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艺涵
(海南大学)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世居民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中南部,全境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逐步形成了以水稻种植农业为主,刀耕火种原始农业为辅的生产方式。因此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阶段,黎族普遍存在“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巫术活动。黎族人民善歌舞,舞蹈作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已成为非文字形式的历史载体。所以黎族宗教祭祀舞蹈正是基于黎族的民间信仰,以祭祀仪式和舞蹈的形式,在黎族聚居地流传至今。
黎族舞蹈种类繁多,目前学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黎族简史》根据黎族舞蹈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性质,将其分为宗教祭祀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娱乐喜庆舞蹈、生产劳动舞蹈与英勇斗争舞蹈五大类型。[1]与这种分类方式相似的有罗文雄在《黎族》中将黎族舞蹈分为生产舞、生活舞、宗教礼仪舞、节庆舞、斗争舞等。[2]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海南卷》基于民俗学的分类方法,将黎族舞蹈分为巫术祭祖舞蹈和生活娱乐舞蹈两大类。以上所列举的分类主要依据于舞蹈题材内容,而杨民康则根据音乐学的分类方法,在其著作《中国民间歌舞》中根据将民间歌舞简单划分为以歌唱与舞蹈为主的“歌舞”、以器乐和舞蹈为主的“乐舞”与戏曲与民间舞蹈为主的“歌舞小戏”,[3]黎族民间舞蹈则多以歌舞与乐舞两种形式出现。从黎族舞蹈现状来看,目前黎族舞蹈中的祭祀部分更贴近于原始,而娱乐性舞蹈多搬上舞台表演,加入了多种现代器乐丰富其内容与场面,所以笔者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宗教祭祀舞蹈。
黎族的宗教祭祀舞蹈与自身的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其宗教仪式融合多方面的信仰因素,因此笔者以其功能性以及数量占比划分为,一丧葬祭祀;二驱鬼消灾;三祭祖活动。
丧葬习俗可以说是黎族宗教文化的集大成者,[4]黎族有五大文化区,由于居住地差异及汉化程度的不同,在丧葬习俗上有差异。但从宗教信仰来看,黎族人民认为“灵魂不灭”,凡亲人故去,必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安抚亡魂,将其引到祖先灵魂聚居地安居以荫蔽子孙,以便在祭祖时将它们迎回阳世与子孙同乐,所以其内容多与超度亡灵有关。
1.献灯舞是黎族办丧事招魂仪式中的一项主要程式,以为死者招回亡魂为主要内容。一般在人死后的第十四天进行,于晚上在村中开阔的平地上进行。仪式开始,在方桌上摆放木牌神位,前放置香炉插香,香前摆放酒、米饭、猪头等贡品,此为神坛。在神坛前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处点上十根竹灯,环绕成一方形。两位身穿紫红和青灰道袍、手拿拂尘和莲花灯的道公,走场、叩拜、两人对绕、晃手十字步等,意在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险,后六名手拿打击乐器的道卒跟随。八人环绕竹灯起舞,意在驱除前进路上阻挡的魔鬼,将亡魂带到神坛之上。
献灯舞有场外吹打乐伴奏,以唢呐为主奏乐器,打击乐有鼓、锣、镲和碗锣,曲谱无限反复,音调有些哀婉。六位道卒手拿打击乐器分别为小鼓、小锣、小镲、叮锣、音铃、木鱼,根据场外音乐敲打鼓点。
