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昆虫性信息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展

2022-09-16 03:08刘万才刘振东朱晓明杜永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二化螟交配害虫

刘万才,刘振东,朱晓明,杜永均

(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北京 100125;2. 植保中国协会(香港)北京办事处,北京 100004;3. 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杭州 310058)

昆虫性信息素(也称“性诱剂”)是昆虫性成熟后求偶时所分泌的能引诱同种异性个体以进行交尾的微量挥发性气味化学物质,具有种的特异性。当雌成虫在日龄和生理状态,以及环境中的光周期和强度、温度、湿度等因子适宜时,即会启动求偶行为[1,2]。利用昆虫的这一特性,通过开展性信息素组分的鉴定、分析和有机合成,开发了基于性信息素应用的群集诱杀和干扰交配防治重大农业害虫的方法。昆虫性信息素来源于自然,属于小分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用量微、毒性极低。在防治上不是通过毒性杀死害虫,而是通过物理结构大量捕杀靶标成虫(群集诱杀)或干扰、破坏两性间的化学通讯(干扰交配),从而减少交配,控制下一代种群,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推进绿色防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3-5]。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植保科技进步,昆虫性信息素的研发和应用不断创新,在重大害虫的监测防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成绩[6-8],现简要总结如下。

1 研发应用基本情况

我国昆虫性信息素研发应用历史起步较早。据有关文献,20世纪60年代,上海昆虫研究所等单位率先研发和提取利用昆虫性信息素;1965年,湖南农学院游兰韶[9]在《昆虫知识》杂志上发表了《昆虫的化学引诱》,最早介绍了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技术和前景;1975年,《昆虫知识》杂志最早报道了湖北潜江县、江西湖口县利用昆虫性诱剂粗提物开展棉红铃虫监测防治的情况,证明有较好的效果[10,11]。其后,昆虫性信息素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于粮食、蔬菜、果树、棉花等作物重要害虫的防治上,但性信息素载体以橡皮头为主,释放不均匀,质量不稳定,且由于使用要有水盆,基本都属于小范围局部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初,棉铃虫在我国连年大发生,性信息素在我国黄淮海和新疆等棉区得到了较大面积的试验和示范[12-14],初步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但由于没有解决使用需要水盆的瓶颈问题,没能大面积推广应用。21世纪以来,我国昆虫性信息素的研发和应用在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农科教协同攻关,成功研制了长效稳定的干式诱捕器,替代了水盆诱捕器,解决了诱捕器这一核心难题。许多地方摸索建立了以昆虫性信息素应用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在绿色防控示范区等建设中作为主推技术使用,促进了性信息素在重大病虫害的防控中的推广应用[15-17]。据统计,2020年,全国农作物虫害防治中性信息素应用面积达到1000万hm2次,其中水稻200万hm2,玉米145万hm2,小麦38万hm2,蔬菜210万hm2,果树(苹果、梨、柑橘)145万hm2,性信息素在重大害虫的可持续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基础研究进展

2.1 摸清了主要害虫的性信息素完整组分及其地理区系变异,开发了性信息素化合物的工业化合成和纯化工艺技术

由于昆虫性信息素的地理区系差异和害虫种类不一,国外专家和企业不清楚我国主要害虫的性信息素组成和配比。譬如草地贪夜蛾等害虫的性信息素,其完整配比和载体基质的适应性、专一性、持效性,中国自主研发的产品效果更好。目前国内研制成功的主要害虫性信息素种类有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亚洲玉米螟、斜纹夜蛾、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美国白蛾等50多种(表1)。在摸清我国主要害虫的性信息素完整组分及其地理区系的基础上,国内宁波纽康、中捷四方、深圳百乐宝等企业开发了性信息素化合物的工业化全合成和异构体的纯化工艺技术,建立了多条工业化的生产线,合成路线和工艺立足国内化工原材料市场和环保要求,成本低于国外,产能超过国内目前市场需求。

