素,包括地貌的高低起伏和山川走势。在大的地貌选择上,我们说商代邑聚选址有缘山、择盆、居丘以及临河的特点,而其具体营建则在微观地貌上充分体现了因势而造的特征。

(一)微地貌选址高地

胡厚宣先生曾由卜辞地名的考察入手,提出“古人居丘”之说。(4)胡厚宣:《卜辞地名与古人居丘说》,《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91-505页。我们也曾专文进一步探讨过商人“居丘”。居丘即为商代聚落营建选址高地特征之一种,随着商代考古发掘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商代遗址呈现在我们面前,很多遗址的位置让我们对此有更直接和直观的认识。考古发掘报告中对古遗址所处位置的简单描述常常见到“高地”“台地”等词,试举中原地区几处商代遗址为例:“偃师商城建于洛河北岸稍稍隆起的高地上”。(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偃师商城的初步勘探和发掘》,《考古》1984年第6期。小双桥遗址“北依索须河,地处河旁台地之上”,“坐落在一片比周围略高的平坦台地上”。(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小双桥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载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42页。“府城遗址位于焦作市西南府城村西北部的台地之上。”(7)袁广阔、秦小丽、杨贵金:《河南焦作市府城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0年第2期。东下冯遗址“位于东下冯村东北的青龙河南、北岸台地上”。(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页。商代聚落多选址在台地之上,可以说其在微地貌上选址高地的特点十分明显。再举地处南方的古蜀遗址为例,有学者考察成都平原地貌结构,从地质学角度提出广汉期阶地,并认为“从土质分析,广汉粘土作为建筑地基条件较好”,而广汉粘土所在的广汉期二级阶地“从形态观察,其阶面常较平整,利于开垦居住。又高于一级阶地和河床,既方便取水又不易遭受洪水侵害,实为成都平原选择建筑原始遗址的最佳位置”。(9)刘兴诗:《三星堆文明与古地理环境》,《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而考古发掘证实,包括三星堆及成都金沙在内的很多古蜀遗址均处于广汉期二级阶地。商代聚落之所以选址高地,恐怕与当时的气候及水文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商代黄河为患并不严重,但由于其时具有大暖期湿润多雨的气候特征,且我国地处季风区,降水较为集中,季节性洪水时常发生,商代聚落规划必须考虑防洪的需要。考古发掘中商代城邑遗址有被洪水冲毁的迹象,虽不能确定是何时发生,但至少说明洪水对城邑的威胁。如偃师商城发现之初,考古工作者即认定北城墙偏东一处缺口为山洪冲击而成。(10)考古发掘者称:“北城墙上的两处缺口,一东一西,皆在城墙的中段。居东者……缺口内从上到下满是砂石和淤土,未见路土痕迹,应是邙山山洪冲击城墙造成的突破口。”参见《偃师商城的初步勘探和发掘》,《考古》1984年第6期。城墙被洪水冲毁的年代尚不得而知。取水便利与防洪需要,使得很多商代聚落选址在河流阶地等高地之上。

同一地区遗址的废弃与移徙在地貌方面的位置选择或许更能说明商代遗址选址高地的特征。垣曲商城位于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镇,正当亳清河、沇河汇入黄河之处。有学者认为垣曲商城的选址除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外,还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特别是洪水的影响。(11)董琦:《环境选择——垣曲商城遗址研究之四》,《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6期。垣曲古城东关一直是原始先民的首选居址。但在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早期,夏人迁至地势稍高的西关,又在东下冯类型晚期迁至地势更高的南关。对比而言,南关地势高峻,用水颇为不便,就宜居条件来讲,比不上古城东关。但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东关因受亳清河与沇河的夹击,屡遭洪水侵袭,水患的威胁很大。商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12)有研究者认为垣曲商城选址主要出于军事方面的原因,见王睿:《垣曲商城的年代、文化归属及其性质》,北京大学考古系1996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5页。比较而言,董琦以洪水的影响来解释更为通达。,才最终将夏人南关环壕聚落营建为规模颇巨的垣曲商城。

