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宋代治疗荨麻疹的用药规律

2022-09-17 08:43张小燕程皓洋曲剑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散寒防风荨麻疹

张小燕 程皓洋 曲剑华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010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多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约20%的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肿[1-2]。本病病因复杂,目前多认为与食物、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等相关,其发病机制为肥大细胞通过免疫和非免疫机制被诱导活化,从而释放组胺所致[3-4]。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首选抗组胺药物,重症者需加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5],部分难治性慢性荨麻疹采用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或中波紫外线治疗[6]。但部分患者停药后易反复,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欠理想[7]。宋代是我国历史上对医药问题最为关注的王朝,政府推行“右文崇儒”,提倡“抑巫扬医”,同时设立校正医书局集中校对了一批中医古籍,组织编修大型方书,并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使中医学得到了极大发展[8-9]。目前,中医古籍有关荨麻疹的内容尚待挖掘,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宋代治疗荨麻疹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检索方法

以《中华医典》[10]中宋代外科典籍为检索源,分别以“瘾疹”“赤轸”“白轸”“风疹”等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提取其中内服方剂作为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①所选条文符合“瘾疹”诊断且附有相应方剂;②主要用法为内服且处方药物组成完整;③多次刊录的处方,选取成书年代最早的著作,仅录入1 次;④对症加减用药不予录入。

1.3 排除标准

①单方及外用方剂;②有方无名,或药物组成不全。

1.4 数据规范化

参照2020 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1]、《中华本草》[12]、《中药学》[13],对中药名称及性味、归经进行统一,如山栀、山栀子、栀子仁规范为“栀子”,将芎统一为“川芎”,生地黄与熟地黄因功效不同而分别录入;经炮制后药物功效不同者分别录入,如生姜和干姜等。数据由2 名人员审核录入,确保其准确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 建立方药数据库,统计用药频次、药物类别及性味归经情况;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IBM SPSS Modeler 14.1 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用药频数分析

共纳入处方97 首,涉及161 味中药,总用药频次为866,其中单个药物出现频次>10 的中药共21 味,用药频次为429,占总频次的49.54%。将以上21 味中药列为高频药物,其中防风、甘草、刺蒺藜居前3 位。见图1。

图1 宋代治疗荨麻疹用药频数前21 味药物

2.2 药物功效分析

161 味中药可以分为19 类,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解表药(219 次),补虚药(163 次)、清热药(99 次)次之。见表1。

表1 药物功效分析

2.3 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将药性分为寒、热、温、凉、平五性进行统计,药味共涉及甘、苦、辛、涩、酸、咸、淡七类,将涩味归入酸味,淡味归入甘味,按酸、苦、甘、辛、咸五味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药物以温性最多,寒性药次之;辛味药最多,苦味次之;归肝、脾、肺经的药物使用频次较高。见图2~4。

图2 药性统计图

图3 药味统计图

图4 药物归经统计图

2.4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将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出6 组核心药物,分别为A1:乌梢蛇、秦艽、枳壳、黄芩、苦参;A2:刺蒺藜、独活;A3:荆芥穗、牛蒡子;A4:桂枝、白术、人参、茯苓、细辛;A5:川芎、当归、麻黄、防风、炙甘草、羌活;A6:天麻。见图5。

图5 宋代治疗荨麻疹高频用药聚类分析树状图(频次>10)

2.5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

使用IBM SPSS Modeler 14.1,采用Apriori 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性分析,设置最低支持度8%,最低置信度85%,最大前项数2,表示为“后项→前项”。见表2、图6。

图6 宋代治疗荨麻疹高频用药网络图(频次>10)

表2 宋代治疗荨麻疹高频用药关联规则

3 讨论

荨麻疹属于中医学“瘾疹”范畴,最早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古籍对其记载颇多,如“赤轸”“白轸”“赤白游风”“鬼饭疙瘩”等[14]。病因病机方面,古人多从“风”“虚”论治,如《金匮要略》曰:“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15]现代医家多认为风邪是荨麻疹的核心病机,可因平素禀赋不耐,复感风邪而诱发;或饮食不节,脾虚湿热内蕴;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血虚生风所致[16-17],之所以慢性化是由于在风邪之外同时存在虚、瘀、毒等病邪[18]。

