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试题讲评模式建构*

2022-09-14 06:49梁梅青
地理教学 2022年16期
关键词:六堡考查学科

梁梅青

(1.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2.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375)

高中地理试题应加强情境设计,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高中地理试题也应科学测评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全面反映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2]每一份优秀的地理试题应该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包括学科逻辑结构、思维(能力)逻辑结构、价值逻辑结构。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试题讲评不只是关注知识内容,更要深挖其背后蕴含的地理学科思想、方法、思维及价值观。

一、高中试题讲评模式的建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确立为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3]高考试题呈现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考查方向。因此高中地理试题讲评应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做出合理的结构阐述(见图1)。

图1 高中试题讲评模式

1.设问—情境—必备知识的联结

立意、情境、设问是命题的三要素,[4]与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所对应的“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相呼应。情境承载着命题立意又关联设问,地理试题要体现地理学科教育价值、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和知识四者合一的立意。因此试卷讲评时首先对命题三要素进行必要的分析。情境创设影响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表现。情境与问题任务的关联性,设问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层次性,关系到“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的实现,对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关键作用。地理试题通过图、文、表格等形式,围绕一定主题呈现情境信息,设置不同问题,多维度、多层次地考查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表现。[5]高中地理命题情境从结构上可分为四种,简单良构情境、复杂良构情境、简单劣构情境、复杂劣构情境。对情境的解读关键在于寻找其与设问的关联信息及与考核内容的联结点。在简单良构的情境中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出与设问相关联的信息,明确考查的核心问题,从而调用对应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进行解答。在复杂的、开放的、不良结构的现实情境(包括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境、联系生产实际的情境、联系地理学者的实地考察与研究案例的情境)中则需要提取大量的问题相关信息,且需补足隐匿的信息或是缺失的部分知识结构;协调多要素、多尺度、多时空关系,并整合相关地理概念和原理等必备知识,调用多种理论或方法才能理解考查的核心问题;通过整合不同的地理知识、方法和观念,并且运用高阶思维能力才能够解释和论证,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图式。

2.学科思想—学科教育价值观—核心素养的对接

高中地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高中地理试题联系地理学科内容,关注地理要素的形成、发展及演变;同时亦关注与地理相关的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等时代主题。高中地理试题应体现地理学本质,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6]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价值基础,体现着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以此可推衍出高中地理学科尺度(时空)思想、整体性与差异性(要素与联系)思想、区位(位置与联系)思想、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等。[7]地理试题考查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正确价值观,促使学生养成运用地理学的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方法,去认识、理解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养成运用地理思维解释地理事象发生、发展过程的习惯。这与课标提出的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要求相一致。因此进行试题讲评时必先进行“地理学思想—地理学科教育价值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对接,才能让学生站在与命题者对话的基础上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试题的意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根据情境自觉连接学科知识、发展学科思维、发现学科价值的能力。

3.考查要求—认知水平—逻辑思维的进阶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考查要求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以此提出相应的认知水平,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核。地理试题要求学生通过情境,利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解决问题链。在试卷讲评时,通过获取、解读地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综合地理多要素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通过厘清和评价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从事实到概念、关系、结构的建构。进而在能力上实现从简单良构情境,到复杂良构情境或者简单劣构情境,直至复杂劣构情境的学习迁移。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试题讲评举例

在高中地理试卷讲评中应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试题情境以及设问与情境的关联,透视情境背后的命题立意和学科思想,对已形成的学科知识和关键能力、学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行整合和运用,创造性地完成各种复杂开放情境中的陌生任务。现以下题为例呈现讲评过程。

(2021年12月广州市综合测试)广西梧州市位于西江沿岸,六堡茶为当地特产。该茶按特定工艺加工,品质独特,具有治病驱痢和解暑祛湿等功效。六堡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清朝时经“茶船古道”运往马来西亚等地,成为东南亚侨胞喜爱的日常饮品。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探索“茶+康养+旅游”模式,大力发展茶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下图示意六堡茶产业链(见图2)。

图2 六堡茶产业链

(1)指出清朝时期六堡茶出口东南亚的主要运输方式和路线。(8 分)

(2)分析六堡茶畅销东南亚的原因。(6分)

(3)从产业链的角度,为梧州市发展茶旅产业提出建议。(8分)

1.剖析考查要素,总体把握命题思想

分析考核要求,借助逻辑思维工具,从宏观上把握该题考查的尺度观念和时空耦合、区位、可持续发展等地理学科思想,以及全球意识等学科教育价值观。从微观上联结该题考核的交通运输、产业链等核心概念,地理位置与分布、空间联系等核心问题,解读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在讲评时全面解读试题的整体考核要求和总体命题思想(见表1)。学生学会用学科的概念、符号、方法和思维来分析情境和提炼问题,形成网状框架,寻找到更多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知识与试题情境之间的结合点,[8]从而指出清朝时期六堡茶出口东南亚的主要运输方式和路线,论证六堡茶畅销东南亚的原因,探讨梧州市发展茶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表1 命题思想

