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一
中职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中,应坚持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相融合,为适应时代背景,声乐教学应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将思政元素浸润到教学全过程中去。本研究从当前中职院校声乐思政教学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强调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围绕声乐教学的实践这一主题,展开调查研究,分别对调查对象、内容、数据、访谈结果予以细化分析;探索其在声乐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策略与路径。中职艺术院校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以声乐教学为有效载体,将声乐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把立德树人贯彻到中职院校声乐教学全过程。通过精选声乐作品,发掘思政元素,构建新型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相融合的教学体系,突出其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得以升华,进而激发他们的歌唱潜能,以适应新时期艺术人才培养的期待与需求。
目前,中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还处在初始阶段,尤其是在声乐教学领域,将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没有结合中职艺术院校的声乐课程和学生自身特点,缺乏全面性、针对性、系统性、应用性。
1.声乐教育主体缺乏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传统声乐教学是以培养具有歌唱理念和技能的人才为核心,作为声乐教育的主体,思政教育被声乐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演唱技能弱化;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与定义,认为只要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演唱技能就是优秀的艺术人才。
2.缺乏挖掘声乐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的意识目前,中职艺术院校声乐教材中,思政元素未能得以深入挖掘与整理,并且很难将其自然融入声乐教学过程中,以至于不能充分发挥声乐课程的育人功能。
3.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相互隔绝
当前,中职艺术院校的思政教育存在“孤岛”效应,“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缺乏对声乐传授性与思政启发性之间关系的认识。(2)声乐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有待提升”。(3)学校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不够完善。(4)师生间未实现声乐教学与心灵思政的兼容。
对此,要建立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之间的纽带,搭建师生心灵的桥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伦理道德,让声乐课程流淌出“思政韵味”。
中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浸润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进而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推动二者协同前行、相得益彰,为提升中职艺术院校思政教育质量、为适应新时期艺术人才培养的期待与需求、为未来拓宽声乐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激发新动力、营造新氛围。
1.思政元素激活了声乐教学的动力之源
思政元素题材的歌曲蕴含着顽强的革命主义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思政教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素材,进而激活了声乐教学的动力之源。例如:《长城谣》《绣红旗》《红梅赞》等,这些声乐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品格,在中职艺术院校声乐课堂中发挥其引领与推动的作用。
2.拓宽了声乐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声乐课程中融入了思政元素题材的声乐作品,采用多元立体化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声乐作品的思政教育功能,促使学生了解党和人民所经历的历史革命文化背景,增强建设社会主义责任感,弘扬传统音乐文化,进而拓展了学生歌唱技能的渠道和路径,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政及艺术素养。
3.提高声乐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过去传统的声乐教学缺乏科学系统的思维,而融入思政元素题材的声乐作品,给声乐课堂增添了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在独特的歌曲意境与真实丰富的历史背景下,学生有了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感激之情,从被动变为主动学唱、练唱,进而增强了学生的演唱兴趣,提高了中职声乐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1.结合的价值
新时期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把思政教育浸润到学校育人全过程中。将声乐课程承载于思政教育中,将思政教育赋能于声乐课程中,注重在音乐文化价值传播中凝练声乐作品的思政元素,在思政教育传播中强调音乐文化价值的引领。为适应时代需求及音乐文化价值的传承,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升声乐思政教育质量,为我国中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实践性探索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
2.结合的意义
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相结合的意义要达到育人
本次调查在沈阳中职艺术院校声乐学生中展开,分别以一年、二年、三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总共100人。
通过调查分析,各年级、不同毕业去向学生所喜爱的思政题材作品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特点,对不同思政题材声乐作品进行分类、研究、总结、编排,建立具有思政特色的声乐作品资料库,完善声乐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
