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滞阻尼器对某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规律研究

2022-09-14 01:55李德富
山西交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主塔阻尼器主梁

李德富

(中交远洲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言

地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质运动,其出现的规律及地点分布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与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诱发地震[1]。斜拉桥是一种由桥塔、主梁、斜拉索3种构件组成的桥梁结构体系[2],其中桥塔主要承担压应力,主梁承担弯矩,斜拉索承担拉应力[3]。由于地震灾害既不可避免,又较难预测,因此对桥梁结构造成了众多损害。鉴于地震对桥梁结构的强大破坏性,给桥梁增加减隔震保护系统来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是一种较为合理、可行的方案。

黏滞阻尼器在我国桥梁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宁波甬江特大桥安装了8个黏滞阻尼器[4],该黏滞阻尼器安装于桥面与横梁之间,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5],以此减轻地震带来的影响。

本文以某斜拉桥为依托,建立了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考虑了不设置阻尼器、主塔布置阻尼器、主塔+辅助墩1布置阻尼器、主塔+辅助墩2布置阻尼器、主塔+辅助墩3布置阻尼器5种工况,对各工况下的模型进行了地震波时程分析,分析了黏滞阻尼器对该桥梁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影响。

1 工程概况

该依托工程主桥桥跨布置为:(70+70+70+658+70+70+70)m,全长1 108 m,为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斜拉桥,桥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桥梁立面布置图(单位:m)

该桥梁结构类型为混合梁斜拉桥,西侧边跨及东侧大堤外边跨采用重量大、便于支架法施工的混凝土箱梁结构;由于主跨位于水中及东侧跨大堤孔受跨径限制,所以采用了重量轻、便于悬臂拼装施工的钢箱梁。西侧钢混结合面设置在跨中段距索塔14.75 m处,东侧钢混结合面设置在次边跨段距辅助墩9.85 m处,西边跨混凝土箱梁总长度为223.59 m,钢箱梁总长度733.4 m,东边跨混凝土箱梁总长度为148.69 m。

该桥梁的主要设计标准如下:

a)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

b)设计车速 60 km/h;

c)设计荷载 城市 A级;道路荷载标准:BZZ-100标准车;人群荷载;

d)车道宽度 双向六车道,车道宽(3.5+3.5+3.5)m;非机动车道3.5 m(含护栏);人行道2 m(含护栏);

e)桥梁设计基准期 100年;

f)桥梁设计使用年限 100年;

g)桥梁安全等级 一级;

h)通航净空 单孔双向通航孔,净高10 m,净宽150 m,最高通航水位40.28 m;

i)抗风设计 运营阶段设计重现期100年,施工阶段设计重现期30年;

j)抗震设计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 s;

k)设计洪水频率 300年一遇,设计水位42.81 m;

l)坐标系统 湘潭市独立坐标系;

m)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系统。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实体模型

建立全桥三维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全桥模型如图2所示。建立空间模型时所采用的整体坐标系为:顺桥向为X轴方向,其正向指向东岸(大里程侧);横桥向为Y轴方向,其正向为顺流方向;竖向为Z轴方向,向上为正,水平坐标原点位于主桥跨中中轴线处,高程0点与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一致。按有限位移理论,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进行全桥空间结构非线性分析。全桥空间结构模型中共用了887个节点,704个单元,其中斜拉索单元168个,梁单元536个;弹性连接34个,刚性连接21个,截面类型共有72种。

图2 全桥结构离散图

2.2 黏滞阻尼器

缸式黏滞阻尼器主体是由缸体、活塞、活塞杆和内部黏滞流体组成,外部结构可通过活塞杆带动活塞进行移动,但内部黏滞材料对活塞运动造成阻力,最终使得桥梁结构承担的地震阻力转换为缸体内能。

式中:F表示阻尼力;C表示阻尼系数;V表示活塞与缸体的相对速度;a表示指数,其常用值范围在0.3~1.0之内。

当桥梁的减隔震阻尼器安装于桥梁中时,其支撑作用仅在桥梁承受较大地震荷载时才发挥,从而达到减隔震的作用,当桥梁承担静力荷载时,阻尼器并不参与工作。本节在左侧、右侧主塔与主梁连接处各添加纵向黏滞阻尼器,黏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取值为2 000 kN/(m/s)a,阻尼指数取值为0.3。