表1 国内研制成功可应用信息素防治的害虫种类

2.2 解决了昆虫性信息素大面积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

传统的性信息素使用存在需要水盆和化合物稳定性差、释放不均匀两个问题,影响该技术大面积推广。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系统研究,一是攻克了性信息素的稳定和缓释技术。目前国内研发的各种稳定剂、缓释材料的性能及其加工和生产工艺与美国、欧洲、日本基本持平,在迷向释放器的智能化方面国内更先进、种类更丰富,领先于欧美国家。二是研发了可大面积推广使用的干式诱捕器。依据昆虫求偶飞行生物学习性,结合国内害虫防治需要,加强昆虫干式诱捕器的研发和设计,开发的干式诱捕器诱捕效率高、操作简便、可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成本低,解决了传统的性信息素使用需要水盆的难题,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表2)。

表2 性信息素群集诱杀和交配干扰技术常见类型

2.3 揭示了成虫生物学习性与求偶行为及其环境因子的关系

传统的观念认为昆虫性信息素主要诱杀雄性成虫,对于虫害防治效果低。为此,有关专家以一些重要害虫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从求偶和交配行为多角度系统研究其机制,找到问题症结和解决办法。也只有解决了这些技术关键点才能真正突破传统的认识,真正发挥出性信息素技术的优势[3]。

2.3.1 昆虫交配与求偶的关系 昆虫需要交配时才会求偶,缺配偶未交配的状况则会诱导求偶行为,日龄增大或昼夜暗期偏晚时则求偶行为更强烈。因此,当虫口密度高时,在田间昆虫不需要通过求偶行为就可以实现交配,这样性诱和交配干扰就没有效果。例如,二化螟在羽化当日晚就有1/3可以交配,极大部分雌蛾一生只交配1次,只有部分雄蛾,并不是全部雄蛾才可以交配多次。这就决定了性诱和交配干扰措施必须从其成虫羽化之前或初期、低密度下开始。性信息素配比的仿真度高、剂量合适、持效期长的高质量诱芯引诱力强,田间作用范围大,可以诱捕到大量未交配、低日龄、性成熟早、精巢体积大的雄蛾,从而减少田间低日龄、未交配、交配能力强的雄蛾数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性诱防控的效果[18,19]。

2.3.2 昆虫交配与生理成熟状态的关系 基于昆虫的生物学习性和行为的差异,经过长期的试验示范研究,性信息素的应用归为迁飞性种群和非迁飞或扩散性种群(当地种群)2类。研究发现迁飞性种群和本地虫源在性信息素的行为调控方面有显著的差异。这源于迁飞性昆虫的生理状态非常复杂,雌雄蛾生殖系统的发育状态、交配的次数及其他未知的与迁飞相关的生理原因。由此导致应用技术的方法和效果有极大的差异(表3)。迁飞性昆虫的求偶和交配行为涉及3个问题:从哪里来?什么时候性成熟?是否已经完成交配?东方粘虫、稻纵卷叶螟、小地老虎、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和草地螟都存在这些问题。田间迁飞性害虫的迁入代、迁出代及本地居留代成虫的生理发育和交配状态显著影响性诱效果,性信息素适用于刚迁入未交配的雄虫和本地居留代雄虫的诱捕,对迁入时已交配和准备迁出的雄虫无效[20,21]。

表3 迁飞性昆虫和非迁飞性昆虫间相关特性和适用技术的比较

2.3.3 昆虫交配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非迁飞性昆虫性诱受个体的生殖系统发育、日龄,以及季节、环境温湿度、种群密度、作物等影响。一些昆虫如二化螟、大螟羽化后即性成熟,当晚就会交配,有的则需要1至数天后才发育成熟。雌蛾在性成熟后释放性信息素,但在释放的时间和滴度上个体差异极大,在时间宽度上小于雄蛾的活动时间范围,而人工诱芯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全天 24小时释放、剂量大、持续释放。昆虫自身释放性信息素时,腹部末端外伸,若环境温度高,则释放速率大。而越冬代羽化季节,由于温度相对偏低,雌蛾性信息素释放量低,适宜雄蛾活动和飞行,越冬代诱捕器诱蛾量大;夏季高温季节则相反,由于雄蛾活动减少,野生雌蛾的竞争力增强,诱捕效果相对较差。因此,昆虫性诱技术最理想用法是从越冬代开始,全季压低田间的害虫基数。

