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SR-AHP的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2-09-14 03:25:44
巢湖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指标体系老年人

马 龙 张 斌 姚 磊

(1.西安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068;2.巢湖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巢湖 238024)

0 引言

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针对老年人要研究推广适合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赛事活动[1]。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有效借助体育锻炼等非医疗手段降低老年人慢性病早死率,充分发挥公共体育服务价值功效[2]。国家体育总局2021年发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加强服务质量,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人才、基建等资源配套,充分发挥体育公共服务在老年人体质健康中的职能作用[3]。可见,提高我国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深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等一系列国家体育战略部署的重点之一。农村老年人受生活环境、文化水平、经济收入、体质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体育公共服务需求质量与保障强于青少年、中年是应然实态。WSR-AHP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常应用于教学评估[4]、安全评价[5]、风险评判[6]、因素分析[7]等方面,在体育学领域研究中主要将WSR模型应用于学校体育工作评价[8]、体育相关管理模式[9]、教学质量评价[10]、体育文化构建因素分析[11]等方面。关于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问题研究较少,仅有以网络治理,政府为主体、赋权增能理念、提供服务产品、强化执行力四条治理策略[12]。但关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研究较多,主要以政府和市场的两极失范[13]、供需治理改革[14]、服务体制的改革[15]、供给的现状及成因[16]等为视角,研究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治理体系和协同治理机制构建问题。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过程中,其政策支撑、执行模式、针对主体等方面的评价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效益的提高有较强促进作用[17]。而关于评价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研究较少,少数文章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能力、体育公共服务构建为主体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其中部分研究结果指出我国目前关于体育公共服务评价主要集中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基础设施供给情况、民众满意程度等方面[18]。目前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方面缺乏有效的可参考指标体系与评价依据。而针对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现状进行评价,是对国家民生体育福祉落实、人民体育需求满足、老年人主动健康的重要考量。

鉴于此,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WSR方法论的“物理—事理—人理”三重维度,结合层次分析法(AHP),以“WSR-AHP”模型科学制定系统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我国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提供可靠依据,为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监督、考核,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老龄化背景下,探索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评价问题,提升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治理体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各级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掌握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情况提供评价依据,为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工作中科学决策和实施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1 WSR方法论及相关概念解析

1.1 WSR方法论

我国著名系统科学家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提出“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简称“WSR”方法论[19]。WSR方法论集定量与定性,一定程度上映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中“主体—客体—实践”的关系[20],通过清晰的层次分析解决综合性强,复杂程度高的问题[21]。该方法在国内外的应用涉及资源管理、大学评价、项目评价、系统评价等诸多领域[22],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涉猎较少。WSR方法论对于分析复杂性高、综合性强的问题有着显著的优势。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涉及主体,即参治主体与治理主体社会关系脉络相对复杂,同时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内容、治理绩效体现、治理手段采用等方面对参治主体、服务供给等综合性考量较强。WSR方法论特有的人理、事理、物理三维体系对于构建系统性严密、逻辑性严谨、科学性突出的评价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现实作用。

1.2 体育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体育公共服务的上位概念,从物品特性视角、价值属性视角、供给主体视角出发,认为公共服务分别为公共产品、政府为实现公共价值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政府或公共部门利用公共资源、权益提供的服务[23]。国内目前关于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研究以“体育公共服务”和“公共体育服务”两种为主。主要以公共物品(该视角研究将体育公共服务、体育私人服务做出区分)和社会价值为主要视角,以公共物品为视角认为体育公共服务为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非竞争、非盈利的公共物品;以社会价值为视角认为体育公共服务为提高公众体育生活质量,丰富体育生活的体育服务[24]。可见,无论是公共物品视角还是社会作用视角,体育公共服务主体为社会大众,目的是丰富体育生活,提高社会大众体育生活质量的体育资源供给与服务供给。

1.3 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

“治理”源于拉丁文与希腊语,原意为控制、引导,与国家公共活动相关的管理密切相关,故有“管理”之义[25]。结合目前研究对体育公共服务的定义可知,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即为:国家为提高老年人体育生活质量,丰富体育生活,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体育公共服务人才等公共体育供给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政策与手段。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是我国体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村体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6]。