2.3 黏滞阻尼器布置方案

为研究有无阻尼器对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影响,本文选取以下4种黏滞阻尼器布置方案:

a)方案一 主塔与主梁(墩梁连接处)布置竖向阻尼器。

b)方案二 主塔+辅助墩1(墩梁连接处)布置竖向阻尼器。

c)方案三 主塔+辅助墩2(墩梁连接处)布置竖向阻尼器。

d)方案四 主塔+辅助墩3(墩梁连接处)布置竖向阻尼器。

注:如图1所示,辅助墩1、辅助墩2、辅助墩3表示距主塔由远到近的桥墩。

2.4 地震波的模拟

E1、E2地震波的模拟如图3所示。

图3 地震波

3 计算结果分析

3.1 静力计算结果

对该模型添加设计荷载,在不考虑阻尼器的情况下,对其成桥状态进行分析。桥梁成桥状态主梁弯矩计算结果如图4a所示,活载作用下主梁最大挠度如图4b所示。由图4可以得知:

图4 静力计算结果

a)桥梁成桥状态下最大正弯矩出现在桥塔主梁处,桥塔处主梁最大正弯矩为328 541 kN·m,桥梁跨中截面最大负弯矩数值为-198 000 kN·m。

b)在桥塔处主梁最大变形值为-20 mm,桥梁主梁跨中截面最大位移值为-51.8 mm。

3.2 无阻尼器状态下地震时程分析

桥梁在地震荷载两类工况作用下的主跨跨中截面时程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参数,时间统一为52 s,纵坐标为主梁跨中截面参数值。

图5 无阻尼状态下桥梁地震时程分析结果

a)主梁跨中时程位移值范围为-1.3 m~+1.1 m。

b)主梁跨中弯矩时程范围为-100 013.4 kN·m~+100 033.7 kN·m。

注:“竖向+纵向”工况表示地震荷载沿着纵向和竖向两个方向作用于桥梁;“竖向+横向”工况表示地震荷载沿着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作用于桥梁。

3.3 参数分析

提取跨中截面位移、加速度、速度值、弯矩值,主塔塔顶位移、轴力时程计算结果的峰值参数如图6所示,可知:

图6 不同纵向黏滞阻尼器时程计算结果峰值参数对比

a)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位移分别为主塔布置阻尼器方案的98.1%、96.5%、96.2%,增设阻尼器后可减小跨中截面位移值。

b)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的跨中截面加速度分别为主塔布置阻尼器方案的98.9%、98.5%、98.5%,增设阻尼器后可减小跨中截面加速度值。

c)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的跨中截面速度分别为主塔布置阻尼器方案的98.8%、97.5%、96.8%,增设阻尼器后可减小跨中截面速度值。

d)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的跨中截面弯矩值分别为主塔布置阻尼器方案的99.3%、98.5%、97.8%,增设阻尼器后可减小跨中截面弯矩值。

e)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的塔顶位移分别为主塔布置阻尼器方案塔顶位移值的97.6%、98.1%、97.8%,增设阻尼器后可减小跨中截面塔顶位移值。

f)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的塔顶轴力分别为主塔布置阻尼器方案塔顶轴力值的98.9%、97.8%、97.2%,增设阻尼器后可减小跨中截面塔顶轴力值。

4 结语

本文以某斜拉桥为依托,建立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黏滞阻尼器对该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最终得到以下结论:

a)桥梁成桥状态下桥塔处主梁最大正弯矩为328 541 kN·m,桥梁跨中截面最大负弯矩数值为-543 977 kN·m,在桥塔处主梁最大变形值为-20 mm,桥梁主梁跨中截面最大位移值为-51.8 mm。

b)当在桥梁辅助墩上添加纵向黏滞阻尼器后,桥梁的各项结构动力性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但并不显著。

c)综合考虑经济性等因素,主塔布置阻尼器的方案仍为该桥的最佳阻尼器布置方案。

猜你喜欢
主塔阻尼器主梁
适用于木结构加固的黏弹性阻尼器拟静力试验研究*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复合耗能阻尼器研究进展
大跨度双薄壁墩曲线连续刚构桥参数敏感性分析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塔封顶
基于 Workbench 六面体网格的桥式起重机受载主梁有限元分析
浅谈高温环境对桥式起重机主梁的影响
变跨架桥机箱型主梁结构设计分析
闯入主塔
控制隔震层发生过大位移的连接摩擦阻尼器的参数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