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文锋,王 欢,薛淑芳
(河南大学 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和4 门核心课程之一,旅游学概论也是旅游管理专业一年级新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先导和入门课程,其目的在于使专业新生尽快掌握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形成条件,旅游业的体系构成和服务内容等基础知识,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扎实基础。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仅事关旅游管理专业新生的入门,培养着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态度,影响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甚至是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规划。
结合长期教学实践,学者们已经从旅游学概论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课程内容体系、教学信息传递模式和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改革成果。只是不得不承认,目前旅游学概论的实际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难以激发专业新生的理论学习兴趣,巩固学生专业学习思想,无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提供应有支撑。从团队的教学经验来看,上述问题的出现,在教材内容变化不大而学生情况在不断改变,课程逻辑性、严谨性及与相关课程互补优势不明显等原因之外,身处全民旅游时代的授课对象对旅游现象“习而不察”,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浅尝辄止”也应是制约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原因。
鉴于此,教学团队从激发全民旅游时代的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帮助学生尽快建立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出发,以陌生化理论为指导,对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优化设计。
我国已进入了“全民旅游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民众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升、闲暇时间的丰富和交通的日益便利,加上各地政府部门对旅游产业的大力支持,21 世纪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均呈节节攀升之势。2019 年我国人均GDP 已经超过10 000 美元,国内旅游人次已达60.1 亿人次,人均约出游4.3 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 年旅游人次虽同比大大减少,但据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的抽样调查,2020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仍达28.8 亿人次,人均出游仍约2 次。
全民旅游时代中,旅游活动已经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缓解生存压力、调节工作节奏、陶冶生活情操和提升幸福指数的有效手段。
尤其是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旅游活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帮助作用,可以开拓视野,丰富成长经历,增长课外知识,培养优良品格。这也使得“旅游+教育”形式的研学旅游,以及亲子游、爸妈游等形式的家庭旅游成为近几年我国旅游市场的“新宠”。以研学旅游为例,我国的境内和境外研学旅游已从2014 年的140 万人次和35 万人次,分别增长至2018 年的400 万人次和105 万人次。
在此形势下,青少年群体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主力群体。如2019 年途牛网办理春节签证的客群中,家庭签证办理量占比高达55%,带孩子出游的“80后”签证办理人次占比达42%,“90 后”占比27%。中国家庭旅游市场专项研究数据也显示,96.5%的受访者人群渴望家庭旅游,76.1%的受访者选择孩子作为家庭旅游陪同成员,70%以上的有孩子家庭表示非常渴望家庭游,又以中学(12 岁)前、20 世纪80 年代家长的家庭游需求最为旺盛。
全民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活动的广泛、深度参与,既给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始专业课程学习前就创造了众多“身体力行”机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他们的旅游观,甚至造成了其对旅游现象“习而不察”。尤其是出生于2000 年后的新时代大学生,在具有不喜欢死记硬背、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和学习知识途径广泛等特点的同时,在进入大学专业学习之前就已经广泛参与旅游活动,已经在“身体力行”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旅游实践经验。加上现代传媒的普及,其已经对旅游现象司空见惯,开始“习而不察”,甚至“熟视无睹”,失去了进一步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兴趣。
与此类似的情况其实早在《孟子·尽心上》就已有归纳,言:“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结合黑格尔哲学,这一旅游学概论的教学困境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全民旅游时代的旅游管理专业一年级新生的专业认知大多仍处于“自在”状态,虽然有了中小学阶段的许多旅游经历和体验,有了对旅游现象和部分问题的零散、片段性的认识,但仍缺乏“自觉”和独立的主体意识,只是停留于个体过往经历中形成的对旅游现象的表层认知,大多数人都尚未意识到,也从未反省自己参加旅游活动背后的真正需求,亦难以跳出个体经历来全面、完整和系统地认识旅游活动、旅游产业及其构成。与此同时,长期、多次的实践也让他们失去了对旅游的新鲜感和好奇感,使得传统的课堂讲授很难调动他们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的积极性。
这种困境其实也是整个社会“旅游就那么回事儿”思想的集中反映。频繁的,甚至日常化的旅游实践确实已经让很多人对旅游现象和旅游产业有了一定接触和了解。虽然局限于这一基础上的旅游认知是片段化的,是“盲人摸象”,甚至是充满了偏见的,但很多人却囿于此,并固执地认为他们的旅游活动实践就是旅游管理理论研究和专业学习的全部。受此影响,“学旅游管理专业就是做导游”“学酒店管理就是做服务生”等偏隘的观念也成了很多学生家长不支持,甚至竭力动员学生从旅游管理转向其他专业的重要原因。
由此来看,“习而不察”既是全民旅游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必须突破的首要瓶颈,也提出了向全社会系统普及旅游专业知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跳出固有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偏见,科学、完整地认识某一文化或特定事物方面,部分学科已经较多运用的陌生化理论,或曰“化熟为生”(defamiliarization)做法,或许为我们提供了破解上述旅游学概论教学困境的有效办法。
