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梦
(宝鸡文理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可谓语文教育的重大转变。其中“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1]这一核心素养明确体现了语文课程“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理念,将课程思政巧妙的融入了中学教育,更是落实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因而,理解文化、传承文化应成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和必备品格,且需要在考试评价中进行考察检验,高考作为命题的风向标,对高考作文试题中的文化元素加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这一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积极备考。
近三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标的颁布、统编教材的使用,高考作文试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命题方式上更加侧重于情境的创设和以任务为驱动;在能力上注重考察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鼓励学生在写作过成中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2]在内容选择上贴近生活且多样,体现时代性和开放性。也有少部分人注意到试题中文化元素的融入,不过缺乏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因此,本文从“文化传承与理解”视角切入,对2020—2022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进行梳理分析,具体概括为以下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优秀和精华的部分,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地和历史进程中,[3]主要表现为传统美德、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纵观近年高考作文试题,大部分试题都引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见表1)。
表1
纵观以上试题,其内容大多数来源于课文,比如:2020年全国Ⅰ卷管仲和鲍叔牙的典故来自课文《管鲍之交》、2022年全国甲卷源自整本书阅读的《红楼梦》、2022年北京卷“学不可以已”来自课文《劝学》,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试题对教材中文化的关注与考查,引导教师深深扎根于教材。此外,这些试题给出的材料均需要学生对其历史文化有所了解,试题以经典作品作为引子,引发学生思考材料背后的文化价值,再进行创新性继承与创造性转化。如:2021年新高考Ⅱ卷“人”字的书法笔画需要准确理解笔画蕴含的儒家、道家文化,再将其转化为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体现文化传承。2022年全国甲卷对《红楼梦》的引用,写作时需要学生紧密联系时代与生活,对“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进一步思辨、拓展、深化,不能仅就材料而谈。
总之,高考作文试题不仅需要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学生紧跟时代,联系生活,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突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培育和创造的思想理论、价值追求、精神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与成果。[4]高考试题融入革命文化体现了国家对党史教育的重视,以革命文化的学习引领学生铭记革命岁月里先辈的革命事迹,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实现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目的。从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窥探这一变化特征(见表2)。
在表2中所列的高考作文试题中,对革命文化引用较多的年份为2021年,比如:例举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事迹、人物、纪念日等,而这与2021年建党100周年的时代背景有着极大关系,充分体现了试题与时代的联系。同时,试题中还彰显了革命时代榜样的力量,比如:建国伟大领袖毛泽东,革命烈士李大钊、夏明翰,先进人物雷锋、焦裕禄,科研之星屠呦呦,他们每一个人都可谓是传承革命文化最好的榜样。此外,试题还体现了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的考察,通过让学生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不忘革命历史,牢记党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所以,试题最终落脚点需要学生将革命文化与个人理想相融合,书写对当下时代、对未来发展的思考,接力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表2
除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注以外,语文课程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能够自觉关注当代文化现象。因此,《课程标准》中提出:“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1]基于这一要求,高考命题中开始逐渐注重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和对当下时代责任的担当意识。此文化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以上试题充分体现了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时代变化的关注。首先,以国家大事件、时代热点为题,考查学生对当代文化现象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当下,更要思考未来。比如:2022年全国乙卷“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和2022年浙江卷“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这都需要学生充分思考未来发展,将个人的未来发展与社会、国家相联系。其次,将个人与时代,自我与国家紧密联系,从而增强学生对时代、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如:2021年北京卷“论生逢其时”思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和2020年北京卷“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均强调了国家、民族、时代发展与个人的联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时代担当意识,在小我与大我之间正确抉择,将个人的未来发展与国家民族前途紧密结合。
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在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几乎偏离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方向,学生停留在了字词句的表面理解和机械记忆层面,无从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5]这源于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的过程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与文化积淀。然而,目前的写作教学为了应试教育的需要,较多注重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交给学生套路化的写作方式,写作教学课堂毫无韵味甚至被缩减。写作模板、写作“万金油”似乎已经成为老师眼中高考作文制胜的法宝,考前网上出现的各种预测试题以及写作素材成为了学生的“急救箱”。在当下快餐化时代,作文原有的文化底蕴寥寥无几,学生的倾吐也没有展现一个高中生应有的文化素养。而这显然与课堂教学有着极大关系。
课本是教学的主要资源,也是学生积累素材的来源之一,但实际教学往往停留在课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分析上,缺乏对文本文化内涵的挖掘。古诗文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蕴含的文化知识十分丰富,然而,教师在教学时却只做浅层解释,缺乏深度挖掘,且常常文言断裂,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文言理解不佳,对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等机械识记,往往所举例子与自身观点缺乏联系。除了课本的资源以外,教师本应大量开发课程资源,利用校本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做好家乡文化传承的代言人。但实际却很少有教师或者学校做到,大都为了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将时间用在了教学和考试上。
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写作缺乏真情实感,在写作中说假话,“母亲生病”“父亲车祸”等已经成为作文中的常见现象。究其原因,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而教师却很少从自身寻找问题。传统的写作教学几乎是教师讲学生听,然后进行课堂写作训练,课后教师批改。缺乏写作的真实体验,缺乏写作的交际语境,缺乏写作的过程指导等。或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附加写作指导,即讲到优美语段让学生进行仿写,讲到成语、典故让学生积累,本身这样的做法并无大问题,但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思维固化,以此作为写作教学的主要方式。