2 研究对象、方法与准则

2.1 研究对象

文章以基于WSR方法论的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专家调查对象是从事农村体育、体育公共服务、社会治理领域研究的17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从文化水平、研究方向与个人经验累积来看,团队受教育程度较高,阅历较为丰富,分布较为合理,对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能够给出科学合理的准确评判。专家成员分布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专家成员信息一览表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分析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体育发展等相关政策文件,结合中国知网(CNKI)查阅体育公共服务、农村体育、老年人体育等主题相关文献,对所得文本资料梳理、概括、分析、总结,为本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使用Nvivo12软件对遴选文本材料进行编码,对各节点内容与节点结构进一步具体化,初步制定评价指标量表。

2.2.2 德尔菲法

利用德尔菲法多次进行专家调查,对基于WSR-AHP的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不断修正、完善。

2.2.3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能够有效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序列关系,又称为多层次权重解析方法[27]。利用yaahp10.3软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确立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分配,对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

2.2.4 数理统计与分析

利用SPSS22.0、yaaph10.3等软件对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相关参数进行运算检验,确定最终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3 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准则

2.3.1 科学性原则

研究在基于WSR方法论的基础上制定一级指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相关政策文件为参照依据,结合国内学者专家研究成果,遵循全民健身、健康中国2030等群众体育健康发展背景,构建二级指标及相应下位指标内容。在指标选取、修正、检验、确立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同时与系统性、可行性等准则紧密相关。

2.3.2 系统性原则

基于WSR-AHP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农村老年人为目标人群,满足WSR系统中的人理因素,政府、社会组织等满足事理因素,基础建设、活动开展等满足物理因素,这是该评价指标体系在理论层面的系统性体现。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服务于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立足于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等新时代全民体育发展观,各评价指标以反映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现状,发现特征,总结成因为目的,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且密切相关,使得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完满。

2.3.3 可行性原则

确立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反映我国当下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的现状,在城镇化发展、健康中国等战略背景下对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进行客观、系统、准确的评价。因而,评价指标的选取一方面要贴切我国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要求,另一方面要以实践为根本,针对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选取的指标要有迹可循,在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评价过程中切实可行、可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高程度的可行性是整个评价体系能够付诸实践、得以验证的关键所在。

2.3.4 层次性原则

文章研究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是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三重维度,根据各个维度包含的相应内容进行指标归属与结构划分,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层次递进,逻辑严谨,且在此基础上与系统性、科学性密切相关。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过程中同样也是层层验证、逐一筛查,进而确立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

3 基于WSR-AHP的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的初步遴选

通过在中国知网以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体育治理、WSR方法论为关键词检索中文核心、CSSCI、SCI期刊,并综合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利用Nvivo12软件将与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相关的内容进行编码归纳。围绕WSR方法论“物理—事理—人理”的维度,将编码节点内容进一步细化分类,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依托我国《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围绕本研究核心方法论WSR三维结构,将物理层面、事理层面、人理层面定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参照国务院颁发相关文件,例如在《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关于体育公共服务提出基础设施指标、体育公共服务安全保障标准、赛事活动、普及运动项目文化、参加体育锻炼总数等相关指标内容,《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针对体育公共服务提出体育基础建设,体育活动开展、体育产品供给、群众体育认知、体育项目建设、制度保障体系、监管制度建立等相关指标内容。依托WSR三维结构,将所得相关内容进行加工分类,得到11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根据文献筛查、政策文件解读所得初步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调查问卷,向17名从事农村体育、体育公共服务、社会治理领域研究的专家发放问卷。

3.2 评价指标的修正、确立与检验

3.2.1 评价指标的修正

以5分量表法制定专家调查问卷,其中1至5分别代表“非常不重要”至“非常重要”作为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分值,向专家团队发放两轮调查问卷,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重要程度专家问卷调查情况示意表

由表2可知两轮问卷回收率与回收有效率平均大于90%,问卷结果具有较高的专家信度。

总结分析两轮专家调查的结果与反馈意见,指标修正内容如下。

一级指标: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基于WSR方法论的三重维度构建,对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涉及的各个方面因素概括性高,可直观反映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现状的基本情况,因此对一级指标不做修改。

