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文,傅军如,黄凯琳,肖小云,罗嗣旻,张范云,刘 敏
(1.吉安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江西吉安 343100;2.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3.吉安县农业农村局,江西吉安 343100;4.井冈山市龙市镇人民政府,江西井冈山 343609;5.井冈山市睦村乡人民政府,江西井冈山 343620)
早籼14是由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新选育的早稻早熟常规稻品种,2022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220007),表现早熟、高产、稳产、抗倒,是适合直播、抛栽、机插等轻简化栽培的水稻专用品种,在江西省可以作早晚稻种植,特别适合作早晚稻直播和晚稻救灾用种,解决了农时紧张的矛盾,在当前劳动力紧缺的农业生产局面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现将早籼1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应用技术介绍如下。
如下:2014年早稻用中早35与早稻品系E9-15进行人工杂交,获得12粒种子,2014年晚稻种植F1,成熟混收;2015年早稻混合种植F2,产生分离株进行穗选,选择株形矮、穗子大、粒形偏向父本的优良单穗;2015年晚稻进行单穗种植F3,成熟后继续穗选,选择株形矮、穗子大的优良单穗;2016年早稻进行单穗种植F4,根据育种目标采用单株选择法,选择8个株形矮、穗子大的优良单株;2016年晚稻分株系单株种植F5,系选;2017年早稻继续分株系种植F6,每株系种植200株,以中早35为对照,
早籼14是在江西省吉安县育种基地选用超级稻中早35作母本、自育中间材料E9-15作父本、采取热气杀雄、人工授粉杂交、利用杂种优势系统选育而成的早季常规稻新品种。其选育过程(图1)发现C14株系表现优越且优于对照,C14株系中选,命名为早籼C14;2017年晚稻进入株系圃,同时稻瘟病鉴定,以中早35为对照。
2018年、2019年早籼14分别在吉安县、吉水县、安福县、青原区、吉州区、泰和县进行品比、大面积对比试验,同时进行稻瘟病鉴定,结果早籼14的产量、抗性、适应性表现比中早35较好,具有新品种优势,因此拟申报参加区试。2020年、2021年参加江西省早稻区试,2021年同步参加生产试验,代号为早籼C14,2022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220007)。
图1 早籼14选育流程
早籼14于2020—2021年参加江西省水稻早稻区试,2020年平均产量7 656.6 kg/hm2,比对照中早35增产3.22%,不显著;2021年平均产量7 408.2 kg/hm2,比对照中早35增产0.68%,不显著。2 a区试平均产量7 532.4 kg/hm2,比对照中早35增产1.95%[1]。
早籼14全生育期109.2 d,比对照中早35早熟0.1 d。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剑叶宽挺,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弱,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89.2 cm,有效穗数270.0万/hm2,穗长18.6 cm,每穗总粒数138.7粒,实粒数120.3粒,结实率86.7%,千粒重26.7 g。出糙率80.2%,精米率67.2%,整精米率51.1%,粒长5.3 mm,粒型长宽比2.0,垩白粒率85%,垩白度31.7%,直链淀粉23.0%,胶稠度62 mm,碱消值3.5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适宜在江西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1]。
水稻直播技术是将稻种经浸种、消毒、催芽后不经育苗移栽而直接播入大田,同时采用化学除草、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相配套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