文化元素融入高考作文试题越来越成为常态化,让学生理解文化现象背后的价值意蕴引导学生传承文化,可以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同时实现考教融合,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积极反思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对策,通过转变教育理念,用好教材等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写作的文化内涵。
黄厚江老师指出,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跳出技巧教学,套路教学,引导学生以文化之眼看待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习作的品位,也能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立身为人的文化品位。[6]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摒弃套路化的教学,还原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与兴趣,营造课堂文化氛围,在写作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看待事情,思考问题,以具有文化意蕴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思。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寻找学生内心切入点,激发对文化的兴趣。想要学生真正传承与理解文化,就一定要将“发动机”和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7]换而言之,一定要让学生自身对文化产生兴趣。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国画书法,可以引导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有的学生喜欢研究历史古迹,可以挖掘其中的文化故事;有的学生喜欢革命战争,可以引导其了解党史,培养其爱国情怀等。第二,营造文化气息的课堂,发挥语文教师的才气。在写作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文化典故、优美诗词,在过渡总结处也可以使用富含人文精神、文化哲理的句子,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文化的熏陶与感染。第三,还原真实的文化情境,理解背后的文化意蕴。面对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学生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难以理解,教师应尽力帮助学生还原书写的历史文化场景。比如:《项脊轩志》里家族分家时写到“东犬西吠”,归有光表现的十分悲伤,而这其实与古代社会的家族文化有关,古代中国的家族是一个大团体,十分讲求家族利益和家族团结,教师此时可适当补充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示例归有光的先祖遗训,帮助学生转换角色进行理解。
教材作为课内主要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当加以充分利用,把教材作为文化教学的抓手。深入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托经典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自然渗透三大文化内容中的精髓。在统编高中语文课本中,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选文,如《论语》《孟子》《庄子》中的经典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等;《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优秀诗篇;以及反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作品,如《沁园春·长沙》《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等。学习这些篇章时,教师要结合时代背景,充分挖掘人物的优秀品质,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如: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除了学习文言知识,教师还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儒家思想理念。又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引导学生走进作品深处,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革命领袖毛泽东心系国家命运的革命情怀,励志拯救旧中国的革命理想。
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融入对当地历史人物、历史遗迹、红色革命基地等的学习,比如:以西安为例,可以开设《西安文化》校本课程,介绍西安古都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曲艺文化等,大部分学生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了解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家乡文化风情,帮助学生走进家乡,亲近文化,促进文化理解与传承的同时也积淀自身的文化素材。
根据《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任务群”“专题研讨”“大单元教学”等方式,顺势而为,结合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说写融通等形式开展具体的多样化教学。
第一,开展专题研讨,扩展文化视野。素材的缺乏是写作的一大难题,而原因之一便是素材的关注视角狭隘。以至于考场上面对同一个主题时普遍有举例雷同的现象,谈到“苦难奋发”,便举例司马迁《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这样的现象数不胜数。为了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教师还可以利用学习任务群中专题研讨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认识交流中获得启发,从多个角度挖掘素材内容,在阅读中获得写作源泉。
《课程标准》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等学习任务群,而这几个任务群属于选择性必修或选修内容,要求学生以专题的方式进行研讨。其内容是对已学内容的扩充与延伸,也为学生扩展自己的视野提供了机会。比如: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专题研讨,第一单元毛泽东词六首,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延伸阅读毛泽东诗集,了解人物生平故事,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等,借助这些资源体验毛泽东诗词的情感,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积累相关素材作为对课内学习的补充。其次,以小组研讨的方式进行交流,展示各自的观点与成果。在交流中加强对革命文化的认识与感悟,最后,以研讨札记的方式做好同一素材不同角度的分析,并在素材后阐发自己的思考,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形成独特观点。
第二,借助群文阅读,深发文化思维。作文具有文化味,仅靠文化素材的举例运用,辞藻华丽的语言堆砌很难打动人心,也容易落入俗套,为人诟病。所以,还需要学生能够在立意上有一定文化深度,思想上折射一定文化精神,逻辑上呈现一定文化哲理。群文阅读教学以多个文本阅读教学的方式整合了不同文化内容的文本,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发、写作的表达。教师在选择群文阅读的文本时,可以根据同一文化主题选择不同表达方式的文本,也可以根据同一体裁选择不同文化内容的文本。比如:学习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时,可以根据其体裁设置“戏剧文化”的议题,也可以根据其人物身上共同展现出来的人文精神,设置“人性之光,直面悲剧”的文化议题。在同一文化主题之下,加强学生对这一文化主题的认识,学习课文的立意、对同一主题的多种表达方式、多篇文章的不同思维结构,同中求异。而对于不同文化内容的文本,学生可以对比每篇文本文化视点的异同,发散思维,寻找更多相似的文化素材例子。结课时让学生在原有主题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积累的文化素材。
第三,开设假期活动,丰富文化体验。写作源于生活,更基于实践,没有亲身实践与体验的写作,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除了要了解文化内涵以外,还需要通过亲身实践,由个人真实的体验有感而发、由心而写。高中生由于课业的繁忙,平时较少机会可以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寒暑假期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开设文化旅活动,设置活动主题,根据主题筛选出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景点、非遗文化、红色革命遗址、名人遗址等参观点,让学生投票选取参观的地点。参观之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安排不同任务,设置拍摄组、信息收集组、讲解组,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参观时讲解组以“我是讲解员”的方式为大家进行景点介绍,过程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并及时记录,教师注意对学生适时引导,加深文化体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以诗歌创作、短文写作、新闻稿等多样的方式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