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夜曲》的美学与艺术特色

2022-09-14 09:44
音乐生活 2022年7期
关键词:夜曲肖邦浪漫主义

杜 靓

肖邦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夜曲这一体裁的作品是其钢琴作品中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作,其丰富的审美意境与优美旋律,充分弥漫出丰富多样的美学特征与幽澜寂静、平和淡雅的艺术特色,令人难以忘怀。本文对肖邦夜曲的美学与艺术特色展开分析,从而感受到肖邦细腻的情感。

肖邦的很多作品都展现出独特的忧郁情绪,这种情绪正是展现其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与传统夜曲风格相比,肖邦的夜曲更加活泼自由,内容更丰富多样化,因此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夜曲》创作背景

《夜曲》是波兰音乐大师肖邦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被称为音乐殿堂的艺术珍品。与传统形式钢琴曲相比,《夜曲》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变、新颖独特,且艺术风格展现出自由欢快、浪漫洒脱的鲜明特征,在静静聆听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肖邦对大自然夜景的细腻描摹、对故土美丽风景的无限怀念,因此该作品既赞颂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美景,又诠释出内心的真挚情感。

二、肖邦《夜曲》的美学特征

(一)对立性

从音乐内容层面分析,肖邦《夜曲》既充分展现了生活的悲伤与欢快,还折射出肖邦紧张与轻松、安静与活泼的情调,让我们看到了他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状态与偶尔宣泄的生活情绪。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夜曲》兼具观赏性与内涵,这种内涵附着于音乐表层,既深刻又令人难以忘怀。我们不论何时聆听它,都会感受到丰富的艺术韵味;《夜曲》的风格体系比较独特,浓郁的浪漫主义与独特的个人风格斐然成章,音乐内向与外向细致入微地巧妙融合,深远精辟又温文尔雅、平静温婉又生机勃勃。因此,我们可以将《夜曲》看作对夜晚的呢喃倾诉,也可以看作对黎明的尽情欢呼;就精神特征来说,《夜曲》既完美诠释了崇高与平凡,又渗透了玩世不恭与通明玲珑。从某种角度来说,《夜曲》不仅代表了肖邦个人的情感,也反映出当时人们与社会的基本状况。即便《夜曲》没有展示出贝多芬的英雄性,也没有瓦格纳的悲剧性,但它依然有非常独到的精神特质,我们可称其为“悲情性”。《夜曲》充分体现了肖邦匠心独运的个人风格,使其在缤纷璀璨的浪漫主义音乐中熠熠生辉。

(二)忧郁性

《夜曲》给我们带来独一无二的听觉魅力,既让人陷入天然感伤的忧郁又别有一种清冷婉约,散发出感伤的高贵美。《夜曲》中,有近一半的作品均运用了小调,这不仅体现了肖邦对小调的钟情热爱,也平添了诸多冥想气氛,那种平静且有力量的幻想、沉思在旋律中缓缓弥漫。比如,《g小调夜曲》第二部分结构为二段曲式,乐曲开头的主体部分旋律给人一种细腻婉约又低吟叹息般的感觉。又比如,《f小调夜曲》采用凝重行板,悠长绵延的复合拍子与纵横交错的延音线相结合,犹如一位踽踽独行的歌者。纵观整个《夜曲》创作,可以看出肖邦对变音类的半音化技巧驾轻就熟,而且他非常钟爱下属变和弦,在诠释抒情时习惯用拿波里和声。与其他音乐家的忧郁特征相比,肖邦的忧郁更别出心裁,他喜欢运用独辟蹊径的创作技法体现真实情感。因此,在肖邦这里,即便平庸的同音反复也能在优美音符的弹奏下、在巧妙的创作下变得更加意犹未尽,无论是其味无穷的过渡句还是段落间的同源共流,我们在聆听《夜曲》时,会因为精妙独到的作曲技法而体味哀婉思念、悲伤忧郁的情感,整首曲子还有许多清新俊逸的点缀,其与众不同的高贵感也油然而生。

