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加宽,何佳君,边 晋
(1.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东双沟镇农村工作局,江苏 淮安 223121;2.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农业农村局,江苏 淮安 223100)
为全面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升级,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提高绿色食品水稻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打造一流水稻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东双沟镇依据国家产业政策,以优质高产绿色水稻栽培为基础,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深入实施江苏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战略升级,努力实现农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消费安全、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
基地环境符合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周围3 km2和上风向10 km2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区域范围明确,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土地相对集中连片,基本实现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种植,并获批进入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期。
(1)水稻品种选择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 要求。品种选择以“熟期适宜,抗逆性强”为原则,选用国家或江苏省审定通过的高产优质粳稻品种,主推优质食味软米品种南粳9108 等。
(2)种子处理
浸种前1 周选晴天晒种1~2 天,晒好的种子存放在阴凉、干燥处。用比重为1.13 的盐水选种,然后用清水清洗2 次以上。
种子包衣,选用62.5 g/L 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 mL,加水1700 mL,可包衣稻种100 kg。
药液浸种,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0~3000 倍液或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00~400 倍液浸种。日均气温18~20℃时浸种60 h,15~16℃时浸种72 h。浸后不要淘洗,可不催芽直接播种或多浸少催。
(1)播种日期
根据安全齐穗期,结合茬口、劳动力和机械等因素合理确定播种时期。小麦茬口、基质育秧、机插秧一般6 月1~3 日播种,6 月15~18 日机插,秧龄控制在13~15 天。
(2)科学播种
实行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应用基质硬盘、流水线机械播种、叠盘暗化催芽、控水旱育等技术培育适龄机插壮秧。大田用种量每亩3.0~3.5 kg,每盘干籽量100~120 g。
(3)苗期管理
肥料管理。秧田期叶色褪淡秧苗,每亩用尿素3~5 kg 叶面补肥,防止黄僵苗。
病虫害防治。秧苗1 叶1 心期,每亩用25%以上含量的吡蚜酮20~30 g,兑水40 kg,喷雾防治秧田稻飞虱等。移栽前施送嫁药,每亩用25%以上含量吡蚜酮20~30 g、20%井冈霉素60 g、25%咪鲜胺乳油100 mL,混合均匀后喷施,可防治稻飞虱兼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
(1)麦秸秆机械旋耕还田
麦收时,用久保田588 型等收割机将麦秸秆切碎至8 cm 以下,上水浸泡3 天,用中型拖拉机、灭茬旋耕机机组一次性完成麦秸秆灭茬、旋耕混合和覆盖等作业工序,淀清沉实后机插。
(2)本田机插
常规粳稻行距30 cm,株距12.5~11.7 cm,亩栽1.8~1.9万穴,每穴4 苗左右,亩基本苗7.0~7.5 万株为宜,栽插深度2~3 cm。
(3)绿(虾)稻轮作
根据前作绿肥掩青时间或前作龙虾捕获时期,合理安排水稻播期及本田移栽期,做到早播种、早移栽、早收获,以抢早水稻上市时期,及延长绿肥或龙虾冬前生长季节,以提高产量。
(4)稻虾(鸭)共作
稻虾(鸭)共作田块推广使用中苗人工手栽或机插(钵苗、毯苗)等栽培方式,适时提早小龙虾(役用鸭)进田共生时期。常规粳稻行距30~33 cm,株距14~15 cm,亩栽1.4~1.5万穴,茎蘖苗6.5 万株。栽植密度比正常少20%,为小龙虾(鸭)留下适宜活动空间[1]。
(5)麦茬直播稻
选用偏早熟的优质食味软米品种南粳2728 等,在前作小麦收获后适时运用机械扩行条播,确保在6 月10 日前播种结束。每亩播种6 kg 左右,成苗率保持在55%左右,基本苗控制在每亩8~10 万株。
(1)麦茬机插秧