为完成本次研究目标,研究者分别选取了一年级33名、二年级33名、三年级34名学生,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有效率99%。本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与演唱,思想层面上升至觉悟与认识97人,占97%;思想层面无变化2人,占2%;无效问卷1人,占1%,比例为97∶2∶1(见图1)。
当前声乐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喜欢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声乐作品的学生占24%,喜欢党和人民在艰难曲折中创作的声乐作品的学生占25%,喜欢思念祖国故乡声乐作品的学生占29%,喜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声乐作品的学生占21%,无效问卷占1%,见表1。
表1 沈阳中职艺术院校声乐课程思政实施情况
从调查数据分析,声乐教学实施课程思政以来,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层面都有所提升,他们喜欢思政题材的声乐作品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时代化特征。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传统艺术人才培养的模式过于狭窄,只注重声乐专业知识、演唱技能,忽视了艺术人才情操和思想品行的塑造。
各年级喜爱思政题材声乐作品情况:喜欢承载传统文化题材,一年级12人、二年级9人、三年级3人;喜欢党和人们在艰难曲折中创作的题材,一年级3人、二年级16人、三年级6人;喜欢思念祖国思念故乡题材,一年级15人、二年级3人、三年级11人;喜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题材,一年级3人、二年级5人、三年级13人。(见图2)
图2 各年级喜爱思政题材声乐作品情况(n=100)
通过对各年级学生和老师的访谈:一年级王同学说:“我们喜欢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声乐作品”;赵同学说:“我们喜欢思念祖国、家乡题材的声乐作品。”二年级郑同学和三年级就业班苏同学说:“我们都喜欢党和人民在艰难曲折的历程中创作的歌曲,如《长城谣》《映山红》《红梅赞》等。”三年级升学班学生杨同学说:“我们在升学考试时,喜欢演唱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歌曲,如《我和我的祖国》《母亲河》等。”
声乐石老师说:“学生们喜欢思政题材的声乐作品彰显出个性化、典型化、精细化的特征,在学唱作品时,能够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声乐高老师说:“声乐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前后相比较,为就业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选择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声乐丁老师说:“目前声乐与课程思政结合前后相比较,学生思想层面普遍得以提升,她们在演唱爱国主义题材歌曲时充满自信,进而提高了升学率。”
中职艺术院校应系统地搜集、整理具有思政元素的声乐作品素材,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载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声乐作品,如《茉莉花》《花非花》《踏雪寻梅》《红豆词》,这些作品促进
了学生领悟民族音乐文化,激发了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2.党和人民在艰难曲折中创作的声乐作品,如《长城谣》《绣红旗》《红梅赞》《珊瑚颂》《映山红》《大红枣儿甜又香》,这些作品使学生理解了中国革命党人崇高的信念和走向胜利的坚强意志。
3.孤悬海外的游子思念祖国、故乡,期盼祖国统一的声乐作品,如《鼓浪屿之波》《半屏山》《思乡曲》《月之故乡》,这些作品厚植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反映时代主流,展现人民奋发图强的声乐作品,如《我和我的祖国》《共和国之恋》《浏阳河》《长江之歌》《母亲河》,这些作品塑造了学生的高尚品格和民族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生理解不同历史背景声乐作品的内涵,促使学生将声乐作品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与时代文化历史语境进行联通,进而使学生的心灵和思想层面得以升华。
顺利实施声乐课程思政,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首先,教师应遵循中职艺术院校声乐专业和学生身心特点,制定整体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其次,建设具有思政特色的多元化、一体化、专业化声乐教材。声乐课程思政的目标设计必然要用与之相适应的声乐教材内容来支撑。此外,传授声乐课程时,需要巧妙设计思政与声乐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力求以唱带思,以思促唱。最后,通过考核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方式,评定学生是否掌握声乐专业技能,是否理解声乐作品的思政内涵,是否具有团队协作意识、集体主义观念。
“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关键是教师”[1]。作为新时期的声乐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提升自身思政素养,为学生创造一种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的心灵思政氛围。
1.唱响声乐作品中“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2]。
2.将“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贯穿于声乐课程全过程中。
3.充分利用声乐课堂这块主阵地,展开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教育。
总之,教师的师德修养、渊博知识、人格魅力、言行举止等等都可以作为思政教育重要的实施路径。[3]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充分发掘声乐作品中的思政元素,构建新型完善的声乐教学体系,提升声乐教师的思政素养,为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心灵思政的滋养,探索出中职艺术院校声乐课程思政的新路径,使声乐教学的实践研究,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更加顺利、更加深入、更加完善。
注释:
[1]周文思:《“课程思政”视阈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践探究》,《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第112页。
[2]胡艳萍:《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须增进“四个认同”》,《安徽日报》,2021-08-31。
[3]李香珍:《课程思政视域下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策略》,《长治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第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