防洪的考虑不仅体现在城址的具体位置选择,还反映在城邑建筑布局方面。先秦时期我国都城建筑布局具有选择城内地势较高部位营造宫室的思想,宫城都设在全城的最高处。(13)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东周都城遗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100页。比如二里头“宫殿区位于遗址中东部的高地上”(14)许宏、刘莉:《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文物》2008年第1期。即体现了城邑内重要功能区的选址高地,这一特点在商代城址的发掘中屡屡得到验证。譬如偃师商城的宫殿区位于城南中部地势稍高的地点;(15)王学荣:《偃师商城布局的探索和思考》,《考古》1999年第2期。盘龙城商城的宫殿区位于城址内东北部高地上。(16)张昌平、孙卓:《盘龙城聚落布局研究》,《考古学报》2017年第4期。再如郑州商城,今天的金水河与熊耳河分别流贯商城南北,在古代,商城东面和北面有圃田泽、城湖、螺蜘湖、梁家湖等沼泽与湖泊等低洼地。商城内东北部地势比较高的地带,为商代宫殿遗址区。城内其它地带则应是一般自由民分散居住区。郑州商城遗址目前虽未发现确凿无疑的王陵区,但有迹象表明其王陵区所在地应在都城西北地区。其中原因即与当时郑州的地理环境有关。郑州商城周围的地势,东北、东面地势低洼,西、西北方向地势较高,金水河、贾鲁河等河流均自西向东流,商王朝很自然要把王陵区选在都城西北地势较高之处,以免王陵受到洪水浸泡。

殷墟的王陵区通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已确定在小屯村北约2.5公里的洹河北岸,“因此处地势稍高于武官村及侯家庄二村,故该二村居民称其为北冈或西北冈”。(1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00页。这与郑州商城王陵区亦在西北向或许有方向上的一致性,但为防止水患而选址地势较高处恐怕应是其真正的共性。殷墟另一处重要的墓葬区大司空村东南地则是高出洹河约10米的大台地。(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82页。因此,商代都城王陵区及墓葬区的选址都有防洪的考虑。值得注意的是,殷墟洹河两岸高出普遍海拔高度(94-95米)的高台地只有四处,除了大司空村南,还有小屯村北、后冈村北、侯家庄村南。这四处高台地都紧临洹河,且均位于洹河的内转折处。(19)岳洪彬、岳占伟、何毓灵:《小屯宫殿宗庙区布局初探》,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31页。我们知道,河流在转弯处对外侧冲刷力强,内侧则水势平缓,并形成堆积。因此,这四处高台地受洪水威胁最小。在殷墟发掘中,这四处均为非常重要的区域。大司空村南已如上述,小屯则是殷墟核心中枢——宫殿宗庙区所在地;后冈附近是一处引人注目的晚商贵族居址和墓地;侯家庄为王陵区,其南部的高台地也值得注意。

(二)筑城墙顺应地势

《管子·乘马》曰:“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相对于我国后世城址呈现的方形,商代筑城往往不拘形状,这一方面体现了其早期尚未定型的特征,同时也说明当时人们注重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适应,特别是顺应山川走势及地形地势。我们可以举几例顺应地势修建的不甚规则的商时期城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郑州商城考古钻探揭示“商代夯土层基本上连接成了一个纵长方形的商代夯土城垣。唯商代北城墙东段稍向南倾斜”(20)河南省博物馆、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商代城遗址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第1辑,文物出版社,1977年,第1页。。也就是说,郑州商城西北城角、西南城角和东南城角都近似成直角,唯东北角不成直角。北墙东段即现在的紫荆山,这里有一条很古老的沙土岗子,商代筑城时,到这里便依土岗的走向就其高度修建过去,所以商城东北角就不成直角了。无独有偶,偃师商城的东北角亦呈倾斜状,考古工作者的解释是:“由偃师商城大城外自然河流发现的状况,我们认为大城东北城角之所以为斜角,是与大城北城墙外自然河流的走向、位置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相较于郑州商城稍显规则的纵长方形,偃师商城大城的形状更不规则,城区东南部缺少一块而明显内缩。这也跟城墙外的地形有关,“大城东南部,东城墙因外侧天然湖泊的影响而向西拐又南折”。由此证明,“偃师商城平面呈‘菜刀’状,其并非是有意设计,而是由于自然河流和天然水域因素所造成”。(21)王学荣:《偃师商城布局的探索和思考》,《考古》1999年第2期。