作为一种理论,陌生化最早是由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1916 年提出的。在他看来:“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的手法。”指出要达到预期的艺术创作效果,就必须采用反常手法,改造人们熟知的事物,甚至故意设置障碍来延长读者感受时间,使他们不断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产生对事物的新看法。也就是说,“化熟为生”是为了让人们理解和感受陌生而有意设置欣赏障碍,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对原本熟悉的事物产生陌生感,从更高层次上突破思维局限,获得“不同寻常”的感受和认知。
陌生化是文学作品经常使用的策略。因为人们长期保持同一兴奋点的刺激后,经常会产生麻痹和疲劳心理,会“熟视无睹”,而这又是文学创作和欣赏的大忌。为了更多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作家们就不得不努力用不同寻常的方式描述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这种视角转换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以人们不太习惯的方式呈现出来,继而产生距离感、陌生感,使读者对该事物产生较强的兴趣,继而产生审美的热情。”文学作品中经常采用的,外行人、儿童、非正常人甚至“非人”的眼光,都是“化熟为生”的具体表现。
“化熟为生”也是人类学跨文化沟通和理解研究中常用的视角之一。主要做法就是“对常识加以分解,对意外事物进行描写,置熟悉的事物于陌生的事物,甚至令人震惊的场合之中。”对异文化进行“深描”的民族志就是人类学家为了开展对本民族或本地区文化的批评,将其陌生化的产物。“通过描写异文化(other cultures),我们可以反省我们自己的文化模式,从而瓦解人们的常识,促使我们重新检讨大家想当然的一些想法。”从人类学家自身文化研究的经验来看,陌生化可以有效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借助“他者”的文化对本土的文化进行反思和批评,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本土文化与社会。
“化熟为生”理论也被引入了部分高校的课程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许妍在借鉴陌生化理论的基础上,从大学英语的教学环境、师生角色、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创新了教学模式。王密指出,教师、学生和学校都应该在陌生化思维的指导下,用新奇思维摆脱以往教学的惯常化,从新的视角探索新的教与学方式,激发教师创新和学生自主学习。王希艳、曹佳琪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化熟为生”的运用。只是相对而言,作为教学改革策略的陌生化更多地还是被应用于中小学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很少被应用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从效果来看,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人类学民族志,抑或是中小学教学改革中,“化熟为生”手法的运用几乎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因为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旅游现象,社会事物都是多面性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从不同视角对它们进行完整、系统地审视,才能真正认识它们。而社会生活中的“当局者迷”,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认识的难度。故而人们需要“用另一种眼光打量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运用化熟为生的手法更有情趣和魅力地表现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使我们对周围原本熟知的事物重新充满新鲜感进而产生再认识的欲望与冲动。”
旅游学概论教学中的陌生化就是针对全民旅游时代的学情和教学提升困境,采用多种有效形式,引导专业学生跳出固有的认知,从全新、陌生的视角对旅游现象进行系统性思考,使常见的旅游现象变得不平常,引起学生的全新感受,激发他们的好奇和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关理论知识和运用案例的引介。具体模式如下。
全民旅游时代的学生及其家人都已或多或少有了旅游的经验积累,在已有的实践中已经对旅游相关现象有了一定认知。即便是未亲自参与旅游的学生,也已经通过中小学阶段的课堂教育、现代传媒等渠道,对旅游相关现象有了一定了解。旅游学概论课程系统化学习之前,这片面、零散认知,在带来前述授课对象“习而不察”和“浅尝辄止”困境的同时,也完全可以转化为他们互相分享和交流探讨的重要资源。
故而,授课团队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设置了“我最喜欢的一次旅途”“家乡美”“专业认知考察”等板块,引导授课对象跳出个体经历和早期认识的窠臼,逐步掌握旅游需求和活动类型的多样化。如借助“我最喜欢的一次旅途”旅游经历分享,授课团队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在众多形式各异、内容多样的旅游经历中寻找共性,帮助他们认识到“旅游”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在“家乡美”生源地旅游资源和产业发展情况分享中,授课团队安排并指导学生以团队任务的形式,反思、整理并分享了各自家乡的特色旅游资源和旅游接待业发展情况,引领学生从旅游者需求出发,系统认识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的核心吸引物和配套设施,同时提升他们查阅、整理文献、独立思考及团队协作的能力。为更好地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旅游学概论授课全程,授课团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安排旅游管理专业新生参与各种旅游志愿活动,而且每年都带领全体新生赴开封市最具代表性的景区考察并进行案例分析,结合考察体会分享和开发案例分析,引介相关概念和理论。
本质上讲,旅游经历或家乡旅游资源分享的过程就是人类学文化研究中的“泛文化并置”(cross-cultural juxtaposition)或“个案并置”(juxtaposition)过程。借助这个过程,授课团队有效打破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个体认知的局限,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成功地引领他们探寻旅游现象内在普遍规律。因为“将陌生的异域风俗与人们熟知的本文化相并置……起了重塑读者的生活方向和改造他们的观念的作用。”
旅游学概论课程体系的系统化整合与优化提升既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让旅游管理专业新生从零散的前期旅游认知开始转向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发现自身理论知识欠缺的第一步。只是授课团队发现,尽管目前已有种类繁多的众多旅游学概论教材,部分教材的视角也相对比较新颖,但整体上旅游学概论类教材在内容体系方面对学科建设阐述和贡献相对不足的状况至今并未发生彻底改变,尤其是教材以“编”为主,不仅数据时效上存在严重的滞后问题,而且大多缺乏明确的课程主线和完整的框架体系,未对紧密联系的旅游常识进行串联和逻辑归纳,亦未能有效说明不同旅游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尤其是章节之间的逻辑性不强,章节时间的跨度较大,甚至没有必然联系,影响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鉴于这一情况,为了引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化熟为生”的基础上系统、完整地学习旅游学概论知识,教学团队结合部分优秀教材和相关教改研究成果,围绕旅游者需求及满足其需求要素关联和互动出发,以“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活动”为知识脉络,构建了有机、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旅游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框架