2.走锣舞是为丧事组织的活动。流传于琼中地区的黎村。走锣舞队由村中的道长掌管,以开馆收徒的方式延续,村民自愿加入,由道长教授学习,学艺精深者,可被道长任命为“长科”,传承技艺。因为不受宗教、家族的限制,村中年年都有白事,所以走锣舞虽有一定保守性但基本保持原貌。
半夜时分,收敛死者入棺。舞队、乐队便集中在丧家庭院或村中广场,由乐队敲锣打鼓,奏哀乐,舞队开始跳走锣舞。舞蹈引领者为道公与道婆,其余人数不定,最多可达到三十人。舞蹈顺序为“开路”“祭天地”“穿场”与“闹场”,道公与道婆在祭天地环节出场,道公头戴红帽,身穿红袍,一手拿茶杯,一手拿香,以香沾取茶杯中水意为祭天地;道婆着黎筒裙,左手并拢竖于胸前,右手拿拂尘,祭天地后带领乐手及死者亲属穿场。伴奏乐器也多为打击乐器,如锣、鼓、小铃、钹等。
3.打柴舞在三亚市和陵水县的部分侾黎地区为丧葬仪式中护尸及追悼亡魂所跳的舞蹈。黎族村寨在死者入殓后,要停棺十二天、二十四天甚至更久,这种形式被称为“作斋”。来家中奔丧的亲戚日夜喝酒致哀,夜晚使用两根较粗的木棍及数根较细的木棍排列跳起打柴舞,一是用木棍敲击的声音驱赶野兽;二为追悼亡魂,并欢送亡灵进入新的世界。通常由一群着传统黎族服饰的青年男女蹲跪两旁以“磨刀磨刀”的节奏拍击,舞者跳跃其中。
打柴舞使用柴杆有规律的撞击声作为舞蹈的节奏,后因其成为黎族传统舞蹈中流传最广,保存最完整的舞蹈内容,在搬上舞台后加入了乐队伴奏,主奏乐器为黎族传统乐器哩咧或唢呐。[5]
4.跳锣流传在通什市毛阳镇一带,应用于丧家作法事中,舞蹈在死者屋内进行,人数要求为双数。首先由道公设坛,法事完毕后,引领众舞者上场顺时针方向走一圈。死者本家的一男一女为领舞者,男性领舞跟在道公后,女舞者跟在女领舞后,随后道公下场,众舞者开始跳舞,连续跳四天四夜,可换人进行。舞步为缓慢沉重的,但动作稳健统一。伴奏乐器为牛皮大鼓与铜鼓,一般用竹竿横吊在屋内的后墙边,牛皮大鼓一面,铜鼓若干,每一乐器前都有一人站立敲击,锣鼓点随舞蹈变化快慢,多次反复。后跳锣舞逐渐摆脱了室内活动的限制与殡葬的特殊场合,逐渐发展庆祝节日庆典的群众性自娱舞蹈。
5.五方舞,流传于陵水县及三亚市的侾黎地区,当地认为在人死后的第十二天或二十五天要举行隆重的“打斋”仪式,可招回亡魂,让已故人有安身立命之所,五方舞就是在“打斋”仪式中所跳的舞蹈。五方舞在夜晚进行,由一名道公与四名男性乐手组成(分别击鼓、锣、镲、木鱼),道公设香案,在东西南北四方倒放四个春臼安放神位,并备四块娄头茎插香烛,道公右手拿拂尘,左手提一盏“七星灯”,意在为鬼魂引路。舞蹈开始,道公点燃七星灯与四位乐手沿五方神位转圈,再跳回香案;接着五人绕身为顺转逆转,互相穿插,在不断加速的锣鼓声中,加速旋转,最后道公提着七星灯走进丧者家居室厅堂,舞蹈完毕。此舞动作简单,但重在五人队形变化,伴随着锣鼓声中,场面十分热烈。
此外还有流传于白沙县的灯星舞等。丧葬祭祀中的舞蹈伴随祭祀仪式展开,一般场面较大,参与人数较多。道公为其中最主要人物多手持祭祀器具,以设香案或神坛念咒语为祭祀开场,后跟随手持小型打击乐的道卒或其他男女舞者,场外伴奏则多以牛皮鼓、吊锣等大型打击乐构成,伴奏内容较为简单,重在为舞蹈内容提供节拍,旋律多数次重复,节奏速度变化较多。
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加上鬼神信仰,导致黎族先民认为人生病大多是鬼邪在作祟,或是祖先的灵魂要回归阴间,希望得到后辈的供奉。
1.面龟壳舞是应用于驱鬼消灾法事中的一种舞蹈,多流传于保亭县的黎村,选在当地人认为恶鬼活跃的虎日、龙日、马日或羊日。如果以一村举办,就由“头人”负责准备工作,村民捐献祭祀物品或出力,在村口门前空地进行,也可为一家人单独做法,在主家门前进行。整场法事共八人,以道公及两位徒弟为主要人物,另有五人扮演妖魔恶鬼。道公与徒弟身穿灰色长袍,头戴红头巾,道公头巾上插三根稚尾,腰带配长刀,徒弟则插一根羽毛,持弓箭。五位恶鬼均戴木制面具,面目狰狞。做法前同样设坛场,摆放祭品,并为恶鬼摆放生肉、鲜血与酒。内容主要展现道公挥刀惩治、驱逐恶鬼的过程,乐器伴奏则以“冬冬仓,冬冬仓,冬仓冬仓冬冬仓”的锣鼓节奏伴随恶鬼出场。
2.召祖舞或称招魂舞,流传在乐东县境内当族中有人长期患病或做了噩梦就要进行召祖活动。举行召祖法事时,先设坛,立一小木架,上铺芭蕉叶,叶上方三行五只碗,内盛酒与食物,用芭蕉叶梗作一小梯,倚靠在木架边,意为供祖先拾级上坛受祀。坛下放病者衣物,意为病者供奉祖灵。舞蹈由道公一人完成,道公额头用布条缠住,上插一稚羽,浑身赤裸,只腰间系一块褊布。先手持木棍,口颂“念生词”,在双手持棍开始舞蹈,舞蹈动作有“右弓步刺棍”“抖棍”“踏地跳”“单脚跳”“右横棍跳”“举棍颤动”等交替进行,最后高喊一声“呼——咪”,边做“举棍击地”,做完起身,舞蹈即告结束。[5]舞蹈期间锣鼓点无限反复。