2.3.4 昆虫交配与性信息素地理区系差异 昆虫性信息素的个体差异和地理区系差异概念是不同的。个体差异是指同一地域内单一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在配比、剂量、昼夜节律等方面的差异,相对应于雄蛾的嗅觉适应性,雄蛾对性信息素配比的喜好也有极大的个体差异[22,23]。地理区系差异就是地域间嗅觉反应不同个体的百分比差异。采用性信息素组分分析与雄蛾田间诱捕试验相结合,摸清自然状态下害虫性信息素组分和配比的差异,模拟自然状态的比例,在一定区域内采用几种不同配比的诱芯,组合设置,大幅度提高群集诱杀效果,减少自然交配,降低产卵量和下一代幼虫量。例如,田间数据表明,二化螟多配比诱芯组合法诱捕二代成虫,对三代幼虫数量的抑制效果比单一诱芯提高69.9%。

2.3.5 昆虫交配与性信息素高剂量释放 在昆虫性信息素远超过自然释放量(高剂量释放)环境下,雌、雄蛾的反应是多方面的,不仅让雄蛾无法顺利、及时找到配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成虫的交配行为,其性信息素释放滴度也下降。因为延后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了,卵的孵化率也比较低。因此,交配干扰技术的防控效果一般要高于群集诱杀。但要达到交配干扰的效果,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足够数量的性信息素气味分子弥漫田间,才能有效干扰靶标害虫的求偶行为。因此,释放的剂量及其释放速率是关键。此外,飞行能力强、飞行范围大的昆虫,需要实施防控的区域要大,但对飞行活动能力弱的昆虫没有效果。山坡地、海边风力过大的地区也显著影响交配干扰的效果。此外,与群集诱杀不同,交配干扰的化合物并不一定需要与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完全一样仿真。一些主要成分、一些抑制剂或类似物都可能起抑制交配的作用,可以开发作为交配抑制剂。因为使用剂量较大,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评价化工成本和田间使用效果。

2.4 研究解决了昆虫性信息素的种专一性

昆虫性信息素的敏感性和专一性是性诱测报,特别是性诱智能化测报的关键。主要成分的比例和剂量决定引诱力,但是,一个现象是顺11-十六碳烯醛、顺9-十六碳烯醛是许多害虫的共有性信息素成分,如二化螟、棉铃虫、烟青虫、粘虫、黄杨绢野螟等;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则是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劳氏粘虫、甜菜夜蛾、冬夜蛾等许多害虫的共享组分。传统的性诱剂配方中通常简化到只包含引诱作用的组分,那些没有改变引诱力的组分则被排除在外。研究发现,一些没有改变引诱力的成分对确保引诱专一性有重要作用。例如,顺11-十六碳烯醇是二化螟性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在二化螟性信息素中加入次要成分(顺11-十六碳烯醇)时,其混合物对二化螟蛾量没有显著增加,但却抑制了对棉铃虫和粘虫的引诱作用,说明该次要成分是二化螟雌蛾用于确保其种特异性、引诱同种雄蛾的关键物质,起到种间间隔作用[24]。此外,诱捕器颜色也是避免非靶标害虫的一个因子。

3 应用研究进展

针对国内主要害虫防控,基于其发生规律、耕作模式、气候等因子,研究明确了昆虫性信息素田间使用方法,制定了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田间配套技术。当前,国内应用性信息素进行害虫监测和防治的技术主要包括群集诱杀、交配干扰、性诱测报及其智能化和天敌引诱等4个方面,其中群集诱杀技术的应用面积较大,技术比国外更加成熟。

3.1 群集诱杀技术

群集诱杀技术即性信息素大量诱杀技术,采用性信息素诱芯和诱捕器配套使用,将目标害虫诱捕到诱捕器里。根据诱捕器的漏斗型设计,害虫一般只能进不能出,只能困死在里面。经过大量研究,已在应用上解决了三大难题。一是针对害虫存在的性信息素个体和地理区系差异,鉴定并摸清了基于我国不同生态区和虫源地的多种重要害虫性信息素组成及其变异规律,建立了信息素化合物的工业化合成和纯化工艺,能完全满足国内测报和防控需求。二是研发了各类重大害虫稳定、均匀缓释的群集诱杀诱芯,持效期可达到 3~6个月,可以满足各种信息素化合物、昆虫习性、海拔和温度环境的释放需求。三是研发了可大面积配套使用的干式诱捕器及田间应用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性诱剂使用水盆的难题,极大提高了农民操作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为群集诱杀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该项技术作为主推技术已比较广泛地应用在各地的绿色防控中,已有二化螟、斜纹夜蛾、梨小食心虫和草地贪夜蛾等害虫性诱剂取得农药登记证,并制定技术规程和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等4项。2020年全国重大害虫性诱剂防治面积达1.49亿亩。另外,稻纵卷叶螟、大螟、棉铃虫、甜菜夜蛾、小菜蛾、亚洲玉米螟等性诱剂正在登记报批中。