以此框架为指导,授课团队首先在对旅游现象和相关问题进行深度解读的过程中,以整体、系统性的旅游学理论知识“嘲讽与暴露”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已有生活常识认知的不足,让他们逐步明白了旅游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融会贯通性与不可或缺性,引领他们从日常旅游实践中的碎片化知识,逐步走向完整、系统的旅游基本理论学习。课程内容体系框架中还融会了旅游活动的影响、技术创新支撑下的旅游产业发展趋势,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旅游效应的同时,也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发展脉络和现状,培养了他们更加清晰的职业导向,明确了新形势下专业学习的明确目标,培养了初步的职业规划,实现旅游学概论的授课目的。这也正是人类学利用民族志对异文化完整深描和系统理论总结的目的,“借助其他文化的现实来嘲讽与暴露我们自身文化的本质。”
旅游学概论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对旅游核心概念进行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旅游概念体系,并对旅游学相关问题进行理论解读,引领学生从理论高度把握旅游现象的本质。虽然早期的研究者已经从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很多学科对旅游现象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出现了目前旅游研究中边缘学科丰富,核心的旅游研究却几乎空白的“甜麦圈”式旅游研究情况。表现在目前“旅游”等概念界定、旅游研究的核心议题和学科建设的基础问题仍未达成共识,旅游学科发展尚未成熟,“旅游研究滞后于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滞后于旅游需求”。反映在旅游学概论教材中,大多数都只是简单借用已有界定或从表面对概念进行定义,从而使很多教材中“旅游”等名词的界定比较含混,对最新旅游活动和产业发展特征的概括性与解释力都相对比较有限,甚至出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撞车”问题。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旅游管理新生学习专业理论,以及借助专业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难度,为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挑战。
鉴于此,旅游学概论教学从旅游核心问题出发,引领学生从跨学科的视角系统性地认识旅游现象及其诱发的相关问题。在引导专业学生分享并用陌生化的眼光来审视已有经历,跳出个体经验认识普遍性的旅游需求和活动的过程中,授课团队以“旅游是什么?”“旅游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旅游者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旅游者需要旅游目的地提供什么服务?”“旅游产业构成部门及其发展趋势是什么?”等核心问题的梳理,以及相应问题的系统、完整阐述为教学重点,借助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已有研究成果,在带领学生认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旅游现象,总结归纳旅游活动的界定标准基础上,分析了旅游者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和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并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探讨了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新兴业态的发展特点。
从陌生化出发,围绕核心问题,借助多学科成熟理论的授课,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壁垒,使学生熟悉了核心的旅游理论研究成果,明晰了旅游学知识结构,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旅游现象,提升了他们利用相关理论解决旅游相关问题的能力。
除对旅游现象的“习而不察”之外,旅游管理专业新生对旅游学概论课堂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也与现代学习渠道的多样化有密切关联。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中国大学MOOC(https://www.icourse163.org/)、腾讯课堂(https://ke.qq.com/)等在线课程平台进行系统化的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也可以借助形式多样的抖音、哔哩哔哩等视频直播平台,以及旅游企业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等渠道获取相关专业知识。这些课外的学习途径大多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和内容更新较快的特点,受众观看和学习的具体时间与地点受限较小,自主性较强,成本较低,很容易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这些渠道既是对他们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也对旅游学概论等课程教学提出了相应挑战。
在借“化熟为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教学团队转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整体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反向设计”,突出目标导向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整体设计,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基础,以“两性一度”为标准,以文旅融合为特色,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成功探索出了有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2 所示。
图2 旅游学概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旅游学概论课程团队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旅游学基础国家精品课程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丰富学习资源,引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程教与学的交互性、开放性,借助课外诸多有效的教学资源,在保证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和产业发展实践的同时,对教与学过程及资源的重新设计、开发和利用,逐步建立起了师生有机结合的学习共同体,实现课程教学模式和手段的优化,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与教的良性互动中共同完成了旅游学概论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