郑州商城外城墙的修建与所处环境亦有关系。考古工作者在南城墙和西城墙之外600—1100米处发现了外城墙。三段夯土墙相连长度约5000多米,形成一个朝向东北的大敞口,圈筑在内城东南角、南墙西南角及西墙南段之外。(2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97,306页。2002年依据北部文化层的范围,沿文化层向北钻探,发现两处东西在一条直线上的夯土,夯土北10米发现黑灰色淤土,宽约40米,疑为护城河。东部的钻探表明曾经是一处湖泊,探出的青灰色淤泥深13米仍未见底。(2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外郭城的调查与试掘》,《考古》2004年第3期。由此看来,郑州商城外郭城墙可能有南、西两面,东、北两面没有修筑过外城墙。(24)在发现疑为北城墙夯土之前,考古工作者推测郑州商城外城墙只有西、南两面。参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306页。这与当时的地形及水文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由郑州市西南的登封市、新密市和荥阳市延伸而来的嵩山余脉,横亘于郑州市区的西部和南部,市区东部与豫东大平原相连。市区西部和南部为起伏的丘陵高地,东部则是地势较平坦或低洼的大平原。城垣外西部和南部的地势一般都比城垣坐落的地方高,城垣东部的地势一般都比城垣坐落的地方低些。城垣建筑是古代的防御设施。商城东面的低洼地带或湖沼已构成商城之外的天然屏障,所以就无须再修外郭城夯土墙来作为防御设施。而商城之外的南、西两面因地势较高,如遇敌人的入侵,必然会对商城构成很大威胁。所以为了郑州商城安全,就在商城城垣之外的西面和南面又修了第二道夯土墙作为防御设施。(25)安金槐:《对于郑州商城“外夯土墙基”的看法》,载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6页。我们注意到城墙与护城河的走向在西、南段并不规则,估计是其随着地形的起伏而因势修建。如同前述几处商城宫殿区选高地而不重方位一样,这些都体现了文明时代早期聚落规划布局的环境适应性。

垣曲商城城垣平面略呈梯形,各面墙较直,但是南城墙的中段则依地形向城内折曲成箕形。(26)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一):1985-1986年度勘察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4页。周公庙水沟遗址“城之东侧紧邻由北向南流的干河。北墙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为1000米,南墙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为900米,墙体依坡势而筑,城圈呈不规则形”。(27)徐天进:《周公庙遗址的考古所获及所思》,《文物》2006年第8期。李家崖古城址位于陕西清涧县高杰乡李家崖村西。李家崖西邻无定河,河东岸的一、二、三台地被河水切割成了一块不规则的“葫芦”状,李家崖古城就坐落在这块“葫芦”状的二、三台地上。古城是利用地形而修建的,起伏不平。“古城的形制:古城南、西、北三面环水,东西筑有城墙,南北是利用了深至百米的无定河河道的悬崖峭壁为防御屏障。……西城墙位于‘葫芦’状上端台地的下部,根据残存城墙走向复原,西城墙为‘T’形。”(28)张映文、吕智荣:《陕西清涧县李家崖古城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以悬崖或河流为屏障在商代城址中还有例子:如焦作府城北城墙外有白马门河,宽7-9米,可能为当时的护城河(29)杨贵金、张立东:《焦作市府城古城遗址调查报告》,《华夏考古》1994年第1期。,因之省去了城壕的修建;有的则将城墙亦省去,如三星堆城址东、南、西三面发现城墙,外有宽20-30米的濠沟,两端分别与鸭子河、马牧河相通,北面则直接以河流为屏障。(30)或以为当时的城墙是闭合的,北面是以鸭子河为护城河。参见陈德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2期。又郭发明:《谈三星堆古城的兴废和水的关系》,《四川水利》1994年第6期。

南方城址顺应河流较多的特点,有设置水门以连接城外水道者。如江西樟树吴城紧临自西向东注入澧水的萧江,另有香溪绕城南而过。吴城城墙之外有城壕,城墙设有南门、西门、北门、东北门、东门等五个城门,在其东南角有一水门,连接城内东南部洼地城咀港和城外的香溪,保证了城内外水道的联系。(31)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清江县博物馆:《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7期。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6-37页。2002年-2003年,江苏江阴佘城的发掘显示,在其东城墙中部现存一处较宽的缺口,经钻探为古河道遗存,河道中发现许多木炭遗迹,经分析应为当时夯入河道中的木桩,这些木桩在起到防御作用的同时,其上应该会有一些设施与两侧的城墙构成一个功能齐全的水城门体系。(32)刁文伟、邬红梅:《江苏江阴佘城、花山遗址第二次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4年4月7日。