3.2 交配干扰技术

交配干扰技术即性信息素大量释放干扰昆虫的求偶和交配技术,在昆虫求偶时段,通过特定介质或者释放器将大量的性信息素释放到环境中,信息素化合物弥漫田间致使昆虫产生嗅觉钝化反应,雌成虫求偶行为减低,雄成虫无法找到对方而完不成交配或延后交配,后代卵孵化率大幅度下降,从而降低虫口数量和为害程度。交配干扰技术常用的有两种释放方法:一是传统的迷向丝释放器,即将性信息素灌注到特定的塑胶管中,通过塑胶管壁上特殊的细微小孔持续稳定地将性信息素释放到果园、菜地等作物环境中,以干扰昆虫交配,一般每亩需要设置 30~50根迷向丝;二是智能机械自动控制释放器,借助电子自动控制技术,研发了一款自动喷雾装置,其罐体内灌入昆虫性信息素,可以根据昆虫求偶行为的节律,定时开启自动喷雾释放[26],一般1台释放器可控制3~5亩左右的果园面积。目前,果园、菜园、大田作物水稻上都有示范应用。其中,梨小食心虫迷向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也已获得农药登记证。另外,还有迷向颗粒、迷向蜡块、微胶囊等介质,也在试验和示范应用中。

3.3 害虫性诱智能测报技术

利用害虫性信息素的专一性,在研究制定主要害虫性诱测报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电子通讯技术、自动计数、无线发送技术,研制了主要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装备),开发构建了农作物重大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平台,实现了全国农作物重大害虫自动智能联网监测。截至2022年2月,全国已布点安装各类智能测报系统4600多台套,并自动积累了7年数据,极大提高了监测预警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智能性,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4 天敌引诱技术

利用蚜虫性信息素结合花香气味,开发了瓢虫、蚜茧蜂等天敌引诱剂的胶片诱芯,在田间蚜虫虫口密度较低时,插置天敌引诱剂胶片诱芯在田间,引诱田埂、周边杂草上的自然天敌到目标害虫田块搜索寄主害虫,每亩设置9枚胶片诱芯,大幅度增加田间天敌种群密度,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25]。

4 集成的配套技术

4.1 水稻二化螟性诱防控技术

通过大量田间试验和应用效果验证,明确了水稻二化螟性诱捕器平均每亩设置1套,田间最佳设置高度为诱捕器下沿距地面0.8~1 m或高于水稻冠层10~20 cm。大面积应用时,根据稻田地形、风向、虫源方向等因素,调整诱捕器设置位置和密度[27]。开阔平坦稻田采用“外密内疏”或“棋盘式”均匀设置;丘陵浅山稻区,采用“上风口密、虫源方向密、下风口疏”的方式设置,背风田块加密设置。成虫羽化前设置诱捕器。我国北方稻区二化螟1年发生1~2代,可选择持效期3个月的诱芯,1年1枚,或持效期2个月的诱芯,期间换1次。选用多配比诱芯组合的田间诱杀方法,整体防效比单一配比诱芯提高20%。在选择优质、适合当地地理区系配方的诱芯,连片应用各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达 72.0%~96.1%。每季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1~3次。由于各地不同代次间存在差异,二化螟性信息素对越冬代、一代、二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较理想,常规发生年份可减少防治早稻和单季稻二化螟用药 1~2次;对于三代、四代二化螟,常规发生年份可以控制为害;发生量较大时,需要与耕沤灭蛹、人工释放赤眼蜂寄生害虫卵、生物农药Bt防治幼虫等措施配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4.2 草地贪夜蛾性诱防控技术