2.抓住试题关联性,形成逻辑思维链

解决本题可从多条逻辑思维链进行思考。横向宏观的思维链从“区域优势”到“区域联系”至“区域可持续发展”,到中观的从“商品优势”到“商品贸易”至“经济持续发展”,至微观的从“产品区位优势”到“运输方式与路线”至“产业持续发展”。纵向平行思维链,一是从“区域优势”到“商品优势”至“产品区位优势”,二是从“区域联系”到“商品贸易”至“运输方式与路线”,三是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到“经济持续发展”至“产业持续发展”。以此说明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结构、联系,地理现象空间发展变化。在讲评时要用高度结构化的地理知识,关联情境提供的信息,准确把握情境内在特征或问题结构;从知识到思维模式,展示思维过程,提升思维品质,积累地理学习经验,完善地理认知结构,进而创新结构生成新图式(见图3)。

3.精细思维过程,构建解题框架

以地理学科思想和地理教育价值观为引领,将相关的知识、技能、思维和观念进行创造性整合。以地理知识为基础,以逻辑推理为手段,指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思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突破的关键点。下面逐一呈现各小题的讲解。

第1小题“指出清朝时期六堡茶出口东南亚的主要运输方式和路线”。考核知识为地域联系之一:交通运输方式,突出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注意时空的规定,时间为“明清”,空间为“广西梧州至东南亚”。提取试题情境内容“广西梧州市位于西江沿岸”“清朝时经‘茶船古道’运往马来西亚等地”,叠加区域地图。因此可推出运输方式为河运联合海运,运输路线由梧州经西江到广州(或珠江口);再经南海到东南亚。讲评时突出尺度思想,时空耦合观念及地理事象的因果关系分析。注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包括时代与货物的性质及需求)”的分析方法与“区域地理位置及区域联系”分析策略的整合,从而形成交通运输的时空观(见图4)。

第2小题“分析六堡茶畅销东南亚的原因”。考核的知识为“区位因素”,突出考查人文地理原理与规律的应用与区域对比及综合分析的能力。提取试题情境内容“六堡茶按特定工艺加工,品质独特,具有治病驱痢和解暑祛湿等功效”“成为东南亚侨胞喜爱的日常饮品”,结合广西梧州和东南亚两地地理位置和区位的联系,及两地与六堡茶相关地理要素的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易发疾病,六堡茶具有保健治病的功效;东南亚地区侨胞有喝六堡茶的习惯;侨胞众多,市场需求量大;六堡茶价格低廉”。讲评时突出整体性和差异性思想、时空耦合观念及地理事象的因果关系分析。注重“区位因素”分析方法与“区域差异与联系”分析策略的整合。即“区位因素”的分析渗透进区域背景,两地同一事物区位因素的异同及两地之间的联系。从而构成“区域异同—区位—区域联系”的因果关系分析图式(见图5)。

图5 第2小题解题框架

第3小题“从产业链的角度,为梧州市发展茶旅产业提出建议”。本题以探讨产业可持续发展突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理学本质观,考核知识为具体产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地域产业链。提取情境材料“上游为原材料生成环节”对应本地产业即“建立标准化茶园,保证茶叶质量和产”;“中游为加工环节”即“发展六堡茶深加工,开发相关产品”;“下游为销售、康养旅游、品牌建设”即“拓展销售渠道;研发推广六堡茶保健功效;开展茶园观光旅游;加大六堡茶品牌建设”。突出区域产业选择的科学性和发展的持续性。以此形成基于人地关系区域系统的产业持续发展观新图式(见图6)。

图6 第3小题解题框架

综上所述,讲评本题时应突出尺度思想、时空耦合观念、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落实基础知识、地理信息获取能力、多要素综合分析能力、因果关系推理能力、时空观及人地关系的评价能力,建立新图式。一是空间概念,即地物的空间分布、结构、联系,地理现象空间发展变化以及区域差异的分析比较等;二是时间观念,即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演变的不同阶段等;三是人地关系地域观念,因时因地的持续发展观。

教师在高中地理试卷讲评时应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和情境的关系,透视学科核心素养与情境之间的结合点,运用系统的、结构化的学科知识、技能,整合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解决各种情境中的地理问题。教学中唯有探究深层的知识,触及知识得以创生的方法、思想与思维及其价值旨趣,所学的显性知识才能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得以灵活、创造性地运用。

猜你喜欢
六堡考查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六堡茶的“茶气”
“超学科”来啦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与茶相逢在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