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海娟,李思琦,范方方,左卫元,史兵方
(广西高校桂西生态环境分析和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百色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对硝基苯酚(PNP)是极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农药、颜料等行业生产中[1]。水体中的PNP主要来源于上述生产过程的废水排放。大量的研究表明,PNP具有高致癌性,并且可通过生物链进行累积,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2]。基于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均将PNP列入优先防治对象清单中[3]。水体中PNP频繁被检出,需要发展高效的治理方法,以消除其对人类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威胁。
目前,包括生物降解、化学氧化、吸附、膜技术等均已见诸于PNP的治理中[4-6]。其中,先进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因高效率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作为AOP的典型代表,光催化技术因绿色、价格低廉、环境友好且操作简便而在环境治理领域优势突出[7]。至今,包含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炭基材料等各种类型光催化剂已经被开发并应用于PNP的光催化降解[8-10]。其中,BiOCl因独特的层状结构、高耐光腐蚀、独特的光电属性以及稳定性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11]。一般而言,光催化剂的活性与合成方法密切相关。为了获得高活性的BiOCl光催化剂,包括水热法、溶剂热法等方法已经被学者们用于制备BiOCl光催化剂[12-13]。如GAO等[14]以溶剂热法合成了BiOCl,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卡马西平的光催化降解。尽管其性能令人较为满意,但是以该方法制备BiOCl依然存在耗时长且需要较高合成温度的缺陷(160℃反应12 h),这对于节约时间和减少能源消耗不利。为此,研究和开发更为简便的合成BiOCl的方法很有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在常温下通过简便且温和的机械搅拌法合成了BiOCl光催化剂,采用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其结构、组成、外观形貌及光吸收能力进行了研究。以PNP的降解去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方法合成的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并分析了其降解机理。本研究能为BiOCl的合成提供新的参考,并为光催化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催化剂。
仪器:UV-18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NICOLET 670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D/Max-2500 PC粉末X射线衍射仪;S-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Tecnai G2 F20 S-TWIN透射电子显微镜;Escalab 250 Xi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试剂:五水硝酸铋、氯化钾、对硝基苯酚(PNP)、乙二醇、草酸铵、对苯醌和异丙醇等均为分析纯。
采用简便的机械搅拌法在室温下合成BiOCl。在搅拌条件下将0.97 g的Bi(NO3)3·5H2O充分溶解于20 mL乙二醇中,往上述溶液中添加10 mL KCl溶液(KCl质量浓度为15 g/L),继续搅拌1 h使之充分反应,离心收集沉淀物,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以去除多余的杂质,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80℃干燥,备用。
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适量BiOCl粉末均匀分散于50 mL PNP溶液(PNP质量浓度为15 mg/L)中,先将该混合液置于黑暗条件下30 min以达到吸附-脱附平衡,然后置于250 W高压汞灯下照射,在设定时间间隔下从体系中移取1 mL上清液,离心分离,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溶液中PNP的浓度(λ=317 nm),并按公式(1)计算PNP的降解率。
式中:ρ0和ρt分别为初始和t时刻溶液中PNP的质量浓度,mg/L;E为PNP的降解率,%。
2结果与讨论
对合成的BiOCl进行了XRD表征,以获得其晶体结构信息,结果见图1a。从图1a看出,BiOCl的XRD特征峰均与BiOCl标准卡(JCPDS 85-0861)高度吻合,说明BiOCl已成功合成。在2θ为12.0、24.1、25.9、32.5、33.4、40.9、46.6、49.7、54.1、58.6、68.1°处的特征峰分别为BiOCl的(001)(002)(101)(110)(102)(112)(200)(113)(211)(212)(220)晶 面[5]。此外,在样品XRD谱图中未发现其他杂质峰,说明合成的BiOCl具有很高的纯度。为进一步获得BiOCl的表面官能团信息,对其进行了FT-IR表征,结果见图1b。从图1b看出,位于1 107、1 384 cm-1处的吸收峰分别为BiOCl中Bi—Cl键的对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3 433、1 602 cm-1处的吸收峰为羟基的伸缩振动;526 cm-1处的特征峰归属于Bi—O键[14]。XRD和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均证实BiOCl已经成功合成。
图1 BiOCl的XRD谱图(a)和FT-IR图(b)Fig.1 XRD pattern(a)and FT-IR spectrum(b)characterization of BiOCl
利用SEM和TEM对合成的BiOCl的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见图2a、b。从图2a看出,BiOCl为二维薄片形貌,厚度约为20 nm。该结构能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图2b进一步证实了BiOCl为二维薄片结构。同时,高分辨TEM照片(图2b中插图)显示,连续晶格条纹的平面间距为0.28 nm,这与BiOCl的(110)晶面匹配良好。图2c为样品的XPS图。从图2c看出,BiOCl中含有Bi、O、Cl元素。此外,通过N2吸附-脱附表征了BiOCl的比表面积,结果见图2d。从图2d看出,BiOCl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呈现H3型回滞环,且其BET比表面积为15.83 m2/g。
图2 BiOCl的SEM照片(a)、TEM照片(b)、XPS图(c)、N2吸附-脱附曲线(d)Fig.2 SEM image(a),TEM image(b),XPS spectrum(c)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curve(d)of BiOCl
