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旺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递增,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亟需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在尊重传统的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为培养出符合当下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改革创新教学体系也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将从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现有的教学体系现状着手,以《合唱与指挥》课程为例,强调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索研究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新路径。
目前,我国多数地方性综合型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以理论化教学为主要方向,理论课程占比时间较长,考核方式也是以常规的期末理论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实践教学环节往往作为辅助手段,更多的起到点缀作用,一带而过。然而,音乐类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以《合唱与指挥》课程为例,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音乐类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理论授课占比较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学到最基础的合唱与指挥理论技巧,鲜有实践平台可以用于展示乃至检验学习成果,因而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值。由此可见,如何真正意义上落实和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成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合唱与指挥》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的前置课程包含《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分析》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分析》等课程的教学往往是相对理论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对于其本门课程的学习与认知,难以结合不同类型风格的音乐作品去加以实践展开学习。比如:《乐理》课程多为基础乐理知识教学,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学习理论知识。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风格音乐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的记谱方式、新的写作手法丰富多样,基础乐理知识难以满足现代派音乐作品的需要;《视唱练耳》课程中,教学内容多偏于单声部视唱,多声部视唱教学环节相对较少,而合唱课程中,多声部演唱即是其重要的表现方式。因此前置理论课程的固定化,直接影响着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
《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功能性合唱指挥人才,是建立学生在课堂学习合唱与指挥基础理论技能的基础上,走向舞台、走向社会。作为合唱指挥专业的学生,有效地排练以及实践演出是提高个人专业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合唱指挥教学,要规避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要立足高素质人才目标,
拓展理论与实践融合渠道,通过合作、扮演的方式,让每个同学都能切身体验指挥岗位,才能更好发挥专业素养。目前,地方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学生人数众多,《合唱与指挥》课程多以大班授课为主,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技能之后,无法通过实践排练检验所学知识,从而导致学习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同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要前提之一即是建立一定的成熟管理保障体系,高等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离不开人力物力的支持与保障,尤其是建立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走访了解,大多数高校音乐专业在师资人员的分配上,合唱指挥课程通常固定一至两位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多以理论课程为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以更多的热情投入实践教育环节。同时,由于各高校引进人才的相关要求,合唱指挥教师多为“学院派”,在其学习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学习是其主要学习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
考核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合唱与指挥》课程主要的考核方式是学生在考场单方面进行演唱与指挥,评价方式多以演唱的音准、节奏以及指挥的动作对错为主。这种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看似检验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水平是否合格,然而,作为实践性较高的课程,学生参与排练以及舞台表现才能够更好地检验学习成果。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实践性考核体系难以建立。
《合唱指挥》课程的综合性较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要求较高,基础课程掌握得充分与否,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不一的关键因素。因此,基础前置课程学习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以前置课程《乐理》为例,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乐理》课程相对来说较为枯燥,更多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按照固定教材进行书面讲解,学生通过不断做题巩固所学知识。这种传统型教学模式,利弊参半,虽然可以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但是会降低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因此,在《乐理》课程的教学中,加入一定的实践操作环节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传统理论授课过程中,加入视唱内容,二者作为音乐专业中关键的两门基础课程,其内容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也是合唱指挥课程的重要支持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乐理所学知识,通过视唱或者听写的方式进行巩固,让学生切身感知乐理的实际用途,既满足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感,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基础课程的改革创新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加强和拓宽自身视野,丰富补充自身专业素养,以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鞭策自己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音乐理论技能以及发现优秀音乐资源,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创新教学方法,将传统理论课程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相结合,加强多声部视唱与听觉训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更为科学有趣的教学方式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也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
高校作为地方主要教育机构,既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性。加强企业及社会单位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协作,可以作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手段之一。近年来,高校与企业之间联系密切,在相互合作过程中达到互惠共利的目标。学校与企业联合,主要表现在企业为学校提供相应的就业实习岗位,让学生能够参与实践锻炼,积累相关经验。
同样,以合唱指挥课程为例,合唱指挥课程的难点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排练环节,从而导致学生仅仅是“纸上谈兵”。要走出这一困境,就需要高校与社会相关艺术培训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与相关艺术培训机构(少年宫合唱团、中小学合唱团、老年大学合唱团等)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培训机构作为高校学生的实践基地,在保障学生外出实践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排练机会。在此合作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更加贴近真实排练场景,将课堂中所学的合唱与指挥技能运用到排练中去,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将校企合作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专业音乐院校培养模式不同,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合唱指挥》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校内专业教师为主要施教者,学生人数众多,上课模式也是大班授课。同时,当今的音乐教育理念倡导综合性全面教育,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融,如音乐与思政、美术、理工科等专业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个人的专业实践水平。然而现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并存,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以充沛的精力去研究指导实践教学环节。因此,结合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关系,双导师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所谓双导师教学,指的是将原本校内教师课堂集中授课的培养方式,转变为以学校集中培养为主,企业导师实践指导帮助为辅的教学方式,校内教师作为理论课程导师,专注传授合唱以及指挥相关理论知识,而企业导师专注传授在实践排练过程中的相关经验。校内导师应加强与企业导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学校为主体,将学校的相关思想教育体系及理论教育体系进行传达,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践学习。此外,高校与企业应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制定相关奖惩措施,在提高双导师教学积极性的同时,也对其教学工作进行了有效监管。双导师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支撑。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及完善考核方式,是检验实践教育体系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准之一。合唱指挥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过于单薄,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检验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但是无法直观综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完善考核机制应建立在传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拓展新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理念。传统考核体系中,学生的成绩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平时成绩、课堂表现、期末成绩。然而在建立双导师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学生的成绩体现应创新为平时成绩、基础理论成绩、实践排练成绩三部分。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合唱指挥竞赛,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之一。有效的评价机制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评价机制的健全与否,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极大的影响。
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演化系统,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是一个动态有机过程。成功的教学模式应该充分体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 , 并将教学原则、 方法、 形式和技能技巧等有机地结合和融会其中。高校在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应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学校特点的实施方案。比如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高校可以根据其专业培养的方案,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机制。同时,根据相关专业的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践环节,用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期待感。在课程安排上,优化实践教学安排,坚持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原则,积极构建有效的课程体系。充分依托学校各方面优势,加强校企合作,与校外实习基地串联,形成相对固定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注释:
[1]刘佩荣:《高校合唱指挥教学关键点与创新策略研究》,《音乐生活》2021年第1期,第51-53页。
[2]周世斌:《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分析与改革》,《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64-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