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控区域范围跨度大、时间长、温差大,需要针对不同环境采用相应的诱芯,根据其迁飞性、趋嫩性和性信息素释放和求偶特性,不同区域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在周年繁殖区采用群集诱杀,每亩挂放诱捕器1套,采用交配干扰每3~5亩挂放释放器1个。其中在冬玉米种植季节,可以采用性诱测报技术确定打药时间,通常打药次数只要1~2次,比农民自防的4~6次大幅减低。多点试验表明,在玉米播种前,挂放性信息素诱捕器防效为50.1%,迷向释放器防效70.0%。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发育慢,卵期和幼虫期长,成虫羽化时玉米已到生长后期,成虫迁出或扩散至其他地方,不再在玉米植株上产卵。在春玉米和夏玉米季节,草地贪夜蛾可以完成2个世代,采用挂放性信息素诱捕器或迷向释放器的防效相应提高。为害玉米的害虫较多,交配干扰可以针对多靶标害虫。在迁飞过渡区,采用性诱监测和性诱群集诱杀相结合的方式防效更好。在华北和东北玉米主产区,应采用性诱监测及时掌握成虫发生动态,重点对晚播嫩苗进行挑治。

4.3 亚洲玉米螟等玉米害虫性诱防控技术

东北玉米区玉米螟是亚洲玉米螟种群,群集诱杀技术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实施多年,在田边、村庄的秸秆堆附近的越冬场所大范围挂放诱捕器,诱捕器间距25~35 m,诱芯持效期2个月,对于压低越冬基数效果非常明显。华北、华东玉米区害虫种类主要是亚洲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的混合种群,西南玉米区主要是亚洲玉米螟、大螟、桃蛀螟等多种害虫的混合种群,采用群集诱杀成本较高,可采用喷射型的释放器或无人机撒施带黏性的迷向颗粒剂,其方法和防效正在试验中。

4.4 斜纹夜蛾、小菜蛾等蔬菜害虫性诱防控技术

斜纹夜蛾分布区域广、寄主种类多,可采取“立足生态区、覆盖多作物、控制主害代”的性诱防治策略。根据防治需要,可选择2个月、3个月、6个月等不同持效期的诱芯,既保证足够的诱捕时长和效果,又节约成本。诱捕器可以选择夜蛾类或新型飞蛾类诱捕器。蔬菜播种前后就可以挂放,连片面积 67 hm2以下,每hm215套,面积增大,可以减少至5~10套/hm2。总体防效可达73.5%~97.8%,性诱区比化防区防效提高15%左右,每季可减少化学农药2~3次。同时性诱防治保护了田间天敌,通过天敌对田间蚜虫、粉虱等次要害虫有较好的间接防控效果。小菜蛾需要采用粘胶诱捕器,使用不太方便,因此,采用交配干扰技术比较合适。每亩挂放40~50 个迷向丝释放器,设置高度在蔬菜叶面,释放速率1.0×104~3.0×104μg/(d·亩),蔬菜播种前后挂放。或者采用喷射释放器,每2000~3000 m2设置1个释放器,每天下午15时开始喷射,每15~20 min喷1次,至次日日出停止,使蔬菜叶面高度范围内的活性组分(AI)释放速率达到 2.0×104~5.0×104μg/(d·亩)。性信息素在交配时间段释放,效率高,通过替换性信息素罐,性信息素喷射释放器可以重复使用,并可智能化远程操控。

4.5 梨小食心虫等果树害虫性诱防控技术

果树钻蛀害虫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等都可采用相应的性信息素诱捕,但除了桃蛀螟可以采用干式飞蛾诱捕器外,其他几种害虫都需要用粘胶诱捕器,使用不太方便,而且通常多种害虫混发,群集诱杀的操作性不强。因此,采用交配干扰技术比较理想,可以将多种害虫的性信息混合使用。PE基质的释放器,每枚200 mg活性组分,每亩设置35~50 个,高度在树冠范围内,释放速率1.5×104~3.6×104μg/(d·亩)。采用喷射释放器,每2000~3000 m2设置1个释放器。每天下午15时开始喷射,15~20 min喷1次,次日日出停止喷施,如此反复。高度设置在树冠高度范围内,活性组分(AI)释放速率3.0×104~7.5×104g/(d·亩)。使用操作方便,综合防效较好。