亩施42%或45%主推配方肥25~30 kg。秸秆全量还田时,有机氮不足田块,每亩增施腐熟农家肥100~200 kg 或商品有机肥50 kg。栽后7~8 天,无水层时追施分蘖肥,亩施尿素12.5 kg。穗肥于倒4 叶期施用,亩施45%复合肥13~15 kg、尿素5~6 kg。
(2)绿(虾)稻轮作
亩施42%或45%主推配方肥20 kg,分蘖肥亩施尿素10~12 kg,穗肥亩施45%复合肥10~12 kg、尿素5~6 kg。
(3)稻虾(鸭)共作
基肥亩施商品有机肥80~100 kg、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35 kg;分蘖肥亩施尿素12 kg、穗肥亩施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20 kg。禁用对小龙虾或役用鸭有害的单质化肥,如氨水或碳酸氢铵等。
(4)麦茬直播稻
基肥亩施45%复合肥25 kg、尿素4~5 kg;蘖肥在秧苗1 叶1 心期(促蘖肥)、4 叶1 心期(壮蘖肥)分2 次追施,每次亩施尿素4~5 kg;穗肥在基部第1 节间开始伸长、苗峰初降、叶色褪淡时施用,亩施45%复合肥15 kg、尿素5~6 kg。
移栽活棵期,薄水或无水层栽秧。机插秧田块栽插后采取2~3 cm 水层与间隙露田通气相结合,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块,栽后2 叶龄期内应有2~3 次露田,促进扎根活棵。
分蘖期,浅水灌溉,够苗80%左右时脱水搁田。以多次轻搁为主,使土壤沉实不陷脚,叶片挺起,叶色显黄。
长穗期,浅水层间歇灌溉,以促进根系增长,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和株高,使株型挺拔、抗倒,改善受光姿态[2]。
开花结实期,湿润灌溉,保持植株较多活根数及绿叶数,确保植株活熟到老,提高结实率与粒质量。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为辅,重点防控好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杂草等[3]。
(1)农业防治
选择多抗性品种,实行品种轮作、间作。扩大行距,适量基本苗,合理肥水运筹,适时搁田,防止群体过大,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增强稻株抗逆性。
清除菌源。及时清除当年稻瘟病重发地块的稻草和病秕粒;纹枯病和稻曲病重发地块,泡田时在下水口打捞菌核;稻曲病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拔掉病株。
清除虫源。秋末早春清除田边、沟边杂草,消除越冬虫源;深翻灭茬;清除水渠、田边、田埂杂草;栽秧后适时耘耥除草和人工拔草。
整地时捞除“浪渣”(含有大量菌核),减少菌源、草源。
(2)物理防治
用杀虫灯诱杀二化螟成虫或点灯诱蛾等。
(3)生物防治
防治稻瘟病可亩用1000 亿芽孢杆菌/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30 g 喷雾。防治稻曲病可亩用10 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125 g 喷雾,水稻孕穗末期和抽穗初期各用药1 次。防治害虫保护天敌,可稻田养鸭,培养和释放天敌如寄生蜂等。用性诱剂诱杀害虫成虫,稻田内每亩设1 个诱芯。
(4)化学防治
恶苗病选用62.5 g/L 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250~300 进行种子包衣。发病阶段可使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0~3000 倍液或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00~400 倍液浸种。纹枯病发病初期可用30%苯醚甲·丙环唑喷雾防治,病丛率达到10%以上时喷药防治。稻瘟病初期可用25%吡唑嘧菌酯喷雾防治,用药适期是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1 次。稻曲病可用30%苯醚甲·丙环唑喷雾防治,孕穗期、破口期各用药1 次。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用10%烯啶虫胺、20%氯虫苯甲酰胺、3%甲维盐喷雾防治。
示范推广中,通过选用优质品种,采用低成本简化育秧、减穴稳苗栽插、规律性适期减量施肥、稻鸭共作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可降低成本10%左右,增产5%~11.5%。生产的品牌稻米,达到8~40 元/kg,农户收入以每年15%速度上涨。创建惠田米业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比同类型大米价格高20%以上。通过“大米企业+优质品牌+生产基地+订单生产”的高效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米业公司、种植大户和消费者共赢的局面。
加快水稻绿色高产创建能够规范水稻生产,加快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转变农户传统栽培模式,为实现水稻高产稳产、调整产业结构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