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研究了BiOCl对光的吸收性能,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BiOCl在紫外光区存在较强的吸收,其光响应边界值约为375 nm,该结果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相类似[14]。BiOCl相应的带隙宽度可以根据公式(2)进行计算[1]。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BiOCl的带隙宽度(Eg)为3.3 eV。
图3 BiOCl的UV-Vis DRS图Fig.3 UV-Vis DRS spectrum of BiOCl
式中:Eg为BiOCl的带隙宽度,eV;λ0为BiOCl的光响应边界值,nm。
对应的BiOCl价带(VB)和导带(CB)值也可根据经验公式(3)(4)进行计算[12]。
式中:E0为自由电子的氢标准电势,4.5 eV;X为BiOCl的绝对电负性值,5.15 eV。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出BiOCl的EVB和ECB分别为2.3 eV和-1.0 eV。
以PNP的降解为目标来考察BiOCl的光催化性能。图4a为不同BiOCl投加量条件下PNP的光催化降解结果。光催化剂使用量对PNP降解效果的影响十分显著。由图4a看出,未加光催化剂的空白对照组显示,在光照80 min条件下PNP的降解效率几乎不发生大的变化,这说明PNP的光解效应可以忽略;随着光催化剂投加量增加,PNP的降解效率显著提升,在光催化剂投加量为0.4 g/L时,PNP的降解效率最高,达到99.7%;进一步增加光催化剂使用量,PNP的降解效率反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光催化剂使用量增加能够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促进反应速率的提高;然而光催化剂投入过多,会造成催化剂相互堆积,这会引起催化剂对光的利用率下降和造成传质困难等不利影响,从而造成PNP降解效率的下降。
为进一步了解BiOCl对PNP的降解行为,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对不同光催化剂投加量降解PNP的过程进行拟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表达式见式(5),拟合结果见图4b,相关参数见表1。
图4 BiOCl投加量对光催化降解PNP的影响(a)及其相应的一级动力学拟合结果(b)Fig.4 Effect of BiOCl dosage on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PNP(a)and fitting results of first order kinetic equation(b)
式中:ρ0和ρt分别为初始和t时刻溶液中PNP质量浓度,mg/L;k1为一级动力学常数,min-1;b为截距。
从表1看出,BiOCl对PNP的降解过程可以很好地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其中,在最佳光催化剂投加量(0.4 g/L)条件下,其动力学常数为0.043 min-1。该 数 值 优 于 其 他 材 料 如ZnO(0.004 2 min-1)[1]、TiO2-HT(0.023 2 min-1)[15]、ZnO/CuO复 合 物(0.002 3 min-1)[16]、MoSe2(0.027 min-1)[17]、ZnNiAl-LDH(0.015 02 min-1)[18]对PNP降解的动力学常数,表明BiOCl具有较为优异的降解PNP的性能。
表1 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Table 1 Fitting results of first order kinetic equation
固定光催化剂使用量为0.4 g/L,考察了光催化剂的重复使用能力,结果见图5。光催化剂的重复使用能力也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由图5可知,光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对PNP的降解能力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其降解效率依然能够维持在89.2%,这表明合成的BiOCl具有较为优异的可重复使用性能。
图5 光催化剂的重复使用能力Fig.5 Reusability of photocatalyst
众所周知,光催化剂对污染物的降解主要依赖于所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明确何种活性氧自由基在反应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于研究该过程的机理十分必要。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可以验证在该过程中何种自由基起主导作用。分别采用草酸铵(AO)、对苯醌(BQ)和异丙醇(IPA)来作为h+、·O2-、·OH自由基的捕获剂,实验结果见图6。由图6可知,在没有自由基捕获剂存在时,BiOCl几乎可以完全降解PNP。相比之下,在草酸铵(AO)存在时,其降解效率变化不太显著,依然有79.7%的PNP被降解,这说明h+参与了降解过程,但不是最主要的自由基。而在对苯醌(BQ)和异丙醇(IPA)存在的条件下,PNP的降解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其对应的降解效率减少到只有29.5%和40.8%,这表明该过程中主要的自由基为·O2-和·OH。因此,基于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分析和自由基验证实验,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PNP降解机制。在光激发下BiOCl能产生电子-空穴对(e--h+)。由于BiOCl的导带电势(ECB=-1.0 eV)相比于O2/·O2-的标准电势(EθO2/·O-2=-0.33 eV/NHE)更负,其导带上积累的e-能与所吸附的氧气发生反应而生成·O2-自由基;同时,由于其价带电势(EVB=2.40 eV)相比于OH-/·OH的标准电势(EθOH-/·OH=1.99 eV/NHE)更正[19],其上累积的h+能与溶液中的OH-发生反应而产生·OH自由基。接着,所生成的·O2-和·OH自由基连同部分h+一起参与到对PNP的氧化中来,使得PNP被有效降解。
图6 捕获剂对BiOCl降解PNP的影响Fig.6 Effect of scavengers on degradation of PNP
通过简便且温和的机械搅拌法在室温下合成了BiOCl光催化剂,利用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其形貌、结构、组成和光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以PNP的降解为目标考察了所制备的BiOCl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BiOCl为二维薄片状形貌,且在紫外光区存在较强的吸收能力。制备的BiOCl纳米片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效率,在80 min内对PNP的降解率为99.7%。自由基验证实验表明,该过程中主要的自由基为·O2-和·OH。本研究所提出的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且无需复杂的设备和较高的操作温度,为用于环境净化的新型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新途径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