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作家简介]
林清玄(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中国台湾高雄人。1979年起连续七次荣获《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道文学优等奖等;《漫步人生的花园》《走向光明的所在》等书,使林清玄赢得了“道德楷模”“精神导师”的美誉。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他初登文坛的七八年间,散文集有《莲花开落》《冷月钟笛》等;第二阶段是他从1980年结集《温一壶月光下酒》起,相继出版了《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迷路的云》《金色印象》《玫瑰海洋》等;80年代后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写作最辛苦也最多产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以十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学界内外。
[其人语录]
1.面对人生难以管理的生老病死,我们能以起承转合去寻找心灵的故乡。人是有限制的,但有梦总是最美的。
2.每次转变,总会迎来很多不解的目光,有时甚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对顺境逆境都应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3.生命是那样美好,建议大家多做深呼吸,体会空气的清新,体味事物的美好。我喝水时总会想这也许是我喝过的最美味的水。时时保持一种爱,学会欣赏美,唯有爱和美才是心灵的故乡。
【美文赏读】
咸也好,淡也好
林清玄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人动容。
等他说完,我说:“人生里有离别是好事呀!”
他茫然地望着我。
我说:“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没有离别,人间就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从这个观点看,离别是好的。”
我们总是认为相聚是幸福的,离别便不免哀伤。但这幸福是比较而来,若没有哀伤作衬托,幸福的滋味也就不能体会了。
再从深一点的观点来思考,这世间有许多的“怨憎会”,在相聚时感到重大痛苦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离别这件好事,他们不是要永受折磨,永远沉沦于恨海之中吗?
幸好,人生有离别。
因相聚而幸福的人,离别最好,使那些相思的泪都化成甜美的水晶。
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消看见了开阔的蓝天。
可以因缘离散,对处在苦难中的人,有时候正是生命的期待与盼望。
聚与散、幸福与悲哀、失望与希望,假如我们愿意品尝,样样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高僧弘一大师,晚年把生活与修行统合起来,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
夏丏尊不忍地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能表达弘一大师的道风,夏丏尊因为和弘一大师是青年时代的好友,知道弘一大师在李叔同时代,有过歌舞繁华的日子,故有此问。弘一大师则早就超越咸淡的分别,这超越并不是没有味觉,而是真能品味咸菜的好滋味与开水的真清凉。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
情爱中的离别是咸的,咸有咸的滋味。
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我对年轻人说:“在人生里,我们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就像我昨天在一个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虽不能再喝那么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连茶也没有,喝开水也是很好的事呀!”
【赏评】
或许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吧,人们总是乐于找寻生活中的快乐,逃避灾难悲苦。其实,正如没有四季轮回,人们不会珍惜春天的可贵一样,没有人生的苦难,人们很难品味平凡生活的难能可贵。林清玄先生告诉我们:生命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情爱中的离别是咸的,咸有咸的滋味;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我们还可进一步联想到:“咸也好,淡也好”的“咸”指的是强烈的信念、炽热的情感、剧烈的痛苦、沉醉的痴迷、彻骨的孤独、狂热的爱恋……而“淡”指的是轻松的自由、欣赏的生活、适当的沉默、细心的关怀、温和的知足、伟大的平凡……超越了咸与淡的分别,才能真正品味到咸菜的好滋味与白开水的真清凉,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领悟的高境界。
求好
林清玄
有好多人喜欢讲究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生活品质了。
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时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千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答案是理直气壮的——“为了追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
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就叫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
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没受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
如果说都市才有生活品质,是不是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是不是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呢?
答案都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或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古人也可以有生活品质,穷人、乡下人、工匠、农夫都可以有生活品质。因为,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
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最完善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
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
穷人买一个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
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整个社会都能摒弃那些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会有生活品质了。因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不是小部分人的品位不良,而是大部分人失去了求好的精神。
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浪费就是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进而使人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的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现代社会名牌泛滥的原因。
有钱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一般人欣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去追求,甚至弄到心力交瘁的地步。君不见被警察抓到的大流氓乃至小妓女,戴劳力士,开进口车,全身都是名牌吗?