因早稻在春季气温低,且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倒春寒,如果播种过早极易造成烂种烂秧,因此必须选择日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的天气播种,在江西选择清明节以后直播。如果作二晚栽培可以安排在7月中旬直播。早稻直播大田成苗率低,必须适当加大用种量,一般是保温育秧的1.25倍,即用种量不低于75 kg/hm2,二晚不低于60 kg/hm2。
绿肥田提前10 d翻耕沤田,翻耕时施石灰600~750 kg/hm2。冬闲田提前7 d翻沤整田。播种前1~2 d进行机械整地,同时施足基肥,一般用45%三元素复合肥(N-P2O5-K2O=20-10-15,下同)300 kg/hm2和钙镁磷肥300 kg/hm2。整地要求达到田面平整,表面湖泥,畦面高低相差少于3 cm,做到田面平整无杂草,达到“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播前分畦开沟,留好工作行,围沟宽40 cm、深15 cm,畦沟宽30 cm、深10 cm,畦面宽3~4 m,较长的田块开腰沟,要求畦面不积水。
看天气情况浸种,浸种前晒种0.5 d,先用清水浸种8~10 h,再用25%的咪鲜胺乳油稀释2 000~3 000倍液浸种10 h,经催芽、破胸、露白后直接播入大田。砂性田随整随播,湖泥田要隔夜播种。播种时用旱育保姆和驱鸟剂拌种,现拌现播,1 kg旱育保姆可拌种谷10 kg。为保证播种均匀,可采用定畦定量的办法,先稀后补,即先播70%种子,再用30%的种子填缺补稀。并提前7~8 d按种子量的10%预育备用苗,以防严重缺苗。2叶1心及时查苗补苗,移密补稀,使稻株分布均匀,个体生长平衡。
直播田杂草防除效果是水稻直播栽培成败的关键,苗期就应重视杂草防除,一般采取农艺清除、芽前封杀和苗后化杀相结合的方式。种子直播后3~5 d喷施封闭性除草剂40%苄嘧·丙草胺900 g/hm2或50%丙草胺900 mL/hm2对水450 kg喷雾,3叶后喷施30%噁唑·氯氟吡·氰氟1 200 mL/hm2或40%二氯喹啉酸·双草醚除草剂750 mL/hm2对水450 kg喷雾。
从播种到3.5叶期,一般不灌水上畦,以露田为主,保持秧板湿润不积水;分蘖期以薄露灌溉为主;当禾苗分蘖到够苗70%时开始晒田,糊泥田重晒,砂质田轻晒;后期薄水抽穗,干湿壮籽,收割前5~7 d断水。施肥要重施基肥,基肥占60%,追肥占40%。基肥施绿肥15 000 kg/hm2或土杂肥22 500 kg/hm2和钙镁磷300 kg/hm2;4.5叶期施苗肥,施46%尿素150 kg/hm2和60%氯化钾105 kg/hm2;晒田复水后看苗酌情施穗肥,60%氯化钾75 kg/hm2,禾苗长势较差的田可追施46%尿素45 kg/hm2;齐穗后看苗施叶面肥,对出现早衰的田块用磷酸二氢钾1 500~2 250 g/hm2和46%尿素7.5 kg/hm2对水750 kg喷雾。
水稻塑盘育秧抛栽技术是通过特制带穴的塑料软盘培育根体带土秧苗,移栽时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抛入大田定植的一种水稻移栽方式。既简化了人工拔秧、插秧等繁重体力的劳作环节,又省工、省力、轻型高效。
种谷先用清水浸种8~10 h,再用25%的咪鲜胺乳油稀释2 000~3 000倍液浸种10 h,每毫升药可消毒1 kg种子,浸种后捞起滤干,此后每隔10 h用温水(晚稻用清水)湿润1次,置于室内常温下待其自然破胸露白后即可播种。为了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双季早稻安排在3月下旬播种、二季晚稻安排在6月下旬或7月初播种。
秧盘规格为40 cm×60 cm,晚稻选用大孔353孔/盘的秧盘825张/hm2或选用中孔434孔/盘的秧盘750张/hm2,早稻秧盘量增加10%。秧田畦宽140 cm,沟宽40 cm,沟深15 cm,横排两张秧盘,排放秧盘时要压紧、压实,使秧盘底部每个小孔穴都与畦面紧密贴合,达到紧贴不悬空,盘上无积水。早稻采用塑料薄膜保温覆盖塑盘育秧,晚稻采取露地塑盘育秧,秧田播种量1 650~2 200 kg/hm2,大田用种量早稻60 kg/hm2、晚稻45 kg/hm2。用旱育保姆拌种,每公斤旱育保姆可拌芽谷10 kg,现拌现播,播种要均匀,每穴4~5粒谷。
底肥施腐熟有机肥15 000 kg/hm2、45%复混肥375 kg/hm2、46%尿素75~90 kg/hm2;移栽前5~6 d喷施“超级送嫁药”,防治二化螟和稻瘟病,晚稻重点防治稻蓟马和蜓虫。幼苗期水分管理以湿润管理为主,3叶期后,正常天气条件下浅水勤灌,移栽前5~6 d落水凉干,保持泥土湿润不转白。移栽规格,早稻抛秧不少于30万蔸/hm2,晚稻不少于27万蔸/hm2。每隔4 m宽留好30 cm工作行,以便施肥打药。