4.6 棉铃虫性诱防控技术

采用树脂诱芯,诱捕器为干式飞蛾诱捕器。植株低矮时,诱捕器设置高度底端距地面0.6~1.2 m, 植株长高后,诱捕器底口离植株冠层20 cm左右。应用性诱技术可以准确监测棉铃虫一、二、三代成虫发生期和发生量,并依此推算卵发生历期和发生量。田块地形影响诱虫效果。空旷平坦棉田诱虫效果稳定,诱虫量较大;当棉田周边存在高大建筑、小山坡等物理障碍时,诱虫量相对下降。单独使用性信息素虽能诱集大量成虫,虫口减退率为50.18%~58.87%,试验使用时间提前的年份则达到73.83%,但棉铃虫幼虫残虫量仍可造成为害,因此在虫量较高时,需要与其他防治措施配合使用,才能有效控制为害。性诱防控同时保护了棉田自然天敌种群,在棉田周围种植保护植被和花草,在蚜虫密度较低时,可利用天敌引诱剂引诱棉田周围的寄生蜂、瓢虫等天敌迁入棉田取食蚜虫等,抑制其种群上升为害。

5 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技术研发方面。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缺乏专项经费项目支持,部分项目虽然做了相关内容设置,但基本都隐含在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示范中,没有上升到课题一级的研究任务层次,研究支持力度总体不足。加之考核标准偏向基础,相关项目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和生产脱节,真正生产上需要解决的技术研究不够。

二是在产品登记方面。由于化学农药一般直接施入田间杀死幼虫,而性信息素技术是引诱、困死雄性成虫,或者通过气味嗅觉信息干扰交配,原理和毒性与化学农药完全不一样。按化学农药的标准登记方法不科学,难操作,特别在全组分数据、毒理、田间药效试验方面,难度大,可操作性差,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登记管理方法。

三是在产品推广方面。存在劣质产品扰乱市场的问题。在项目投标中,中间商、农资经销商,甚至许多地方连建筑承包商等都参与。加之财政招标的一些项目,不设采购参数指标,又普遍采取最低价中标,导致劣质产品反而容易中标。

四是在生产企业方面。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昆虫性信息素属于精细化工,组分配比稍有变化,效果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无效。国内目前产品较好的企业有宁波纽康、北京中捷四方、深圳百乐宝等公司。但也有一些企业盲目跟风,由于缺乏研发能力,主要通过从国外或其他公司购买原材料进行加工,无论是昆虫性信息素,还是诱芯缓释材料都不稳定,影响该技术的健康发展。

6 展望与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百姓对食品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减少农药使用和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让老百姓吃上放心农产品,为该项技术的扩大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深入推进,推进绿色防控,保护生态环境,为该技术的应用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而随着城乡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为该项技术推广创造了条件。因而,以昆虫性信息素为代表的对环境友好的绿色防控技术有着广阔应用前景。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促进技术推广应用。通过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性信息素及其生物防治现场培训,促使全国植保体系进一步树立绿色防控理念,提高对昆虫性信息素等新技术的了解和接受能力;加强对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科普宣传,增强广大生产经营者对生态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提高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优化登记资料要求,加强产品登记管理。根据性诱剂的产品特点,应该制定科学的登记资料要求,为加快产品推广应用提供管理依据。建议参照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有关性信息素主成分登记方法,结合性信息素的特点,在全组分分析、毒理、田间药效试验以及命名等方面,建立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并对检测资质单位开展相关培训,提高登记管理科学水平。

三是加强关键技术研究,集成配套技术模式。结合生产需求,积极争取和呼吁农业生产和科技主管部门,加大对昆虫性信息素研发专项研究经费投入,吸引多学科、特别是化学、材料、电子通讯等交叉学科的人才参与,不断研究解决关键技术、开发推广实用技术模式,扩大监测防控对象数量。加强试验示范,提升技术成熟度;扩大应用面积,发挥规模效益,降低生产和应用成本,促进技术推广。

四是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强对应用市场的监管和防治效果的科学评价,加大试验示范力度,筛选推广优质产品。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制订技术质量的基本参数要求,跟踪田间使用情况,防止质量不稳定、效果不好的产品滥竽充数,影响性信息素应用技术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二化螟交配害虫
“美人计”诱芯绿色防控水稻二化螟效果初报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寓言二则
交配的最佳工具
水稻二化螟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
浅谈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对几道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考题的反思
说说“自交与自由交配”
请不要给我全部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