二、房屋建筑因地制宜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曰:“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近一个世纪,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大量的商代建筑遗存,包括大规模的城墙建筑、高规格的宫殿建筑以及较普通的平民住宅建筑。我们据此考察商代建筑的特点,结合当时当地的自然条件,可以明显看出多种建筑类别在防雨和排水方面因应环境的举措,亦可由房屋建筑的地区差别来揭示其时建筑形式、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体现。

(一)由防雨排水看因地制宜

前文我们考察商代城墙修建会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单就城墙建筑本身而言,其形态、结构及筑造技术又因所处多水环境而多有防洪及排水方面的考虑,如城墙外挖掘城壕,十分普遍的下宽上窄的梯形墙体(33)宋国定:《1985-1992年郑州商城考古发现综述》,载《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1985-1992)》,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3年。,或有为保护城墙基部而特意夯筑的斜坡(3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49页。,等等(35)需要说明的是,商代城墙形制并非单一地考虑防洪排水,而是包括适应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作为商代邑聚建筑的主体,房屋建筑在防雨排水上亦有多样的体现。

除了高台防水,商代聚落建筑已设有散水以排泄墙基处的雨水。湖北盘龙城一号、二号宫殿建筑均发现散水设施。F1夯土台基的外围是坡状堆积,宽0.4-1米不等,先以褐灰色土和灰白色土夯实,其上铺以成层疏密不一的陶片。F2台基边缘有以黄灰色土层层夯筑的斜护坡,向外延伸约2.5米,坡面上铺有叠砌而成的层层陶片。(3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4-57页。前掌大遗址在M4的墓上建筑外发现散水设施。(3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60页。中原地区大型建筑发现很多,但几乎未见像盘龙城那样精心铺设的散水。对此我们或可这样解释,北方毕竟不像南方那样湿润多雨,且大型建筑有重檐屋顶或加大出檐,墙基散水并非那么迫切。值得注意的是殷墟北徐家桥村北四合院式夯土建筑基址中间多有房屋散水面和便道的发现。如在8号与9号建筑基址中间,有呈“凹”字形沟的散水,深0.7米,宽1米,内填灰色杂土,散水面极硬。有的房屋如5号基址外有排水沟。(40)孟宪武、李贵昌:《殷墟四合院式建筑基址考察》,《中原文物》2004年第5期。

传统观点认为,商代宫殿建筑屋顶多为四面坡式,即所谓的“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所谓的“四阿”即指“庑殿顶”,外观表现为五条脊把屋顶分割为前后左右四大斜坡,雨水可以从四面排泄。当然四面坡式并非商代宫殿建筑的必然形式,学者在复原商代宫殿时有不同的意见。“重屋”则指的是“重檐”,在屋下增设防雨披檐。郑州商城宫殿基址在台基下或紧靠台基的散水上立有擎檐柱,加大出檐,使台基内缩,尽可能地远离檐口,这样就可以保护夯土台基和外檐柱脚免遭雨淋损坏。(4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24页。即使没有檐柱,屋檐伸出檐墙也较多,考古工作者在偃师商城八号宫殿前后檐墙外侧发现房檐滴水沟遗迹,恰好在夯土台基外缘位置。(42)杜金鹏:《偃师商城第八号宫殿建筑基址初步研究》,载《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41-443页。对于商代宫殿“擎檐柱”的“定论”,杜金鹏先生有不同的意见,参见该文。

商代在地势低下的居室内也有对排水的考虑。顾颉刚先生曾考证半地穴式居室中掘地坎以潢积屋溜雨水之处为中霤。安阳孝民屯一处殷代居地,有房址130余组,以半地穴式住宅居多。有的房屋门厅近门道的牖壁处,挖一洼坎,坎内遗留一挹水勺,又有一条流水浅槽自厅中央流向其坎。宋镇豪先生认为此即中霤遗迹,正可与文献记载“前阿水外溜,后阿水内溜”的“内溜”相印证。(43)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第793页。

以上高台、散水、披檐、中霤等均是为防止雨水对建筑物的浸泡、冲刷等损害而设,下文我们还要提及的南方干栏式建筑更是直接为了应对雨水和防潮的需要。这些防雨排水的建筑技术与模式顺应商代多水的时空背景,体现了建筑的环境适应性。