二级指标:专家认为“体育参与”与“活动组织”内容中存在指标交叉,且体育参与指标内容可划分进活动组织,将“体育参与”删除,其下位三级指标总结归纳后增至 “活动组织”;“健康需求”与“健康监督”存在内容疑似重复的情况,并且部分内容重合,将“健康需求”删除,增加“体育需求”作为二级指标;“体育服务”内容主要是指公共体育服务的供需情况,比较满足WSR方法论中事理维度的内涵属性,将“体育服务”从人理层面调至事理层面;“人群特征”主要是指农村老年人群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生活状态、身体健康等方面,与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相关性较低,因此删除。

三级指标:专家认为“运动安全保障”与“健身环境保障”疑似重复,两者均是对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公共场地的安全评价,“运动安全保障”相较于“健身环境保障”更加直观,将“健身环境保障”删除;“活动组织”中“体育文化建设”应修改为“体育文化活动”,后者针对“活动”内容更加合理;“管理主体明确”与“管理参与广泛”均是以老年人群参与相关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管理为主体内容,将两者合并为“管理主体广泛”;“需求量”涵盖范围较宽泛,与同级指标内容存在冲突,因此将“需求量”删除等。

经过两轮专家调查,对研究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完善修正后得到专家一致认可,确立基于WSR-AHP视角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基于WSR-AHP视角的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一览表

3.2.2 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检验

以经过修正后所得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制定《WSR-AHP视角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评价指标重要程度专家调查问卷》,将各指标按照非常重要、比较重要、重要、不重要、非常不重要分别赋值 5、4、3、2、1 分。进行第三轮专家调查,将得分平均值小于3.5(满分5分的70%)的指标剔除,对评价指标体系做进一步完善。根据前两轮专家调查反馈情况,本轮发放15份专家调查问卷,回收15份,有效问卷15份,问卷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100%。利用SPSS22.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运算分析、统计结果,得到各评价指标平均值(X)、标准差(S)、变异系数(CV)的结果,如表 4 所示。分析统计调查结果发现,本研究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较多大于3.5(满分5分的70%),且98%以上指标重要程度大于4.0,变异系数小于0.25,说明专家对该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认可度较高,同时说明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强。

表4 评价指标相关参数一览表

3.2.3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3.2.3.1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制定1~9级打分量表,结合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法对评价指标权重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SS22.0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信度系数值示意如表5所示。检验结果显示,效度检验巴特利(Bartlett)球型检验Sig数值为0.0217(即P值小于0.05),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独立,符合因子分析标准。信度检验克隆巴赫α系数(Cronbach's alpha)为 0.8014,信度检验数值大于 0.7,说明《基于WSR-AHP视角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评级指标权重专家调查问卷》可被接受,信度检验值大于0.8,说明此问卷信度较高。将问卷发放至对本研究关注度较高的专家团队中15位专家处,回收问卷15份,有效问卷15份,问卷回收率与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表5 克隆巴赫信度系数示意表

3.2.3.2 权重运算与一致性检验

权重是指某一因素相对于某一因素的重要性或重要程度,强调相对重要性,即贡献度或重要性[28]。以yaahp10.3版软件中“决策层—中间层—方案层”的结构模型构建基于WSR-AHP视角的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模型。运用Excel统计分析15位专家填写的问卷调查结果,将结果填写yaaph10.3软件根据结构模型成立的判断矩阵,并对矩阵结果进行运算,得到各指标权重值与一致性检验数值。其中λmax表示最大特征根,最大特征根λmax≧n,当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大特征根λmax=n。CR代表一致性比率,反映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程度,CR值越趋近于0说明一致性越高,当CR=0时,判断矩阵为完全一致性判断矩阵。本研究各评价指标权重及其相关数值计算均在yaahp10.3版软件上完成,权重等相关数值计算步骤如下所示。

(1)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层次结构模型。首先以“基于WSR-AHP视角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为层次结构中“决策目标层”要素,其次以一级指标事理层面、物理层面、人理层面为层次结构中的“中间层要素”,将一级指标下位各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按照指标归属构建两层层次结构中的“备选方案”要素,构建完成后进行模型检查,检查无误后构建判断矩阵。层次结构图如图1所示。其中不完全层次关系仅存在于三级指标,构成不完全性的原因主要是三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归属关系存在相互独立。例如C1、C2、C3、C4、C5、C6 与 B1 存在直接关系,而与其他二级指标不存在直接关系,或者说关系度为0,那么构建该层次分析模型为不完全性层次分析模型。