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虽居陋巷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
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神的表现。
【赏评】
作者先从反面入笔:有些人“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生活品质”,于是一掷千金,追求其所谓的“生活品质”。接着列举三种有代表性的错误论调,并予以否定,提出自己有关生活品质的观点:“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然后排比出工匠、农夫、穷人、家庭主妇等对生活品质的理解,把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化,最后得出结论:生活品质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神的表现”。
【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是化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师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不也是化妆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我为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表,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改革。
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来源:《时文精粹》)
1.分析“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为什么是这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散文中,“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神的化妆”与“生命的化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见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吗?”既是反问,又是对比,将写文章的人与化妆师进行对比,从而强调写文章也要有高层次的追求。
B.“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表,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寓意深刻,“夜黑”象征作者自己对化妆认识的肤浅,而“体悟”就是这夜黑中的光明。
C.“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在读者看来,这个生命既是作家着意塑造的典型,更是作家生命的自然流露,所以说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D.倒数第二段写道:“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改革。”这句话是对第八段的概括,它点明了文章主旨。
E.本文以“我”对化妆的认识为线索,赞美了女化妆师的深刻见解,语言质朴,前后呼应,卒章显志。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雪中芭蕉
林清玄
王维有一幅画《雪中芭蕉》,是中国绘画史里争论极多的一幅画,他在大雪里画了一株翠绿芭蕉。大雪是北方寒地才有的,芭蕉则又是南方热带的植物,“一棵芭蕉如何能在大雪里不死呢?”这就是历来画论所争执的重心,像《渔洋诗话》说他“只取远神,不拘细节”。沈括的《梦溪笔谈》引用张彦远的话说“王维画物,不问四时,桃杏蓉莲,同画一景”。
但是后代喜欢王维的人替他辩护得更多,宋朝朱翌的《猗觉寮杂记》说,“右丞不误,岭外如曲江,冬大雪,芭蕉自若,红蕉方开花,知前辈不苟”。明朝俞弁的《山樵暇语》谈到这件事,也说都督郭鋐在广西“亲见雪中芭蕉,雪后亦不坏也”。明朝的王肯堂《郁冈斋笔麝》为了替王维辩护,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梁朝诗人徐摛好的一首诗,“拔残心于孤翠,植晚玩于冬余。枝横风而色碎,叶渍雪而傍孤”,来证明雪中有芭蕉是可信的;一是松江陆文裕宿建阳公馆时“闽中大雪,四山皓白,而芭蕉一株,横映粉墙,盛开红花,名美人蕉,乃知冒着雪花,盖实境也”。
这原来是很有力的证据,说明闽中有雪中的芭蕉,但是清朝俞正燮的《癸巳存稿》又翻案,意见与明朝谢肇淛的《文海披沙》一样,认为“如右丞雪中芭蕉,虽闽广有之,然右丞关中极雪之地,岂容有此耶”。
我整理了这些对王维一幅画的诸多讨论,每个人讲得都很有道理,可惜王维早就逝去了,否则可以起之于地下,问他为什么在雪中画了一株芭蕉,引起这么多人的争辩和烦恼。我推想王维在作这幅画时,可能并没有那么严肃的想法,他只是作画罢了。在现实世界里,也许“雪”和“芭蕉”真是不能并存的,但是画里为什么不可以呢?