大田采用机耕、人工整平,移栽前施足底肥,有机肥15 000 kg/hm2和45%复混肥450 kg/hm2;移栽后寸水返青,7 d左右施分蘖肥,施46%尿素150 kg/hm2、45%复混肥300 kg/hm2和氯化钾120 kg/hm2,同时拌施抛秧田除草剂寸水撒施;其后浅水促分蘖,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根深扎;进入抽穗扬花期后,浅水勤灌;进入灌浆期后干湿间隙灌溉,并按农业农村管理部门病虫测报通知、结合田间病虫发生实况及时防治病虫害;收获前7 d灌跑马水1次,落干至收获。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指采用专用秧盘机械化育秧、机械化迁插的一种水稻移栽方式,主要内容包括适应机械化栽插要求的专用秧苗培育、机械操作、大田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2]。采用该项技术可以多台机械大面积实施,加快了移栽速度,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不误农时,实现了农业集约化生产,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早籼14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如下。
塑盘育秧基质要求疏松、肥沃、pH值中性,菜园土、稻田土、塘泥土都可,凉干后采用机械碎土、过筛,每1 000 kg基质拌入46%尿素1.25 kg加60%氯化钾0.75 kg,有利壮秧。床土无大于125 mm2的土块或石块,育秧基质准备后置于育秧棚内集中堆闷,秧田基质按120 t/hm2标准准备。选择排灌条件好、运秧方便、利于管理的田块做苗床(或育秧大棚)。秧盘量375块/hm2,秧田与大田面积比例为1∶80。苗床畦面要求做到“平、实、光、直”,沟畦分明。苗床规格为畦面宽约140 cm,畦沟宽40 cm、沟深约15 cm,腰沟和围沟深约20 cm。
先用清水浸种8~10 h,再用25%的咪鲜胺乳油稀释2 000~3 000倍液浸种10 h,每毫升药可消毒1 kg种子,浸种后捞起滤干,此后每隔10 h用温水(晚稻用清水)湿润1次,置于室内常温下待其自然破胸露白后即可播种,播种量一般每秧盘播芽谷80~100 g。
育秧载体分软盘、硬盘两种类型。大田备足375张/hm2软(或硬)盘,软(或硬)盘紧密排放于苗床上。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早稻采用塑料薄膜保温育秧,晚稻采用遮阳网覆盖,以防高温灼芽和鸟害,保湿育秧。
前期保温保湿,以水调温,后期控水管理,以湿润灌溉为主,促进秧苗盘根老健。适宜机械化插秧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均匀整齐、茎基部粗壮、叶挺色绿。参考标准为:叶龄3叶1心,苗高12~15 cm,茎基宽不小于3 mm,根数12~15条/苗,分蘖1~2支/苗[3]。
6.5.1 精细整田,沉实土壤 机插秧一般采用中、小苗带土移栽,田面要求平整、高低差不过寸、田面整洁、无杂草和杂物。整地后自然沉实,切记不宜整田后马上插秧,一般沙质性田沉实1 d,粘性土质田沉实2~3 d。重施基肥,有机肥1 000 kg/hm2,45%三元素复合肥450 kg/hm2,整地后深水返青,保持水层2~3 cm。
6.5.2 适时移栽,控制苗数 秧龄应严格控制在20 d以内,叶龄为3叶1心至4叶1心。栽插前苗床土含水率40%左右,指按有软不露白。秧苗起盘后当天运至田间地头,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插,避免烈日伤苗。移栽规格按照早籼14农艺要求,株距16.7 cm、行距20 cm和每穴秧苗4~6粒谷秧,保证大田适宜的基本苗150万/hm2。
6.5.3 严把机插质量,确保基本苗 机插苗要求不漂不倒,深浅适宜,插植深度一致,防止缺株断行,全漂率小于4%,翻倒率小于4%,排水栽秧,深水活棵,但水深不过秧心[4]。一般插秧深度1.5~2.0 cm(以秧盘土层表面位置为基准)。插秧深度可以根据大田土质和泥脚深度来确定,并通过调整仿形插针的高度来控制插秧深度,插秧机的行距固定不变,但株距可以调整。