图1 基于WSR-AHP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模型图

(2)判断矩阵构建。将收集的《基于WSRAHP视角农村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治理评级指标权重专家调查问卷》结果按照行列指标对应及排列顺序依次填入判断矩阵。

(3)运算结果。各评价指标参数值如表6所示。分析运算结果发现,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致性比率均小于0.1,整体在容许范围之内,说明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协调科学,数据准确,结果可以接受。

表6 基于WSR-AHP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参数一览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一级指标中物理层面、事理层面、人理层面权重分配平均,符合农村老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涉及面广、协同力高的治理需求,且进一步验证WSR方法论应用于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系统性强、涵盖内容全的特点。

根据统计结果发现,在所有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是基础服务供给(0.2667),说明该因素在体现农村老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水平、治理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基础服务供给”指标的下位三级指标中C5、C2、C1的指标权重排名同样比较靠前,说明农村老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水

平的基本供给仍然是以基础设施的持续供给为主,同时加以针对老年人群运动安全保障的措施,这是保障农村老年人享有体育公共服务,实现全民健身,全面提高我国国民体质健康的核心基础之一。物理层面下位指标的重要程度间接反映出我国在推进改善体育民生福祉、促进国民体质健康等体育康卫战略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基础体育公共服务不足,以及亟待整顿的核心问题。

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布情况发现,事理层面下位二级指标权重分布情况整体居中,其下位二级指标分别是政策执行(0.0651)、管理模式(0.0460)、法制建设(0.1302)和健康监督(0.0920)。在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中,事理层面下位指标较多集中在参与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政府行政手段与实况需求[29]。在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实况中,政府部门对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相关政策执行力度、管理模式科学有效、体质检测服务全面、体育法制科普力度强劲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健康中国、促进农村居民体质健康发展等宏观民生政策的重要枢纽。这与我国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体系中连接物理与人理因素的逻辑关系的相吻合的。

人理层面下位二级指标体育需求(0.1387)、体育服务(0.1526)权重分布占比较高,点明了在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评价中,老年人的体育需求得到满足,体育公共服务到位是治理成效的关键体现。权重占比最低的二级指标是体育认知(0.0420),在专家调查过程中,有专家提出,弥补农村老年人对体育认知的不足,大力进行实效工程建设,满足农村老年人体育需求,提高体育服务质量,实现体育功效具化,是由表及里提高农村老年人体育认知的关键。故而在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过程中,注重农村老年人体育获得感,以体质改善为现实基础,提升农村老年人体育认知是实现群众体育健康思想进步的重要步骤。

4.2 建议

4.2.1 加强基础服务供给

加强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基础供给是农村老年人享有体育服务红利的根本保障。结合文章评价指标体系可知,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基础供给主要体现在基础场地器材供给、人才服务供给、运动项目丰富性供给与基础健康监督供给上。在基础场地器材供给方面应充分结合农村老年人体育需求,在综合性较强的综合锻炼场或体育馆增设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相应器材设备,丰富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可选择性。结合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新时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完善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人才配备。推广老年人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集体性体育活动,调动农村老年人体育参与主动性,提高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感与精神富足感。拓展国民体质监测服务,推行农村老年人体质检测公益活动,加大对农村老年人体质健康监督的同时,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康卫意识与体育认知。

4.2.2 提高制度体系保障力度

在完成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基础供给的同时加强相关制度体系的保障力度,是保障农村老年人充分享有体育服务权利的有力抓手。保障农村老年人享有体育公共服务不仅要建立健全政策体系,还应注重政策执行力度与实施模式。拓展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参与主体,实现多元共治,提高社会关注度,进而提高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工作效度与质量。积极引用科学系统的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模式,与时俱进,引导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科学常规化发展。同时建立配套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法治体系,确保政策落实,维护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权益。提升老年人体育法制认知与保障自身享有体育福利的维权意识,保证农村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稳定常态化。

4.2.3 提升老年人体育康卫意识

提升农村老年人的体育健康意识与体育认知水平是保障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有效落实、体现体育公共服务价值的重要驱力。首先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的体育认知,提高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知与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常识认知。乡村社区委员会、党群服务中心等一线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号召力与影响力,加深农村老年人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相关常规知识的了解,培养老年人的体育健康观。其次是加强农村老年人健康意识。在提高老年人体育认知的同时,辅以体质健康检测监督,推动老年人追求主动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锻炼行为,提高农村老年人健康生活指数。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指标体系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