(三)悲情性

肖邦《夜曲》中展现出了不同层次的孤独怅惘、悲伤痛苦,而这些都属于广泛意义的“悲情”。同时,肖邦还在音乐中融合了自己因祖国沦亡的浓郁思乡之情,再加上至亲好友的离去及爱情的坎坷,音乐悲情色彩逐次弥散开。在此基础上,肖邦还用音乐技巧细致拆解了悲情,其悲剧色彩自然凸显。

肖邦《夜曲》的悲情可归纳为孱弱与深沉,即辗转缠绵的孤独与酸楚悲戚的忖思。在这种复杂情感下,肖邦的悲情性愈加成熟,因此其作品也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感染力。比如,《g小调夜曲》为典型的复三部曲式,首部第一乐句的伴奏织体比较稳定,右手加入了休止符等装饰音,巧妙增添了隐晦色调又在主和弦上结束平稳。第二乐句的右手装饰音出现了稍许变化,中段音乐力度渐强,之后力度逐渐减弱,反复出现的悠长延音与长琶音使得中段更丰富。这首夜曲犹如情真意切的悲歌,虽然没有太多的情绪变化,但所诠释出的悲伤却令人驻足,几分高远的圣洁与静谧的庄重在悲伤下被渲染得淋漓尽致。同时,曲子首部与再现部运用了三级音,部分小节运用了同音反复,赋予其深沉的浪漫主义。

假如我们将忧郁性看作是肖邦个人的音乐风格,那么曲子中所展现的悲情性就代表了日益成熟的稳重与特殊时代的精神气韵。可以说,《夜曲》不仅反映了肖邦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在辩证基础上让我们深刻体味到肖邦的个人倾诉与民族呐喊。

(四)梦幻性

在乐坛上,肖邦是众所周知的浪漫主义代表。然而,从本质上来看,肖邦似乎与浪漫主义运动思想相违悖。肖邦的“浪漫”,是对音乐忠诚的独特坦然与审美。在创作与演奏方式上,肖邦与菲尔德某些方面似乎一致,他们都喜欢宁静致远、平淡柔和、安然惬意,肖邦在创作时有意避开了当时非常流行的重音、夸张等演奏风格,让我们感受到了《夜曲》的美好梦幻。

在《夜曲》中,肖邦对音量进行细致揣摩与精准把握,营造出寂静之追寻的梦幻。肖邦在创作时,思想上偏向柔和音色,喜欢通过小音量诠释内心情感。同时,曲子中还运用了和声,这些和声丰富多彩,让人很快能进入一种飘然之幻象的状态。曲子的和弦序进时兼具弹性与律动,曲折迂回并乘势而上的经过音、优美形象的颤音、曲尽其妙的半音画线条、柔和细腻的不协和音等在不经意间随意流淌,与挥洒自如的和声巧妙连接,带来非常震撼的听觉盛宴。此外,乐曲中还有最原始的浪漫元素穿插其中,在和声的运用上让人倍感飘渺朦胧、如幻如梦、如痴如醉,盛世浩大的梦幻之象蜂拥而出。

三、肖邦《夜曲》的艺术特色

(一)主题丰富,旋律优美

《夜曲》中,肖邦真切诠释出了自己对饱受战争之苦的祖国命运的担忧、发自内心的悲愤情感、对家乡的无限热爱思念、对祖国的挂念等都融入作品中,因此作品也仿佛有了生命与使命。正是因为肖邦对祖国的深切热爱,才让我们感受到《夜曲》的悲情与忧虑,山河骤然巨变、民众流连失所,在极尽伤感中无法遏制的激情与责任感相互交融,作者高贵的人格魅力与爱国主义情操一并凸显,作品自然有了丰富的主题与饱满的层次。