(二)由地区差别看因地制宜

不同地方的建筑从形式、结构到建筑材料、建筑技术都是有所不同的。以我们有较为普遍认知的现今中国南北方居民住宅的屋顶为例,南尖北平是较为明显的特征。南方湿热多雨,需要利于通风和排泄雨水,所以屋顶高、斜、尖;北方较为干燥多风,雨水较少,所以屋顶斜度不大,甚至多建成平顶。这种不同便是不同地区房屋建筑因地制宜之一种。我们循着这一思路考察商代邑聚房屋建筑的环境适应性。

商代房屋建筑繁杂多样,宋镇豪先生考察商代住宅,对其建筑情况有很好的总结:

商代的住宅……从居住空间言,可分地面式建筑、半地穴式建筑、地穴式建筑三类,尤以前两类为流行……从墙体建筑材料及建筑技术言,有植物枝干编织的“篱笆”墙,有植物茎秆作里而外抹泥土的所谓木骨草泥墙,有不用木骨而用草泥堆砌成的泥垛墙,有用夹板版筑法层层加高筑成的夯土墙,还有土坯墙。从屋盖形态言,有半地穴式或地穴式建筑常见的圆尖顶窝棚式,有人字形屋顶,有所谓“硬山式”建筑,即两侧山墙略高出的人字形屋顶,以及屋面超出两侧山墙的所谓“悬山式”建筑,还有平顶式、斜坡式和四面坡式屋顶,等等。(44)宋镇豪:《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81-82页。

商代域限甚广,根据各地建筑基址的考古发掘材料,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建筑有显而易见的不同特点,我们先将这种地区差别分类列表,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探讨,以见证商代房屋建筑的因地制宜。

商代建筑的地区差别

商代中原地区因黄土的广泛存在及其黏性、胶性、直立性,聚落建筑以土为要素,多具“土木工程”的建筑特色。商代宫殿建筑为夯土木架结构,如前所述,宫殿一般具有高台基、大屋顶。夯土台起源于建筑基址的防潮和建筑地段的平整、加固。《墨子》论述原始地面建筑说:“室高足以辟润湿”。高台的防水作用显而易见,但在商代仅用于较高规格和特殊用途的建筑。北方气候相对来讲干燥一些,所以一般房屋建筑的防水防潮不甚迫切,但并非没有这方面的设计和应对。商代平地起建及半地穴式房屋在门口堆筑土门坎以防雨水进入即是一个简单举措。商代中原地区的聚落建筑采用夯筑基址和居住面,通过加压破坏黄土自然结构所保持的毛细现象,而形成密度较大的夯土,使之既有一定的防潮性能,又达到较高的强度。郑州商城宫殿基址和房屋基址的筑法,与城墙的分层夯筑法略同,用土以红褐色粘土和黄灰土为多,且还有取用的一些遗址灰土,有的夯土层内还夹有不少料姜石碎块和碎陶片等,说明用土来源是就地挖取的。商代常见半地穴式建筑,其建造方式为:先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或圆或方的坑穴构成地下部分,地面之上的建筑围墙有夯土、草拌泥和土坯等多种形式,墙体沿坑壁或直接垒砌,或在坑穴内外埋设立柱,最后在墙体上架设屋顶。其功能可为居住用的房屋,也可为储藏东西用的窖穴。(45)参考何毓灵:《试论安阳殷墟孝民屯遗址半地穴式建筑群的性质及相关问题》,《华夏考古》2009年第2期。