6.6.1 施足基肥,追施分蘖肥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当地施肥水平确定用肥种类和用量。一般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施用45%三元素复合肥(N-P2O5-K2O=20-10-15)450 kg/hm2,栽插后5~7 d,及时追施返青分蘖肥,46%尿素150 kg/hm2,加60%氯化钾115 kg/hm2,并拌入抛秧田除草剂50%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900 g/hm2或30%异丙草胺·苄嘧磺隆750 g/hm2粉剂进行化学除草,施药后保持寸水层5~7 d,同时开好平水缺口,以防雨水淹没秧心造成药僵甚至药害,待其自然落干后再复水。
6.6.2 科学管水,适时晒田 移栽后2~7 d深水灌溉,扎根返青;活棵分蘖期浅水勤灌,干干湿湿,促根促蘖,及时晒田,调节土壤通透性和肥效。晒田原则是“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一般在移栽后25 d左右当总茎蘖苗数达目标成穗数的80%时开始晒田,深泥田重晒,沙泥田轻晒,控制无效分蘖,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群体抗性,促使低位分蘖成大穗。幼穗分化Ⅳ期为水分临界点,不能缺水,应保持10~15 d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防止断水过早[5]。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遵照病虫测报、达标防治、健身栽培、安全用药、保护天敌和自然环境。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农业防治:浸种前做好晒种消毒,增强发芽势,有利于培育健壮秧苗;加强田间肥水管理,确保田间通风透光,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虫、抗倒伏能力。采用清除越冬虫源、种养(稻鸭、稻鱼、稻虾等)结合、机械或人工除草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发生。
生物防治:创造适宜天敌生存与繁殖的环境条件,保护并利用天敌;采取助育和人工饲放天敌技术控制害虫、生物杀菌剂防治病害发生。
诱杀害虫: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或性诱剂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
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农药特性,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最佳防治时间、高效施药技术进行防治,减少对人畜、天敌的毒害,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稻瘟病:在分蘖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在破口前5~7 d,选用75%三环唑300 g/hm2或2%春雷霉素1 200 mL/hm2对水450 kg进行喷雾防治。
稻纹枯病:分蘖期丛发病率达15%或孕穗期丛发病率达20%时,选用30%苯甲·丙环唑600 g/hm2对水450 kg进行喷雾防治。
二化螟:卵块发生量在750块/hm2以上的田块,应在稻苗枯鞘高峰期或破口期,选用2%阿维·高氯氟1 500 mL/hm2对水450 kg进行喷雾防治。
三化螟:卵块发生量在750块/hm2以上的田块,在螟卵孵化初盛期进行药剂防治,药剂种类同二化螟防治。
稻纵卷叶螟:百丛新虫苞超过30个时,选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 500 g/hm2对水450 kg喷雾防治。
稻飞虱:当百丛虫量超过1 000只时,选用80%烯啶·吡呀酮150 g/hm2对水450 kg喷雾防治。
杂草:防除稗草、千金子等杂草,选用10%五氟磺草胺·双草醚750 mL/hm2加30%氰氟草酯1 500 mL/hm2对水450 kg叶面喷施。
齐穗后25~30 d,成熟度达90%左右,谷粒呈金黄色即为成熟期,选择晴天收割,自然晒干使水分不超过13.5%。
贮存仓库要消毒,进仓后注意检查温度和湿度,防霉、防鼠害,运输时不与有毒有害和有异味的其它物质混运。