3.招魂赶鬼舞,乐东黎族认为是恶鬼导致家人生病,需要请娘母来跳招魂赶鬼舞才能使病人康复。招魂赶鬼舞一般在娘母家或病人家举行,娘母头戴黑头帕,身着黑色娘母衣与筒裙,赤脚。先设一香案,上供酒饭与唐代李德裕像,饭上插三支香,一名女助手立于香案一侧,用木卜拍击香案,娘母舞蹈。舞蹈分为三段,一为“招兵”,娘母先向四周撒一把大米,右手握纸扇,左手拿铁铃,用黎语念咒语,杀鸡盛情款待各路天神;二为“除邪赶鬼”,香案上摆放熟鸡,点五支香,再次撒米,口念咒语,用舞着用扇子和铁铃在香案四周扇扬,意为赶走恶鬼;三为“过火山保平安”,备炭火,浇酒水在四周,娘母从四周跳进跳出将炭火踩灭,最后喝一碗清水,再撒米,舞蹈结束。舞蹈中伴奏有女助手手持木卜拍案,与娘母边摇铁铃边舞。
还有为孩子驱病祈福时所跳的跳娘舞,娘母头顶瓷碗边念咒语边用筷子敲击瓷碗舞蹈,多用一面锣或一面鼓一面锣简单伴奏。驱鬼消灾仪式相比与丧葬祭祀场面较小,多由杀生祭祀的环节,更加注重道公或娘母的个人舞蹈,除正常的锣鼓点伴奏外,一般舞蹈过程中做法者手持木卜或铁铃边舞边击打或摇动发声。
黎族的祖先崇拜,源于灵魂不灭的观念,也是鬼魂的观念和血缘观念结合一起而产生的一种鬼魂崇拜,黎族先民对已死的先辈称为“祖先鬼”。并认为祖先鬼是最大的鬼,既有带来灾难、致人生病甚至死亡的一面,又有驱魔避灾、托福降喜、保佑人畜平安的超自然力量,只有隆重的祭祀,才能获得祖灵的降福。
1.老古舞
黎语称作“闯坎”,是综合丧事与祭祖的祭祀活动,主要流传于白沙县及琼中县一带的黎族村寨,老古舞在丧事和祭拜活动时进行,白天叫做“做斋”(招魂),晚上跳老古舞,规模大者,可达三天三夜。跳老古舞人数一般在十二人以上,越多越好,其中角色众多:“苟它”,舞队中的男性领舞,起到把握全舞程式的作用,头戴方角彩帽,身着红色长袍,左手端杯,右手拿筷;“西它”舞队中最末端的人,在舞蹈中代表女性,服饰与领舞相同,右手持木棍,棍尾端系一束白麻丝拂尘,象征鹿尾巴。“委嘎”有多种类型,“帕曼委嘎”,男性舞者,多人,分别扮鹿、举鱼灯、灯笼、手持死者灵牌;“拜扣委嘎”男扮女装,手持烟筒;“倒叮啰”两人,代表一男一女,头戴面具装疯卖傻;“枇鲁”扮丑角,引人发笑;“爬秃”另一丑角,头戴草笠,手持短棍。
伴奏乐队为一人击打独木牛皮大鼓,两人敲铜锣,两人吹唢呐,一人打镲,一人击打小铜锣。
2.祭祖舞
综合驱疫与祭祖的祭祀活动,流传于乐东县等地的黎村。由两位道公完成仪式,主祭道公穿黎服,额前戴红巾,插一束羽毛,另一道公额前插两根羽毛,其余装扮与主祭道公相同,主祭道公通过宰杀猪、狗和牛,念咒语完成仪式,后跳祭祖舞,一名道公拿两支棍子在地面上左右来回击拍,另一名道公从两棍之间跳进跳出,意为送祖先鬼回阴间。舞蹈动作简单,以小跳步为主,以棍子击打为节奏,另配简单的锣鼓伴奏。
祭祖活动大多不是单一进行,有时伴随丧葬或驱疫等活动展开,还有习俗性的舞蹈招福魂舞等等。由此可见锣和鼓为宗教祭祀舞蹈中的主要伴奏乐器,黎族早期的鼓,用整段树干挖空制成,用于村中呼众的信号工具,后在两端蒙上牛皮或鹿皮,制成独木皮鼓,黎语作“根浪”,鼓身与古面绘有动物纹和人形纹,体型较大,多悬挂于树干上。锣在过去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平时多将其收藏在家中或埋在地下,敲锣多意为着家中有值得庆贺的喜事,遇到村民生病也要敲锣打鼓以驱疫,丧事敲锣打鼓以祭亡灵,所以黎族祭祀活动大多离不开鼓和锣。
黎族宗教祭祀仪式与舞蹈融为一体,并贯穿始终;舞蹈动作风格以黎族标志性的“三道弯”体态为主;伴奏乐器为节奏性强,音量较大的打击乐构成,锣鼓点的长短、快慢、轻重,既是用来调整动作、变化队形,也是用来烘托气氛,表现通灵、辟邪等意境;曲调大多较为简单,以重复为主。黎族人民通过宗教祭祀舞蹈在艺术化向祖先、神灵表达崇拜,也反映出黎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黎族祭祀舞蹈也有失传或转型的现象,近些年也有许多课题在讨论如何传承黎族传统舞蹈或如何融入当地各级教学中,我们应在尊重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对此问题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