记得《传灯录》记载过一则禅话:
六源律师问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六源又问:“一切人总如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这一则禅话很可以拿来为雪中芭蕉作注,在大诗人、大画家、大音乐家王维的眼中,艺术创作就和“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一样自然。我并不想为“雪中确实有芭蕉”翻案,可是我觉得这个公案,历代人物争论的只是地理问题,而不能真正触及王维作画的内心世界,也就是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雪中真有芭蕉为王维所眼见,是写景之作;另一种是雪中果然没有芭蕉,王维凭借超人的想象力将之结合,作为寓意之作。也就是“精于绘事者,不以手画,而以心画”的意思。他的绘画不能光以写实写景观之,里面不可免地有抒情和寄意。
他自己说过:“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新唐书》的王维本传说他:“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独到,学者所不及也。”我认为,一位“意在笔先”“天机独到”的画家,在画里将芭蕉种在大雪之中,并不是现实的问题,而是天才的纤运。
王维的诗作我们读了很多,可惜的是,他的绘画在时空中失散了。故宫博物院有一幅他的作品《山阴图》,花木扶疏,流水清远,左角有一人泛舟湖上,右侧有两人谈天,一人独坐看着流郛,确能让人兴起田园之思。据说他有两幅画《江山雪雾图》《伏生授经图》流落日本,可惜无缘得见,益发使我们对这位伟大画家留下一种神秘的怀念。
我一直觉得,历来伟大的艺术家,他们本身就是艺术。以《雪中芭蕉》来说,那棵芭蕉使我们想起王维,他纵是在无边的大雪里,也有动人的翠绿之姿,能经霜雪而不萎谢。这种超拔于时空的创作,绝不是地理的求证所能索解的。
在造化的循环中,也许自然是一个不可破的樊笼,我们不能在关外苦寒之地,真见到芭蕉开花;但是伟大的心灵往往能突破樊笼,把大雪消融,芭蕉破地而出,使得造化的循环也能有所改变,这正是抒情,正是寄意,正是艺术创作最可贵的地方。寒冰有什么可畏呢?王维的《雪中芭蕉图》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来源:《林清玄散文集》,原文略有改动)
1.根据第一至四段回答:历来画论对《雪中芭蕉》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作者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引用了《传灯录》记载的一则禅话,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解释画线的两个句子在本文中的含义。
①只取远神,不拘细节。②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说:“寒冰有什么可畏呢?王维的《雪中芭蕉图》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角度”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6 字)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①这是“我”和一般人的浅见,在文中与化妆师的见解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了化妆师的深刻;②为后面化妆师的议论树立了一个批驳的靶子;③引出化妆师关于“生命的化妆”的深刻论述,从而点明中心,升华了主题。(解答本题,应通观全篇。)2.①化过妆后,让人看不出来,像没有化过妆一样,有一种天然美;②这样化过的妆与主人的身份相匹配,能够表现其个性与气质(或:这样的化妆比那些让人突出、引人注意的化妆更好,是因为一个给人真实自然的感觉,一个给人虚假做作的感觉);至于那种想掩盖缺点反而彰显缺点、把人越化越丑的化妆,就更低下了。所以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是自然。3.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活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自尊。(相关原文见第八段后半部分)4.要点:“精神的化妆”与“生命的化妆”都是从内在方面出发的美化。它们的区别是:①“精神的化妆”层次较浅,例如心情的愉悦而引起容光焕发;“生命的化妆”层次较深,例如气质的高雅而举止文明。②“精神的化妆”有效时间较短,例如有趣的作品使读者笑逐颜开;“生命的化妆”稳定恒久,例如影响人心灵的作品使人信念坚定。(意思对即可)5.C、D(A 项,不是对比;B 项,牵强附会;E项,说本文主旨在于“赞美了化妆师的深刻见解”不对。)
二
1.历来画论对《雪中芭蕉》争论的焦点,主要是一株翠绿的芭蕉究竟能不能生长在寒冬大雪之中。作者认为,在现实世界里,雪和芭蕉也许真的不能并存,但是在绘画中是完全可以的。2.①目的在于指出王维的艺术创作“精于绘事者,不以手画,而以心画”,一切出于自然;②批评后代的人看到王维的创作,却没有那样自然,一定要在雪里有没有芭蕉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3.①表现画家的创作追求的是一种精神风貌,并不拘泥于现实世界。②画家的山水之画,重要的是“寄意”,运笔之前,“意境”已在心中。4.第一问:指伟大的心灵能够突破自然樊笼,改变造化循环,这是艺术创作最可贵之处。第二问: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