与北方气候水文环境有所不同的是,南方长江流域雨水非常多,在特别潮湿的地方,如果建筑以生土地表为基础和房屋地面,不加处理的话,必然受潮湿影响而对人居有所损害。并且,南方的土质与北方亦不同,土瘠而林茂,大量的竹木资源使得南方的建筑材料与北方迥异。长江流域的聚落建筑就地取材,多为木构建筑。三星堆发现早晚两期房屋基址,均为木构建筑,居住面直接建在生土层上,较为坚实,应该经过踩踏或拍打,少数在地面上加了一层白膏泥。房屋四周墙基均挖沟槽,沟底掘柱洞以立木柱,墙壁内外两面涂草拌泥而成“木骨泥墙”并经火烧烤。房顶很可能是斜坡状以草覆盖,推测与川西地区历来多雨有关。(46)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博物馆、广汉县文化馆:《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第232-235页。成都十二桥遗址发现较大规模的商代木结构建筑,其建筑材料有圆木、方木、木板及圆竹、竹篾、茅草等。建筑基础有两种形式:地梁与立桩。地梁规模较大,复原的一根地梁长12米,采用榫卯连结技术,地梁上凿卯孔立柱;桩基础则是将圆木桩打入土中,在其上端绑扎主龙骨,形成方格网状的结构层,然后平铺木板作为居住面。小型建筑的墙体是用圆木绑扎成木骨架,再绑扎竹篾笆,既便于冬季围护防寒,又便于夏季通风挡雨。房顶采用两面坡式,亦是圆木成网,竹篾绑扎,再用茅草敷顶。(47)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成都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2期。成都十二桥遗址建筑的最大特点是主体以木为构件,房屋居住面高于户外地面,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体系,充分适应防洪防潮防雨的需要。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及长江流域分别以“土”“木”为特色的两大建筑体系之外,商代还有一种以“石”为特色的建筑形式,即在陕北、冀北、内蒙、辽西一带的土石结构建筑。陕西清涧李家崖晚商古城的城墙即为土石结构,系用一层夯土、一层石块层层起筑。北方长城地带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发现数量众多的石城,有的城址如内蒙敖汉旗城子山古城内发现石砌房址与“院落”,都是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石块垒筑成的。(48)《敖汉旗发现一处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址》,《中国文物报》1988年2月26日。宋镇豪先生汇总了内蒙古与辽宁的37座石城址资料,参见《夏商社会生活史》,第186-192页。

论及商代聚落建筑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前文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已作了说明,我们在这方面还可以作些引申。考古工作者在商代都城遗址发掘时注意到:“一般在城内有大面积深坑状或沟状堆积的附近,往往都会发现面积比较大的建筑基址。”这便涉及到就地取土用于高台基址或墙体的夯筑。“偃师商城内大型建筑基址为台式,室内地面远高出室外原始地表,铺垫并夯筑这些台基的土料多取自建筑附近或者距离不远处。……护城河的形成主要应是由夯筑大城城墙取土所致。那么城外有自然河流的地段,则自然在城内取土。”(49)王学荣:《偃师商城布局的探索和思考》,《考古》1999年第2期。取土留下的坑、沟等可用于蓄水或排水设施。偃师商城二号建筑群的考古发掘在本应出现类似夯土基址的地方,发现一个长方形坑状遗迹,其规模和方向与其它建筑基址相似,南北长约25米,东西宽约8米,自深1.2-1.4米,内填淤积、沉淀土。局部边缘解剖表明,坑边缘斜下缓。初步判断该坑是一处蓄水遗迹,是当时围墙内和诸大型建筑相配套的组件,是一个“蓄水池”。(50)王学荣:《河南偃师商城第Ⅱ号建筑群遗址研究》,《华夏考古》2000年第1期。这个蓄水池即是建筑取土所形成。江西樟树吴城多有城墙修筑的附属产物——水塘的发现,发掘者称:吴城从解剖的城垣垣体和基槽堆土看,建城垣应在城垣内外就近取土,同时利用筑城取土,在垣外挖了护城壕,在垣内挖了连成排的蓄水塘,从取土到垒筑均有周密的科学安排。(5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江西樟树吴城商代遗址西城墙解剖的主要收获》,《南方文物》2003年第3期。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对土坑进行处理可有独特的功能。在对古“豳”地区东部边缘地带的淳化县润镇乡枣树沟脑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中,先周时期文化遗存中发现了2座直径超过10-15米的大型灰坑(H160、H174),坑深均在2.5米以上,坑底有较厚的青灰色淤土层或红褐色粘土层堆积。这种红黏土土质致密,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是黄土高原地区比较理想的蓄水防渗处理材料。因此,这两座大型灰坑可以确定为蓄水坑或池塘类遗迹。(52)钱耀鹏、李成、魏女:《淳化县枣树沟脑遗址调查发掘的主要收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这种适应西北干旱地区环境特点的蓄水设施建筑亦为因地制宜之一例证。

猜你喜欢
商城城墙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商城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残破的城墙
悦居商城
悦居商城shop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51,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