本研究发现,161 味中药中居于前3 位的是防风、甘草、刺蒺藜。防风性温,味辛,微甘,归肝、脾、膀胱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作用。《本草纲目》释其名称由来:“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19]张山雷《本草正义》记载:“防风,通治一切风邪。”[20]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防风具有抗炎、抗过敏、解热等作用,可抑制组胺释放[21-22],因此广泛应用于荨麻疹的治疗。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的作用。研究表明,甘草具有广泛的抗炎、抗菌、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23-25],运用甘草治疗荨麻疹旨在补益气血,同时调和诸药。刺蒺藜性微温,味辛、苦,归肝经,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蒺藜具有抗炎、抗过敏、镇痛等作用[26],且防风、刺蒺藜合用可明显拮抗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对瘙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7]。

通过药物功效分析可知,161 味药物共涉及19 种,包括解表药、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等。居于前3 位的分别是解表药、补虚药和清热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次之,前6 类药物用药频数为677 次,占总用药的78.18%。由此可见,宋代医家治疗荨麻疹多以散寒解表、疏风清热、补益气血、平肝熄风为法。风邪是荨麻疹发病的核心病机,《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治疗当以解表药物为主,以达发散表邪之效。根据外感风寒、风热表邪的不同,相应选择解表散寒或疏散风热的药物。本文收录的补虚药以补气为主,其次为补血。《素问·调经论》曰:“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若平素体虚,复感外邪,正不胜邪,难以驱散表邪则发疹,治疗应以扶正为主,辅以益气助阳、滋阴养血。

性味归经结果显示,温性药使用频次最高,寒性药次之,五味以辛、苦、甘味药物为主,主要归肝、脾、肺经。肺主皮毛,其邪在表,治宜辛甘温解表散寒或辛苦寒疏散清热;脾主运化,主统血,宜用辛甘温药物行气补血以濡养周身、充养肌肤;肝生风,主疏泄,肝经药物的运用蕴含“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同时可调节疏导荨麻疹患者因症状反复,病程迁延所致的焦虑情绪。由此可见,宋代医家治疗本病多从肝、脾、肺经入手,强调肝脾共治,气血同调,同时兼顾心身的调养。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得出6 个核心药物组合。A1:乌梢蛇、秦艽、枳壳、黄芩、苦参,类似“秦艽丸”,其中乌梢蛇、秦艽散寒除湿通络,黄芩、苦参清热利湿,枳壳重在理气,诸药合用,兼具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之效,善治瘙痒性皮肤病。A2:刺蒺藜、独活,重在祛风散寒止痒,用于治疗荨麻疹偏于风寒湿证。A3:荆芥穗、牛蒡子,均为疏风清热之药,荆芥穗另有透疹止痒之效,两者配伍用于荨麻疹急性期或偏于风热者。A4:桂枝、白术、人参、茯苓、细辛,类似“四君子汤”,重在补气益气健脾,寒邪重者加桂枝、细辛温经散寒,治疗体虚外受风寒者。A5:川芎、当归、麻黄、防风、炙甘草、羌活,与“当归饮子”相仿,其中川芎、当归、甘草,以补气养血活血为主,兼顾扶正;麻黄、防风、羌活均为解表散寒药物,发散之力较强,可驱邪外出,诸药共用,兼具养血益气及祛风之效,用于荨麻疹日久伤及阴血或气血亏虚,皮疹淡红,皮肤干燥者。A6:天麻,归肝经,肝生风,主疏泄,具有平肝熄风、祛风通络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素可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增生,抑制血清因子的产生[28-30]。关联规则结果显示,常用药对及药组为防风-麻黄、刺蒺藜,防风-黄芩、甘草,人参-茯苓、甘草,甘草-川芎、当归等,与聚类分析结果大致相同。由此可以得出,宋代医家治疗荨麻疹以发散表邪、补益气血为主。

荨麻疹虽为皮肤科常见病,但具有反复发作及瘙痒明显的特点,对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挑战。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华医典》[10]中宋代治疗荨麻疹的有效处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发现宋代医家治疗本病多从肝、脾、肺经论治,善用辛甘温、辛苦温、苦寒药物,并针对风寒、风热、阴血不足的不同进行辨证施治,以发散风寒、疏风清热、祛风除湿、补益气血为治法,注重解表药、补血药的应用。由此可知,宋代医家治疗本病重视扶正祛邪、气血同治,同时关注情志,重视心身的调养。本研究数据分析建立在前人方剂基础上,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义,分析结果的有效性需进一步结合临床验证。

猜你喜欢
散寒防风荨麻疹
秋日调养 用桂花
健脾暖胃、散寒止痛 试试桂花三红茶
春天要防风防湿,避免湿热伤身
解表散寒 苏性舒畅
大楼的防风攻略
手足偏凉 艾叶青蒿泡脚
ZTGC-TD-2011D便携式色谱仪防风处理
云防风的化学成分研究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