《夜曲》主旋律不仅有很好的抒情性与歌唱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宣叙性与装饰性进行了完美融合。《夜曲》的装饰性旋律由装饰音和弦外音构成,这种旋律创作方式,既令人倍感惊喜又极富浪漫主义,不仅发挥了装饰音的自身作用,又起到较好的抒情效果。在装饰音的修饰下,乐曲旋律更加灵动富有生机、鲜明生动饱满、动感连绵不断。肖邦在曲子中还使用了等音与半音,大胆突破了古典主义时期结构的方整性,曲子旋律如泉水般流畅动听,且整体意境氛围更加梦幻唯美。此外,弹奏性节奏在《夜曲》节奏使用中较为常见,独具特色的变化速度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肖邦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振奋人心的鼓舞力量,虽然有较高的弹奏难度,但使得整个曲子旋律更加有特色。

(二)个性色彩,结构多变

肖邦在实际创作中,注重个人情感的由衷抒发、注重音乐的艺术价值与民族性,在此基础上强调凸显个性色彩。不论思想内容,抑或创作风格,《夜曲》都体现了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色。《夜曲》习惯采用三部曲式,而且会有一个对比性中段,比如《降E大 调 乐 曲》Op.9,No.2与《F大 调 夜 曲》Op.15,No.1,这样的结构便于塑造出对比强烈的戏剧性形象。从调性布局上来看,肖邦能打破墨守成规,基于古典主义核心基础灵活运用各种弦外音、不协和音,还注重半音阶和声与不协和性的扩展。例如《c小调夜曲》Op.48,No.1的第一部分,就特别注重对哀痛的渲染与真实的内心独白。因此,《夜曲》极具个性色彩且结构灵活多变,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别有一番风味。

(三)表现力强,戏剧性突出

《夜曲》多选择综合性旋律,完美揉和了不同的器乐、声乐音调与表现力,在动情的演奏中,优美的旋律如同歌唱般令人陶醉。慢慢品味《夜曲》,给人声犹在耳、念念不忘、余音绕梁之美感,动听的音符飘逸悠远,真真切切缓缓流泻,如同飘渺的云端、如同旷野的风,淌入耳中、铭记在心,可见肖邦注入了大量个人内心情感,其真实感受在音乐中逐次弥散。例如,Op.9 No.1 降♭小调夜曲,曲调悠扬欢乐,充溢着满满的甜蜜。在倾听时,似乎能感到飒飒晚风飘过耳际,夜幕降临,白日的喧闹灿烂刹那间隐于寂静,水面平静且柔和,在朦胧中有精灵在呢喃倾诉。再比如,Op.15 No.2升F大调夜曲,中间段的情绪异常激动,意境梦幻朦胧,能带动听众在共情中感受深夜孤寂流浪者对家乡的无比思念。又比如,Op.32 No.2 降A大调夜曲,是最具强烈戏剧感的一首,仿佛在曲子中用尽了全部力量,但在曲终又营造了突然下降的悬崖式落差。此外,肖邦的《夜曲》比较侧重内心情感的刻画,我们通过反复聆听能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刻体悟,音乐用独特的旋律诠释着复杂的人性与矛盾的内心,而艺术的深刻思想也由此提升。

由上述分析可知,肖邦的《夜曲》具有对立性、忧郁性、悲情性、梦幻性等美学特征,其丰富多样性的音乐表现力凸显了美学意义,再加上极富色彩性表现力的和声构成与诗情画意的表达方式,更强化了美感。同时,《夜曲》还具有主题丰富、旋律优美、个性色彩、结构多变、表现力强、戏剧性强等艺术特色,不但充满了化不开的忧郁与伤感,还充满了无尽激情与丰富幻想,肖邦独具一格的浪漫主义特色在沉思宁静的抒情意味中得到极致发挥。我们聆听《夜曲》,不仅获得美的熏陶感染,还深刻感悟着人生,从而激起对美的无尽追求。

注释:

[1]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年版。

[2]李鑫、王岚:《浅析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弹奏》,《音乐生活》2020年第7期,第60-61页。

[3]窦青:《听夜曲 品肖邦 悟人生——评赵晓生“肖邦夜曲专题独奏音乐会”》,《人民音乐》2011年第1期,第26-28页。

猜你喜欢
夜曲肖邦浪漫主义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钢琴诗人”肖邦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月夜曲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肖邦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快乐新年
快乐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